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的全部就是爱(清心)

 变通致久 2015-02-10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现实中,人们把爱,已经说得太多、太多……甚至,有人已经觉得这话题有些泛滥;于是,不少人有些许的迷失——何为爱?

但是,爱,是人类的真实情感,无处不在——她,真实存在、并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们:要有爱、要懂爱,还要会爱。

唯有爱的教育,才是真实的教育。

             

             【一位女教师】


老师,应当是爱的化身;桂贤娣老师,是一个心中有爱的老师。

 

这位全国老师的楷模,也是一位普通的长者。

而,与众不同的是,她每句话都是那么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乖,我爱你”;

“乖乖,怎么今天作业没做呀?”

……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随时随地的、爱的表达,给孩子们传递的浓浓的爱意,就是她在诠释——教育;

沐浴在爱的海洋里的孩子,脸上的笑容会是多么的幸福,身心成长会是多么的健康,让人好生羡慕!

 

看看这些事吧:

两个男孩子打架,在桂老师眼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男孩子不打架,就说明他生病了。男孩子不打架,这个人民族不会有希望。”

孩子们打完了,她的教育资源就来了——搂着打输的那个孩子的脖子,轻轻地问:“乖乖,怎么搞输了呢?”

一句贴心的话惹得那个本来就委屈的男孩再次痛哭起来。

“不许哭,男生不哭!”

委屈的男孩很听话,一边抽泣一边细数自己因为个子矮,所以很快被打倒的经历。

 

桂老师便开始了爱的教育。

“个子矮吧,长得这么瘦,像个麻杆,平时老师给你打饭,今天挑肥拣瘦,明天挑瘦减肥。今天和这个打架打不赢,明天和那个单挑打输了,以后找个老婆骑在你脖子上拉屎拉尿,你要不要?”

那委屈的孩子听到这里吓坏了:“不要啊!”

“那就好好吃饭,好好锻炼身体,等你力气壮壮的,再找他单挑,桂老师给你们当裁判!”……

 

“我工作,我快乐;我生活,我阳光!”

有爱的桂老师,一颦一笑,一字一句,无不流淌着着满满的幸福。这样的充满爱和智慧的日子,暖暖的,甜甜的,温暖着孩子们,也温暖着教育人,多好!


               【一个女人】


另一个她,从来都不曾相识的一个普通女人;而她,确实又是个懂爱的人。

 

前几天,看了一段视频。

这位普通女人13分钟的一段话,诠释了懂爱的经历。

链接:http://664217./home.php?mod=space&uid=5514145&do=blog&id=683472

 

当年,以清华大学机电系第一名入学的这个女人,无疑是那时的风云人物,天之骄子。然而,自认为只是因为记忆力出众,一直学习很轻松的她在大学迷失了方向。“我的人生在这里,因为知识,拐了一个弯。”

 

“有知识,没有智慧的女人,是可怕的!”

在人生经历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有了对经验的理解,对感恩的顿悟,对生命的敬畏,对灵性增长的的期盼——这个聪明的女人,不断升华着对爱的感悟。她要用大地般宽厚的爱,去感恩爱他的人,去敬畏每一个生命,去提升自己的灵性……

13分钟的讲话,笑容一直甜甜的挂在脸上,爱意腻腻的融化在声音里;台上的她,似乎散发着光晕,这种美绝不仅仅属于容貌,因为,它根植于灵魂。

             

                  【重读李镇西】


李镇西是个会爱的老师。

这位名震中华的教育专家,确实不凡。

“要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感到幸福!”在担任高中班主任的职业生涯里,这句话,给了无数人信仰的力量。

这句话从被孩子们写在语文书第二页的空白处,到写在大学教材的封面,到成为孩子们思维行为的标准,到逐渐内化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在这句话里,“爱”这个核心元素,让多少人生丰富而精彩!

 

“用爱心缔造完美教室。”

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爱:爱是依恋,爱是尊重,爱是理解,爱是责任,爱是浪漫,爱是传奇。

 

孩子们依恋着他。从第一届的孩子,到现在学生,无一例外的深深恋着这位仁师。

那些孩子都已经上初中的年轻的中年人,仍会和老师一起手舞足蹈的唱着当年的班歌;会当街突然把老师抱住,一任发丝间的香气逗起老师心中的暗喜……

 

“老师,您是我最好的朋友。”这是李老师最引以为豪的评价。用尊重培养尊重,用平等培养平等。和男孩子打扑克贴纸条,任女孩子在头上编花篮,和孩子们在雪地里用身体摆出造型拍照,和孩子们彻夜狂欢到天明,这位明师生体力行着教育……

 

“教育是人学。”

理解孩子们需要什么,要有一颗童心,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用他们的耳朵去听,用他们的思维去想,要有儿童的情感,才能理解,才能真正的爱他们。

正是因为爱存在,所以孩子们的眼里——班级就是个家。

善于挖掘爱的资源,让孩子们在这个家里没有孤独,没有痛苦,没有自私自利,有的只是尊重与被尊重,爱与被爱。

 

教育,要追求物质以外的东西,追求那些精神的享受。

教育,要让班级有情趣,浪漫;要让孩子们回忆起来热泪盈眶,怦然心动,留下充满人性的温馨回忆。

这,是多么朴素的教育情怀,又是多么伟大的教育之爱。

——他关爱的,是一个生命的一生温暖、关爱的是生命的质量,再多的溢美之词都不足以赞扬这样的人师。

 

在李老师眼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故事,而教育就是写故事。

他说:“孩子的生命就像河流,一条流淌的河流。

老师有时是泳者,有时是船夫,有时是漂流者,有时是清淤者——老师走进这条生命的河流里,帮助孩子拥有完美的结局:这个故事的原创是孩子,编辑是老师,因为生命的不可复制,老师必须愉悦而谨慎的编织故事。

——重要的是,其中,每个拥有故事的学生都应该是老师的骄傲。

这,就是爱的传奇……”

 

娓娓道来的李老师,讲述着从教三十多年的经历,如数家珍。

对那些曾经共同漫步爱河的孩子们,清楚的叫出名字,清晰地讲述故事的点滴,有幸福的,也有追悔的。

为孩子们留下的那些充满人性的回忆,完美的诠释了他的那句话:“让每个学生,因为我的存在感到幸福。”

于是,那些散落在各地、各职场,现在拥有家庭的孩子们,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起李老师亮色的人生:他,编辑着孩子们的故事;孩子们,不也同时书写着他的人生吗?

这样的人生,夫复何求!

 

爱,是永远的追求。

在教育中,利生的爱,是最本质的爱。

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神态,爱在不在其中,那些剔透的童心最容易感知。

面对那些“不知羞耻”的纯真的天使,面对那些比我们宽容,比我们耐心多得多的天真孩童,面对那些天底下最善良、最清透的眼眸——为师者,为人父母的我们,敞开心扉吧,去真诚的爱他们吧!   

让我们与生俱来的人性光辉,照亮孩子的心灵、指引他们的人生的旅程,

哪怕这光辉稍显微弱、哪怕这智慧还需圆满……

但是,请相信,我们的爱和付出,对于这些天使来说,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让,他们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吧!

这就是爱,这就是教育的全部!

                                    2015.02.09王晓燕于武汉

图片源于网络,感谢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