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教史话”之二百三十九:司马光的《涑水家仪》

 杏坛归客 2015-02-08

 

 

该书专讲居家的各种规矩仪节,即家庭行为规范。所以,又称《居家杂仪》。司马光是山西夏县涑水人,故称之为《涑水家仪》。

全书共有二十“则”,每一则均以“凡”字开始。

诸如,家长应该如何御群子弟及家众,为子为妇的应该如何事奉父母舅姑,一家之中男女怎样有别,尊卑长幼之间如何拜见,节序家宴如何办理,怎样教育子女,如何要求奴仆等等。

其中,尤以为子为妇如何事奉尊长的篇幅最大,事宜也最多,比如事无大小都不得专行,而要禀告父母,不得私蓄财物,每天省问父母的饮食起居,受父母之命则即刻办理,谏父母之过要怡气柔声。

此外,还有出必告,反必面,延医侍疾,敬父母之所敬,爱父母之所爱,乐其心而不违其志,教妇一同爱敬父母,等等。

许多礼节仪则,都是《礼记》和《仪礼》等儒家经典著作中所讲过的,有些就连文辞也大同小异。

比如,“凡为宫室,必辨内外,深宫固门内外部共井,不共浴室,不共厕。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男子夜行以烛,妇人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男仆非有缮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门,入中门,妇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女仆无故,不出中门,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铃下苍头,但主通内外宫,传致内外之物。”

但经过司马光一番整齐的功夫,条目更加完备,内容更加系统,编排也更有条理。

          《古今图书集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