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粮*棉*油产业链,这几大知识必须烂熟于心

 培根阅读 2015-02-07

| 刘定富(供职于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来自基因农业网


导读:数据分析表明,美国、中国、印度、巴西、阿根廷、加拿大是全球粮棉油生产大国,这6个国家生产了世界89%以上的大豆、70%以上的棉花、68%以上的玉米、56%以上的油菜、50%以上的水稻、45%以上的小麦。美国是粮棉油出口大国,玉米、大豆、棉花、小麦的出口量分别占世界该品种贸易量的47.4%,37.0%,42.8%,20.7%。巴西、阿根廷是玉米、大豆,印度是水稻、棉花,加拿大是油菜出口大国,加拿大的油菜出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40%以上。中国粮棉油6大作物全部净进口,是世界最大的大豆、棉花、水稻进口国,玉米、小麦、油菜的主要进口国,大豆、棉花、油菜、水稻、玉米的进口量分别是世界贸易量的59.7%,40.8%,9.7%,8.6%和6.9%。因此,美国是世界头号农业强国,印度、巴西、阿根廷、加拿大是部分作物的强国。在粮棉油生产大国中,唯有中国什么都不强。中国应高度重视水稻和小麦生产,尤其是水稻。


粮棉油即粮食、棉花、油料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生活物资。因此,农作物生产对人类的作用不言而喻。本文的目的是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和美国、中国农业部官方公布的数据,简要分析当前全球主要粮棉油作物生产和贸易的基本特点,供有关人士参考。


1.全球粮棉油作物生产、消费及贸易特点


1.1玉米


(1)全球玉米生产比较集中。2010年,美国、中国、巴西、印度、墨西哥等前5大种植国的面积占全球的57%,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前5大生产国的总产占全球的70%。美国、中国的玉米面积占全球40%以上,总产约占全球的60%。


(2)全球玉米面积增长较快。1980-2014年,玉米面积年均增长率为1.01%,2014年预计达17681万公顷,比1980年增长40.67%。


(3)全球玉米单产增长较快,除美国外多数主产国单产不高。1980-2014年,玉米单产年均增长率为1.60%,2014年预计达5573kg/公顷,比1980年增长71.38%。美国玉米单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83.9%,中国仅高4.7%,与美国相差甚远,印度更低。


(4)全球玉米总产增长很快。1980-2014年,玉米总产年均增长率为2.59%,2014年预计达98539万吨,比1980年增长151.3%。玉米总产增长为单产和面积双重驱动,单产贡献在70%以上,面积贡献1/4强。


(5)全球玉米消费增长也很快。1980-2014年,玉米国内消费年均增长率为2.65%,2014年预计达96867万吨,比1980年增长156.23%。玉米生产消费互动明显,消费拉动生产,生产促进消费。


(6)全球玉米进出口增长缓慢,出口非常集中,进口比较分散,贸易活跃度低。1980-2014年,全球玉米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08%,2014年仅比1980年增长44.27%,增长缓慢。2012年,美国、阿根廷、乌克兰、巴西、印度是全球前5大玉米出口国,占全球贸易量的88.5%,仅美国就占47.4%,说明出口非常集中。日本、墨西哥、韩国、中国、埃及是前5大进口国,进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45.4%,进口比较分散。中国2012年进口的玉米占全球玉米贸易量的6.9%,占第四位。2010年全球生产了84441万吨玉米,进出口9188万吨,贸易率为10.88%,贸易活跃度低。


1.2小麦


(1)全球小麦生产比较集中。2012年,印度、中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前5大种植国的面积占全球的50.5%,中国、印度、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前5大生产国的总产占全球的54.1%。中国、印度的小麦面积约占全球的1/4,总产约占全球的1/3。


(2)全球小麦面积萎缩。1980-2014年,小麦面积年均增长率为-0.18%,2014年预计达22258.8万公顷,比1980年减少6%。


(3)全球小麦单产增长较快,主产国单产不高。1980-2014年,小麦单产年均增长率为1.58%,2014年预计达3130kg/公顷,比1980年增长70.2%。新西兰小麦单产最高,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93.3%。


(4)全球小麦总产增长较快。1980-2014年,小麦总产年均增长率为1.39%,2014年预计达69703.5万吨,比1980年增长59.9%。小麦总产增长完全为单产提高所驱动。


(5)全球小麦消费增长也较快。1980-2014年,小麦国内消费年均增长率为1.33%,2014年预计达69615万吨,比1980年增长56.8%。小麦消费决定生产。由于消费增长速度不如单产增长速度,所以小麦种植面积有所下降。


(6)全球小麦进出口增长较快,出口比较集中,进口相当分散,贸易活跃度高。1980-2014年,全球小麦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55%,2014年比1980年增长68.4%,增长较快。2011年,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是全球前5大小麦出口国,占全球贸易量的64.7%,出口比较集中。埃及、阿尔及利亚、意大利、日本、巴西是前5大进口国,进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23.1%,说明进口相当分散。2011年全球生产了69704万吨小麦,进出口15821.2万吨,贸易率为22.70%,贸易活跃度高。


1.3水稻


(1)全球水稻生产比较集中。2009年,印度、中国、印尼、孟加拉国、泰国等前5大种植国的面积占全球的67.6%,中国、印度、印尼、孟加拉国、越南等前5大生产国的总产占全球的70.3%。中国、印度的水稻面积约占全球的45%,总产约占全球的1/2。


(2)全球水稻面积增长缓慢。1980-2012年,水稻面积年均增长率为0.29%,2012年达15850万公顷,比1980年仅增长10%。


(3)全球水稻单产增长较快,除中国外主产国单产不高。1980-2012年,水稻单产年均增长率为1.48%,2012年达4400kg/公顷,比1980年增长60%。埃及水稻单产最高,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31%;中国水稻单产为世界第4,高于平均水平52%。


(4)全球水稻总产增长较快。1980-2012年,水稻总产年均增长率为1.78%,2012年达69780万吨稻谷(46810万吨稻米),比1980年增长76%。水稻总产增长主要由单产提高所驱动,单产贡献率约为87%,面积贡献率约为13%。


(5)全球水稻消费增长也较快。1980-2012年,水稻国内消费年均增长率为1.73%,2012年达46690万吨稻米,比1980年增长73%。水稻生产消费互动明显,消费拉动生产,生产促进消费。


(6)全球水稻进出口增长很快,出口非常集中,进口相当分散,贸易活跃度很低。1980-2012年,全球水稻出口年均增长率为3.64%,2012年比1980年增长2.14倍,增长很快。2012年,印度、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美国是全球前5大水稻出口国,占全球贸易量的80%,出口非常集中;印度和泰国占全球贸易量的48%,印度是新近崛起并一举成为世界第一的稻米出口大国。


中国、尼日利亚、伊朗、欧盟、沙特是前5大进口国,进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26.6%,进口相当分散。中国2013年进口的稻米占全球稻米贸易量的8.6%,占第1位,是新近的进口大国,2011年前为净出口国。


2010年全球生产了46810万吨稻米,进出口3158万吨,贸易率仅为6.75%,贸易活跃度很低。由此可见,世界水稻主要靠自给。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若出现大的缺口,全球没有足够的稻米可供进口,何况2013年的进口量已达世界稻米贸易量的8.6%,已处于第一位。


1.4大豆


(1)全球大豆生产非常集中。2012年,美国、巴西、阿根廷、印度、中国等前5大种植国的面积占全球的87.4%,总产占全球的88.9%。美国、巴西的大豆面积占全球的54%以上,总产占全球的61%以上。


(2)全球大豆面积增长很快。1980-2012年,大豆面积年均增长率为2.27%,2012年达10859万公顷,比1980年增长114.4%。


(3)全球大豆单产增长较快,主产国单产高。1980-2012年,大豆单产年均增长率为1.27%,2012年达2460kg/公顷,比1980年增长53.75%。巴拉圭、巴西大豆单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中国单产水平低,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77%,与巴西等国相差甚远。


(4)全球大豆总产增长非常快。1980-2012年,大豆总产年均增长率为3.56%,2012年达26788万吨,比1980年增长230.55%。大豆总产增长为单产和面积双重驱动,单产提高和面积增加对总产增加的贡献率几乎各占50%。


(5)全球大豆消费增长也非常快。1998-2012年,大豆国内消费年均增长率为3.49%,2012年达25874万吨,比1998年增长61.75%。大豆生产消费互动明显,消费拉动生产,生产促进消费。


(6)全球大豆进出口增长非常快,出口非常集中,进口也非常集中,贸易活跃度很高。1980-2012年,全球大豆出口年均增长率为4.12%,2012年比1980年增长2.64倍,增长非常快。2012年,巴西、美国、阿根廷、巴拉圭、加拿大是全球前5大大豆出口国,占全球贸易量的88.5%,仅巴西、美国就占75%以上,出口非常集中。巴西是新近崛起并一举成为世界第一的大豆出口大国。 中国、欧盟、墨西哥、日本、台湾是前5大进口国或地区,进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81%,进口也非常集中。中国2012年进口的大豆约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 2012年全球生产了26788万吨大豆,进出口9774万吨,贸易率为36.5%,贸易活跃度很高。


1.5油菜


(1)全球油菜生产非常集中。2012年,加拿大、中国、印度、澳大利亚、法国等前5大油菜种植国的面积占全球的75.01%%,总产占全球的71.7%。加拿大、中国、印度的油菜面积占全球的63.4%,总产占全球的55.8%。生产非常集中。


(2)全球油菜面积增长很快。1980-2012年,油菜面积年均增长率为3.62%,2012年达3426万公顷,比1980年增长2.12倍,增长很快。


(3)全球油菜单产增长很快,主产国单产不高。1980-2012年,油菜单产年均增长率为2.08%,2012年达1892kg/公顷,比1980年增长93.34%,增长很快。德国、法国、英国油菜单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80-95%;中国单产水平低,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99.6%,加拿大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印度更低,所以主产国单产不高。


(4)全球油菜总产增长非常快。1980-2012年,油菜总产年均增长率为5.77%,2012年达6481万吨,比1980年的1076万吨增长5.02倍,增长非常快。油菜总产增长为单产和面积双重驱动,单产贡献率为57.9%,面积贡献率为42.1%。


(5)全球油菜消费增长也非常快。1998-2011年,油菜国内消费年均增长率为4.58%,2011年达2983万吨,比1980年增长3.01倍。油菜生产消费互动明显,消费拉动生产,生产促进消费。


(6)全球油菜进出口增长非常快,出口非常集中,进口比较集中,贸易活跃度非常高。1980-2012年,全球油菜(包括油菜籽、菜籽油和菜籽饼)出口年均增长率为7.66%,2012年比1980年增长8.85倍,增长非常快。


2011年,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乌克兰、英国是全球前5大油菜籽出口国,占全球油菜籽贸易量的74.7%,仅加拿大就占46.3%,出口非常集中。美国、德国、荷兰、中国、日本是前5大油菜(包括油菜籽、菜籽油和菜籽饼)进口国,进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53.6%,进口比较集中。中国2011年进口的油菜约占全球油菜贸易量的约10%。 2011年全球生产了6255万吨油菜,进出口3272万吨,贸易率为52.3%,贸易活跃度非常高。


1.6棉花


(1)全球棉花生产非常集中。2010年,印度、中国、美国、巴基斯坦、前苏联等前5大种植国或地区的面积占全球的77%,中国、印度、美国、巴基斯坦、巴西等前5大生产国的总产占全球的79%。中国、印度的棉花面积和总产均占全球的48%以上。


(2)全球棉花面积增长缓慢。1980-2011年,棉花面积年均增长率为0.24%,2011年达3630万公顷,比1980年仅增长7.8%,增长缓慢。


(3)全球棉花单产增长很快,除巴西、中国外,多数主产国单产不高。1980-2011年,棉花单产年均增长率为1.97%,增长很快;2011年达753kg皮棉/公顷,比1980年增长83.21%。巴西棉花单产最高、中国第三,比世界平均水平分别高96%和69%。美国单产不高,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96.4%;印度更低。


(4)全球棉花总产增长很快。1980-2011年,棉花总产年均增长率为2.22%,2011年达2732.5万吨皮棉,比1980年增长97.56%。棉花总产总产增长主要由单产提高所驱动,单产贡献率约为92%,面积贡献率约为8%。


(5)全球棉花消费增长也很快。1980-2011年,棉花国内消费年均增长率为1.94%,2011年达2576.4万吨,比1980年增长81.25%。棉花生产消费互动明显,消费拉动生产,生产促进消费。


(6)全球棉花进出口增长很快,出口非常集中,进口比较集中,贸易活跃度很高。1980-2011年,全球棉花出口年均增长率为2.08%,2011年比1980年增长89.06%,增长很快。2010年,美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非洲是全球前5大棉花出口国或地区,占全球贸易量的81.3%,仅美国就占43%,出口非常集中。中国、印尼、巴基斯坦、泰国、韩国是前5大进口国,进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57.7%,进口比较集中。中国2010年进口的棉花占全球棉花贸易量的41%。2010年全球生产了2510万吨皮棉,进出口801.1万吨,贸易率为31.92%,贸易活跃度很高。


1.7 主要结论汇总


本文分析得出的各作物生产、消费和贸易的主要特征汇总于表1。

1 全球粮棉油作物生产消费贸易特征汇总表

指标

类别

具体指标

玉米

小麦

水稻

大豆

油菜

棉花

种植

生产集中度

比较集中

比较集中

比较集中

非常集中

非常集中

非常集中

面积增长

较快

负增长

缓慢

很快

很快

缓慢

单产

增长速度

较快

较快

较快

较快

很快

很快

主产国水平

除美国外多数不高

不高

除中国外不高

不高

除中国巴西外多数不高

总产

增长速度

很快

较快

较快

非常快

非常快

很快

面积贡献

很大

单产贡献

较小

全部

很大

很大

国内

消费

增长速度

很快

较快

较快

非常快

非常快

很快

贸易

进出口增长

缓慢

较快

很快

非常快

非常快

很快

贸易活跃度

很低

很高

非常高

很高

出口集中度

非常集中

比较集中

非常集中

非常集中

非常集中

非常集中

进口集中度

比较分散

相当分散

相当分散

非常集中

比较集中

比较集中


从以上分析和表1可见,全球粮棉油6大作物的生产集中度都较高,棉油作物(棉花、大豆、油菜)的集中度又高于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1980年以来,全球粮棉油6大作物的生产、消费和贸易表现出如下特点:


(1)油料作物(大豆、油菜)、饲料作物(玉米)的面积增长很快,水稻、棉花的面积增长缓慢,小麦面积萎缩。


(2)6大作物的单产都增长较快,棉花、油菜增长更快;除大豆和美国的玉米、中国的水稻和棉花、巴西的棉花以外,主产国的单产都不高,仅接近或低于世界水平。


(3)棉油作物(棉花、大豆、油菜)和饲料作物(玉米)的总产和消费增长都很快,口粮作物(小麦、水稻)的总产和消费增长较快;非常有趣的是,总产和消费增长很快的棉油饲料作物即棉花、大豆、油菜和玉米正好都是转基因产业化的作物,这是巧合还是某种必然值得研究和思考。


(4)小麦、水稻、棉花总产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的提高;大豆和油菜总产的增加,单产和面积的作用几乎相当;玉米主要得益于面积的增加;


(5)水稻和玉米的贸易活跃度低,棉油作物和小麦的贸易活跃度高。全球进出口除玉米外其他5大作物增长都很快;6大作物除小麦外出口都非常集中;粮食作物进口分散,棉油作物进口集中,这主要是因中国棉油产品进口量大。


2.启示和思考


2.1 中国粮棉油生产“大而不强”且“产不足需”


分析了全球粮棉油6大主要作物的生产和贸易概况,可以得出以下4点结论:


(1)美国、中国、印度、巴西、阿根廷、加拿大是全球粮棉油生产大国。这6个国家生产了世界89%以上的大豆、70%以上的棉花、68%以上的玉米、56%以上的油菜、50%以上的水稻、45%以上的小麦。


(2)美国是粮棉油出口大国。玉米、小麦、棉花均为全球第一,大豆刚被巴西超越,屈居第二;玉米、大豆、棉花、小麦的出口量分别占世界贸易量的47.4%,37.0%,42.8%,20.7%。美国水稻出口也居世界第五。


(3)巴西、阿根廷是大豆、玉米,印度是水稻、棉花,加拿大是油菜出口大国。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大豆出口国,大豆、玉米的出口量分别占世界贸易量的38.8%和10.4%;阿根廷大豆、玉米的出口量分别占世界贸易量的8.0%和14.8%;印度是世界第一大稻米出口,第二大棉花出口国,稻米、棉花的出口量分别占世界贸易量的24.5%和13%;加拿大是世界第一大油菜出口国,油菜籽、菜籽油、菜籽饼的出口量分别占世界贸易量的46%,41%和33%。


(4)中国粮棉油6大作物全部净进口。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棉花、水稻进口国,玉米、小麦、油菜的主要进口国。大豆、棉花、油菜、水稻、玉米的进口量分别世界贸易量的59.7%,40.8%,9.7%,8.6%和6.9%。


综上所述,美国是世界头号的农业强国,印度、巴西、阿根廷、加拿大是部分作物的强国。在粮棉油生产大国中,唯有中国什么都不强。可见,大而不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还可以看出,与我们国情相似的印度、巴西,似乎已经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因为它们在主要粮食作物上产大于需,成为了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


2.2 “我国粮食N连增”是一个虽是事实但毫无意义的结论


最近许多年,我国一谈到粮食生产,特别是谈到成绩,往往都用“N连增”来概括。其实,粮食“N连增”的正面效应被放大,隐含的问题未被揭露。我国粮食“N连增”是以2003年为起点计算的,此时水稻、小麦的总产已从1997年的高点分别下降了20%和30%。水稻总产“八连增”后的2011年才恢复到1997年的水平,2013年的总产也仅比1997年增加1.16%;小麦总产“十连增”后的2013年仍未恢复到1997年的水平,2013年的总产仅为1997年98.7%。图1是我国1997-2013年水稻和小麦的总产趋势图。



从图1可见,我国粮食“N连增”虽然是事实,但从更长一点的时间范围来看,这并不是值得特别大书特书的成绩,更不是什么“世界奇迹”,对口粮(水稻、小麦)而言,充其量只是对1998-2003年粮食生产下滑的“将功补过”!中国粮食尤其是口粮6年下滑,用了10年时间恢复,16年原地踏步,这哪有“成绩”、“奇迹”可言? “N连增”虽然美丽,其实没有意义。


与我国粮食“N连增”相伴出现的是我国粮食净进口也是“N连增”,特别是水稻、玉米由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净进口量在逐年加大,小麦也是如此,见图2。我国粮食净进口“N连增”在媒体上鲜有透露,甚至故意缄口不提。



在1998-2013年的16年里,我国口粮总量并未增加,人均口粮消费还在下降(因为人口数量增长了)!这是食物结构的改变所致,还是口粮供给不足所致?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国小麦、稻米分别从2008年和2011年起连续净进口且进口数量越来越多,这一事实似乎表明我国口粮供给不足!建议中国高层应正视这一事实。


2.3“我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是一个不是事实且毫无意义的结论


在谈及我国农业的成绩时,有一句10多年来一直被官方和学者反复引用的话,即“我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这句话似乎成了被公认的结论。这一结论由谁在何时做出,现已无从考证,也无需考证。根据统计数据计算,笔者发现这一结论并非事实,而且笼统地谈耕地与人口的比例也毫无意义。


先说这一结论并非事实。首先看人口,2012年11月20日世界总人口为7,056,721,082人,2012年12月31日 中国人口为1,354,040,000人,中国人口占世界的比例为19.12%,并不是结论所说的22%。再看耕地,有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世界耕地总面积为17.2989亿公顷,中国为1.5044亿公顷,中国占世界的8.7%;其中一年生作物世界总面积为15.7493亿公顷,中国为1.3859亿公顷,中国占世界的8.8%;均不是结论所说的7%。显然,“我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不是事实,是错误的。


再说谈耕地与人口的比例毫无意义。根据上面的讨论,是否可以说“我国用世界8.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9%的人口”呢?虽然这句话中的数值是事实,但是这样讨论问题没有意义。我们看一下美国、日本的耕地与人口的关系,具体数据及比例见表2,中国的数据也列入其中。

2 中国、美国、日本的耕地与人口占世界的比例

国家

耕地面积

一年生作物面积

人口

亿公顷

占世界%

亿公顷

占世界%

时间

亿人

占世界%

中国

1.5044

8.70%

1.3859

8.80%

2012-12-31

13.5404

19.19%

美国

1.6693

9.65%

1.6501

10.48%

2013-2-14

3.1525

4.47%

日本

0.04699

0.27%

0.04362

0.28%

2011

1.2795

1.81%

世界

17.2989

100%

15.7493

100%

2012-11-20

70.5672

100%


从表2可见,显然我们不能说“美国用世界约10%的耕地仅养活了世界不到5%的人口”,也不能说“日本用不到世界0.3%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81%的人口”。按照“我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这一结论炮制者和赞成者的逻辑,美国农业的效率最低,日本的最高,中国远不如日本。因此,耕地与人口的比例不是衡量农业成绩的指标。


这一结论的问题出在哪里?笔者认为,问题有二:一是没有弄清楚“养活”的概念,把“耕地”与“养活人口”划了等号,殊不知耕地上的许多产品与“养活人口”无必然联系,因为耕地上的许多产品如观赏植物、烟草等与“养活人口”没有关系。二是忽略了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把“本国耕地”与“养活本国人口”划了等号,殊不知“本国耕地上的产品并不一定只养活本国人口”,“本国人口也并非只由本国耕地上的产品养活”。


为了弄清中国“耕地”与“养活人口”的关系,下面做一点简单的讨论。“养活”这一概念的范围很广,为了简便起见,笔者把它局限于生活必需的粮食和食油,而且只具体到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油菜5大作物,不考虑其他农作物、肉蛋奶和瓜果蔬菜等。中国这5大作物2012年的生产和进出口数据列于表3。

3 2012年中国5大粮油作物生产及进出口情况

项目

面积

总产

单产

出口

进口

进口需面积万公顷

万公顷

万吨

Kg/公顷

万吨

万吨

水稻

3013.7

20423.6

6777

35

335

64.2

小麦

2426.8

12102.3

4987

40

370.1

66.2

玉米

3503

20561.4

5870

5

400

67.3

大豆

675

1280

1896

25

5838

3065.4

油菜

743.2

1400.7

1885

13.6

492.8

254.2

合计

10361.7

55768.1

-

118.6

7435.9

3517.4

占世界%

14.91%

21.84%





合计+净进口

13879.1

63085.4





占世界%

19.97%

24.70%





世界合计

69504.8

255377





从表3可见,2012年中国种植了1.03617亿公顷粮油作物,占世界6.95048亿公顷粮油作物的14.91%;进口了7435.9万吨粮油产品(水稻为大米,大豆未考虑进口豆油和豆饼),按中国单产需3517.4万公顷耕地种植;考虑进口粮油产品占用国外耕地这一因素,中国2012年占有的世界24.7%的粮油产品需要的耕地为1.38791亿公顷,占世界粮油作物面积的19.97%。因此,“中国占世界19.1%的人口需要约世界20%的耕地、24.7%的粮油产品来养活”。若考虑进口的肉蛋奶及瓜果蔬菜等,养活中国需要的耕地比例更高。


综上所述,“我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根本不是事实,且毫无意义。这一错误论断误导了中国舆论10余年,亟待澄清!


2.4 中国政府将不得不更加高度重视水稻生产


中国的口粮安全,实质上主要是稻米的供给安全。因此,中国政府将不得不有一个更加高度重视水稻生产的时期。理由如下:


(1)虽然水稻、小麦都是中国人的主要口粮,但以水稻为主粮的人口略多。


(2)国际上小麦贸易活跃度远远高于水稻,有比较充裕的供给,全球年贸易量在1.5亿吨以上;而水稻的贸易活跃度仅6.5%,全球贸易总量仅3100多万吨。我国曾有年进口1500万吨小麦的记录,而水稻如达到此数,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将难以想象!


(3)小麦为冬季作物,不与其他作物争地,只要小麦的比较效益提高,扩大面积、提高总产很容易做到。水稻由于水资源、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限制,扩大面积的难度就大得很多。


综上所述,我国的口粮安全已迫在眉睫,犹以稻米供给安全为甚。1998年我国稻米出口曾达世界稻米总出口量的13.5%,而现在成为全球第一大稻米进口国,占世界贸易量的8.6%。从1998年到2013年,不过才15年的时间,我国稻米格局就发生了由天入地的“乾坤大挪移”!这中间有何失误可以总结,有多少教训应该吸取?难道不需要思考吗?


虽然近两届政府在促成泰国的“高铁换大米”计划,但是不从根本上注重中国自身的水稻生产是绝对不行的。但愿中国政府更加高度重视水稻生产的时期早日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