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知学说拯救人类

 病毒1213 2015-02-11

为什么要讲人类的良知?在现代性的危机处境中如何实践性地呈现良知?因为良知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体论存在根据,是人的存在具有尊严的价值性根本来源,是人避免精神堕落和灵魂腐败最重要的内在性生命力量,是人防止生活遭到功利殖民化伤害的本然性觉醒凭藉,是人通过抉择不断显现生命的本质与自由的行为依据或判别标准,是人走向本真实然状态最有力最亲切的呼唤,是人在成己成物的过程中不断开放生命并从心灵深处涌出的热情与温暖,是重新恢复人的实践性智慧并拥有生活的意义的活泼机藏,是日益滋生的社会腐败和异化现象的有效解毒剂。离开了良知的指引和范导,不仅个人的生命存在会失去意义,甚至人类的发展也难免不会步入危险的歧途。良知既包含了理性又超越于理性,代表了西方人难以理解的更高一层的直觉智慧,既是社会必不可少的正义、公平、平等、自由等思想原则的基本价值来源,又是对一切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展开批判的心性判别依据。无论出现任何异化现象和疏离弊端,我们都可以依据人人本有的良知进行批判和谴责,依据良知的呼唤展开各种拯救行动。通过良知我们才能更好地回归生命,回归生活,实现人人本有的自由,获得人人皆有的主体性,并进而更好地了解存在的真实意义,步入本真的终极境域。

王阳明的良知学说系统是对儒家学统的全面继承,根植于深厚的生命体验,具有深刻的人性本体论基础。他是用良知学说来回应时代的问题,寻求人类存在的真理。事实上,王阳明所处的明代,社会已经很功利化了,不仅知行脱节的现象颇为严重,而且功利已成了一部分人的最终人生目的。孔子思想不过是求取富贵的敲门砖,挂在嘴上的金字招牌。王阳明的良知学说是有非常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的。他要重新返回人人皆有的良知以寻求人类的拯救之道,改变当时虚假化的功利社会。他的看法正是儒家批判精神的到场性当下显现。人应该在高层次的心性上有所觉醒,如同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道家所说的“真人”的本然性状态的重新获得。我们需要有一套修持的工夫来解决个人乃至人类社会存在的问题,需要以良知及其与之相应的人文精神来规约和化导工具理性的泛滥。所谓良知说,实际上就是《大学》“明明德”的“明德”,“明明德”之后还要“亲民”,“自救”之外尚要“救人”,最高的境界则是“止于至善”,即通过“自觉觉他”的人性启蒙活动,最终达致觉行圆满的境域。

五、人性光辉的一面意味着人类仍有希望

从“明明德”的心性言说取向不难看出,人性有光明的一面,亦可实现此光明的一面。无论“明德”或“良知”,中国文化历来都认为是人人本有的。从孟子到王阳明都把良知看成是天赋的。孟子说,我们生命中不学而知的那些东西是什么?不通过理性思维而随时可以自动呈现的是什么?孟子提出四端说,,无论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或仁、义、礼、智之德,都植根于我们本有的天性,是生命活动的当下绽开与显现,是行为表象的真正内在性本质动因,它们的显发无一不依据于本然真实的心性。这就是天赋人性本善之说,良知则是自觉此本善之主体,是关乎到人的本质的创造性的活源,从中正好可以开出道德与权利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资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提供活泼泼的生命实践的场域。

中国文化所讲的良知,由于可以在外在环境的配合下展开运作,具有社会化的功能与实践性的作用,不可能脱离人的生存境遇与生活世界。所以孟子和王阳明又称它为“良能”。《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良能是我们本有的天性的能力,是人承天之命而有的灵知,因此我们谈良知,实际上已经把外在的伦理行为或道德规范收回到人的本然天性的体验上了。试想脱离了人的内在本然天性的道德规范能有意义吗?可见良知说本来就具有反工具理性,批判异化的意义,它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源头活水,能够确保我们回归到与自然和谐的本真状态。我们大家都有天性,天性就是实现人生和发展社会的最好动力,从天性中不仅可以开出理,也可以涌出“情”。这就是中国文化讲的“性理”与“性情”。“理”与“情”都不能脱离主体性的“性”,都以“性”的存在为前提,都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否则便丧失了主体性的完整与圆融,二者二而一,一而二,恰好是缺一不可的关系,有着互为补足的作用,,其中一个可以展示为主观形上的“理”世界,一个能够呈现为客观感性的“情”世界。两个世界合为一体,才构成完整的世界,才能显示生命的丰富,才能显示人性的圆融,才能表现人生的全面,不能一头强一头弱,更不能两头同时塌陷。所以儒家的道德观从来都是要恢复人的自然天性,实现人的自然天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秩序化的社会,建构充满意义与价值的生活家园。这就是孟子所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知天矣。”

建构秩序化的社会当然要发展生产力,不能不有科学技术。事实上,科学技术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已取得了一日千里的长足进步,但发展的前提是不能违背人的天性,不能伤害人的德性生命,必须维护人的天性,有利于实现人的德性生命。社会结构本质与人的天性本质应该是合一的。因此,人要实现生命的和谐——包括个人身心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宇宙整体建构的和谐——从而以成己成物的方式获得全面性的完善和发展。良知是人类普遍本有的,通过良知的活动自然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达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既涵摄了哈贝马斯所说的沟通理性,但又远比他的沟通理性丰富。哈贝马斯希望通过交往行为来促进和扩大人的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但在交往过程中,只有理性主体,缺乏情感主体的参与——源自良知的情感没有成为交往活动的主体——他所说的理解的目的是很难达致的。情感的仪式化实践是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原因便是在于它是实现“善的生活”的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