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农教授与泰猪病专家:再说蓝耳病

 有君生活 2015-02-09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杨汉春

  杨汉春:蓝耳病活疫苗应适度使用

  目前来看,作为危害大的优势流行毒株,蓝耳病高致病性毒株(HP-PRRSV)仍然是防控的重点。但在疾病防控中,许多猪场往往陷入了三个误区,第一,不重视生物安全措施在防控猪蓝耳病中的重要作用;第二,过分依赖疫苗;第三,猪场缺乏对猪群PRRSV感染的检测与评估,导致猪场盲目使用活疫苗。

  杨汉春建议,对于蓝耳病阴性猪场,不使用疫苗是最佳的手段,此外,还应该做好生物安全措施,猪场群进行闭群饲养,尽量避免引种,如非常需要引种,必须检测和检疫,绝对不能引入阳性猪,此外还需定期对猪场进行监测,保持蓝耳病阴性状态,目前蓝耳双阴的场家,比如:六马种猪等就做的比较好。

  而对蓝耳病稳定而不活动的猪场(母猪群阳性,但繁殖性能不受影响,生长猪群无感染),应做到以下几点:应尽量不用减毒活疫苗免疫,此外还应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定期监测其感染状况;强化猪场的消毒卫生,防止母猪排毒在猪场内传播;后备阴性母猪配种前与经产母猪混群饲养;监测生产猪群的临床和血清学。

  对蓝耳病稳定活动的猪场(母猪群阳性,但繁殖性能不受影响;生长猪群有感染(临床发病,因激发感染有一定死亡率;病毒在猪场内传播的猪场)。应强化猪场的消毒卫生,降低或杜绝病毒在猪场内传播;适当使用减毒活疫苗,依据实验室确诊的生长猪群的感染和发病阶段,提前3-4周为生产猪群一次免疫,猪群稳定后应立即停止活疫苗使用。控制感染猪群的继发性细菌感染疾病,即做好药物保健和预防;引进的阴性母猪或后备母猪应及早(配种前)与经产母猪进行混群饲养。

  对蓝耳病不稳定(母猪存在蓝耳病引起的繁殖障碍,生长猪群有临床发病)的猪场,1、使用减毒活疫苗,进行合理的免疫程序。母猪配种前进行一次免疫,依据生长猪感染和发病阶段(经临床和实验室确诊),提前3-4周进行免疫,可免疫1-2次,2次免疫可间隔1个月;2控制发病猪群的继发性细菌感染疾病,即做好药物保健和预防;3、强化猪场的消毒卫生,降低病毒在猪场内传播;引进的阴性母猪或后备母猪及早(配种前)与经产母猪混群饲养。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猪病组首席专家高建华

  高建华:猪场应根据自身情况防治蓝耳病

  近年来,蓝耳病在中国的流行情况呈现越来越复杂的态势。目前国内针对蓝耳病的主要手段还是大量使用疫苗进行普免。事实上,蓝耳病疫苗如果过高频率使用会造成保育舍的猪越来越虚弱,有些甚至变成僵猪。

  蓝耳病在猪场一般以四种形式存在:第一种是零星爆发,表现在猪场个别母猪出现虚弱,同时分娩的仔猪出现弱仔的情况,但不会引起周围的仔猪出现临床的症状,对这样的猪群进行蓝耳疫苗普免,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种问题;第二种是蓝耳病小规模爆发,表现在产房出现死胎、木乃伊胎、弱仔较多,蓝耳病呈现从保育到育肥的波动行发作;第三种情况是当大比例引进后备母猪时,头胎母猪在配种分娩时呈现蓝耳病不稳定的状态,表现在背部毛孔出血等一系列亚临床状态,此外部分母猪还表现在打完针后血流不止的亚临床状态;第四种情况表现在新毒株进入,导致猪群出现蓝耳病大爆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