分享

清不清

 木柳书屋 2015-02-07

 

  

清不清

摘要 : 现在看来,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英国。不是他们发动鸦片战争,开了那么一个头,执拗地给中国送来近代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曙光,中国还在黑屋里睡觉、洞穴里打盹呢。而且,按中国历史的原有路径,清朝的杀手应该是高考落榜生洪秀全。幸亏洪秀全没上位,否则

 

 

清不清

清朝(1636-1912)。建清者,皇太极;入关者,福临。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没上吊,退位,皇室优待。是为中国历史的进步(其实赵匡胤也做过这种事),终于不再你死我活了。可惜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夸夸我们河南帅哥袁世凯。我们可以发现,袁世凯之后,还有一些领袖,是很恶魔的。

1644年清室入关的时候,故明文武官员出迎五里外(民族愤青们快来骂汉奸),其实这样也好,如果说官员都是皇家奴才,百姓都是皇家奴隶的话,那么给谁做不是奴才,给谁做又不是奴隶呢?更何况,史可法倒是没做汉奸,据守扬州,自己死了不说,可怜扬州百姓都被他一人绑架得做了陪葬,满人宣布十天不封刀,“百万生灵,一朝横死”,若扬州百姓有选择权的话,我相信他们也会插上小白旗热烈欢迎满人的,正像当年皇城根儿的百姓欢迎八国联军一样。

北京人民欢迎尔之后,满人先给来了三次杀威棒,一是圈地,先是圈无主之地,后是圈有主之地。不但强圈土地,还强圈房屋,胜利者大都喜欢这么干,是为拆迁。后来发现民怨太大,影响政府稳定,叫停了。二是逃人法。满人圈了土地,自然需要仆农,所以百姓被逼“投充”,之后便是逃亡。政府下“逃人法”,规定:逃人鞭一百,归还本主;隐匿之人正法,家产籍没;邻里各鞭一百,流徒边远。三是剃法令。满人觉得自己发型最好(明人是“峨冠博带”,清人是“金钱鼠尾”),当然也是故意的侮辱,要求百姓剃发,宗旨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原先的主子,没管过发型的,满人这次太过份,士民大愤,扭着脑袋愣不愿剃,诸多地方遭遇屠城待遇。只不过历史太讽刺了,三百年之后,当民国政府要求大家剪辫子的时候,百姓们又都哭死觅活的。没办法,这就是咱的民族性。

杀威棒之后,清政府做得最多的,是大一统工作:第一,平三藩;第二,收台湾;第三,战沙俄,稳定与确立中俄边界;第四,经营其它边疆。这么说吧,除了蒙古大军横扫欧亚,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比清朝疆域更广阔的朝代了。但是我认为这一切跟一个国民的幸福指数没有任何关系——试想一头猪长得肥,跟猪身上的猪毛有嘛关系呢?也许有反作用,为了维护这广阔的地盘,专制政府可能会无所不用其极,特别是在中国这种文化路径之内,国民连个毛自由都没有。所以,我们还是看看清朝的制度吧。钱穆老先生特讨厌清朝,说它只有法术,没有制度。没有制度也叫一种制度啊,或者说,法术也是制度啊。我们将就一下吧。

第一,密折制度、衙门听政制度和秘密立储制度。密折据说是康熙发明的,是指受皇帝指令的官员单独向皇帝密报、由皇帝直接批谕再径发奏报人的折式文书,俗称奏折、折子。康熙一开始是让少数亲信干这个,后来扩大到将军、总督、巡抚、总兵官、提督及中央各部院大臣等。雍正即位后,进一步完善,范围扩大到督抚以下的布政使、按察使、某些道员、知府、总兵官以下的副将等。一句话,政治越来越不透明了。衙门听政来源于明朝的常朝,清朝使之更加规范更加严密。一般在宫中的乾清门前举行,届时各部院大臣分班跪奏,皇帝面加裁决。清朝皇帝与明朝皇帝在这方面反差很大,明朝是自宪宗成化到熹宗天启,几届皇帝可以在一个半世纪内不召见大臣一次,清朝皇帝则是数十年如一日,几乎每天举行衙门听政。若不在宫中,则在住所举行。秘密立储制度是雍正发明的,可能是鉴于自己的皇位来之不易,兄弟互相残杀得腿软,所以才想了这么一个办法:现任皇上秘密写下接班人的名字(是不是嫡长子倒不在乎了,择优而立),置于专门的锦匣之中,藏于乾清宫最高处的匾额之后,老皇帝驾崩前,再派专人取匣示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供匣藏身的匾上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正大光明”。尽管如此讽刺,但也算是中国文化路径内最高明的办法了。

第二,军政中枢机构。入关之初,清政府的军政中枢机构是内阁与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承袭明制,只是鉴于明朝内阁首辅专权的教训,清朝不再设首辅大学士。内阁阁员称某殿(保和、文华、武英等)某阁(文渊、东阁、体仁等)大学士,满汉复职,各二人乃至六人不定。此外还有协办大学士、内阁学士等。主要职责是票拟章疏和参预机务。内阁只处理日常行政事务,有关国家战略安全及满洲根本利益的机密事务,则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议决。其成员原先是八旗王贝勒,后改为皇帝自行挑选。雍正时期,由于对外用兵,恐军机泄露,政府另设军机处,由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组成,起初并没有满汉并立的规定,但事实上总是满人,洪杨起事以来,才渐有汉人充军机大臣,但向例仍以满人大学士做“首揆”,也就是首席军机大臣。有意思的是,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乾隆朝编撰的《大清会典》里居然没有列入其条。也就是说,它是个山寨机构。

第三,六部尚书。各部主要人员是满汉二人并立,长官称尚书,次官称左右侍郎,通称曰堂官。名称上沿袭明朝,但实权比明朝小多了。对于各省的政务可以核议准驳,但没有向地方督抚直接发命令的权力;尚书与侍郎,都可以单独向皇帝秘密上奏,所以侍郎不是尚书手下,尚书也不是侍郎的长官,一切都汇总到皇帝那里。

第四,都察院。清代的总监察机关。长官是都御使,副长官是副都御使,下设给事中与监察御使。给事中监察京官,分各科;监察御使监察地方官,分各道。合称科道官。实质行使监察权的时候,科道官们既没地域分界,也没有事域分界,哪里都能参,哪个都能劾。就是皇帝的谕旨,也可以批驳(就看你跟皇帝博奕时是否高明了)。不能上奏的小官,他们可以代奏;百姓有冤,他们也可以代申。

第五,地方行政。分为省、道、府(还有与府同级的直隶州、直隶厅)、县(还有与县同级的散州,或称属州、散厅)。省级设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道设道员,府设知府,州设知州,县设知县,厅设同知。奏折制度之前,各地方事务总持于六部,分寄于督抚。奏折制度实行后,皇帝通过上谕(明发和廷寄两种)直接与督抚们交流,所以,皇帝又是中国最大的省长。

第六,选官制度。清代选官制度主要有科举、官学选拔、捐纳等。科举发展到清朝,已成纯粹的逗人玩了,或者说,主要是逗汉人玩。鄂尔泰:“非不知八股为无用,特以牢笼人才,舍此莫属。”府学县学都有明伦堂,明伦堂有卧碑,碑上有文:一、生员不得言事;二、不得立盟结社;三、不得刊刻文字。清朝统治者真英明,恰恰把人类所追求的三大自由: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给掐灭了。至于游行示威的自由,臣民干脆想不到做不到,所以政府也就用不着禁了。你只消栽着头读书,从童试,到乡试,再到会试、殿试,爬上去就算成功。官学选拔是指从国子监和八旗的各种官学中选取官员。捐纳是以钱、粮换得官职或者某种资格。清代官制有与以往朝代不同的东西,一是官缺制;二是幕宾胥吏不在国家编制,由官员自掏腰包雇用;三是提解耗羡,增设养廉。这里需要补充一下,钱穆老先生瞧不起清朝制度,认为它是部族政权。确实是。满洲人入关,自己就知道自己是外人,所以在权力分配上,也是操了私心的。具体来讲,就是各部、院、寺、监及内阁、军机处都是满汉复员,满员掌印,汉员主稿,且满员位次居前,汉员居后。至于地方督抚,原则上也是多用满人,洪杨之役后,政府实在没有办法对付内忧外患,才开始出现诸多汉人督抚。议政王大臣会议、八旗都统则专属满人。满人虽然不敢学原先的蒙古人入中原,公开把人分个三六九等,但内心里还是分了等的。满人一等,蒙古人二等,汉人三等。所以,像理藩院这样的外交部,掌管部务的,就是满蒙混合,却是没有汉人的。另外,满人官员在主子面前,都是自称奴才的。汉人官员虽然字面上称臣,用不着称奴才,但是由于其三等身份,却表明他们连奴才都不如。

第七,大清军队。大清军队的主体是八旗兵。八旗兵大约二十万左右,由旗人构成。一部分驻京师,称“禁旅”八旗,一部分驻防各战略要地,称“驻防”八旗。八旗兵之外,各地普遍设立绿营,由汉人组成,大约六十万。一样是国家的兵,但地位待遇却相差很远。八旗绿营都不行,政府又是搞团练乡勇(湘军淮军就是这样起步的),又是搞洋枪队,又是搞新军的。除了洋枪队用过就解散外,湘军淮军让汉人地方督抚坐大,敢于直接违抗朝命;新军,是政府自己给自己培养了掘墓人,直接被他们埋葬了。

第八,大清律法。总法典是《大清律例》,总的精神是:加重了对十恶的惩处力度;凌迟重刑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对于诬蔑诽谤满洲统治者及君主者援用大逆律实施严打及瓜蔓株连政策;规定旗人在法律上享有特权等。

第九,禁书及文字狱。康熙雍正即时有禁书,乾隆发展到极端。以编撰《四库全书》为由头,在全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禁书运动,从1775-1793年,共禁毁书籍3100余种、151000多部,销毁书板80000以上。至于文字狱,光乾隆一朝就有一百余起,吓得知识分子们两股打战,除了练书法,搞考据,其它啥也不敢想不敢干了,且后遗症深远。

第十,清初沿用明制,以田赋和丁银合称地丁钱粮而征收,称为正赋。但由于执行混乱,导致政府一直改来改去。1712年,康熙作了重大改革,就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令各省督抚将现有1711年的钱粮名册固定化,勿增勿减,永为定额(人丁2462万,丁银额335万两)。这一手,总的来讲是鼓励生育,人多力量大,但具体执行很难,一者没有改变人丁、土地双重征税的标准;二者人口有生有死,丁银总额却不变,需要时时的除丁和补丁。到了雍正时期(1724年),终于下令摊丁入亩。也就是以省或者县为单位,将1711年的丁银额平均摊入地亩征收。这个办法好,一者政府方便征收,恶吏不方便使恶;二者田亩多则丁银多,也算公平;三者政府也不用查户口了,查田地就行。但是也有坏处,钱穆老先生说:“人口税加进地税,将来人口愈增,就形成人民对国家不负责。直到现在,中国一般人民,除非有田地房屋,否则对国家就像不要负什么责任似的。”老先生这话只有一半对,我的意思是说,结论对,但理由不成立。人民对国家确实不负责任,但却是与这个国家的政体相关,也就是说,国是人民的,他们才负责,如果不是他们的,他们负它干嘛?再说了即使想负,也是枉自多情,那不成了别有用心的反清势力?至于清朝百姓,你说国家是他们的,连他们都觉得这是大逆不道,活该凌迟。鲁迅小说《药》里,杀害革命者夏瑜的刽子手康大叔说了:“他(夏瑜)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么?”确实不是人话。奴才与奴隶,听不得人话的。

现在看来,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英国。不是他们发动鸦片战争,开了那么一个头,执拗地给中国送来近代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曙光,中国还在黑屋里睡觉、洞穴里打盹呢。而且,按中国历史的原有路径,清朝的杀手应该是高考落榜生洪秀全。幸亏洪秀全没上位,否则人家都是上位后才得心跳病,怀疑身边有赫鲁晓夫,像他这种上位前就得心跳病的,上位后不知怎么胡折腾呢。

只不过,晚清挨打多次,却一直清醒不过来,始终处于懵懂转向的境地,叫唤我不搞;后来发现不搞不行了,就在浅水区里摸石头,结果把大家摸急了;摸急之后,又仓促下到了深水区, 结果就淹死了。

轮回结束否?

历史周期率完结乎?

( 详见端木赐香:《有味的传统文化课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