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定价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最大化利润目标一般对中长期定价政策有主要影响,但在危机时期,生存目标比盈利目标更重要。银行也经常需要考虑短期目标,例如以某一市场或某种产品作为主导。要实现这些目标均可以通过价格调整和其他营销策略加以配合。 2.商业银行的营销目标。存款价格的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营销结果:(1)改善存款减少的状况; (2)在竞争中作为攻击性或防守性的手法; (3)如果成本上升,需求上升或价格敏感程度不高可以提高盈利;(4)当前存款的价格不适应预定的目标市场;(5)改变不利于商业银行未来业务发展的形象。但在改变价格政策和某种存款产品的价格之前需要加强市场研究,以免使客户造成思想混乱。 3.预期物价变动情况。考虑物价变动因素,是因为存款行为本身是存款人对货币作用权的一种暂时让渡。在让渡期间如果物价变了,货币购买力也就变了:物价上涨时存款贬值,物价下降时存款升值。如果名义利率≤物价上涨率,则实际利率≤0;尤其是当实际利率<0时,借贷资金不仅没有增值,而且发生了部分价值损失。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是难以吸收到存款的。可见,从维护存款人利益和保护银行存款角度出发,存款利率必须与物价变动率挂钩。而且应该是存款利率>物价上涨率。 4.有价证券的收益率。在金融资产多样化的经济环境里,人们对闲置货币资金的支配可以有多种选择:既可以保留在手中,又可以存到银行,还可以购买债券或股票。将货币留在手中,现金的流动性最强,但没有收益性,因此要寻找另外的出路,或者存人银行.或者进行证券投资。这就是说,经济单位对其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有一个资产选择问题,选择的标准就是资金运用的“三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盘利性。通常,商业银行在确定存款利率考虑各类证券收益变化时,它们的关系是:存款利率<证券收益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