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藻类学_小文库

 天天向盛 2015-02-08
第二章 藻类的定义、细胞结构、 繁殖、生活史及系统演化
陈伟洲 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

主要内容
? ? ?

?
?

?

一、藻类植物的定义 二、藻类的细胞结构 三、海藻的个体(藻体)形态及演化 四、生殖(reproduction) 五、生活史(life history )及世代交替 (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 六、藻类植物的进化和系统发育

一、藻类植物的定义
? ?

?

藻类植物是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自养 生活的无维管束、无胚的叶状体植物。 藻类植物的特点之一是个体虽然各式各样,有的物 种在外形上有类似高等植物的根、茎、叶的构造, 但不具备高等植物那样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藻体除 固着器外,表层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相当于高等植物的叶的功能,所以,藻类植物的藻 体亦被统称为“叶状体”。 藻类植物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们的有性生殖器官一般 都为单细胞,有的可以是多细胞的,但缺少一层包 围的营养细胞,所有细胞都直接参与生殖作用。

二、藻类的细胞结构
? ?

藻类植物中既有原核生物又有真核生物。 原核细胞主要特征是没有线粒体、质体等 膜细胞器,没有核膜和核仁,只有含一个 环状的DNA分子构成的染色体,不含组蛋白 及其他蛋白质的核区(拟核),这是贮存和 复制遗传信息的部位,具有类似细胞核的 功能(图2-1)。

? ?

?

?

蓝藻门和原绿藻门物种的细胞结构都属于原核细胞。 因此,它们都是原核生物。 细胞的主要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核糖体,以及 由一条裸露的DNA双链所构成的拟核。拟核没有与细 胞质部分相隔开的界膜(核膜),通常称其为中央体 (centroplasm)。细胞内除含有核糖体和间体(质膜) 外,没有真核细胞中的各种膜细胞器。 蓝藻中有的物种(如微囊藻属Microcystis等)的细胞 内具有空隙,内含气体而成为“假液泡”(pseudo? vacuoles)或称“气泡”(gas vacuoles),假液泡 有利于藻体在水中漂浮。 蓝藻没有叶绿体结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组分 (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蓝藻蓝素及蓝藻红 素)附着在细胞的内膜结构上。细胞壁较薄,由纤维 素和果胶质组成,外被较厚的胶质鞘(sheaths)(图 2-1)。

?

?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是结构更为复 杂的细胞。它具有线粒体等各种膜细胞器,有围以 双层膜的细胞核,把位于核内的遗传物质与细胞质 分开,核膜是区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结构 特征之一。DNA为长链分子,与组蛋白以及其他蛋 白结合而成染色体。真核细胞的分裂为有丝分裂和 减数分裂,分裂的结果使复制的染色体均等地分配 到子细胞中去。 除蓝藻门和原绿藻门的物种外,其他藻类植物门物 种的细胞结构都是真核细胞,属于真核生物。细胞 的结构比原核生物要复杂得多。与原核细胞核的结 构不同,由细胞核和它周围的细胞质(原生质),以 及包在外面的细胞壁(少数物种为质膜)所构成。细 胞质内还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细胞器(图2-2)。

1. 细胞核(cell nucleus)
?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液组成,一般呈圆 球形或圆形,是细胞内合成DNA和RNA的主要部位。前 者是保存并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核膜固定了核 的形态并把核与细胞质分隔,核膜上有核膜孔,是核 内外物质输运的通道,功能性RNA同特异蛋白质结合形 成复合体,由此孔转输到细胞质;核仁是由微丝区和 颗粒区组成的无被膜结构,是合成核糖体核糖核酸 (RNA)装配核糖体亚基的场所;染色质是由核内的脱氧 核糖核酸(DNA)与组蛋白、非组蛋白等结合形成的线状 结构。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具有明显种属特征的染 色体,记载着遗传密码的DNA集中于染色体中,成为主 宰细胞遗传的结构;核液为无定形的基质,其中存在 多种酶类、无机盐和水等,核仁和染色质也都悬浮其 中,核液提供了细胞核进行各种功能活动的有利的内 环境。

甲藻门物种的细胞 核结构较特殊,核 特别大,染色质呈 念珠状排列,故称 其为甲藻核 (dinokaryon)或称 中核(mesokaryotic nuclei),甲藻被称 为中核生物(图2-3)。

2. 线粒体(mitochondrion)
?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的一种半自主的细 胞器,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 向腔内突起形成许多嵴;内、外膜之间 的空间称为膜间腔;嵴与嵴之间称为介 质(图2-4)。嵴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呼 吸作用将食物分解产物中贮存的能量逐 步释放出来,供应细胞各项活动的需要, 故有“细胞动力站”之称。因此,不同 物种细胞内含有线粒体的数量也不同 (一种单鞭金藻的细胞内只有一个线粒 体),在细胞内的分布,一般在需要能 量较多的部位比较集中。

3. 细胞壁(cell wall)
?

? ? ?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固定细胞形态),并与植物细胞的吸收、蒸腾和物质 的运输有关。但在藻类中,裸藻门、隐藻门、金藻门 中能运动的物种及甲藻门中的少数物种没有植物性细 胞壁,细胞体表为一层周质膜(periplast),有的物 种的周质膜有弹性,因此,藻体可以伸缩变形。 其他各门藻类都有细胞壁,但细胞壁的结构和所含成 分则有所不同: 蓝藻门、原绿藻门和绿藻门的物种都具有完整的细胞 壁,所含成分是纤维素(内层)和果胶质(外层); 褐藻门和红藻门的物种亦都有完整的细胞壁,但褐藻 细胞壁外层含有几种不同的藻胶,主要是褐藻糖胶 (fucoidin),红藻的细胞壁外层的胶质成分为琼胶、 海萝胶和卡拉胶等;

?

?

硅藻门物种的细胞壁通常被称为“壳壁”(theca), 是由两个半瓣、似培养皿那样套合而成的,主要成 分是果胶质和硅酸(SiO2?H2O),尤以后者为主要成 分(有的物种细胞壁含硅质成分的比重(占细胞重量 的比例)高达50%),并形成复杂的结构,而且在壳 壁上有规律地排列分布,成为硅藻分类的重要依据, 不仅是硅藻门分纲的依据,亦是属、种分类的重要 依据; 金藻门中有细胞壁的物种的细胞壁主要由果胶质组 成,其中有些物种还含有由钙质或硅质构成的、具 有一定形状的“小片(球石粒)”(coccolith), 这种小片是金藻物种分类的重要依据;

?

?

?

黄藻门中的很多物种的细胞壁是由两个似“H”形 的半瓣紧密合成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果胶化 合物,有的物种的细胞壁含有少量的硅质和纤维 素,只有少数物种的细胞壁含有大量纤维素; 甲藻门物种的细胞壁结构比较复杂,细胞以纵分 裂繁殖后代的甲藻物种的细胞壁纵分成两瓣,以 横裂繁殖后代的甲藻物种的细胞壁则横分成上下 两部分,通常把甲藻的细胞壁也称为“壳壁”, 壳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并由其构成具有一定 形态的“甲片”,由于不同物种的甲片具有固定 的形态、数量和在细胞壁上有固定的排列顺序, 因此,甲片的形态和在细胞壁上的排列顺序是甲 藻分类的主要依据。 细胞壁的结构及其所含成分是藻类分门的主要依 据之一。

4. 内质网( endoplasmic reticulum)
?

内质网是细胞质中由相互连通的管道、扁平囊和 潴泡所组成的膜系统。主要功能是参加蛋白质和 脂质的合成、加工、包装和运输。内质网膜与质 膜和外核膜是相连的。内质网在大分子的合成中 起中心作用。凡是将来转运到质膜、溶酶体或细 胞外的大分子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质、多糖复 合物,多是在内质网参加下合成的(图2-5)。

5. 色素体(叶绿体chloroplast)和色素
?

?

除蓝藻门、原绿藻门的物种没有色素体外,其他门 的物种都有色素体。色素体是藻类细胞合成过程最 主要的细胞器(能量转换器),有双层被膜与细胞质 分开,内有片层膜,含叶绿素,光合作用就在片层 膜上进行。 原核生物没有形成色素体,只有简单的片层膜分散 在细胞质的外缘部分,光合色素附在此膜上,进行 光合作用(由于除绿藻门以外不同门藻所含光合色 素成分中有不同于叶绿素的各类辅助色素,而且含 量往往高于叶绿素,从而使不同门藻呈现出不同于 绿色的体色。所以,通常把藻细胞内的叶绿体称为 色素体)。

?

?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是海洋中的初 级生产者,成为海洋生物“食物链(网)”(Food chain or Food net)的基础。藻类各物种的色素体 有多种形态。藻类植物细胞内色素体的形态、所含 色素体的数量以及在细胞内的分布等的变化,都是 朝着更有利于吸收光能、增强光合作用能力的方向 发展。 光合作用效能相对较低的海藻,细胞内只有一个大 型的、轴生的色素体。例如,大多数单细胞绿藻的 细胞内只有一个大型轴生的杯状色素体(如衣藻、盐 藻等);原始的褐藻和红藻也只有较大型轴生的星状 色素体(如间囊藻Pylaiella fulvescens (Schousb.)Born.,紫菜等);硅藻中的单色体角毛 藻,如窄隙角毛藻Chaetoceros affinis Lauder等 的细胞也只有一个大型轴生的色素体。

?

?

较为进化的物种的细胞内色素体的数量有所 增加,在细胞内的分布亦由轴生转为侧生, 色素体的形态有带状、片状等,这在金藻、 黄藻、硅藻和绿藻中都有发现。光合作用效 能相对高的物种是在一个细胞内具有多数小 型的色素体(颗粒状、小盘状等),并贴近细 胞壁周围分布。 大多数真核藻类的(藻体表层)细胞都具有多 数、贴近细胞壁周围分布的小型色素体。藻 类细胞内的色素体形态、数量和分布位臵的 变化,朝着更有利于吸收光能、增强光合作 用的能力的方向发展是具有进化意义的。

不同门藻类具有不同的色素成分
?

?

?

?

?

蓝藻门:具有叶绿素(chlorophyll)a(叶绿素类);β-胡萝卜 素(carotenes)(胡萝卜素类);束丝藻黄素、束丝藻叶素、金 黄素、蓝藻黄素、玉米黄素(zeaxanthin)等(叶黄素类);C蓝藻蛋白、C-藻红蛋白和别藻蛋白(藻胆蛋白)。 红藻门:具有叶绿素a、叶绿素c;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 素;叶黄素(Lulein)、玉米黄素、蒲公英黄素;γ-蓝藻蛋白、 γ-红藻蛋白。 隐藻门:具有叶绿素a、叶绿素c;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 素、ε-胡萝卜素;硅甲藻素(diadinothin)、甲藻黄素 (dinoxanthin);3种藻红蛋白、3种藻蓝蛋白。 甲藻门:具有叶绿素a、叶绿素c;β-胡萝卜素、甲藻素 (dinothin);硅甲藻素、甲藻黄素(dinoxanthin)、多甲藻素 (peridinin)。 黄藻门:具有叶绿素a、叶绿素c;β-胡萝卜素及其他胡萝卜 素;堇黄素(violaxanthin)、新叶黄素(neoxanthin)。

?

?
?

?

?
? ?

金藻门:具有叶绿素a、叶绿素c;β-胡萝卜素及其他 胡萝卜素;岩藻黄素、叶黄素等。 硅藻门:具有叶绿素a、叶绿素c;α-胡萝卜素,β-胡 萝卜素,ε-胡萝卜素;硅甲藻素、硅黄素、岩藻黄素。 褐藻门:具有叶绿素a、叶绿素c;α-胡萝卜素,β-胡 萝卜素;叶黄素、菜黄素(violaxanthin)、岩藻黄素、 叶黄氧茂素(flavoxanthin)。 原绿藻门:具有叶绿素a、叶绿素b;β-胡萝卜素;玉 米黄素、β-隐藻黄素、隐藻黄素、海胆烯酮。 裸藻门:具有叶绿素a、叶绿素b;β-胡萝卜素及其他 胡萝卜素;虾青素、叶黄素、新叶黄素(neoxanthin)等。 绿藻门:具有叶绿素a、叶绿素c;α-胡萝卜素,β-胡 萝卜素;叶黄素、新叶黄素、菜黄素、玉米黄素等。 轮藻门:具有叶绿素a、叶绿素c;β-胡萝卜素,γ-胡 萝卜素。

?
? ? ? ?

?

?

各门藻类所含的不同色素及与色素相关的光合作用产物象征 着其进化的不同方向。这是藻类分门的重要依据之一。 淀粉核(pyrenoid)是色素体内含有的特殊构造,它是由一个 中央位臵的蛋白质的髓部核,外包被微小的淀粉板而组成的。 多数绿藻的色素体内含有一个或多个淀粉核(参考真核细胞 图), 而在褐藻和红藻中,只有原始的物种才有。淀粉核的作用与 光合作用产物淀粉的积聚有关。 裸藻、甲藻和隐藻都有淀粉核,但结构不完全一样。裸藻的 淀粉核由两半组成,突出于色素体的两侧,裸露或附有一层 裸藻淀粉;甲藻门中横裂甲藻亚纲的物种的色素体具有淀粉 核,外包被一层淀粉粒,长形色素体在淀粉粒的周围呈放射 状排列(图2-8A);隐藻门物种的色素体内可有一个或数个淀 粉核,有的物种的淀粉核离色素体而位于细胞中央; 硅藻门中一些物种的色素体具没有淀粉粒包被的蛋白核; 黄藻门中一些物种具有裸露的类似淀粉核的构造(性质不详)。

6. 同化产物
? ?

?

?
? ? ?

?

由于不同门藻类所含色素成分不同,光合作用的产物及贮存 的部位也不完全一样。 绿藻和轮藻的光合作用产物是与高等植物一样的淀粉,遇碘 呈蓝色反应; 裸藻、隐藻、甲藻的光合作用产物虽然也是淀粉,但其化学 性质与绿藻所产生的淀粉不完全一样,与碘反应也不相同(不 呈蓝色反应),如裸藻贮藏的是裸藻淀粉(paramylum),甲藻 还贮藏油; 蓝藻的贮藏物为蓝藻淀粉(cyanophycin starch); 红藻的贮藏物为红藻淀粉(floridean starch); 褐藻贮藏的是昆布糖、甘露醇和褐藻淀粉(laminarin); 黄藻、金藻和硅藻贮藏的都是金藻昆布糖。此外,黄藻还贮 藏有油和白糖素(leucosin),硅藻则还有油和异染小粒 (volutin)。 除绿藻和轮藻的光合作用产物贮存在叶绿体内外,其他各门 藻类的贮藏物都可成颗粒状,分散在原生质中。

7. 鞭毛(flagellum)
?

?

鞭毛是由细胞表面伸出的、能运动的“器官”。运动 型藻体和生殖细胞(卵和不动精子除外)都持有这种器 官。随着鞭毛从基部到顶端不断地波浪式运动,藻体 和生殖细胞在水中游动。 鞭毛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中央轴纤丝、围绕它的质 膜和一些细胞质。轴纤丝从鞭毛的基部到顶端,为一 束微管,在基粒底部则集聚成圆锥形束,深入到细胞 质中。轴纤丝横切面的微管排列不是中心粒那样的 9 0式而是9 2式,即中心有一对由中央鞘包裹着的微 管,外围环绕以两两连接在一起的微管A和B组成的二 连体,共有9组。每一根中央微管的管壁有13根由微 管蛋白聚合成的纤丝组成。由于二连体两根微管相互 嵌合,有3条公用的纤丝,所以微管A有13根纤丝,微 管B有14根,其中3根为A,B两微管共有(图2-6A,B)。

?

从微管A以一定间隔伸出二联臂,因其含有 动力蛋白,也称力臂。二连体与中央鞘以轮 辐相接触。运动时轮辐沿中央鞘移位,结果 造成相邻微管二连体的相对滑动,从而使鞭 毛局部向一侧弯曲,产生波浪式运动。二联 臂,因其含有动力蛋白而具有ATP酶活性, 可水解ATP以提供鞭毛运动所需的能量。中 心纲硅藻精子的鞭毛只有外围环绕以两两连 接在一起的A,B微管,没有中央微管,为 9 0式结构(图2-6C);金藻的附着鞭毛 (haptonema)有三层质膜,也没有中央微管, 外围A微管消失,仅保留B微管,且只有6~ 7B微管,为6~ 7 0式结构(图2-6D)。

?

鞭毛除具有上述基本结构外,有的物种的 鞭毛沿其长轴伸出许多柔细的茸毛状附属 物,如鞭毛丝(mastigoneme),称这种鞭毛 为“茸鞭型”(acronematic type,tinsel type)鞭毛。鞭毛丝在鞭毛上单向排列的称 为“单茸鞭型”(stichonematic type), 双向排列的称为“双茸鞭 型”(pantonematic type)。与茸鞭型鞭毛 相对在鞭毛上没有毛状附属物的谓之“尾 鞭型”(whiplash type)鞭毛。

?
? ? ? ? ?

?

不同藻类所具鞭毛类型、数量和着生的位臵也有所不同。这也是 藻类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裸藻具有1根顶生单茸鞭型鞭毛; 绿藻通常具有2根、4根等长顶生的尾鞭型鞭毛,德氏藻Derbesia sp.和鞘藻Oedogonium sp.的游孢子的前端生有一圈鞭毛; 金藻的游动细胞具有1,2或3根顶生鞭毛,后两者的鞭毛等长或 不等长,其中的1根为茸鞭型鞭毛; 褐藻的游动细胞具有2根侧生不等长鞭毛,长者为茸鞭型鞭毛, 短者为尾鞭型鞭毛; 黄藻的游动细胞具有2根顶生不等长鞭毛,同样是长者为茸鞭型 鞭毛,短者为尾鞭型鞭毛,无节藻的游孢子具有多数等长鞭毛; 甲藻门中纵裂甲藻纲的物种具有2根顶生不等长鞭毛,横裂甲藻 纲的物种由腹区的鞭毛孔伸出2根不等长的鞭毛,长者称为横鞭 (transverse flagellum),带状,环绕于横沟内,其一侧与横沟 相连,另一侧游离,有鞭毛丝,为单茸鞭型鞭毛,做波状运动, 短者称之为纵鞭(longitudinal flagellum),为尾鞭型鞭毛,自 鞭毛孔伸出,游离,通过纵沟伸向体外,做鞭状运动(图2-7)。

8. 液泡(pusule)
?

液泡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在幼细胞中呈球形的膜结构, 所含主要成分是水和代谢产物,如糖类、脂质、蛋白质、有 机酸和无机盐等。其功能是调节细胞的渗透压。由小液泡融 合而成的大液泡,能使细胞增强张力,也是养料和代谢物的 贮存场所。

藻类中大多数物种的细胞都含有不同 大小的液泡,其中海生甲藻的液泡较为 特殊,谓之“甲藻液泡”,位于细胞中 央,球形、长圆形或囊状。有的物种有 两个形状不同的甲藻液泡,各有一个细 管自鞭毛基部通向体外。有的甲藻除有 甲藻液泡外,还有一种聚合液泡 (collecting pusule),中央一个大液 泡,周围有一圈小的副液泡与之相连 (图2-8)。
?

三、海藻的个体(藻体)形态及演化
?

藻类植物在整个植物系统进化进程中处在较为 原始的阶位,其个体通称为叶状体。但从所有 藻类植物的个体大小、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 等方面比较,可以反映出藻类在漫长的进化过 程中,藻类体制演化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 高级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亦给予人类认识整 个植物系统进化的过程以启示。具有代表性的 海藻形态体制有以下几种。

1. 单细胞藻体
? ?

?

单细胞藻体在海藻中有多种类型,它们的个体大小、形态、结构 等有很大的差异(图2-9)。 能游动和不能游动的单细胞藻体是最为古老原始的类型。如原绿 藻Prochloyon sp.,蓝藻中的膨胀蓝球藻Chroococcus turgidus (Kütz.)N?g.和绿藻中的盐藻Dunaliella sp.,原球藻 Protococcus viridis C.A.Ag.等物种都是单细胞体。前二者为 原核生物,它们在整个植物系统进化进程中所处阶位无疑是最原 始的,而原绿藻可能最接近于植物的始祖。衣藻属真核生物,其 细胞结构比前者高级,但植物的进化并不是向运动方向发展。海 生原球藻细胞球形、椭圆形,它的起源,通常被认为可能来自一 种分枝的丝状藻祖先的退化; 另一种类型是单细胞多核管状体,如松藻Codium sp.,羽藻 Bryopsis sp.等,尽管它们的外形较大,内部构造已比较复杂, 尤其是前者的内部构造已分化出皮层和髓部,生理上已有分工, 只有皮层部分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整个藻体仍然是一个细胞。 显然这种藻体结构不符合植物进化的方向。所以,这种藻体体制 是在植物进化中的一个盲支。它的起源被认为可能是由单细胞藻 的细胞核经连续分裂,但不产生细胞壁而形成的。

2. 群体
? ?

?

?

群体有能游动、不能游动和定形、不定形等类型(图2-10)。 这些群体或由细胞直接相连、或被胶质所包埋而成。 定形群体是有一定的细胞数目组成一定形态、结构的群体; 不定群体的细胞数目不定,且没有一定形态的群体。它们的 起源可能分别来自游动和不能游动的单细胞藻。 胶叶藻Palmophyllum crassum(Nacc.)Rabenh是由很多细胞被 琼胶质包埋所形成的裂片状、扇形叶片状定形群体,叶片上 还具有同心纹层;栅列藻Scenedesmus sp.是无胶质包埋的定 形群体。它们都不能游动,前者固着在潮间带的岩石上,后 者在水中浮游。 在蓝藻、绿藻、硅藻、金藻和黄藻等的物种中都有由数目不 定的细胞被胶质包埋而成的不定群体,但多数为在淡水中生 活的物种,在海洋中生活的物种,如硅藻中的细弱海链藻 Thalassiosira subtilis(Ostenf.)Gran等的藻体形态都属于 这种类型。

3. 丝状体
?

?

?

?

丝状体有单列丝状体、分枝丝状体和异丝体等类型(图2-11)。 它们都是由于原始细胞分化不同的结果。 单列丝状体是由于原始细胞向一个方向分裂,分裂后的细胞互 相连接成一行的最简单的丝状体。如绿藻门中的丝藻属 Ulothrix和硬毛藻属Chaetomorpha的一些物种,都是这种体型。 但前者丝状体的细胞为单核,后者则为多核。 分枝丝状体是在单列丝状体内有的细胞能再向丝体的侧面像形 成单列丝体那样分裂而产生的。如刚毛藻属Cladophora和对丝 藻属Antithamnion中的一些物种为分枝丝状体体型(前者丝状体 的细胞为多核,后者只为单核)。 异丝体亦是一种分枝状丝体,所不同的是由原始细胞分化为匍 匐和直立的两部分,其直立的丝体并不是由丝体基部细胞转化 而成的单细胞固着器使其固着,而是代之以匍匐的丝体,有的 物种匍匐的丝体呈假根状,胶毛藻目Chaetophorales中的一些物 种属这种体型,如生活在污水中的小毛枝藻Stigeoclonium tenue Kütz.。通常认为胶毛藻一类的藻体类型是在植物演化 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并推测高等植物在过去较远的时期是 由这一较发展的类型而发生的。

4. 膜状体
? ?

?

膜状体有真假之分。 真膜状体是由原始细胞向2—3个方向分裂,分裂后 的新、老细胞紧密相连接而成的整体(图2-12),如 礁膜Monostroma sp.,浒苔Enteromorpha sp.,石 莼Ulva.sp.等都属于这种体型。礁膜和浒苔的藻体 结构只有1层细胞,石莼为2层细胞。 假膜状体是由多个细胞或多条丝体被胶质包埋而成 的,膜状体内的细胞之间或丝体之间没有真正的连 接。如褐藻中的黏膜藻Leathesia difformis(L.)Aresch.属此体型。黏膜藻藻体卵圆 形,体表又呈球瘤状凸起。藻体的髓部为由无色的 大细胞组成的假膜组织,细胞间充有胶黏质,外层 为由含色素体的同化丝组成的皮层,同化丝之间亦 没有真正的连接,同样被胶黏质所包埋。

5. 枝叶状体型
?

这是海藻中藻体结构最为复杂的类型。藻体大型, 外表上具有叶轴的形态,有“根”、“茎”、 “叶”的分化;内部结构出现有“组织分化”, 有表皮细胞、同化作用细胞、髓细胞、导管细胞、 黏液细胞等,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类群;生 殖细胞的产生由藻体上的特殊结构,如生殖窝、 果胞等的细胞担任。褐藻门和红藻门中的很多物 种都属于这种体型。如马尾藻属Sargassum(图213)、石花菜属Gelidium中的一些物种。人们通常 认为这种体型是丝状体或管状体的变态。

?

海藻的个体形态及演化可以反映出藻类在漫长的 进化过程中,藻类体制演化是有由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但这一过程更多的是反映海藻类“门”内各属、 种之间的关系,门内的分类级别能够排列成一条 或多条发展路线。 这在绿藻门中有着明显的藻体形态演化进程的 “历史重演”,即由具鞭毛的、能游动的单细胞 体型开始,经群体阶段而达到较为高级的丝状体 和枝叶状体型。在其他藻类中亦有这种相似的演 化顺序。但这一过程还不能完全反映藻类植物的 进化和系统发育。

?

?

四、生殖(reproduction)
?

?

生殖是生物体生命得以延续的惟一手段,是生物 最基本的特征之一,由亲代个体通过生殖(由体细 胞或生殖细胞)产生和自身相同的子代个体的现象。 即使是最低级的物种,如病毒,自身没有代谢能 力,但能进行生殖。 海藻的个体结构虽然简单,但生殖方式和产生的 生殖细胞是多样化的,复杂程度也各不相同,可 分为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两种类型。

(一)无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
无性生殖由物种的体细胞或无性生殖细胞进行,所产生的子 代遗传性状变化小,但有利于物种在适宜的环境下大量增殖。 所有海藻物种都能通过无性生殖来延续它的生命。常见的生 殖方式有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和营养(出芽)生殖等。 1. 分裂生殖(cell division reproduction or Binary fission) ? 单细胞海藻物种的细胞分裂就是个体繁殖(在多细胞生物中细 胞分裂是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这是单细胞海藻物种的 主要生殖方式之一,通过体细胞直接分裂产生子一代。 ? 绿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甲藻门、隐藻门和蓝藻 门中的单细胞物种以及原绿藻Prochloron sp.等都有这种生 殖方式。但其中(原核生物)蓝藻门中的单细胞物种和原绿藻 的分裂生殖是由细胞原生质体直接一分为二产生子一代,属 真正的直接分裂生殖方式。这亦是原绿藻产生子一代的惟一 生殖方式。其他(真核生物)单细胞藻的分裂生殖是经过有丝
?

?

?

?

?

2. 孢子生殖(spore reproduction) 孢子(spore),是藻体体细胞直接或经过有丝 分裂、减数分裂产生的无性生殖细胞。由它直 接萌发成单相配子体或双相孢子体。 由于各种海藻藻体结构复杂程度不同,产生孢 子的方式、过程以及孢子本身的性状等的差异, 各种海藻在孢子生殖中所产生的孢子是多样化 的。 根据孢子能否运动可分为动孢子和不动孢子两 类。

?
?

? ?

? ?

?
?

(1)动孢子(zoospore),通常为梨形,具有鞭毛,依靠鞭毛摆 动而游动,又称游孢子。 游孢子产生之前,由藻体体细胞转化为游孢子囊 (sporangium),游孢子囊母细胞经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通 常产生16—64个游孢子(绿藻门中的鞘藻属的物种只产生一个 游孢子,刚毛藻属的物种能产生数以千计的游孢子)。 绿藻门物种产生的游孢子顶端具有2根、4根或顶生1圈等长的 鞭毛; 隐藻门和硅藻门的游孢子具有2根等长侧生的鞭毛,在硅藻门 内称小孢子(microspore)(Schmidt等人认为,这些小孢子是 孢子囊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相当于配子,但其发育 过程尚待研究); 甲藻门的游孢子具有2根等长的鞭毛,顶生或侧生; 褐藻门的游孢子具有2根不等长侧生的鞭毛,长者在前,短者 在后; 黄藻门的游孢子具有2根不等长顶生的鞭毛; 金藻门中的游孢子具有1根或2根不等长顶生的鞭毛(图2-7)。

?

?

成熟的孢子从孢子囊母细胞壁上的一小孔中释放 出来,或由于孢子囊母细胞壁的破裂、胶化而被 释放出来。释放后的孢子在水中自由地运动,游 动的持续时间,因物种和环境条件而异。通常多 数物种的孢子游动的时间为1—2小时,短者3—4 分钟,长者2—3天。孢子在游动期内是没有细胞 壁的,只有孢子停止在基质上,在运动停止片刻 间,孢子缩回或失去鞭毛,才分泌出一层细胞壁, 继而发育成新的幼藻体。 动孢子的形成是海藻无性生殖的最普通的方式。 从系统发育的观点看,动孢子可能作为暂时性地 回复到原始性的具有鞭毛的祖先时的情况。

?

(2)不动孢子 (aplanospore,静 孢子),没有鞭毛, 不能游动,具有一 定的与母细胞壁有 差别的细胞壁。通 常被认为一种发育 不全的,其中的运 动期已经失去的动 孢子。由于孢子产 生过程和孢子的性 状差别,不同的海 藻产生出不同的不 动孢子(图2-14)。

?

?

? ? ?

1)厚垣(壁)孢子(akinetes)和休眠孢子(resting spore)及“孢囊”(cysts),都是由藻体体细胞直接 通过细胞壁加厚和积聚养分而形成的,具有抵抗不良 环境的能力。 绿藻门中的丝藻属Ulothrix、尾孢藻属Urospora及刚 毛藻属Cladophora的物种,蓝藻门中的丝状体物种如 简胞藻属Cylindrospermum、节球藻属Nodularia等在 不良环境中都能产生厚垣孢子(图2-14)。 休眠孢子在硅藻中常见(图2-14),在甲藻中称“孢 囊”(图2-14)。 这些“孢子”的作用是渡过不良环境,并非繁殖更多 的个体。 另外,由于硅藻和甲藻等的不同物种所产生的休眠孢 子、孢囊都有其特殊的外部形态,因此可作为物种分 类的依据。

?

?

2)复大孢子(auxospore),见图2-15,通常认为这 是由于硅藻细胞壁的构造特殊,细胞分裂一次, 细胞的大小就会缩小一些(细胞壁厚度的1/2),连 续分裂下去,细胞的大小就会持续缩小。所以, 当细胞的大小缩小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产生一 种特殊的复大孢子来恢复细胞的大小。 硅藻门中心纲中的圆海链藻Thalassiosira rotula Meunier产生复大孢子时,原生质体在细 胞壳内膨大,直至两半个细胞壳分离,复大孢子 的直径可比母体大一倍左右。在角毛藻属 Chaetoceros和根管藻属Rhizosolenia中的一些物 种都能产生这种孢子。角毛藻属的物种产生复大 孢子时,原生质体由母细胞一侧的小孔流出,但 不离开母细胞壳,复大孢子是在体外形成。根管 藻属的物种是在细胞的一端形成。有人认为中心 纲中的复大孢子都是有性生殖的产物,而在羽纹 纲中的物种产生的复大孢子却是通过有性过程产 生的(图2-15)。

?

?

3)似亲孢子(autospore),见 图2-16,是有和其母细胞相同 形态的不动孢子。这是在绿球 藻目的某些科内的物种惟一的 生殖方法。一个母细胞产生似 亲孢子的数目是2个或2的倍数。 似亲孢子在释放以后可以互相 分离。 栅列藻属Scenedesmus等的物 种其群体中的每个细胞都能产 生似亲孢子,但不一定同时产 生,所产生的似亲孢子在其释 放的时候,已互相并列在一起 成为1个与母体相似的群体— —“似亲群体”(autocolony)。 似亲群体的细胞,往往排成一 种作为属的特征性的状态。

?

?

4)四分孢子(tetraspore),见图2-17,是红藻门 物种在无性生殖中产生的主要的孢子类型,是由 孢子体的营养细胞形成孢子囊母细胞,由它经过 减数分裂产生四分孢子囊(tetrasporangium),其 中产生四个孢子,为单倍体(haploid)。它们在形 态上完全一样,但在本质上有性的差别,有两个 孢子萌发成雄配子体,另两个为雌配子体。 四分孢子囊分裂方式有十字形分裂(cruciate)、 四面锥形分裂(tetrabedral)、带形分裂(zonate)。 褐藻门中的网地藻Dictyota dichotoma(Huds.)Lam.亦能产生四分孢子,是由 藻体表面细胞形成四分孢子囊,孢子囊球形,单 生或集生。经减数分裂的孢子囊产生四个孢子— —四分孢子。成熟的孢子由孢子囊顶部散出,分 泌纤维素细胞壁直接萌芽成配子体。

?

?

?

5)单孢子(monospore)及多孢子(polyspore),见图 2-18,在红藻中有些物种的配子体能产生单孢子囊 (monosporangium),每个孢子囊里只产生一个孢子。 如紫菜属Porphyra、顶刺藻属Acrochaetium等的物 种都能产生单孢子。 紫菜的单孢子囊由配子体体细胞直接形成,顶刺藻 的单孢子囊由配子体丝状分枝顶端细胞形成。单孢 子同样可以萌发成新的藻体;与之相对应的是红藻 中少数物种的孢子体能形成“多孢子 囊”(polysporange)并产生多孢子。 在一些仙菜目的物种中,每一个孢子囊产生8个或更 多的孢子。如多孢毡藻Haloplegma pllyspora Chang et. Xia和在美国太平洋沿岸的常见种高氏肠 枝藻Gastroclonium coulteri(Harv.)Kylin.都能产 生多孢子囊。高氏肠枝藻的孢子囊在产生多孢子时, 是由多孢子囊的质膜发生一种内向的沟,由沟继续 加深,最后把孢子囊内含物分裂成单核的多孢子。

?

?

6)果孢子(carpospore),见图2-19,是在红藻的生 活史中由特殊个体——果孢子体(carposporophyte, 囊果)所产生的。果孢子体寄生在雌配子体上,果 孢子体是由合子经过或不经过减数分裂后的细胞演 化而成的,所以,产生的果孢子萌发成的藻体,有 配子体也有孢子体。 在红毛菜亚纲Bangioideae中,如紫菜Porphyra果 胞由藻体边缘部分的体细胞直接转化而成,具有短 而不明显的受精丝,果胞内的卵核受精后(最原始、 简单的囊果),合子核不经减数分裂,继而有丝分 裂产生8—32个果孢子,果孢子发育成丝状藻体。

?
?

7)内壁孢子(statospore),是金藻特有的一种生殖细胞。 内壁孢子形成时,运动的藻体停止运动,脱去鞭毛,内部原 生质体分化成中央和边缘两部分,液泡和储藏物油都集中到 边缘的原生质内。二者之间,最初产生一层原生质膜,后来 渐渐分泌硅质,最后形成一个开口的、硅质化的、由两瓣组 成的壁。以后,边缘的原生质或逐渐消失、或再由此开口流 入壁内,待孢子成熟时此开口又被硅质封闭。

孢子壁光滑或有突起 (点状、刺状、带状等), 开口的地方也有的有一圈 突起的边缘。孢子萌发时, 开口部分的细胞壁先融解, 原生质体如变形虫状自开 口流出,生出鞭毛,发育 成新藻体。也有一些物种 的内壁孢子在离开孢子囊 之前分裂,产生2—4个或 更多的游孢子(图2-26)。
?

?

8)内生孢子(endospore)及外生孢子(exospore),这是在蓝 藻中由于产生孢子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不动孢子。内生孢 子,如瘤皮藻Dermocarpa suffulta Setch& Dardn.,细 胞为球形,聚生,由胶质包被成半球状内壁孢子群体。孢 子的产生是由藻体细胞发育成一个近圆球状的孢子囊,在 孢子囊内由原生质体经多次分裂产生圆球状的孢子。外生 孢子,如管孢藻Chamaesiphon curvatus Nordst.,藻体单 细胞,呈棒形、柱形或梨形,单生或群集,无胶质包被。 孢子产生时,由藻体细胞发育成孢子囊,产生孢子时,孢 子在孢子囊顶部开口处成熟,成熟的孢子呈念珠状逐个释 放(似出芽生殖,孢子不在孢子囊内成熟)(图2—27)。

?

9)异型胞(heterocyst),是蓝藻特有的一种细胞。 在丝状体蓝藻中,除了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 以外的物种,都能产生比一般的营养细胞大些、 具有明显厚壁的细胞,通常是由营养细胞的变态 所产生的。细胞壁厚,外层为一薄层果胶质,内 层含较厚的纤维素。异型胞的细胞质均匀没有颗 粒。异型胞能产生内生孢子,内生孢子能发育成 新丝体(图2-28)。

3. 营养生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
?

营养生殖主要是指多细胞藻体的部分细胞不产生 生殖细胞,不经有性过程,离开母体后能继续生 长,直接发展成新的藻体的一种生殖方式。营养 生殖实质上是通过母细胞直接或有丝分裂产生子 代新个体(按照营养生殖的定义,单细胞海藻由细 胞直接分裂的生殖方式,其实亦是属于营养生殖 范畴)。丝状体蓝藻有的是以藻体断裂或藻体分成 数小段来进行营养生殖,断裂的或藻体分成的小 段丝状体彼此离开各成一新的丝状体。颤藻科的 物种是依靠丝体直接断裂来进行营养生殖,断裂 是由于丝体中个别细胞的死亡所产生的。另外具 有异型胞的物种,丝体被异型胞分隔成数小段(藻 殖段或称连锁体hormogonia),每一小段丝体构成 一个生理单位,由异型胞处分离后成为新的丝体。

?

绿藻门中丝藻目内的物种,丝体断裂是普遍的繁殖方式, 每段丝体可能只包含几个细胞,但都能生长成一新藻体。 蕨藻属Caulerpa的营养枝分离后,可以成为独立的个体。 伞藻属Acetabularia藻体的假根多年生,每年由假根发生 出不同生理性质的直立枝,直到第三年才生出生殖枝,完 成其生活史(环)。褐藻门物种的营养生殖,在大型海藻中 是较为明显的,马尾藻属是热带、温带藻类,在较冷的海 区,冬季只留藻体基部一小部分,夏天由基部再生长出新 的藻体。生活在马尾藻海的漂浮马尾藻,藻体断裂是其惟 一的、能保持物种长期生存的生殖方式。黑顶藻 Sphacelaria fucigera Kg.能产生具有二叉或三叉的繁殖 枝(propagula),这些小分枝脱落后附着于基质上,长成 新的藻体(图2-29)。在红藻门中,江篱Gracilaria verrucosa(Huds.)Papenf.的夹苗半人工增养殖生产,石 花菜Gelidium amansii Lamx切段能再生育苗等,都反映 这些物种的藻体具有断裂再生的能力。

(二)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
?

有性生殖是生物体通过产生生殖细胞,由 生殖细胞间融合、交配后繁殖子代的一种 生殖方式。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殖细 胞之间不能进行适合的融合或没有适合配 偶交配,它们就会死亡。由于海藻藻体结 构复杂程度不同、所处系统进化的序位不 同,海藻的有性生殖有多种形式。但基本 上可分为两种类型:配子生殖和卵式生殖。

1. 配子生殖(gametogony)
?

配子生殖在海藻有性生殖方式中为最为原始、简 单的方式,配子(gamete)是由藻体(双倍体)体细 胞转化成配子囊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或 由藻体(单倍体)体细胞直接转化成配子囊母细胞 产生配子。通常配子的形态为梨形,具有2根鞭毛, 但由于不同物种产生的配子在形态、生理机能上 仍有不同,又可分为“同配”和“异配”两种类 型。来自同一个母细胞所产生的配子间的接合谓 之“同宗配合”(homothallic,雌雄同体的 (monoecious);来自不同母细胞所产生的配子间 的接合谓之“异宗配合”(heterothallic,雌雄异 体的(dioecious)。

?

(1)同配生殖(isogamy):交配的配子在形 态、大小和生理机能等方面完全相同,无 法分辨性的区别,它们之间的配合谓之同 配生殖。绿藻门中较多的物种都具有这种 生殖方式。如衣藻属中大多数物种的有性 生殖是同配生殖。衣藻产生的配子其形态 与母细胞相同。通常把其他物种产生的、 在形态上与衣藻的配子相似的配子通称为 “衣藻型”配子。这种生殖方式在黄藻门、 褐藻门的物种中都有出现(图2-30A)。

?

(2)异配生殖(anisogamy):交配的配子在形态、大小和生 理机能等方面不相同,它们之间的配合谓之异配生殖。在 异配生殖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配子的形态、大小相同, 但有生理机能性的差别。如石莼Ulva lactuca L.的配子, 它们的形态、大小没有差别,但同一个体产生的配子不能 配合,只有不同个体产生的配子之间才能配合(异宗配合)。 这说明石莼的配子已出现生理机能上的差别,已发生了 “性”分化,可能是有性生殖“性”别差异的原始阶段的 重现。另一种是交配的配子在形态上相同,但有大小区别, 亦有生理机能性的差别,是一大一小两个配子之间的配合。 通常把活动能力小的大配子作为雌配子(male gamete), 活动能力强的小配子为雄配子(female gamete)。刺海松 Codium fragile (Sur.)Hariot的有性生殖属于这种类型。 雌、雄配子由藻体皮层的囊状体(utricles)侧面产生配子 囊,经减数分裂而产生。雌、雄配子来自不同的配子囊。 这说明刺海松产生的配子不仅有性别差异,而且已发生了 “性”的形态上的变化(图2-30B)。

2. 卵式生殖(ogamy)
?

卵式生殖是分化显著的异配生殖。相结合的 雌、雄配子高度特化,其大小、形态和性表 现都明显不同。雌配子已失去鞭毛和运动能 力,体内贮存了许多营养物质而增大了体积, 成为球状的“卵”(egg);雄配子体积较小, 但仍保留着鞭毛,并有较强的运动能力,称 为“精子”(sperm)。卵和精子融合为受精 卵。最后由受精卵直接或间接发育成新的下 一代个体。

?

如褐藻中的鹿角菜Pelvetia siliqosa Tseng et C.F.Chang,精子囊和卵囊长在特殊的生殖托的生殖窠内, 雌雄同体。卵囊内含有两个纵分或斜分的卵;精子囊生长 在由生殖窠内壁长出的分枝上,每个分枝上常有3个精子囊。 成熟的卵球状,无鞭毛;精子较小,长有2根侧生、不等长 的鞭毛。精、卵交配成合子,继而发育成新的藻体(红藻的 受精作用比较特殊,由于精子在精子囊内,不能游动;卵 在果胞内,果胞如瓶状,瓶颈为受精丝。精子在水流的带 动下,漂浮至受精丝顶部。粘着后精子即破囊而出,顺着 受精丝进入果胞与卵融合受精)。

虽然这种生殖方式更多的是 出现于多细胞物种(红藻、褐藻) 之中,但在单细胞物种衣藻属 的球形衣藻Chlamydomonas coccifcar中亦存在,这说明自 同配生殖到卵式生殖的进化, 不一定与藻体机构的复杂性的 增进相关联(图2-31)。
?

五、生活史(life history )及世代交替 (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
?

?

生活史是指任何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从其获得生命开 始直至生命结束(死亡)的这一整个历史,包含了生 物个体发育变化的全过程(生活环)。 虽然海藻的个体结构比高等植物的个体结构简单, 但是在整个植物界系统发育和分类系统中,包含了 绿藻门等12门,这不同门的生命个体以及同一门中 不同的生命个体(物种),其结构同样是复杂和多样 化的,有从原始的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物种形体 上有从单细胞体到群体和多细胞体,它们的繁殖类 型也有不同;另一方面,海藻作为海洋中主要的初 级生者,它们分布在阳光能够透过的水体中,占有 不同的生态环境,各有其独有的生活习性。因此, 海藻的生活史是多样化的。

?

?

蓝藻门Cyanophyta中的物种和单细胞原绿 藻Prochloyon sp.都是原核生物。它们没 有有性生殖,只有简单的细胞分裂繁殖。 在它们的个体发育变化的全过程中,藻体 形态在细胞分裂复制后代之前没有发生任 何质的变化。因此,它们的生活史是最简 单的。 同样依靠无性繁殖——简单的细胞分裂来 繁衍后代而完成生活环的真核单细胞海藻, 它们的生活史也是最简单的,如原球藻 Protococcus sp.。

?

法国人A?帕舍尔等发现Ghlamydomonas pertusa, P. paradoxa, P. botryedes几 种衣藻的合子常常变成特殊的形状,并有游动 10天以上的能力,形同独立的个体。这反映了 在具有有性生殖能力的海藻物种的生活史中发 生了质的变化,出现了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藻 体细胞核相交替和产生了细胞核相不同的单倍 体(配子体gametophyte)和双倍体(孢子体 sporo?phyte)藻体。这两种核相不同的藻体 在生活史中有规律地互相交替出现的现象谓之 世代交替(图2-32)。

?

?

由于不同种的海藻在生活史中出现的配子体和孢 子体的形态、大小、构造的复杂性、显著性、生 活期限以及能否独立生活等方面的差异,在海藻 的生活史中基本上出现有两种世代交替类型,即 等世代交替(同型世代交替isomorphic alternation generations)和不等世代交替(异型 世代交替heteromorphic generations)。 具有有性生殖能力的海藻的生活史较为复杂,依 据生活史中有几种类型的海藻个体、体细胞为单 倍或二倍染色体,以及有无世代交替,它们的生 活史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单体型生活史和双 单体型生活史。

(一)单体型生活史
?

? ?

?

在生活史中只出现一种类型的藻体,没有世代交替的现象, 根据藻体体细胞为单倍或二倍染色体,又分为以下两种类 型。 1. 单体型单倍体生活史(单元单相Hh) 具有这种类型生活史的物种,其藻体细胞是单倍体(n),有 性生殖时,体细胞直接转化成生殖细胞,仅在合子期为双 倍体(2n),合子萌发前经减数分裂,产生新的单倍体藻体 (n),生活史只有核相交替而没有世代交替,如衣藻 Chlamydomonas sp.的生活史(图2-33)。 衣藻属于绿藻门衣藻科。藻体为单细胞,球形或卵形,前 端有两根等长的鞭毛,能游动。细胞内有1个大型的包含 有1个淀粉核的杯状色素体,在鞭毛的基部有2个伸缩泡, 靠近细胞前端一侧有1个红色的眼点,细胞核位于杯状色 素体中央的原生质中。

?

?

衣藻的生殖方式既有无性生殖又有有性生殖。衣藻体细胞是 单倍体(n)。无性生殖时,通过细胞有丝分裂直接来完成或产 生游动孢子直接发育成新的单倍体衣藻,新产生的衣藻体细 胞可以继续分裂产生新的后代。有性生殖时,体细胞转化成 配子囊,1个配子囊产生8,16或32个配子(同配、异配或卵配, 如Chlamydomonas eugametos Moewus),配子与体细胞同形, 两个配子由配子的前端接触交配(这是由于衣藻鞭毛的末端积 聚有性激素物质起的作用,Hartmann,1955;Wiese,1965),形 成1个具有4根等长鞭毛能游动的合子(2n)。然后,失去鞭毛, 细胞壁增厚,转化成1个具有厚壁的休眠孢子。休眠孢子有抵 御不良环境的能力。休眠孢子经过减数分裂(2n → n)萌发产 生4个新的单倍体衣藻。从而完成了这一类型的生活史。 通常认为在衣藻的生活史中只出现一种类型的藻体(单倍体衣 藻)。二倍体合子没有发育成另一个二倍体藻体,其营养性功 能,尤其是光合作用,是集中在单倍体衣藻期,所以在衣藻 的生活史中只有核相交替没有世代交替的现象(法国人A.帕舍 尔等认为具有4根等长鞭毛能游动的合子可能是二倍体个体)。

? ?

?

?

2.单体型二倍体生活史(单元双相Hd) 具有这种类型生活史的物种,其藻体细胞是双倍体(2n),有性 生殖时,藻体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生殖细胞(n),合子不再 进行减数分裂,直接发育成新的双倍体(2n)藻体。在生活史中 同样只有核相交替而没有世代交替,如马尾藻Sargassum sp.的 生活史。 马尾藻属于褐藻门褐子纲马尾藻科。藻体为大型多细胞体(二倍 体),有类似“茎”、“叶”的构造,有放射状分枝,以固着器 固着在低潮间带、潮下带的岩石海底上,藻体上生有很多气囊, 能增加藻体在海水中的浮力,有利于藻体在海水中直立,随着 海流在海水中摆动。 马尾藻藻体一旦断裂,离体的部分就在海水中漂浮,能继续生 活,但不能进行有性生殖。著名的“马尾藻海”(Sargasso Sea) 就是断裂后离体的马尾藻在海水中漂浮,被北大西洋环流携带 汇集而成的。在马尾藻海最繁盛的是一种漂浮马尾藻Sargassum natans (L.) Meyen, 至今没有发现有有性生殖,是依靠惟一 的营养繁殖——藻体断裂使物种长久生存下去。

?

?

马尾藻的有性生殖方式是藻类有性生殖中较为复杂的类型之 一——卵式生殖。雌、雄同体或异体,卵及精子由特殊结构 的生殖托产生。进入生殖期的藻体在“叶”腋处生出生殖托, 由生殖托的表皮细胞演变成生殖窝,卵囊在生殖窝的壁上产 生,有1个柄细胞埋在壁内,卵囊内只有1个单核细胞,在卵 形成过程中,细胞核经首次减数分裂后,接连两次有丝分裂 产生8个细胞核,但成熟的卵只有1个核,其他7个核在卵成熟 前退化消失了。1个卵囊只产生1个卵(n)。精子由精子囊产生, 精子囊由生殖窝的隔丝基部分枝细胞形成,细胞核经首次减 数分裂后,接连多次分裂,产生64个精子(n)。成熟的精子梨 形,有2根侧生的不等长的鞭毛,短者在前,长者在后。精子 和卵可在同一个生殖窝或不同的生殖窝内产生。成熟的精子 和卵分别由破裂的精子囊和卵囊中逸出,精子游向卵,由鞭 毛处与卵接触,并带动卵转动,最后精子钻入卵内结合成合 子(2n)。合子直接萌发成新的藻体。在马尾藻的生活史中, 与衣藻同样也只有核相交替而没有世代交替(精子和卵为单倍 染色体)。与衣藻不同的是马尾藻体细胞是二倍体(孢子体)。 褐藻中的鹿角菜Pelvetia siliquosa Tseng et C. F. Chang(图2?34),绿藻中的羽藻Bryopsis sp.,松藻Codium sp.和硅藻Diatom 中的一些物种都属于这种类型的生活史。

(二) 双单体型生活史(双元双相Dh d)
?

? ?

具有这种生活史的海藻,在其个体发育变化的全过 程(生活环)中不仅有核相交替还有两种个体形态的 藻体交替出现(世代交替)。根据两种个体的形态、 大小、显著性、生活期长短以及能否独立生活,又 分以下类型: 等世代型(双元同形Di,h d) 不等世代型(双元异形Dh,h d)

1. 等世代型(双元同形Di,h d)
?

?

具有这种生活史的海藻,在其生活史中出现有两种个体形态、 大小、显著性完全相同(在外形上无法区分),都能独立生活 的藻体(孢子体(2n),配子体(n))交替出现,即多细胞二倍体 世代和多细胞单倍体世代的交替。如绿藻中的石莼Ulva lactuca L.,浒苔Entermorpha porlifera (Muell.) J. Ag., 刚毛藻Cladophora fascicularis (Mert.ex.C.Ag.) Kutz.; 褐藻中的水云Ectocarpus arctus Kuetz.(E.confervoides), 网地藻Dictyota dichotoma (Huds.) Lamx.等物种都具有这 种生活史。 红藻中的大多数物种的生活史亦属等世代型,但生活史中除 出现有相同形态的孢子体和配子体外,在配子体上面产生果 孢子体(囊果)。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 (Lamx.)Lamx.,多 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a Grev.,江篱Gracilaria uerrucosa (Huds.) Papenf.等物种都持有这种生活史。

现以石莼为例,图解其生活史(图2-35)。

?

?

石莼属绿藻门石莼科。藻体为两层细胞结构的叶 状体,长可达50 cm,鲜绿色。藻体以固着器固着 在潮间带的岩石海底上。孢子体(2n)成熟时,叶 状体除基部固着器以外的所有细胞都能转化成孢 子囊母细胞,孢子囊母细胞的细胞核经首次减数 分裂后,连续有丝分裂,产生8个游孢子(n),游 孢子梨形,前端有4根等长的鞭毛。游孢子脱离孢 子囊游动一段时间后附着,2-3天后开始萌发,长 成配子体(n)。配子的产生方式如同孢子,在形态 上也相同,但只有两根等长的鞭毛,一个配子囊 产生16-32个配子。 接合的配子形态、大小相同 (同配) ,但来自不同的配子体,同一配子体产生 的配子是不能交配的(雌雄异体)。配子接合后的 合子(2n) 经2-3天后开始萌发,长成孢子体。 配子体有时也能进行孤雌生殖。

2.不等世代型(双元异形Dh,h d)
?

?

?

在生活史中出现的孢子体和配子体两者在外形上有明显的 差别。一种是孢子体大于配子体;另一种是配子体大于孢 子体。 (1)孢子体大于配子体:褐藻门中的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eesch、昆布Ecklonia kurome Okam、裙带菜 Undaria pinnatifida ( Harv.)Sur.等物种都具有这种生 活史类型。现以海带为例,图解其生活史(图2-36)。 海带属褐藻门海带科。藻体(2n)多年生,大型,明显的区 分为固着器、柄和叶片三部分。柄和叶片的内部构造大致 相同,可分为三层组织,外层为表皮,其内为皮层,中央 为髓部。此外,柄和叶片都有由外皮层细胞分化而成的黏 液腔,通过表皮层向体表分泌黏液。成熟的藻体橄榄褐色, 一般高2—4 m(最高可达 6 m),宽20—30 cm(最宽可达 50 cm)。生长在潮下带或低潮带水深0.5—1.0 m的石沼内。

?

生殖期开始,由叶片表皮细胞转化成孢子囊(母细胞)和隔丝, 后者有保护孢子囊的作用。孢子囊集生成群,不规则分布在 叶片的两面。1年生海带的孢子囊通常生于叶片的下部,2年 生海带除叶片边缘外,孢子囊群几乎遍布于叶片的两面。孢 子囊母细胞(2n)在产生孢子之前首先进行减数分裂,后又连 续有丝分裂,产生32个游孢子(n)。游孢子梨形,有2根侧生 的、不等长的鞭毛,长者在前,短者在后。成熟的游孢子从 孢子囊顶部开裂口逸出,游动数小时后,遇到适宜的基质即 附着萌发为丝状的雌、雄配子体(n), 配子体细胞具有色素体, 都能独立生活。雄配子体为多细胞丝状体,在产生雄配子之 前,整个细胞转化为无色的精子囊,其内含物全部形成一个 精子。精子梨形,也有2根侧生的、不等长的鞭毛,前长、后 短。雌配子体为单细胞体,球形(在人工培养条件下或受温度、 阳光的影响下,会出现由几个细胞组成的雌配子体),转化成 卵囊后呈上尖下圆的形态。卵囊全部内含物形成一个卵。成 熟的卵从卵囊顶端的小孔挤出后停留在卵囊顶端,不离开卵 囊等待受精。受精后的卵(合子2n)继续留在卵囊顶端,不经 休眠就继续分裂,萌发成幼孢子体。

?
?

?

(2)配子体大于孢子体类型:囊礁膜Monostroma angicava Kjellm.具有这种生活史类型(图2-37)。 囊礁膜属绿藻门礁膜科。藻体为单层细胞结构的裂片 状叶状体(幼体为长囊状,一般在体高1-4cm时即开始 纵裂而呈裂片状)。藻体黄绿色至绿色,高15-22 cm(最大可达26cm),体厚25-35μm。以固着器固着在 潮间带的沙砾、泥滩或岩石海底上。 囊礁膜藻体为单倍配子体,有性生殖时先由藻体边缘 细胞分化为配子囊,配子囊母细胞经多次有丝分裂, 产生16-32个有2根等长鞭毛、梨形的配子。成熟的配 子离开配子囊后,不久即接合成合子(2n)(接合的配 子来自不同的藻体,配子虽然有相同的外形,但有大 小和性的区别。这种类型的有性生殖謂之“似配”)。 合子不经休眠,萌发成一个大而球状的单核的孢子体 (2n),并直接分化成游孢子囊,在产生游孢子之前经 减数分裂后,接着数次有丝分裂,通常1个游孢子囊 产生32个具有4根等长鞭毛、梨形的游孢子(n)。成熟 的游孢子离开孢子囊后萌发成有“性”别差异的配子

?

?

?

?

研究海藻的生活史,也就是海藻个体发育变化的全过程,不仅 对海藻分类学有重要意义,对持续开发利用海藻生物资源亦有 重要的实用价值。 礁膜属Monostroma 原属石莼科。Kunieda(1934)和 Moewus(1938) 分别发现礁膜的生活史中有一个小形的二倍体、 单核、单细胞的孢子体,与一个大形的单倍体、多细胞的配子 体的世代交替。之后,礁膜属才与石莼科分离,成立了礁膜科。 另外,壳斑藻Conchocelis sp. 是由巴达斯于1892年创立的。 1949年特鲁发现紫菜Porphyra sp.果孢子萌发为丝状体,钻入 鸡蛋壳和软体动物贝壳而成为壳斑藻。但长期以来藻类学家还 是认为壳斑藻是一个独立的物种。直到1954年中国藻类学家曾 呈奎、张德瑞等在研究紫菜生活史中再次确认壳斑藻是紫菜生 活史中的一个阶段之后,才被世界藻类学家所公认。同时,为 紫菜的人工养殖打开了大门。 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的人工养殖,同样是在中国 藻类学家曾呈奎、吴超元等对海带生活史的深入研究,掌握了 孢子放散生长成小海带的条件,才使原属北温带的物种不仅能 在中国北方海区大规模地人工养殖生产,还南移到亚热带的福 建沿海人工养殖生产,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生产海藻量最高、 生产技术最先进的国家。

六、藻类植物的进化和系统发育
?

?

早在1836年W.H.哈维根据藻类植物的体色把藻类植物分为褐 藻、红藻、绿藻和硅藻四类。当初依据藻类植物体色这一宏 观性的分类特征分类,虽然是一种形态性的,但已被后人证 明这是基本合乎自然系统的。因为藻类植物的体色是其所含 色素的体现,而所含色素又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故是基本 的特征。 中国学者认为色素是最基本的特征,可能比细胞有无真核更 为基本。藻类植物细胞含有不同的色素,而不同的色素组成 标志着进化的不同方向,是分门的主要依据。藻类的色素主 要有四类:叶绿素、藻胆蛋白、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所有藻 类都含有叶绿素a 和光合作用系统Ⅱ,并能利用水作为氢的 供体,在光合作用中释放出氧气;β?胡萝卜素也普遍存在 于藻类,只是在隐藻门数量较少而已。此外,蓝藻门、红藻 门和隐藻门还含有藻胆蛋白,隐藻门、甲藻门、黄藻门、金 藻门、硅藻门和褐藻门含有叶绿素c,原绿藻门、裸藻门、绿 藻门和轮藻门含有叶绿素b,在红藻门有的物种则含有叶绿素 d 。少数藻类在演化过程中营腐生或寄生生活,逐渐失掉叶 绿素,成为没有色素的藻类。

?

?

在此基础上,中国学者提出把光合生物划分为4个亚界(图238):①光合细菌亚界;②红蓝植物亚界;③杂色植物亚界; ④绿色植物亚界。并把藻类分为12个门:蓝藻门Cyanophyta, 红藻门Rhodophyta,隐藻门Cryptophyta,黄藻门Xanthophyta, 金藻门Chrys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褐藻门Phaeophyta,原绿藻门 Chloroxybacteriaphyta,裸藻门Euglenophyta,绿藻门 Chlorophyta和轮藻门Charophyta。 图2-38表示光合生物的演化进程和各门藻类在演化进程中所处 的阶位。图中“原始鞭毛藻”是假设的原始藻类;另一种假设 的“原杂藻”是一种比隐藻还要原始的种,类似隐藻,但具有 藻胆蛋白和叶绿素c, 属于原核植物。有人认为这种假设种有 可能在将来会像原绿藻那样被发现。在此之前,Pascher(1914, 1931)在长期的试验和对不同藻类与鞭毛类研究的基础上,确 定了单元起源的藻类门的平行发展理论。认为现今的藻类在发 育系统中是平行的,它们之中每一个发育系统都是从原始鞭毛 类开始。从鞭毛类产生了细胞样的藻类类型,并由此而产生了 较高等的有组织的丝状的或者其他形状的藻体构造。

?

藻类化石是地质时期藻类生物的遗迹(图2-39)。 对于探索藻类的起源与进化亦可提供直接或间接 的证据。但是,藻类进化的各关键阶段的关键物 种并没有以化石形态被保存下来。这也是人门在 认识藻类的起源与进化方面至今仍在探索的缘故。

?

关于藻类植物的进化和系统发育的问题,至今仍 然是模糊不清的。对于各门藻类是独立地发生的 还是从若干公共的祖先世系所发生的问题的回答 是推测的,人们是从各门藻类共有的生理上的和 形态上的特征,推测它们可能曾经有过一个在细 胞结构上是初级型的祖先族系。藻类共同的生理 上的特征是具有光合作用制造食物的能力、有形 成酶的能力、在滲透作用中的共同特征以及对于 外界刺激的反应方面的相似性;它们中的大多数 又有共同的细胞形态上的特征,例如原生质分化 成细胞质和细胞核、光合作用的色素在质体中的 定位以及核质的性质上的分工。

?

?

?

至今人们还不可能解答藻类中哪一个门是第一个进化的。蓝 藻门在细胞的构造上和群体机构方面是比较简单的,但是这 样并不能认为它们是最先出现的。在蓝藻门、隐藻门、甲藻 门、黄藻门、金藻门和硅藻门中,在植物体的进化方面进展 很少,而且,它们的生殖器官是简单的。褐藻门和红藻门已 经达到了一种高级藻类水准的程度,两者中的某些种类各有 一种比较大型的、外部形态复杂而具有某些组织化的植物体。 可是无论是红藻还是褐藻,似乎都不能演化成一个真正的陆 生植物。在绿藻门中没有像红藻门与褐藻门中所见到的那样 复杂的藻类,但在绿藻门中有与真正的陆生植物相同的色素 存在,以及两者的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是淀粉等事实,使人 们有理由推测:比藻类更高级的全部绿色植物可能都是由绿 藻门进化来的。 迄今为止,人们通常认为:藻类中的真绿藻纲在种系发生上 与苔藓植物和较高等的植物有关系。蓝藻和其他藻类门既不 与绿藻门有亲缘关系,也不与高等的植物有亲缘关系,而是 表现完全独立的发展路线,它们是与绿藻平行发展的,并且 停留在叶状体植物的体制上。 原绿藻为原核生物,只有与绿藻相同的色素成分,它在藻类 进化和系统发育中的地位是值得藻类专家们关注的。

Thank you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