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咏辽阳】清·郑板桥《竹枝词》注释新说

 昵称503199 2015-02-12
                             《竹枝词》
                        泪眼今年永不干,清明节候麦风寒。
                        老亲死在辽阳地,白骨何曾负得还。
                             (一)注释:
    1.竹枝词:专咏竹,则泛言风土。 
    2.泪眼:含泪的眼。
    3.麦风:即麦信。
    4.老亲:父母及累代或上代的亲戚。
    5.白骨:尸骨;枯骨。
    6.何曾:为何,何故。几曾。 
 
   7.负:违背。
    8.还:
仍旧,依然:更。再。
 
                              二)译文与解释:
    现在正是寒冷的清明季节和气候。含泪的眼怎么擦也擦不干。老亲因战事死在边关辽阳地,白骨何时能回还?
                            (三)作者简介:

     
郑燮(谢)号板桥、(1693-1766),字克柔,板桥道人,江苏兴化大垛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四十四岁,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1748年,乾隆出巡山东。郑板桥为书画史,参与筹备,布置天子登泰山诸事。一生当过十二年七品官。1753年,郑板桥六十一岁,以为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以卖画为生。1766年1月22日(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板桥卒,葬于兴化城东管阮庄,享年七十三岁。学者、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竹、有50余年。著有《板桥全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