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病治气 初病在经 久病在络 久病治血

 玉闲居 2015-02-07

  中医治疗各类疾病有“初病治气,久病治血”一说。

  “初病在经,久病在络”,这句话出自清代名医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他同时提出“经主气,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在他看来,随着病程进展,病位会由浅入深,病情由轻到重。医家须根据这个理论初病治气,久病治血。

  历史上,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疗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等,其依据就是久病不愈时,气血痰湿等已经由经入络,因此一切内伤疾病或脏腑久病均可取络穴治疗。

  根据络病理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后期都是络脉损伤,可采用人参、蜈蚣、蝉蜕、赤芍、降香等中药,达到益气养血和营、化瘀疏风通络的目的。


  人上了年纪总容易发现自己坐久了或者站立稍微长一点时间就出现莫名的眩晕,通常缓一缓也就过去了,但是长期不断的眩晕多少都让人有点心烦,但总感觉症状不是很重,不想吃西药来治疗,那么其实可以试试中医上的穴位贴敷。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脑病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林兴栋教授表示,针对眩晕上的穴位贴敷是采用的引火归元的方法,即将上越之火引导回到命门之中,避免上越之后扰头部,出现眩晕。其中采用的最多的莫过于吴茱萸散,可以适当添加清醋、绿茶水调试,具有温通经络作用,取少阴经穴位涌泉、太溪等可引火归元。

  当然眩晕也要适当辨证调理使用,像肝阳偏亢伴有头晕者,以吴茱萸、川芎颗粒剂各3克,混匀,白醋调成糊状,每天晚间临睡前贴敷双侧涌泉穴,2周为1个疗程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