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特种动物养殖品种市场行情及走势.龚泉福2012

 章意率 2015-02-08
我国特种动物养殖品种市场行情及走势2012
(龚泉福 中华特产国际交流促进会特邀研究员)
 
我国特种动物养殖是近30年崛起的新兴产业。八十年代初兴起的蚯蚓、蜗牛、肉鸽养殖热揭开了我国特种养殖业的帷幕后,至今已形成特种禽类、特种兽类、特种昆虫、特种水产并驾齐驱的格局,已成为我国大农业的一部分,为现代畜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将八类的品种内容及市场走势和对策作一介绍。

一、毛皮动物养殖

毛皮动物是指狐、貉、貂、兔等动物。近年来,我国皮毛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全国皮毛兽总量在1.2亿只左右。产值在3000亿元以上。但其走趋一直跌宕起伏,我国毛皮动物养殖大致经历了1989、1991、1998、2003、2007、2008、2009年几次大的低迷后,自2009年10月开始到2010年12月转暖,特别是2010年里,毛皮价格几次刷新,到11月终于迎来最辉煌时刻,给养殖户、中间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同样,到2010年11月前后,獭皮市场进入“高烧期”,特级生皮达到120元/张,一级的105元/张,二级的90元/张,三级的70元/张。獭兔活兔38~40元/公斤,一只2.5公斤左右的獭兔能卖100元左右,除去成本,一只商品獭兔能使养殖户净赚50~60元。主要原因是:“能出栏的兔子太少了”。据中国皮革协会提供的信息表明,2010年1~6月,我国规模以上皮革、毛皮及制品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55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比2009年同期提高18.2个百分点。到2010年11月我国皮革、皮毛业新订单数高于60%。根据河北辛集市商务局提供数据显示,2010年1~9月,辛集市皮革业累计出口24351万美元,同比增长124.9%,9月份出口4884万美元,同比增长223.44%。这些表明我国皮革业具有保持长期快速增长的可能。进入2011年,我国皮毛动物养殖业行情将继续呈现趋中趋降的态势,皮毛市场继续活跃。

(一)狐、貉、貂:据市场信息显示2010年12月底,狐、貉、貂三种皮张市场价格有所回落,蓝白狐皮价格回落150~200元/张,银狐皮价格回落100~150元/张,貉皮价回落30~50元/张,貂皮价回落30元/张左右。预测,随着我国皮革业出口定单的增加;皮革行业将在“十二五”期间实行出口、内销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同时近期在中国东北最大的皮装裘皮生产基地,投资4.5亿元建设“佟二堡”海宁皮革城这一大型皮革专业市场,将推动中国皮革产业朝着大市场、大流通方向发展。因此,2011年皮张需求量还会扩大,市场价格不会下滑幅度太大。

(二)獭兔:2011年獭兔价格可能稳中稍降,但降幅不大。据监测,今年1月份獭兔皮价格在50~70元/张。养殖户仍有30元/只的利润。从市场上看,獭兔2011年的市场价格不会下跌,可能维持在50~60元的价位。从养兔存栏数看,如果消费量不增加,可能会出现供大于求,价格会下跌。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下跌的幅度又不应该太大。2011年养殖獭兔只要种兔质量有保证,能够把兔子养好,应该不会有太大风险。

(三)毛兔:据预测,2011年长毛兔的行情很好,销售价格高位运行,一般兔毛价在200元/公斤左右。并还会渐渐走高,能达到240~280元/公斤的价位。养殖长毛兔是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采毛需要的人工较多,加上长毛兔繁殖率不高,制约了养殖规模的扩大,产量不会出现大幅的负增长。

(四)肉免:肉兔市场长期保持强势,自2005年以来,肉兔价格持续攀升,2005年8.54元/公斤、2006年8.75元/公斤、2007年10.05元/公斤、2008年、2009年12.6~13元/公斤、2010年22元/公斤。从价格走势看,肉兔已经逐渐被消费市场认可。2011年肉兔的需求量会有上升趋势,肉兔市场价在28元/公斤的价位上运行。今后随着餐饮业和烫皮兔消费量扩大和出口量的增加,对肉兔的需求量还会进一步加大。

二、兽类养殖

(一)毛驴:历史上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养驴、杀驴、吃驴肉的传统。每当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老百姓大多买一头毛驴,宰杀加工烹调后招待客人。从古至今在民间流传一句“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俗语是对毛驴肉美味的赞誉。在过去,毛驴主要驮拉运输。毛驴养殖主要集中在新疆、山西、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内蒙古、云南等地。进入21世纪,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和运输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利用毛驴驮拉运输量日趋缩小,致使毛驴存栏量逐年减少,据国家1991~2007年农业统计年鉴显示,毛驴存栏量已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1100万头,下滑到730万头,而且以每年3.5%的速度下降。预计到2030年我国毛驴数量将不足200万头。如果现在不加以保护,优良种驴将消失,品种资源将出现严重退化。这几年,毛驴的存栏量将继续呈下滑趋势,对依赖驴皮作原料的阿胶产业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毛驴全身都是宝,下游产品丰富。养驴效益不错,一户农民养5~6头毛驴,不耽误农活,一年就能有6000~7000元收入。今天,直观驴产业的萎缩状态,该如何给传统的毛驴养殖业带来新的希望。一是做好做强商品驴集散地优势。政府主导,重点培植几个商品驴大型市场,膨胀放大商品驴市场效应,做大做强商品驴集散地优势,拉动养殖,促进加工,刺激消费,打造全国商品产业大市场。如:农业部认定的沁阳商品驴交易市场—“豫北毛驴交易市场”,投资500余万元,占地80亩,商品驴年交易量达10万头,年交易2亿多元。商贩来自西北、华中、华北、华东及东北地区,基本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辽宁阜蒙县大巴镇年饲养毛驴25万头,已成为东北商品集散地。二是通过实行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增大饲养量。向当地农民提供种驴和成熟的养殖技术,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成驴,调动农民养驴积极性,增大商品驴出栏量。三是加大科技,加工投入,盘活驴产业市场。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毛驴相关技术的科研攻关,切实
解决农民养殖育种难,配种难等问题。通过对驴肉屠宰分割标准、驴肉保鲜工艺、深加工艺的研究,推动企业对驴肉、驴奶产品升级换代,让驴的价值远远高于现市价。同时,尽快出台相关法规,建立现代化屠宰模式,禁止私屠乱宰,用集中收购价体现驴的价值,激发农民养驴积极性,推动我国毛驴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鹿:在我国饲养鹿的种类中,多以梅花鹿为主。我国的鹿产业呈现低迷局面已经持续多年。这两年有所回暖。分析主要原因:是前些年市场不成熟,很多人盲目跟风,造成行业的盲目扩张。2000~2002年,鹿业市场过度火热,那时候,无论品种好坏,一只新生的小仔鹿能卖到三、四千元甚至七千元,一些人见鹿价这么高便纷纷投资养鹿。由此,造成了两种不良影响:一是母鹿需求旺盛,母鹿远多于公鹿,种群结构不合理;二是投资者在不具备技术水平的条件下盲目投资,很多没有经验的养殖户也匆忙上马,养出的鹿品质量差,鹿茸产量与质量也日趋悬殊,造成了养鹿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养鹿业全面亏损。同时,由于开发生产的鹿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市场流通不规范,缺乏国际竞争力等问题,致使鹿持续低迷。要提升鹿业地位,推动鹿业发展,必须规范行业行为,向社会提供优质种鹿及其鹿产品,保护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利益;必须规范市场行为,谋求和谐发展;大力运用技术创新开发鹿产品。中国是未来最大的鹿营养保健品消费市场,今后中国鹿产业的发展不应寄托于国际市场的购买力的增加,而是要通过自身资源优势,在加工技术上自主创新,利用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种类来开发市场。

(三)野猪:野猪系指纯种野山猪和特种野猪。以野山猪为父本,瘦肉型家猪为母本进行杂交,经过多次选育、驯化的一种杂交猪称为特种野猪。驯养野猪,我国始于1991年在浙江、广东、河北等地的一些具有一定规模与实力的野猪养殖场相继问世。这些野猪驯养场养的野猪已销往市场,实现了商品化。在香港、广州、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十分畅销,而且价格也格外坚挺,野猪肉每公斤的售价达到30元,相当于家猪肉价的几倍。到2000年,正当人们为养猪效益低迷而愁眉不展时,有关“特种野猪”的宣传屡屡出现于报端,大肆宣扬其特殊功能。一时间,许多人跃跃欲试,掀起兴办“特种野猪”养殖场的热潮。致使野猪种苗供不应求,价格一路飙升,种猪卖到1800~2800元/头,最高时卖到3500~5000元/头。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不法场家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赚取黑心钱。同时极力地鼓吹宣传什么:“经专家鉴定,经常吃特种野猪肉能降低血脂,可以防治动脉硬化”等等。此后,野猪肉的价格迅速掉头向上,在广州、深圳的
活毛猪40~60元/公斤,汕头42~48无/公斤,海南60~70元/公斤,福建36~42/公斤,北京40~46元/公斤,上海34~36元/公斤,供出口香港68~80元/公斤。上述投放市场的活毛猪体重为30~50公斤/头。此时的“野猪”风潮一直刮到2003年才逐渐平息下来。无独有偶,短短两三年后,全国各地许多曾风光一时的野猪场就销声匿迹。例如:江苏吴江、江宁、句容、姜堰等地在几年前以每头数千元的高价捉了野猪圈养起来,“家猪场”摇身一变成了“野猪场”,三年后杀   猪倒闭。专家分析认为:野猪场轰轰烈烈上马,悄无声息熄火,关键因素是不适应市场消费需求。野猪肉确实比家猪肉香,价格也比家猪肉贵几倍,普通老百姓不可能天天购买。而野猪肉的消费定位于宾馆、饭店、农家乐等作为高档宴席的一个点缀,一般情况下顾客偶尔去尝个鲜,饭店不需要批量供应。因此,找好销路养殖野猪有钱赚。从2010年野猪市场的销势来看,销路平稳见好,大规格的怀孕母猪一般售价3000元/头,未怀孕母猪2000元/头,仔猪600元/头,野猪白条肉40元/公斤。据统计,全国每年供应市场的商品野猪约200万头。野猪养殖规模100头左右,前期投入大概10万元左右,搞好野猪养殖,市场开发是关键,而且不能满足于已有的销售渠道,要不断寻找更大的市场空间,这样才不会陷入销售困境之中。

(四)香猪:香猪是我国重点保护的地方小型品种,成年猪的体重仅有20~38公斤/头。该猪形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其肉质香味浓郁和无奶腥味而得名。中国香猪有:贵州从江香猪、广西巴马香猪、藏猪、云南版纳香猪、五指山香猪、北京农大小香猪等六个品种。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全国掀起一股香猪开发热。辽宁、江苏、河南、河北、山东等9个省(市)的15家单位纷纷前往香猪原产地抢购香猪。到1993年9月底,贵州从江县调出9000多头香猪,占全县年产香猪的50%,同时调出1万头假香猪。广西环江县调出1万多头香猪。使原本并不活跃的香猪市场一夜之间变得异常火爆,5~7公斤的香猪可卖到70~80元。抢购高峰时,一头2月龄的香猪卖到350元。产地香猪的俏销好势头,给当地百姓、父母官们喜上眉梢。此后2~3年内,全国各地“饲养一头香猪,一年能成万元户”、“饲养香猪可致富”、“微型猪香飘四方”等广告铺天盖地见于报刊、杂志、电视和大街小巷。香猪走俏大江南北,求富心切的人们挺而走险,香猪市价一路飙涨。全国各地市场价格如下,四川:母猪2月龄(3~5公斤)2000元/头,3月龄(5~8公斤)2200元/头,4月龄2500元/头;公猪2~4月龄600元/头;湖南:2月龄400元/头,3月龄600元/头;湖北:母猪800~1000元/头;河南:400~500元/头;河北:800~1000元/头;黑龙江:2800元/对;吉林:2月龄2500元/头、3月龄3300元/头、4月龄3800元/头;福建:2200元/对;北京:2280元/对;江西:800元/头;山东800元/头;江苏:800~1000元/头;广西发往全国机场交货价:上海160元/头、北京200元/头,济南250元/头,广州150元/头。然而,由于大众化商品香猪市场没有形成,大量养殖出来的香猪滞销,市价急速暴跌,市场冷落,三头各5公斤的香猪卖50元竟无人问津,到1996年,全国香猪市场基本上彻底烂市。无情的市场,粉碎了香猪养殖者的美好的发财梦,留给他们却是一颗难咽的苦果。自2000年起,我国香猪养殖业开始走规模化养殖、产业化发展道路,推动香猪业可持续发展。贵州从江县政府把香猪生产列为支柱产业,采取公司 农户的模式,生产优质香猪,建立现代加工生产线。年屠宰香猪50万头,生产香猪系列产品,并将产品销售全国及美国。2003年,全县香猪种母猪存栏量达到78000头。广西环江毛南自治县香猪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基地建成的年加工100万头香猪的畜产品加工业,将逐步带动全县香猪产区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县要由2011年出栏60多万头,实现年出栏100万头香猪的目标,使香猪这一特色产业成为大农业中的主导产业和民族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自2010年起,四川成都川安生态农业公司充分发挥冷鲜肉连锁店的网络优势,让公司存栏种母猪100头,所生产的商品猪肉进入成都市民的菜蓝子。
从香猪千年的驯养发展历史和市场走势来看,可大力发展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香猪生存于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享用独有的饲料及闭锁繁殖手段,造就了香猪矮小、体黑、皮薄、骨细、轻型、耐劳的特异体貌,是名符其实的独特的地理环境产物。香猪养殖效益应该说是可以的。若养母猪130头,1头母猪2年可产5窝小猪,年均产小猪20头,2月龄断奶出栏猪每头重约10公斤,可卖300元左右,1头母猪的效益4000元,扣除1500元的成本,1年赚20万元不成问题。香猪市场销势逐年见旺,1996年香猪的活毛猪是10元/公斤以上,到2006年香猪的活毛猪价格是30元/公斤,2010年香猪活毛猪价格是40元/公斤,香猪白条肉80元/公斤。同时,用香猪做烤仔猪是国内一道名菜。在两广、海南、香港普遍消费烤仔猪,利润较高。从断奶到15公斤的香猪做成烤仔猪后的售价160元/公斤。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也需进口香猪仔猪,而且供不应求。为此,今后可继续大力发展香猪养殖。

(五)竹鼠:竹鼠的人工养殖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20多年来仍处于初期阶段,人工养殖量少,多以野生竹鼠上市为主。多年来,全国竹鼠购销状况活跃,价格遂年呈上升趋势。2008年广西的种竹鼠为300~360元/对,商品鼠100~130元/公斤;2009~2010年仍维持在这个价位上;2009年广东的种竹鼠价格为380元/对,商品鼠为100~120元/公斤;湖南的种竹鼠价格为480元/对,商品鼠120元/公斤;江西的种竹鼠为450元/对,商品鼠为110元/公斤;贵州的种竹鼠为700元/对,商品鼠为90~120元/公斤。竹鼠的市场行情全国不一,价格有高有低,种竹鼠平均价格为420元/对。商品鼠在一级城市像上海、北京、广州的价格为100~120元/公斤;在二级城市也能卖到80元/公斤。从近期市场销售形势来看,2011年竹鼠市场仍继续呈平稳发展态势。

(六)羊驼:羊驼原产于南美洲的海拔3000~4800米的安第斯山,属骆驼科,无驼峰、肉趾、耳稍尖长、直立、貌似羊,故称羊驼。体重70公斤,一年只产一胎羊羔。每只羊驼年产绒毛3~5公斤,一年剪毛一次。绒毛的售价每公斤100~500美元。公羊驼每只12万元左右,母羊驼每只8万元。适于圈养、采食量不大、耐粗饲、以草为主。2002年5月山西农业大学从澳大利亚引进27只羊驼进行饲养繁殖,2009年9月青岛畜牧科技示范园又从澳大利亚引进20只羊驼进行饲养繁殖。到2010年成功繁育到300只规模。羊驼是一种稀有物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若有识之士在条件的许可下欲饲养羊驼的不妨试养一下。

(七)豚鼠:豚鼠,也叫荷兰猪、天竺猪等,原产南美等地。豚鼠大约有7个亚种,其中家养豚鼠可能是从这7个亚种中1个或几个亚种的野生群体中驯化选育出来的,并且被作为肉用动物饲养。现在在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豚鼠依然是当地的肉食资源之一。从18世纪中期起,豚鼠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作实验动物,进行病理学、营养学、遗传学、毒理学和血清学的研究。此外,豚鼠还可以当作宠物养。我国各地家养的豚鼠主要是英国种,生长快,抗病力强,繁殖性能好。国内引进豚鼠主要是作为实验动物,多数医学院、医院都有自己的实验动养殖场,很少从市场上购买。由于豚鼠的毛易脱落,因此也不宜作为毛皮用动物发展。豚鼠既不是中国特有动物,也不是重要的资源动物。所以从目前来看,发展豚鼠养殖市场空间不大,但在找到一定的消费市场后仍可适度规模养殖。

三、特禽养殖

我国特禽养殖多品种。
(一)具有商品性品种:肉鸽、七彩山鸡、白山鸡、黑化雉、珍珠鸡、丝光鸡、贵妃鸡、竹鸡、鹧鸪、黄凤鸡、黑凤鸡、绿壳蛋鸡、茶花鸡、宫廷黄鸡、火鸡、蓝孔雀、肉鸽、驼鸟、绿头野鸭、朗德鹅、番鸭、黑天鹅等。
(二)具有保护性品种: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白鹇、褐马鸡、绿孔雀、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丹顶鹤、火烈鸟、白天鹅、鸳鸯、绿尾虹雉、藏马鸡、大鸨、鸿雁、灰雁、豆雁、榛鸟等。
时下,我国特禽饲养数量和规模日趋扩大,出栏量达到10亿只之多。如此之多的特禽既丰富了市场供应,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的美食需求,又给了广大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现将特禽养殖热点品种市场走势作如下概述:

1、肉鸽:肉鸽养殖业在我国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30多年来,肉鸽养殖的快速增长,成为了致富一方的特色产业和农业经济的增长点。国内肉鸽养殖业已出现了三个成熟。即:消费市场成熟;高产技术与产业化生产条件成熟;乳鸽产品深加工技术成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乳鸽已进入普通家庭餐桌。据悉,港澳及广东市场年销售乳鸽3000万只,其中港澳市场需求量1500万只,自供自给仅200~300万只,需调进1200~1300万只。内陆销往港澳市场约500万只,尚缺700~800万只。广西年出口170万只,广东出口50万只,而广东自身消费尚缺500~600万只。我国各大城市对乳鸽的年平均消费量在100万只以上。上海、北京、天津、武汉、重庆等各大城市对乳鸽需求量,在2003年前已高达500~800万只,近几年消费量还在不断增加。据预测,今后香港每年从内陆购入乳鸽将达到几亿只之多。所以,发展肉鸽大有市场潜力。从市场需求来看,2011年肉鸽的需求趋旺,市价走高,乳鸽销售价在18~24元/只的空间中运行。
 
2、山鸡:我国山鸡养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崛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步入产业化征程,并正在发力推进现代山鸡产业的建设。目前,我国各地山鸡养殖已告别炒种爆利时代,着力向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发展。在广东、云南、广西、上海、江苏、河南等地建立具有带动作用的年产100万只商品山鸡规模养殖场。如:云南弥勒县唐氏特种养殖有限公司饲养种山鸡5万多只,实现年售商品山鸡100万只,带动养殖农户100多户,每户的年收入达到5万元左右,还向社会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据初步统计,全国山鸡存栏饲养总量已超过1亿只。为提高山鸡的品质,实现生产的山鸡羽毛有光泽、漂亮、肉质结实、有野味香味,绿色无公害,正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实施野外罩网自然生态养殖。
时下,我国的消费市场日趋成熟,市场销势平稳见旺。在广东各地,几乎每家酒家都可见到山鸡,且销量巨大,仅汕头一地最高时每天可销售山鸡2万只。香港平均年销200万只。从近期市场销售情况来看,全国雏山鸡价格3.5~5.5元/只,商品山鸡36~40元/公斤,山地放养山鸡60元/公斤,且货源偏紧,市场行情看好。预计在2011年我国山鸡养殖业仍继续呈快速平稳发展态势。
     
3、鹧鸪(石鸡):鹧鸪是一种集药用、食用、观尝为一体的特禽品种,以其独特的药疗滋补效果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自1986年我国从美国引入鹧鸪进行饲养繁殖以来,发展很快。到1999年全国鹧鸪饲养总量已超过12000万只,市价保持在15~18元/只,上海、广东、港澳市场年消费鹧鸪可达1.6亿只左右。但是,在发展中有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使我国鹧鸪养殖业从2001~2003年第三次陷入困境,特别是受“非典”和禽流感的影响,全国鹧鸪养殖量激增到2100多万只,市价狂跌,跌至3.5~8元/只,成鸪滞销,苗鸪跌至0.4~0.5元/只。养殖场、养殖户纷纷亏损,甚至倒闭。直至2006年,全国鹧鸪市场才开始慢慢复苏,市场需求逐年增加。直至2008年开始再次升温,市场需求趋旺,商品鹧鸪市场价涨到18~20元/只,雏鸪3.5元/只。从近期全国鹧鸪养殖发展态势来看,预计未来五年行情看好,但趋于区域性、规模化养殖。

4、贵妃鸡:贵妃鸡原产于英国。体重一般1~1.5公斤,因头戴凤冠,身披黑白花羽,艳丽夺目,被英国皇室定名“贵妃鸡”。专供宫廷玩赏和御用,并禁止民间饲养。1990年引入我国,1993年全国推广饲养,2002年广东再次从英国引入饲养推广,并在广西、福建等地建立养殖基地。从1993年起至2000年,贵妃鸡市场极为走俏,市价24~30元/公斤,上海、广东、广西、香港等市场年销量达1亿只之多。但自2003年迄今,贵妃鸡养殖业未能长足发展,依然徘徊在小规模订单养殖状态之中。其中原因,不特乏味。贵妃鸡理应肉质洁白鲜美,既有土鸡的香滑又有野鸡肉的结实,更有飞禽的野味,白切、红烧、煮汤不用放味精等佐料,仍非常鲜美,比在农贸市场、超市所卖的任何一种肉鸡都好吃,被广大消费者誉为“禽中极品”。但多年来,上市的贵妃鸡肉质疏松、淡而无味,有一股鱼腥味,与普通鸡毫无区别。自然而然,上市的销量逐年锐减、淡出市场。然而,要使贵妃鸡养殖业快速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贵妃鸡养殖企业、养殖户必须摒弃幽禁养殖方法,采用自然放牧养殖法,让贵妃鸡自由活动,采食青草、虫子、砂粒,保持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只有这样,饲养出来的贵妃鸡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增大市场销量。从近期贵妃鸡市场销势来看,市价平稳,在江苏的市价30~40元/公斤,上海38~40元/公斤,广东60~66元/公斤;雏鸡4~5元/只。商品鸡货源偏紧。今后几年仍可适度规模化养殖。

5、鸵鸟:我国鸵鸟养殖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在经过引种、繁殖的阶段后,现已初步实现了鸵鸟养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商品化,到2010年底,全国存栏数量超过100万只。在广东、陕西、甘肃、新疆、云南、四川、河北、北京、天津、福建等地近年来新建了一大批鸵鸟养殖场和鸵鸟专用的屠宰企业以及鸵鸟养殖企业,开设餐馆,经营自养的鸵鸟。如:石家庄神农庄园推出“鸵鸟宴”,云南泸西兰鸵鸟场推出“腌制鸵鸟肉”、“鸵鸟干巴肉丝”等。鸵鸟作为一个产业已经成熟。但是,市场销售仍趋于不成熟的特养产业,因鸵鸟的主要利润点在肉、皮和蛋上。目前鸵鸟肉的价格不高,在100元/公斤的价位上。为此,建议广大农民在养殖鸵鸟时,应与诚信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联合起来,走“公司 农户”的产业化之路,以有效降低销售中带来的风险。

6、孔雀:我国饲养蓝孔雀始于1987年,刭2003年时,全国有大中型孔雀养殖企业50家左右,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云南、上海、山东、北京、东北等地,存栏总量10万只左右。这几年来,我国孔雀养殖业发展很快。广东省的孔雀总量达到8~10万只。(有的地区野生动物保护单位下令禁止饲养销售孔雀。使原有的孔雀养殖企业转产或停产)。市场趋于成熟,销售趋于平稳。广州市场年销售一般在4万只左右,加上深圳、珠海、上海、浙江等地年销售量在50万只左右。此外,在西欧、东南亚等国家市场需求量更大些。目前,商品孔雀市销价60~80元/公斤。消费对象主要是宾馆、饭店、农家乐、旅游景点等,尚未进入百姓餐桌。同时,孔雀雏价120元/只,价位仍偏高。一般饲养8个月的孔雀体重可达3~3.5公斤,除去成本后每只可获利130元左右。为此,饲养孔雀是农民致富的好门路,特别是野生资源特别丰富的农村地区。

7、绿壳蛋鸡:绿壳蛋鸡又称柴乌鸡,是我国地方原生鸡种。该鸡全身俱黑,产下的蛋呈绿色,成年公鸡体重1.5~2公斤,母鸡1.2~1.5公斤,5月龄可开始产蛋。我国始于1986年饲养推广,至2002年底全国存栏饲养量已接近100万只。2003~2005年受到“非典”和禽流感的影响,市场热销势头回落,商品鸡由30元/公斤下跌到8~12元/公斤,商品蛋滞销。自2006年开始逐步回温,近2~3年内全国全线升温,将成为市场上销势不断看好的品种。湖南、山西、江苏、山东等地把绿壳蛋鸡作为一种独特的土鸡进行规模化饲养,饲养量少则2万只,多则10万只以上。特别是许多地方政府,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把绿壳蛋鸡作为地方的拳头产业来抓,采取协会 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包装上市,形成品牌,使绿壳蛋鸡产业初具规模,从而促进了我国绿壳蛋鸡养殖业跨越式的发展。如:湖南芷江县饲养绿壳蛋鸡10万只,年销商品蛋2000万枚,蛋价2元/枚,年产值4000余万元,产区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产品热销韩国、日本、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从近期绿壳蛋鸡市场销售形势来看,商品蛋市场不菲,市价1~2元/枚,比普通鸡蛋高出1~2倍,而且十分畅销。湘东小店乡在网上日销绿壳鸡蛋1.5万枚。雏鸡5元/只。预计,随着商品蛋市场日趋见旺,2011年绿壳蛋鸡养殖将呈强势增长,但商品蛋市价仍继续在1~2元/枚之间运行。

8、珍珠鸡:珍珠鸡是我国于1985年和1992年从法国伊莎公司
相继引进后养殖推广的。1988年全国珍珠鸡存栏数达50万只,1993~1994年珍珠鸡养殖进入低谷,至1995年走出低谷。目前全国珍珠鸡饲养量不足30~40万只,多年来其销价基本保持在20~28元/公斤。由于珍珠鸡肉质粗糙,饲料消耗大,再加上昼夜不停啼叫等,这些自身缺陷阻碍了珍珠鸡养殖的的发展和市场消费量的占有率。在今后几年内我国珍珠鸡养殖的空间不大,市场行情继续呈不稳态势。

9、丝光鸡:丝光鸡是我国特有的原生微型禽类品种。其腿短、身矮、五趾,通体羽毛呈黑色或白色、尾羽向上内翘,体重仅0.5公斤,肉质结实、味香,极具观赏与食用价值。自1998年由上海绿洲经济动物科技公司养殖场饲养推广后,全国发展速度很快,到2002年底,全国饲养量已超过50万只,市场销售价15元/只。但自2003年起,该鸡的饲养发展速度放慢,上市量锐减,目前在市场上很难见到丝光鸡的踪迹,仅在花鸟市场上偶而见卖,其售价昂贵,每只200元。据预测,丝光鸡将会迅速发展成为最热门的特禽产业。

10、红腹锦鸡:该鸡是我国特产雉类,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为保持红腹锦鸡家族繁荣,同时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十多年来,我国各地开展了红腹锦鸡的人工养殖。市场销售价在300元/只左右,出口价100美元/只。红腹锦鸡虽然已有一定数量和市场,但发展速度缓慢,且仅供公园、自然保护区、旅游景点、人工园林等作为观赏动物。为此,该鸡的需求量有限,今后仍处于缓慢发展趋势。

11、黑天鹅:黑天鹅原产于澳洲,是世界著名的观赏鸟,其体重5~9公斤,全身羽毛深黑色,嘴为深红色,头颈较长,约占全身总长的一半,翅上长有如风帆一般卷曲的羽毛,体型极为美丽。黑天鹅性情温顺,抗病力强,主食糠、麸、玉米及青饲料。饲养方法如同家鹅,22个月可性成熟,年产卵2~3窝,每窝产卵5~7枚,人工刺激条件下,可年产卵5~6窝。我国自2004年从澳大利亚引入饲养,并在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建立近百只规模的黑天鹅繁殖基地。向各地的动物园、百鸟园、生态园,养殖户提供成年黑天鹅。多年来,其销势见旺,供不应求,市场销价较贵,成年鹅5000元/只,淘汰鹅2000元/只。时下,黑天鹅养殖尚未进入商品化阶段,今后可继续大力发展黑天鹅的养殖。

12、朗德鹅:该鹅原产于法国西南部的朗德地区,以优良的肥肝性能著称于世。我国于1979年和1986年两次从法国引进饲养、推广。2007年6月,广西又从法国引进2000只父母代朗德鹅种鹅进行鹅肥肝产业开发项目建设。该项目到2010年已形成养殖商品鹅200万只,年产鹅肥肝1000吨,分割肉1万吨,年产值6.2亿元,出口创汇120万美元。成为全国最大的肥鹅肝生产加工基地。
朗德鹅体重6~8公斤,年产羽毛绒350~450克,若育肥后的肥肝重量平均为750克。其肉质结实、细嫩、味美,被称为“世界绿色食品之王”。国际市场上每年需求鹅肥肝12000吨,价格坚挺,每公斤鲜肝售价在35~50美元。我国河北、山东等地年产鹅肝1万吨左右,外销价为205元/公斤。国内市场行情非常看好,供求有缺口。同时,在种鹅市场上,朗德鹅父母雏价在40元/只左右,商品代雏鹅在10~14元/只。从市场需求来看,我国朗德鹅养殖业仍然继续快速发展,呈持续走红态势。特别是在产业逐步转移的过程中,国家对农业产业的优惠政策,更给力于朗德鹅养殖的产业化发展。

13、绿头野鸭:别名野鹭、大绿头、大红腿鸭。其因雄鸭头颈暗绿色带金属光泽而得名。在全世界分布很广,我国除海南岛外,各地均有分布。绿头野鸭是由野生绿头鸭驯养而来的一种特种水禽。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先后从德国和美国引进数批绿头野鸭进行饲养,选育、推广、现己成为我国各地发展高效养禽业产业化项目。绿头野鸭肉质鲜嫩、野味浓郁、瘦肉多、含脂低,深受广大消
费者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仅广州每年消费绿头野鸭500万只,上海400万只,北京20万只。全国每年要消费2亿只之多。年出口量超过2000万只。多年来,绿头野鸭的市场售价一直趋稳看好,在上海的市销价20~25元/公斤,广州40元/公斤,而在香港则要100港元/公斤。日本市场绿头野鸭腿售价2300日元/公斤,腿脯肉售6300日元/公斤,且紧俏缺货。因此,养殖绿头野鸭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近几年来,随着市场消费量的扩大以及人们进一步对绿头野鸭的接受,在广州、上海、浙江、江西、安徽、四川、北京等地都已形成了绿头野鸭繁殖制种生产基地和建立起绿头野鸭加工厂,使全国绿头野鸭产业化发展步入“快车道”。根据市场需求可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绿头野鸭。

四、药用动物养殖

我国所产的动物类药材从2000年至今,已连续11年在市场上走俏,销量和价格呈逐年上升态势。其主要原因:一是国内需求趋旺,各大制药企业生产新药、特效药和中成药用量加大,各地医院、药店处方增多;二是国际市场需求升温,东南亚、日本、韩国和我国港台地区对动物类药材需求由滞转畅,需求上升;三是我国各地动物类药材中的一些品种,由于国家严禁捕杀,产量下降,加之部分品种的人工养殖时间短、规模小、产量低,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因而拉动价格上扬,具体品种走势如下:

1:蛤蚧:又名广西蛤蚧、灰点蛤蚧,具有补肺滋肾、定喘止咳的功效;大多为野生产品,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为近年市场上紧缺品种药材,而市场上需求量又很大,常常是有价无货。目前广西产的灰斑蛤蚧的价格是100元/对、体长21厘米以上的价格市价为160元/对,且每年要进口24~25万对商品蛤蚧。现在很多的酒、药厂都要用国外进口的蛤蚧才能满足生产需要。目前在广西养殖蛤蚧较为成功的也只有两、三家而已。

2、穿山甲:又称鲮鲤,其鳞甲是名贵中药材,具有通经下乳,消肿排浓,搜风通络的功能,是国家保护的二类珍稀动物,严禁捕杀。由于只销不养、滥捕等原因,近年来收购量急剧下降,大部分依赖进口,价格直线上扬,其成交价由几年前的200元/公斤,暴涨到现在1800~2200元/公斤。为满足药用需要和保护资源,在有条件山区可开展人工养殖穿山甲,是解决目前紧缺状况的唯一办法。

3、蝼蛄:属昆虫类药材,有利水消肿的功效。野生产量极少,加之近些年产区少人捕捉,供货量已锐减10多倍,供需缺口超过80%,价格由2009年的83元/公斤,暴涨至目前的550~600元/公斤。

4、水蛭:又叫蚂蟥,其干燥全体作为中药,具有破瘀消肿、散结通经、消胀除积、逐出恶血、消炎解毒之功能。由于近年来受江河湖泊的污染,野生产量锐减,人工养殖产量很少,为此,市场旺盛,目前国内市场每年需求量5000吨左右,价格已由100~120元/公斤,暴涨至720~750元/公斤。因此,人工养殖水蛭势在必行。

5、全蝎:医药上称为全虫、主薄虫。具有祛风、镇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等功效。属紧俏品种,尤以野生为紧俏,家养蝎子产量少而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价格一直坚挺,清水干品由440元/公斤暴涨至1400~1600元/公斤,盐水干品由300~320元/公斤暴涨至850~1000元/公斤。

6、蜈蚣:蜈蚣为传统药材已有数千年历史,具有抗肿瘤、止痛、抗惊厥、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人工养殖,但养殖产量少。同时,野生蜈蚣资源日趋枯竭,资源短缺、市价攀升,已有以前的0.5~1元/条(干品)上涨至1~2元/条。

7、九香虫:又名黑兜虫、酒香虫、屁巴虫,是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干燥体。具有助阳理气、平胃的功能。由于九香虫仍是野生昆虫,属瓜菜类的害虫,各地瓜农多采用农药喷杀,故近年来九香虫上市量越来越少,价格也逐年飙升,目前市价为150~200元/公斤。现在九香虫仍然是依靠捕捉供药用,尚未有人工养殖产品补充市场。预测今后九香虫在价格上仍会趋高,销势看好。

8、蚂蚁:蚂蚁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对抗炎、镇痛、杀菌、抗风湿、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和防止动脉硬化以及对人体内分泌系统调节等方面具有药理作用。自1992年国家卫生部正式将鼎突多刺蚁列为食品新资源后,蚂蚁的养殖和产品开发成为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一个热点。随着对蚂蚁的成分及临床药效的进一步研究,其产品开发前景将更广阔。但是蚂蚁人工养殖技术尚未过关,亟待攻克。目前蚂蚁干价格240元/公斤、蚂蚁粉300元/公斤。

9、斑蝥:属于鞘翅目芜菁科的一类昆虫。因体内含有斑蝥素而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斑蝥的药用价值在于其外用且能蚀死肌、敷疥癣恶疮,内服攻毒、逐瘀散结、抗肿瘤的作用,在中医中应用已愈2100年之久。目前的药用斑蝥主要在成虫盛发期进行野外采集。但由于成虫又为植物性,对某些植物又有一定偏好。由于具有这些特点,使得人工养殖技术要求高。国内对斑蝥的人工养殖进行了探索,尚能实现小批量养殖,规模化养殖技术也正在研究之中。目前斑蝥市价为140~150元/公斤。

10、蟑螂:全世界有3500种,我国有168种。最常见的有饲养与利用价值的有:美洲大蠊、澳大利亚大蠊和德国小蠊等三种。蟑螂具有生肌止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人工养殖蟑螂在国内开始专业化养殖。供药材市场其价格由原来的28元/公斤,已涨到100元/公斤。据预测:随着蟑螂体内的抗体对癌细胞有显著的灭杀效果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今后十年内蟑螂的市场行情会稳步发展。
     
11、地鳖虫:又叫土元,是一种常用的药用昆虫。具有逐瘀、破积、通络、催乳、补肾、理伤等功效。近代药学研究表明:地鳖虫对恶性肿瘤具有抑制作用,主治肝癌、胃癌、肠癌、肺癌等症。故被我国列为尚待开发的77种抗癌虫之一,并有可能成为一种预防肿瘤、癌症的食用昆虫。地鳖虫在国内外市场都有销路,也是我国出口的中药材之一。我国地鳖虫的人工养殖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期,其规模日益发展壮大,并且相继出现了地鳖虫养殖专业户。在上海、江苏、江西、山东等地,地鳖虫的养殖作为新兴养殖业得到普及和推广。据统计,目前地鳖虫供应量仅能满足需求量的60%,干品的价格一路上扬,市价由30元/公斤上涨至58~60元/公斤。预计,在未来几年,地鳖虫行情会非常看好。

12、地龙:又叫地龙干,属蚯蚓科参环毛蚓的干燥体。广西是地龙的主要产区。地龙的上市量与天气变化有关,天气干旱时,参环毛蚓出土活动很少,难以捕捉到活蚓加工,到新货要上市时货少,价格上扬。降雨量稍多时,参环毛蚓活动频繁,上市量也随增多,市价即回落。近几年来,地龙上市量逐年下降,供货缺口大,价格也由20~22元/公斤暴涨至120~140元/公斤。

13、蜂房:是马蜂、长脚胡蜂和异腹胡蜂的巢,全国各地都有产出。具有攻毒杀虫、祛风止痛功效。我国许多药厂,用其生产新药、特效药等年需求量递增30%,缺口在60%以上。产区现很少有人捕摘加工、出售,但蜂房销势逐年升温,价格由150元/公斤上涨至350~400元/公斤。

14、药用蛇:由于国家严禁捕杀野生蛇,人工养蛇没有形成规模,产量有限,价格持续走高。东北地区的乌稍蛇由90~100元/条,上涨至190~200元/条;蕲蛇由700~800元/条,上涨至1700~1800元/条;白花蛇由8~9元/条,上涨至38~40元/条。蛇鞭、蛇胆、蛇毒、龙衣等价格平均上涨1~2倍。

15、牛虻:又名虻虫、其飞翔能力强,有超光性,夜伏昼出,活动于水域附近,喜欢攻击洗澡中的牛,是多年来市场上较为紧缺的中药材,以其成虫入药。其市价坚挺。目前市场销价清水统货460元/公斤。为缓和市场紧缺,可开展规模化养殖牛虻。牛虻养殖简单,最佳养殖季节在5~6月份,以捕捉野生牛虻作种源,在室外搭建网罩、网棚进行养殖。以各种动物血液、蜂、花果汁液为成虫食物,幼虫则以孑孓和水蚯蚓为食物。养殖7个月便可将其成虫加工入药。

五、昆虫养殖

1、黄粉虫:又称,黄粉甲、面包虫。我国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北京动物园从前苏联引进饲养,后流于民间。近年来,黄粉虫养殖在国内渐成气候,占据了特种养殖的一席之地,产量逐年上升,出口额也逐年上升,但仍处于畸形发展。
黄粉虫是继蚕和蜜蜂后的又一昆虫产业,因投资低、易饲养、见效快等特点而受农村妇女、下岗职工、残疾人的欢迎,为此发展迅速。从2003年出现专业化养殖,到2009年,全国黄粉虫养殖户达到万余户,年产量突破万吨。一时间,黄粉虫干品纷纷贬值,从2.4万元/吨降至1万元/吨的价格还是没有销路。导致黄粉虫产业在2006~2007年两年时间里,市场混乱,养殖户损失惨重、叫苦连天。据悉,到2007年底,全国养殖黄粉虫的数量又减少了80%%,产量已不到3000吨。究其原因:(1)养殖技术真正成熟的企业少;(2)以烂充次;(3)养殖工具太原始;(4)太多是家庭式作坊;(5)半成品加工成本太高;(6)缺乏行业专业人才。按上所述,是不足于支撑起这个新兴的产业。

2、蝇蛆:家蝇的工厂化饲养和开发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九十年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现在正进入产业化发展时期,蝇蛆养殖与利用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对苍蝇饲养技术的研究上,从实践中取得了网箱粗放养殖、蛹料快速分解、废料重复利用等经验;在加工上,对蝇蛆提取蛋白质、明油、甲壳素技术已在2005年通过了省部级的鉴定。但是目前的养殖加工技术和市场销售尚有一定的距离。再讲究现实一点,结合畜禽、鱼类、蛙类、兔、鳖类养殖,利用蝇蛆作为优质蛋白质饲料,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品质和生长速度,也不失为一条提高经济效益的好途径。

3、蝉:又名蚱蝉、知了。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省市。蝉既是园林害虫,又是药用动物和城乡人们普遍喜食的美味和佐酒佳肴。由于蝉的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且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多年来,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行情逐年见旺。山东单县蝉交易市场,每天交易量在50~100万只。市场售价连年攀升,市场销售价:2005年0.1~0.3元/只;2007年0.3~0.5元/只;2009年0.5元/只;2010年0.5~0.6元/只。由于社会需求量不断增大,仅仅依靠自然采集已远远不能满足于市场要求,有一些地方已开始人工规模化饲养的尝试,摸索出养蝉的新技术,收效显著。用大棚养蝉,每平方米卵块可繁殖2000只,收获时按0.3元/只计算,每平方米卵块可收入600元;芦笋田养蝉,每亩产1.3万只左右,收入3900元/亩;棉花地、果园养蝉,每亩收入1万多元;树林下养蝉,每平方米可出蝉10公斤,收入2~6万元/亩。可以预见,规模化人工养蝉将成为今后几年投资发展的好项目。

4、蝈蝈:又名蛞蛞,哥哥或曲子,和蟋蟀、油葫芦被称为三大呜虫。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近几年,随着国内各大城市的需求量逐年上升趋势,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夏日里沿街叫卖的蝈蝈,可卖到3~10元/只,而在寒冬里(反季节)一只上好的蝈蝈,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花鸟市场里能卖到几百元不等,甚至有1000元以上;一般品相的蝈蝈也能卖到十几或几十元。根据品种、体型、叫声不同,价格也不同,普通的三青蝈蝈价格在20元/只左右,而一只极品的铁蝈蝈,可卖到千元甚至万元,价格高得惊人。北京潘家园花鸟虫鱼市场在冬天,每个月也能卖出100~200只蝈蝈,而且还能卖出好价钱。全国县市级以上城市都有花鸟市场,而上海、昆明、西安、成都等城市的昆虫爱好者大都从北京和天津两地贩运蝈蝈。每年仅河北邢台市的花鸟市场就能售出4~5万只。雄蝈蝈平均每只2元,到了冬天飙升到20元/只,河北易县西山乡也是全国最大的蝈蝈批发地。陕西、新疆等地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蝈蝈还可以作为天然的绿色食品和美味佳肴,油炸蝈蝈50多元/公斤,总是供不应求;有些地方还盛行吃炸蝈蝈卵,其价格更高,一粒蝈蝈受精卵,售价在0.5~1元;仅山东章丘一带每年吃掉的雌蝈蝈达100多吨。随着化肥、农药的滥用和人为的大量捕捉、自然环境资源的不断减少,蝈蝈的数量随之日益减少,而人工养殖蝈蝈可成为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特色养殖业,人工繁殖蝈蝈因稀缺而高贵,定能拥有着广阔的市场。

5、蝗虫:又称蚂蚱、蚱蜢。属蝗科昆虫。据统计,蝗虫有223属859种。目前食用和养殖品种主要是东亚飞蝗。在我国食用蝗虫历史悠久,人们习惯将蝗虫洗净用油炸,撒上点盐、花椒粉等食用。蝗虫还可以深加工,制成罐头食品、脱水干制品,冷冻食品、腌渍食品等各种风味食品。蝗虫在国内市场有一定的销路,呈趋增态势。据2005年统计,蝗虫市场年需求量在100吨以上。据山东青州市海天水产批发市场报告显示,“海天”经销蝗虫已经有13年了,以前从内蒙古一带收购野生蝗虫最多的一年收购销售300吨。如今的野生蝗虫一年比一年少,年销售100~300吨,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产品主要销往广东、福建、上海等全国各地,市场销价16元/公斤。近几年,随着蝗虫市场销量的增加,市价也随之涨高,到2010年,蝗虫市价涨到50~60元/公斤。且货源偏紧,人工养殖的蝗虫应市有限,仅有20~50吨左右。由于食客增多,蝗虫系列产品走俏市场,货源紧缺,蝗虫产品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可抓住商机,开展规模化养殖。

六、蛙类养殖

1、棘胸蛙:又名石蛙、石鸡、山蛙,分布于江南多个省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肉用蛙之一,体重250~400克,重的可达750克以上。目前上市的石蛙基本上靠上山捕捉,由于环境的恶化和滥捕、滥杀,故野生石蛙日趋减少,市场价格不断上扬,一般市价在120~150元/公斤,最低也在60元/公斤,有的地区最高售价400元/公斤。
石蛙人工养殖投资少、成本低、效益高,不但能集约化生产,而且更适合山区农民家养。养殖1000只商品幼蛙,只需建池10~15平方米,固定投资1000元以内,6~8个月即能生产120~150公斤商品蛙。因此,石蛙养殖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可大力发展养殖。

2、牛蛙:全世界有蛙类400多种,牛蛙是蛙类中较大的一种,体长20厘米、体重达1.5公斤。牛蛙养殖始于美国。我国养殖牛蛙始于1958年,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起,牛蛙养殖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九十年代初达到高峰。1993~1995年牛蛙市场的售价达到50~60元/公斤,亩产获益上万元之多,2002~2003年步入低谷,市场售价直线下降至10~12元/公斤,扣除每公斤养殖成本8~9元后,获利更少了。如江苏省二十世纪末牛蛙养殖面积达到3万亩,产量5000
余吨,由于市场萎缩,2002年产量下降到2000~3000吨。此后几年,牛蛙市场一直处于平稳发展。2007年被誉为牛蛙养殖大省的广东等南方地区遭受水灾,产量锐减,市场上牛蛙批发价涨到22元/公斤,2008年又降到10元/公斤,2009年为8元/公斤。到2010年上涨为30元/公斤。主要原因:国内需求旺盛所致;另外,现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牛蛙全部是人工养殖的,由于养殖量不增,而市场上的需求量却日益增长。为此,今后几年内仍可规模化发展牛蛙养殖。

3、林蛙:又称为蛤什蟆、田鸡、油蛤蟆。其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随着人们对食用、药用和滋补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林蛙及其产品逐年紧俏,价格不断飙升。雌蛙售价均在3~8元/只,林蛙油原售价为1200元/公斤,上涨至2000~2600元/公斤,一级林蛙油售价为3000~4000元/公斤,上涨至1万元/公斤。国际市场林蛙油的价格由1100美元/公斤,上涨至1500美元/公斤。有些牛蛙养殖户年收入50~100万元以上。据分析,由于我国林蛙油产量少,市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后市仍有上升空间。从发展趋势来看,目前中国林蛙的自然资源已受到极大的破坏,大部分利用资源仍荒芜。按现时人们的环保意识来看,想恢复资源、满足市场需求是不大可能的。只有走人工养殖,实现产业化的路子,才能振兴林蛙产业。为此,发展林蛙养殖业的潜力很大,而且已经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扶持,人工养殖林蛙具有美好前景。

4、蟾蜍:又称癞蛤蟆。蟾衣和蟾酥都是重要的中药材。1995年中国多个省刮过蟾蜍养殖风,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养殖蟾蜍的大多失败,即使养殖成功的也因找不到销路赔了钱。实际上,药材市场上蟾衣、蟾酥、干蟾等都属背路货,价格不高,出货量少。就按国药材市场而言,蟾衣市价0.5~2元/张,年需求量也仅几百张,蟾酥市价800元/公斤,年需求量10吨左右,干蟾市价5~6元/公斤,年需求量也不大。从总体来看,如果产品有销路的可以搞蟾蜍养殖,但不宜规模化养殖。

七、水产类养殖

1、大鲵:俗称娃娃鱼,体长1.8米、重100公斤以上,在我国属二类野生保护动物。由于该鱼的肉味鲜美、营养全面、具有多种保健功能而被视为珍品。大鲵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流域的中上游支流中。主要产地在贵州、四川、湖南、湖北、陕西、河南等省。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南方沿海城市的宾馆和酒楼对大鲵的需求量猛增,过度的偷捕滥捕,致使野生大鲵资源遭受严重破坏而稀少、濒临灭绝。大鲵的人工养殖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水产科研部门对大鲵的生态、繁殖、生理、人工驯养繁殖进行系统地科学研究和探索,开创了大鲵的原自然生态繁殖技术和模拟自然生态繁殖技术,为大鲵资源保护与开发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现在全国大鲵繁殖的幼苗的年产量大约在20万尾,按照90%的成活率计算,养殖三年后按2.5公斤/条,则生产商品鲵450吨左右。目前全国消费大鲵约计超过2000吨,但生产量只占消费量的五分之一。由于目前国内能合法上市的产量不足2000公斤,苗种年产量不足15万尾,而且大鲵性成熟率极低,繁殖出苗量一般每组只有100~300尾。所以在未来10年苗产量不会超过50万尾。大鲵商品鱼市场需求量每年为300~500万公斤,而养殖大鲵种苗100尾,一年后的
纯利润可达5万元以上。
由此可见,大鲵养殖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开发前景。时下,有意投资大鲵养殖者可抓住资源锐减、尚末形成大鲵商品化养殖及国内外市场巨大需求量这一发展机遇,开发大鲵商品化养殖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鲟鱼:又称鲟龙,是大中型经济鱼类,也是珍贵鱼种。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其卵可加工成鱼子酱,是驰名中外的高档食品。
目前全世界已知鲟鱼有27种,我国有18种,其中5种鲟鱼(史氏鲟、俄罗斯鲟、闪光鲟、小体鲟.杂交鲟)被允许经营利用。中华鲟和其余的鲟鱼类分别被列为《濒危野生动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的保护物种。我国管理上是分别按照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管理规定执行。鲟鱼的体重是按不同的品种而有所差异:一般中华鲟鱼中,9~22龄的雄鱼体重达40~125公斤;16~29龄的雌鱼体重可达170~300公斤。
据初略统计:到2009年10月,我国的鲟鱼产量已占据世界上鲟鱼总产量的80%以上,全国每年养殖的商品鲟鱼产量达到8000~10000吨。我国的鲟鱼养殖业经历了热、冷、平稳三个发展期。1998年前后是鲟鱼养殖初期,鲟鱼的市场销价达到400~800元/公斤。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鲟鱼人工养殖发展迅速,养殖户数量猛增,到2003年时,全国每年商品鲟鱼养殖量已达到4000吨。由于鲟鱼产品供应量的大幅提升,消费市场明显滞后,导致2003年起,鲟鱼成鱼市场销价暴跌为40~60元/公斤,直到2010年市场销售价仍维持在40元/公斤上下运行,没有回温的迹象。
鲟鱼的种苗价格多年来一直呈平稳态势。由于鲟鱼苗制种技术不断成熟,自2003年~2010年,鲟鱼苗种价格:规格在1~10厘米的为0.7~6元/尾。主要原因在于鲟鱼多年来仅仅局限于一些中、高档宾馆酒店消费,始终没有进入大众消费群体中。预计,鲟鱼在未来几年的市场行情呈相对平稳的态势。但决定其发展思路,应加大开拓大众消费市场并开发深加工产品市场。

3,石龟:又称南种石龟、广西拟水龟。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民间认为:石龟具有滋阴壮阳、去湿解毒、抗癌防癌、益阳补血等功效,并属于龟鳖市场上的高档消费品种。其产区主要分布在广西南宁、钦州、贵港、桂平等地。多年来,石龟的市场价格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但是石龟市场有起有落,在2000年石龟苗市价为100元/只;2001~2005年石龟市场升温,龟苗涨至200元/只;2006~2007年龟苗价格下滑至80元/只;2008~2009年石龟市场再度升温,龟苗价格逐渐涨至100~180元/只;2010年疯涨到230元/只。而且商品石龟在市场上也供不应求,2003~2005年市价趋稳,一般都为1000元/公斤;在2006年有所回落至360元/公斤;2007~2008年再度回暖,市价为600元/公斤;2009年继续走高,市价为900元/公斤;2010年暴涨至1400元/公斤。据预测,由于石龟养殖基数小,发展速度缓慢,为此,在未来几年内石龟市场依然稳中有升。自2010年以来,全国许多龟鳖品种由薄利时代转入厚利阶段,尤其是特种龟鳖,涨幅多在30~100%。同时,随着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一场“养生热潮”也随之而起,作为养生手段之一的龟鳖食品,也格外受到人们的追捧。由此,龟鳖产业必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龟鳖的构成主要有:石龟、鳄龟、金钱龟、山瑞鳖、黄沙鳖、珍珠鳖、墨底鳖和乌鳖等品种。现摘录近期广州水产市场的乌龟、甲鱼的批发价格行情,供龟鳖养殖者参考:

广州水产市场乌龟甲鱼近期批发价格
品种(规格)
批发价格
备注
中华草龟(0.5公斤以上)
72.00元/公斤
 
台湾草龟(0.5公斤以上)
50.80元/公斤
 
巴四龟(0.5公斤以上)
27.00元/公斤
 
鳄龟(公斤以上)
66.00元/公斤
 
野生鳄龟(2公斤以上)
150.00元/公斤
 
鹰嘴龟(0.2公斤以上)
1500.00元/公斤
 
石金钱龟(南种)
1260.00元/公斤
 
石金钱龟北种)
620.00元/公斤
 
巴西种龟(通货)
50元/公斤
 
温室珍珠鳖
84.00元/公斤
 
外塘珍珠鳖
90.00/公斤
 
温室角鳖(2公斤)
110.00元/公斤
 
野生角鳖
136.00元/公斤
 
刺鳄龟
76.00元/公斤
 
橡龟
128.00元/公斤
 
野生山瑞鳖
218.00元/公斤
 
野生大山龟
140.00元/公斤
 
扁龟
152.00元/公斤
 
广西黄沙鳖(0.75~1公斤)
90.00元/公斤
 
广西黄沙鳖(1~1.5公斤)
114.00元/公斤
 
广西黄沙鳖(1.5~2公斤)
138.00元/公斤
 
广西黄沙鳖(2~2.5公斤)
158.00元/公斤
 
广西黄沙鳖(2.5~3.5公斤)
180.00元/公斤
 
4、泥鳅、黄鳝:其是淡水鱼中的佳品,市场年需求量为300万吨,但我国市场供应不足10万吨,缺口很大,价格连年攀升。泥鳅近年市价升至20~30元/公斤,黄鳝50~80/公斤。国际市场对我国泥鳅、黄鳝的需求量呈增长趋势。
从市场潜力来看,目前市场消费需求的上升热势,并没有刺激国内泥鳅、黄鳝养殖业的纵深发展,因此发展其人工养殖的市场前景可观。从养殖效益来看,养殖1亩田的黄鳝苗200公斤,饲养3~5个月可产出商品鳝1600公斤,按批发价20元/公斤计,产值3.2万元,扣除各项投入0.88万元,获利约有2.32万元。同时还得到在养殖过程中繁殖的鳝苗约400公斤,可作来年再生产之用。养殖泥鳅每亩获利2万元。江苏赣榆县把泥鳅养殖列为农业产业化项目,养殖面积发展到1.6万亩,泥鳅出口量占全国的九成以上。泥鳅产业总收入2.2亿元,人均收入5,721元,从业农民超万人。由此可见,发展泥鳅、黄鳝养殖的市场潜力巨大,是个可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的经营项目。

5、观赏鱼:该鱼现在成为仅次于猫和狗的第三大宠物。我国唐朝就开始将金黄色的野生鲫鱼进行“家化”养殖,作为世界上最早饲养观赏鱼的国家。但由于受战乱等影响,国内观赏鱼的培育曾止步,许多宫廷品种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观赏鱼养殖才再次步入快速发展期,形成了以东南沿海和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两大观赏鱼生产区域。在广州、深圳、上海、大连、沈阳、青岛等城市建立了观赏鱼规模养殖基地和交易中心,其中广东观赏鱼业
年经营额达几十亿元之多,从业人员近20万人。观赏鱼种类涉及传统的金鱼、引进的锦鲤、热带观赏鱼和海洋观赏鱼。广东顺德、中山等地室外养殖金鱼、锦鱼达5000多亩,室内养殖热带鱼1500多亩。北京市朝阳、通州两区观赏鱼养殖面积达1.2万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连片观赏鱼产区。年产锦鲤、宫廷金鱼、热带鱼等1.5亿尾,并出口美欧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我国出口的观赏鱼已达120多种,每年出口数量超过亿尾,约占全世界总量的十分之一,年创汇额约2亿美元,在世界观赏鱼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远不如香港(6%)、马来西亚(5%)等国家。究其原因:主要国内出口的金鱼虽然数量多,但品种良莠不齐、质次价低的普通金鱼占据了贸易额的绝大部分。从国际观赏鱼市场的发展来看,全世界观赏鱼年零售交易量约18亿尾,价值65亿美元,整体产业年产值超过150亿美元,并且每年以8~10%的速度递增。美国对包括锦鲤在内的观赏鱼的年进口额超过20亿美元,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其次为日本,占到全球的十分之一多。其他的主要进口国,包括德国、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也同样占有全球进口额中一定比例。
从上述中可看到,随着城市需求量的增加,观赏鱼进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观赏鱼出口的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影响观赏鱼出口的因素很多,为此,今后要努力做好两项工作:
(1)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将现代生物技术、水产、畜牧兽医等学科的新技术向观赏鱼业渗透,用科技的方法开发现代观赏鱼养殖,培育出高品质的观赏鱼,增加我国观赏鱼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制定统一的出口标准。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观赏鱼出口等级标准,因而导致在交易中与客商屡屡意见不一。因此应对金鱼的颜色、花纹、品种特征等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原则制定相应的标准,使我国金鱼这个优势品种更大规模地顺利出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