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步出夏门行 译文

 益智斎 2015-02-10
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①,以观沧海②。 水何澹澹③,山岛竦峙④。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河粲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⑤。 作者简介: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县)人,曾做过大将军、丞相等官。他在东汉末年镇压黄巾农民起义中逐步扩展自己的武装,并采取抑制豪强大地主兼并的政策,在削平董卓、袁绍等割据势力以后,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后来他的儿子曹丕做了皇帝,创立魏国,追封他为太祖武皇帝,历史上称为魏武帝。他的诗歌虽受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往往用旧的曲调、旧的题目来表现新的内容。诗的内容有的反映了东汉末年社会动乱的现实,有的抒发了作者追求统一的抱负,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但在有些作品中,也反映了他追求神仙心态和宣传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注释:①碣(jié?石:原渤海边的一座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大约在6世纪中叶以后,碣石山前的近岸成为陆地而离渤海较远,使碣石山不再成为观海的胜地。②沧海:大海。海水苍青色,因此称沧海。③澹澹(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④竦(sǒng?峙:挺立。“竦”和“耸”相同。⑤这两句是为配合音乐的节律而附加的,每一章后面都有,跟正文没有什么关系。 原诗译文: 东行来到碣石山,登临览胜观大海。 海水不停地动荡,山岛耸立在其间。 树木一丛丛挺立,百草茂密地生长。 秋风阵阵鸣响,巨浪连连涌波。 经天纬地的日月,就如从海中生出; 灿烂耀眼的银河,就像跃出于浪波。 令人多么愉快啊,我要用诗歌把志向来述说。 分析与欣赏:《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是乐府诗的旧题。夏门原是汉代洛阳北面的城门。曹操的《步出夏门行》共有四解(四章),前面有“艳”辞(乐章的前奏曲)。《观沧海》是诗中的第一章,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出征乌桓(汉末居住在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经过碣石山的时候所作。诗中所写登山望海的景象,气势雄浑,意境远大,仅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了一幅波涌连天、水岛相连、树草丛生、经天日月、灿烂星河的壮阔画面,不但表现了作者的博大胸襟和豪迈情怀,也是诗歌中一篇写景的名作。毛主席在《浪淘沙·北戴河》中所写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即指此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