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361】西周国、东周国秘史(连载三:三代周王寄居东周国六十年)

 史书荟萃 2015-02-12

西周国、东周国秘史(三)

张远山

 三 三代周王寄居东周国六十年

 

东周国于周显王二年(前367)开国,王都洛阳变成了东周国之封地。周显王已无寸地,此后寄居东周国四十七年,东周朝已经名存实亡。仅因七雄之任何一国,尚无能力统一天下,因此周天子仍然虚有“天下共主”之名,继续苟延残喘。

从周显王二年至四十八年(前367-前321,加上周慎靓王六年(321-前315)和周赧王前七年(314-前308,此后寄居西周国),最后三代周王寄居东周国六十年(367-前308)。这一时期较为重要的二周史料,共计二十六条(1540)。

 

15、《竹书纪年》(《史记·六国表集解》引):

周显王九年(前360),东周惠公薨,子杰立。[13]

——事在“周分为二”后七年,即周显王九年、西周惠公七年、东周惠公七年(360)。

东周惠公姬根在位七年(366-前360)而死。史阙其文,无事可叙。

太子姬杰继位,为东周国第二代君,即昭文君。在位长达五十二年(359308,史料甚多。[14]

 

16战国策·东周策》十一:

(东)周(昭)文君免工师藉,相吕仓。国人不说也,君有悯悯之心。

(或)谓周(昭)文君曰:“国必有诽誉,忠臣令诽在己,誉在上。宋君夺民时以为台,而民非之,无忠臣以掩盖之也。子罕释相为司空,民非子罕而善其君。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管仲故为三归之家,以掩桓公,非自伤于民也?《春秋》记臣弑君者以百数,皆大臣见誉者也。故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也。故众庶成强,增积成山。”

君遂不免(工师藉)。

17战国策·东周策》十:

(东)周相吕仓,见客于(东)周(昭文)君。

前相工师藉恐客之伤己也,因令人谓(东)周(昭文)君曰:“客者,辩士也,然而所以不可者,好毁人。”

——二策同时,事在周显王十年、西周惠公八年、东周昭文君元年(前359。“周文君”即东周昭文君,刘向编于《东周策》不误;排序则误,第十一策应在前,第十策应在后。

按照“一朝天子一朝臣”之惯例,昭文君即位以后,罢免了父君所用前相工师藉,另聘吕仓为相。

根据第十一策,昭文君准备罢免工师藉,聘用享有美誉、颇有贤名的吕仓,国人不悦。昭文君对工师藉也有怜悯之心,于是或人进谏,以“《春秋》记臣弑君者以百数,皆大臣见誉者也。故忠臣令诽在己,誉在上”为由,认为“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反对易相。末句“周君遂不免(工师藉)”不确,与第十策“前相工师藉”牴牾。

根据第十策,昭文君不听或人进谏,仍然罢免工师藉,聘相吕仓,吕仓于是举荐党羽。“前相工师藉”担心再被中伤而加罪,派人告诉昭文君,吕仓举荐之人“好毁人”(非毁工师藉)。昭文君也不听吕仓党羽非毁,没有加罪工师藉。

 

18《史记·韩世家》:

韩昭侯(六)[]年(前353),伐东周取陵观﹑(邢)[]。(《史记·六国表》同。按:两处“六”均当作“十”。)[15]

19《竹书纪年》(《水经注·伊水注》引):

梁(魏)惠王十七年(前353),东周与郑(韩)高都。(按:魏惠王迁都大梁、韩哀侯迁都新郑之后,魏、韩亦称梁、郑。)

——根据《竹书纪年》,事在魏惠王十七年、韩昭侯十年,即周显王十六年、西周惠公十四年、东周昭文君七年(353)。

此年魏惠王首围赵都邯郸,赵成侯向楚、齐求救。楚宣王假救,齐威王真救。齐将田忌、孙膑大破魏军于桂陵,生擒魏将庞涓。

秦军趁机攻破魏国旧都安邑。这是商鞅变法(前359)以来,秦军首次伐魏、胜魏。

韩昭侯趁着五强混战,偷袭东周国,攻取了陵观、廪丘。昭文君又割让高都、利邑求和,韩军乃退。

 

20《史记·赵世家》:

赵肃侯四年(前346),朝天子

——事在赵肃侯四年,即周显王二十三年、西周惠公二十一年、东周昭文君十四年(前346

赵成侯分周为二之后,其子赵肃侯鉴于赵、魏之盟破裂,赵都邯郸曾被魏惠王占领(魏在桂陵败于齐,次年归赵邯郸),于是今年朝觐已经寄居东周国二十二年(367-前346)的周显王。目的并非尊王,而是借用周王招牌,遏制魏惠王称霸侵赵。

 

21《战国策·齐策五》一:

魏(惠)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其强北拔邯郸(前353),西围定阳(前350),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前344),以西谋秦。

22《战国策·秦策四》十:

魏(惠王首)伐邯郸(前353),因退为逢泽之遇乘夏车称夏王朝天子天下皆从(前344)。

23《战国策·秦策五》一:

梁(惠)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前344)。

——事在魏惠王二十六年,即周显王二十五年、西周惠公二十三年、东周昭文君十六年(前344。一策常常连言多年之事,旧多仅据策文首句、文中一事,轻率系年。盲人摸象,仅得一端,自命有据,必然多误。

赵肃侯为了遏制魏惠王称霸侵赵,前年朝觐周显王。魏惠王既想挫败赵谋,又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今年先与泗上十二诸侯在逢泽会盟,后率泗上十二诸侯在孟津朝觐周显王,声势盖过了赵肃侯。

 

24《史记·秦本纪》:

秦孝公十九年(前343),天子致伯(霸)。二十年(前342),诸侯毕贺。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于泽,朝天子。(按:“于泽”旧讹为“逢泽”。)

25《后汉书·西羌传》:

秦孝公立,威服戎羌,使太子驷率戎狄九十二国朝周显王。(按:“秦孝公立”意为“立”后,非谓立年。)

——事在秦孝公十九、二十年,即周显王二十六、二十七年,西周惠公二十四、二十五年,东周昭文君十七、十八年(前343-前342。马非百《秦集史·国君纪年》,系秦太子驷朝周于秦孝公二十年;杨宽从之。

周显王鉴于齐威王叛周称王(前353而不朝天子,魏惠王既朝天子又僭称“夏王”(前344,于是册封秦孝公为“伯”(霸)(343),希望借助变法崛起的秦国,遏制中原诸侯对周室的威胁。

秦孝公也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以便名正言顺东进中原,于是次年(342)派遣太子嬴泗率领戎狄九十二国朝觐周显王,感谢“天子致伯(霸)”,声势又盖过了魏惠王。

五年(前346342)之中,赵肃侯、魏惠王、秦孝公争相朝觐周显王,既无“尊王”之意,也无实际效用,仅是为了“政治正确”,不愿在舆论上落于下风。真正代周为王,仍须兵刃相见。所以这次“尊王”小高潮之后,再也无人朝觐周显王,转入明目张胆觊觎周鼎。

 

26战国策·东周策》一:

(惠君)兴师临(东)周而求九鼎,周君(周显王)患之。

颜率(谓周显王)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

颜率至齐,谓齐(威)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周显王)臣(昭文君)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

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田忌)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齐将求九鼎,周君(周显王)又患之。

颜率(谓周显王)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

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

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

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

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颜率曰:“敝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耳,可怀挟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

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

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

齐王乃止。

——事在秦惠王二年、齐威王二十二年,即周显王三十三年、西周惠公三十一年、东周昭文君二十四年(前336)。旧多不考史实,不明系年,因而视为伪托

此策最可注意者,就是颜率称“周君”为“大王”,因此“周君”非指昭文君,乃指周显王。可见周显王虽在天下毫无威信,但在其所寄居的东周国,仍被虚假尊奉。昭文君假装“奉王”(《史记》语,见上史料2),意在借用周王的“天下共主”虚名,当作东周国免于列强威胁的最佳挡箭牌。

然而现在形势突变,秦惠王八年前(343)身为太子,曾奉秦孝公之命朝觐周显王,感谢“天子致伯(霸)”;如今继位仅仅两年,竟命秦军开赴东周国,强索东周朝之九鼎。

周显王早已沦为列强利用操纵、相互拑制的工具,无力拒绝秦惠王,只能借乱臣制乱臣,于是采纳颜率之策,以九鼎宁愿归齐、不愿归秦为饵,诱使齐威王出兵“勤王”。已经取代强魏而成中原霸主的强齐,吓退了变法未久、还不太强的秦军。然而颜率之策,实为前门拒狼,后门迎虎。秦军虽被齐军逼退,齐军却要周显王兑现承诺。

周显王又采纳颜率之策,以运输不便,易被楚、魏中途拦截为借口,打算抵赖承诺。

策文末句“齐王乃止”,不合史实。六年前(前342魏惠王再围邯郸,次年(前341)齐威王再救赵国,田忌、孙膑在马陵大败魏军,杀死魏将庞涓(桂陵被齐生擒后放归)、太子魏申。今年(前336魏惠王被迫朝齐,不可能截留过魏往齐的周鼎。

史实乃是:为免齐军强索九鼎,周显王不敢食言,被迫往齐运出一鼎。运鼎之舟先过魏,后过宋,沉入流经宋国彭城的泗水。

《史记》三言周鼎运齐而沉入泗水,时间、地点都很明确。一为《封禅书》:“宋太丘社亡,周鼎(自周经魏过宋运齐)没于泗水彭城下(前336。其后百一十五年(前221而秦并天下。”二为《汉武帝本纪》:“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伏而不见。”三为《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秦始皇统一天下两年之后东巡,不忘一百十七年前之旧事,在彭城的泗水寻找周鼎无果。不能据此认为“周鼎沉泗”并非史实,只能认为已被民间盗宝者打捞盗卖。

刘向《战国策序》说:“秦抚天下十四岁(前220-前207,天下大溃,诈伪之弊也。”故将秦窥周鼎列于《战国策》之首,以明编纂此书之宗旨:天下争夺九鼎,周王通过诈伪暂保九鼎,终因仁义不施而灭亡;暴秦未得九鼎,通过诈伪暂得天下,终因仁义不施而速亡。

 

27《吕览·务大》:

杜赫以安天下,说(东)周昭文君。

昭文君谓杜赫曰:“愿学所以(东)(国)。”

杜赫对曰:“臣之所言者不可,则不能(东)(国)矣。臣之所言者可,则(东)(国)自安矣。”

——事在周显王三十四年、西周惠公三十二年、东周昭文君二十五年(前335秦、齐觊觎周鼎而“周不安”次年。

去年秦、齐觊觎周鼎,证明周显王的“天下共主”虚名,已经失去挡箭牌作用,昭文君深感“不安”。

东周国人杜赫,于是游说昭文君,以“安天下”谋求“(东)周(国)自安”。杜赫游说昭文君而非周显王,乃因昭文君尽管“奉王”甚谨,天下人均知周显王已无寸地,实为傀儡。

昭文君仅仅谋求“安周”,视野不如杜赫开阔,策略不如杜赫长远,于是罢免徒有贤名美誉的吕仓,另聘擅长“诈伪”谋略的杜赫为相,并且言听计从。

 

28战国策·东周策》二三:

杜赫欲重景翠于(东)周,谓(东)周(昭文)君曰:“君之国小,尽君之重宝珠玉以事诸侯,不可不察也。譬之如张罗者,张于无鸟之所,则终日无所得矣;张于多鸟之处,则又骇鸟矣;必张于有鸟无鸟之际,然后能多得鸟矣。今君将施于大人,大人轻君;施于小人,小人无可以求,又费财焉。君必施于今之穷士,不必且为大人者,故能得欲矣。”

——此事确年难定,今从顾观光,系于周显王三十六年;即西周惠公三十四年、东周昭文君二十七年、楚威王七年(前333,杜赫出仕东周后二年

杜赫出仕东周,认为昭文君此前以“重宝珠玉以事诸侯”而求“安周”,如同“张罗于无鸟之所”,必将“终日无所得”,应该张罗于“有鸟无鸟之际,然后能多得鸟”。

由于楚国是天下霸主,强于中原霸主魏、齐,所以杜赫建议昭文君结楚以安周,礼遇不得楚威王重用的“今之穷士”景翠。楚威王死后,景翠果然得到楚怀王重用,报答了昭文君礼遇之恩(详下史料42),证明了杜赫的长远预见。

这是杜赫以“安天下”而求“周自安”的成功谋略之一。

 

29《吕览·报更》:

张仪,魏氏余子也,将西游于秦,过东周。

客(杜赫)有语之于昭文君者,曰:“魏氏人张仪,材士也;将西游于秦,愿君之礼貌之也。”

昭文君见而谓之曰:“闻客之秦,寡人之国小,不足以留客;虽然,游岂必遇哉?客或不遇,请为寡人而一归也!国虽小,请与客共之。”

张仪还走,北面再拜。

张仪行,昭文君送而资之。

(张仪)至于秦,留有间,(秦)惠王说而相之。张仪所德于天下者,无若昭文君。周,千乘也,重过万乘也,令秦惠王师之。

——事在秦惠王八年,即周显王三十九年、西周惠公三十七年、东周昭文君三十年(330);杜赫仕东周后五年。

魏人张仪约前380-前310,口才无敌,名重天下,然而此前求仕魏、楚,无不失败。今年五十一岁,由魏入秦,途经东周国。昭文君听从杜赫,礼遇而资助之。

《吕览·报更》未言献策之“客”是何人,但是根据“杜赫重景翠于周”(《东周策》二三),可知杜赫又重张仪于周,因为二策命意相同:礼遇“今之穷士”景翠,意在将来交结强楚;礼遇“今之穷士”张仪,意在将来交结强秦。

张仪入秦后两年(328),被秦惠王聘为秦相,也报答了昭文君礼遇之恩(详下),再次证明了杜赫的长远预见。《吕览·报更》说张仪让秦惠王拜昭文君为师,当属夸饰之言。然而张仪相秦十九年(328-前310),秦惠王连伐魏、韩、赵、齐、楚列强,未曾一伐二周,更未再索九鼎,当属张仪对昭文君的涌泉相报。

这是杜赫以“安天下”而求“周自安”的成功谋略之二。

 

30战国策·东周策》十五:

右行[]秦,谓大良造(张仪)曰:“欲决霸、王之名,不如备两周辩知之士。”

(右行又之周,)谓(东)周(昭文)君曰:“君不如令辩知之士,为君(周显王)争于秦。”

——事在秦惠王十三年,即周显王四十四年、西周惠公四十二年、东周昭文君三十五年(前325);张仪入秦后五年,秦惠王称王年的年初。旧或误系于周赧王三十七、秦昭王二十九年(278,又或误系于周赧王四十五年、秦昭王三十七年(270),不合秦君早已称王,也不合秦相旧名“大良造”早已追随中原改称“相邦”(汉避刘邦讳改为“相国”),更不合策文内容。秦昭王十九年(前288僭称“西帝”,已决“帝、王之名”,此后无须再决“霸、王之名”。

张仪入秦后二年(前328),被秦惠王任命为秦相“大良造”(商鞅相秦,即任此职)。秦惠王鉴于商鞅变法(前359)至今三十余年,秦已大强,而强齐、强魏、弱宋均已叛周称王,于是也准备叛周称王。

张仪相秦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秦惠王称王创造条件,同时避免先称王的列强征伐,因为先称王的列强常常不许别国称王。比如齐威王、魏惠王“徐州相王”(334)次年(前333楚威王即伐徐州。宋康王逞强称王(328)当年,楚威王、齐威王立刻伐宋。

经过张仪三年筹备,秦惠王称王条件成熟,于是年初昭告天下,将于四月举行称王大典。

右行(晋国官名,后为姓氏,当为三晋人)闻讯入秦,告诫秦相张仪,秦君不可叛周称王,应该请教二周知礼之士,明白“霸”、“王”之异。亦即秦惠王不应忘记:十七年前(342)身为太子之时,曾经朝觐周显王,感谢“天子致伯(霸)”。“霸主”的职责是像齐桓公那样“尊王”扶持周室,制止列强叛周称王,怎能由“霸”而“王”?

由于周显王寄居东周国已有四十三年,诸侯早已不再朝觐。因此右行仅凭“欲决霸、王之名”的周礼名分,不可能阻止秦君叛周称王。于是右行又离秦往周,劝说昭文君派遣知礼之士至秦,申明“霸”、“王”之异。昭文君只求“(东)周(国)自安”,愿意听从杜赫、巴结张仪而交接强秦,不可能听从右行、冒犯强秦而自取其祸。

张仪相秦第四年(前325)四月,秦惠王举行称王大典,魏惠王、韩宣王入秦观礼[16]。楚怀王、齐威王均未伐秦,秦惠王叛周称王成功。

 

31战国策·东周策》二二:

赵(武灵王)取(东)周之祭地,(东)周君患之,告于郑朝。

郑朝曰:“君勿患也,臣请以三十金复取之。”

(东)周君予之。

郑朝献赵太卜,因告以祭地事。

及(赵武灵)王病,太卜谴之曰:“周之祭地祟。”

赵(武灵王)乃还之。

——赵武灵王三年,即周显王四十六年、西周惠公四十四年、东周昭文君三十七年(前323),赵武灵王前往魏都大梁参加“五国相王”而称王;事在此后,确年难定。旧或误系于周显王二年(367赵成侯八年),此年西周威公死后二子争位,赵成侯、韩懿侯助其幼子开国,分周为二,并未攻取周地,赵成侯又未称王。又或误系于周赧王二十九年(286赵惠文王十三年),此年赵相李兑发动五国伐秦,无暇攻取周地,赵惠文王又还年幼。

赵武灵王叛周称王之后,攻取了周显王寄居的东周国之祭地。昭文君派遣郑朝贿赂赵国太卜三十金。赵国太卜受贿之后,趁着赵武灵王生病,谎称致病原因是东周国祭地之鬼魂作祟。赵武灵王于是归还东周国祭地。

东周国开国至今四十余年,昭文君之前仅有一君,因此“(东)周之祭地”,必为东周惠公姬根之墓地。

东周国原由赵、韩支持姬根与兄争位而开国,此后赵、韩全都不攻西周国,全都攻取东周国之地,足证赵、韩当年支持姬根争位,意在“分周为二”,剥夺周王之“天下共主”虚名,为叛周称王、代周为王扫清障碍。

所以周显王二年(前367)“周分为二”之后,战国诸侯纷纷叛周称王。周显王十六年(前353),齐威王在桂陵击败中原霸主魏国,率先叛周称王。周显王二十五年(前344),魏惠王掩耳盗铃,既朝觐周显王,又僭称夏王。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魏惠王与齐和解,正式叛周称王。周显王四十一年(前328,宋康王志在复兴殷商,也叛周称王。周显王四十四年(前325,秦惠王、韩宣王按捺不住,也叛周称王。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魏惠王采纳公孙衍之策,在魏都大梁举行“五国相王”,赵武灵王、燕易王、中山先王搭末班车,也叛周称王。至此“六国皆称王”[17],周王之外,另有春秋二旧王(楚、越),战国八新王(齐、魏、宋、秦、韩、赵、燕、中山),天下共计十一王。不过诸侯十王不称“天子”,仅有周王称“天子”。

 

附《战国策·韩策二》三(《西周策》十二之背景):

公仲为韩魏易地公叔争之而不听,且亡。

史惕谓公叔曰:“公亡,则易必可成矣。公无辞以后反,且示天下轻公,公不若顺之。夫韩地易于上则害于赵魏地易于下则害于楚公不如告楚赵恶之赵闻之起兵临羊肠楚闻之发兵临方城而易必败矣。”

32战国策·西周策》十二:

韩、魏易地,西周(惠公)弗利。

樊余(为西周)谓楚(怀)王曰:“周必亡矣!韩、魏之易地,韩得二县,魏亡二县。(魏)所以为之者,尽包二周,多于二县,九鼎存焉。且魏有南阳、郑地、三川而包二周则楚方城之外危;韩兼两上党(韩、魏均有上党)以临赵,即赵羊肠以上危故易成之日赵皆轻。”

楚王恐因赵(武灵王)以止易也

——《韩策二》三、《西周策》十二,是前后相连的同年之事。今从顾观光,系于周显王四十七年,即西周惠公四十五年、东周昭文君三十八年(322),此时公仲朋相韩旧多误系二策于周显王十二年(前357,误前三十五年,其时韩相是连相韩懿侯、韩昭侯共计二十四年(前374-前351)的许异[18],并非公仲朋。[19]

公仲朋相韩两次,第一次任职十六年(前333-前317,其时魏虽小弱,魏惠王(前369-前320尚有实力强迫韩国易地;第二次任职十一年(前313-前303),其时魏已大弱,魏襄王(前319-前296已无实力强迫韩国易地。

魏惠王强迫韩相公仲朋易地,意在把二周从处于韩国境内,变成处于魏国境内,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夺取周鼎,代周为王。韩相公仲朋惧魏,准备屈服。韩臣公叔反对无效,先打算逃亡,后派史惕劝说楚怀王、赵武灵王向魏、韩施压(《韩策二》三)。与此同时,西周惠公也派樊余劝说楚怀王向魏、韩施压(《西周策》十二)。阻止了魏、韩易地,挫败了魏谋九鼎。

东周国开国至今四十四年,东周国已有十七条史料(1632),西周国始有一条史料(32西周惠公唯一史料),乃因周显王寄居的东周国是天下中枢,西周国则无足轻重。

 

33战国策·楚策三》七:

五国伐秦,魏(襄王)欲和,使惠施之楚。楚(怀王)将入之秦,而使行和。

杜赫谓(楚相)昭阳曰:“凡谓伐秦者,楚也。今(惠)施以魏来,而公入之秦,是明楚之伐(秦),而信魏之和(秦)也。公不如无听惠施,而阴使人以请听秦。”

昭子曰:“善。”因谓惠施曰:“凡谓攻秦者,魏也。今子从楚(入秦)为和,楚得其利(明楚之和秦),魏受其怨(信魏之伐秦)。子归,吾将使人因魏(入秦)而和。”

惠子反,魏(襄王)不说。

杜赫谓昭阳曰:“魏为子先战,折兵之半,谒病不听,请和不得,魏折而入齐、秦,子何以救之?东有越累,北无晋(魏),而交未定于齐、秦,是楚孤也。不如速和!”

昭子曰:“善。”因令人谒和于魏(楚使经魏入秦请和)。

——事在秦惠王更元七年、楚怀王十一年、魏襄王元年、韩宣王十五年、赵武灵王八年、齐宣王二年、燕王哙三年,即周慎靓王三年、西周惠公四十九年、东周昭文君四十二年(前318;魏相公孙衍发动楚、魏、韩、赵、燕五国伐秦之年,伐秦失败稍后。

周显王“六国皆称王”(前323)后二年,在位四十八年(368-前321)而死,其子周慎靓王继位。

此后张仪以秦相兼任魏相四年(前321-前318,唆使魏惠王伐齐报仇(桂陵、马陵二仇),于第三年即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前319发动秦、魏联合伐齐而大败。同年稍后,魏惠王、齐威王先后死去,魏襄王(翌年改元)、齐宣王(当年改元)先后继位。[20]

次年(前318)魏襄王罢免张仪,任命公孙衍为相。公孙衍立刻发动楚、魏、韩、赵、燕五国伐秦,结果先胜后败。这是中原诸侯首次合纵伐秦,担任纵长的是楚怀王,实际发动者则是魏相公孙衍,所以伐秦主力是魏军。魏军损失一半,急于与秦议和。

魏襄王派遣惠施使楚,要求楚怀王允许惠施代表纵长楚怀王入秦议和。楚怀王、楚相昭阳均已同意。

秦相张仪率领魏、秦联军伐齐而失败,又引来五国伐秦,秦惠王欲治其罪。东周昭文君凭借礼遇张仪,长期免于秦伐,因而不愿张仪失宠于秦,于是派遣杜赫使楚,劝说昭阳:楚国如果允许魏使惠施代表徒有纵长虚名的楚怀王入秦议和,就会为实际发动合纵伐秦的魏国背黑锅;应该撇清楚国之罪责,由魏国独尝伐秦失败之苦果。

昭阳听从杜赫,楚怀王听从昭阳,于是改变主意,不再委托惠施代表楚国入秦议和,改派楚使经魏入秦,代表魏襄王入秦议和。

杜赫以“安天下”而求“周自安”,除了谋划于东周境内,而且出击至东周境外,这是其中一次成功的外交游说。

张仪挫败五国伐秦,迫使魏国求和,重获秦惠王信任,复任秦相(前318;更加感激昭文君、杜赫,更加竭力阻止秦惠王伐周。

仕秦的客卿陈轸,原本寄望于张仪失宠于秦惠王,自己就能继任秦相,今见无望,次年(317转仕楚国,从此与秦、与张仪为敌。

周慎靓王在位六年(321-前315),于公孙衍伐秦失败后三年(315)死去。在位期间,二周史料仅此一条。《周本纪》未书慎靓王一事,仅言“慎靓王立六年崩,子赧王延立。”

其子周赧王继位之后,二周史料甚多。

 

34战国策·秦策四》六:

楚使者景在秦,从秦(昭)王与魏(襄)王遇于境,楚(怀)怒(景)。

秦令周最谓楚王曰:“魏请无与楚遇,而合于秦,是以与之遇也。敝邑之于与遇,善之,故齐不合也。”

楚王因不罪景,而德(西)周、秦。

35战国策·韩策一》二一:

韩公仲相,齐、楚之交善秦。秦、魏遇,且以善齐而绝齐乎楚。楚王使景翠之秦与于秦、魏之遇。楚王怒景,恐齐以楚遇为有阴于秦、魏也,且罪景翠

[周最](秦)谓楚王曰:“臣贺之与于遇也。秦、魏之遇也,将以合齐、秦,而绝齐于楚也。今与于遇,齐无以信魏之合己于秦而攻于楚也;齐又畏楚之有阴于秦、魏也,必重楚。故之与于遇,王之大资也。今不与于遇,魏之绝齐于楚明矣。齐信之,必轻王。故王不如无罪景,以示齐于有秦、魏;齐必重楚,而且疑秦、魏于齐。

王曰:“诺。因不罪(景翠)而益其列(升职,排位靠前)。[21]

——二策同时,为一事之异文。事在秦惠王更元十二年、楚怀王十六年、魏襄王六年、齐宣王七年,即周赧王二年、西周惠公五十四年、东周昭文君四十七年(前313);周显王死后八年,周慎靓王死后二年。根据《秦策四》六,《韩策一》二一“为谓楚王”前原有“周最”。刘向仅知周最后期敌秦,不知其早期亲秦,妄删《韩策一》二一之“周最”,却漏删《秦策四》六之“周最”。二条为周最的最早史料。

周最是影响最大的西周国人物,影响远远大于高祖西周桓公、曾祖西周威公、祖父西周惠公、其父西周武公。《战国策》涉及周最的史料,多达二十余条(不限于二周两卷),多于大部分战国策士;其他先秦古籍,也有不少周最史料。由于刘向仅知周最是“周之公子”(《史记》及其《集解》、《索隐》、《正义》皆然),不知其国别、出身,又误以为周王一直寄居东周国,遂将九条周最史料误编于《东周策》;不过刘向不敢自信,首鼠两端,于是又把五条周最史料编于《西周策》。后人受此误导,或是误信周最是东周国公子,或是不明其国别、出身,致使举足轻重的周最飘在云端,成了无足轻重的战国游士。

今年(前313)秦相张仪使楚,以秦国商於之地六百里相诱,劝说楚怀王与齐绝交。楚怀王轻信张仪,不听陈轸、屈原谏阻,命令景翠跟随张仪归秦交割(景翠已在楚威王死后,得到楚怀王重用)。景翠至秦,张仪诈伤,三月不上朝,拖延交割秦地。

策文所言,正是在此三月期间,秦惠王与魏襄王在秦、魏边境会见,楚使景翠随行。楚怀王不知秦地迟迟不能交割乃是张仪诈伤故意拖延,误以为景翠办事不力,又随秦会魏,疑其叛楚事秦,因而大怒景翠。

秦惠王听从张仪,遍伐列强,不伐二周。二周弱小,只能凭借“诈伪”谋略,艰难求存于列强之间。东周昭文君交结秦相张仪而免于秦伐,西周武公也不愿得罪遍伐列强的秦国,于是让庶子周最交结秦国。

此时周最为秦使楚,劝说楚怀王:“魏国以秦惠王不与楚国亲善(不割秦地六百里)为条件,才愿亲秦。景翠不愿如此,才要求参加秦、魏会见。敝国(西周国)希望秦、楚、魏、周互相亲善,不与齐国亲善。”

楚怀王听信周最,不再怀疑景翠,感激西周国、秦国;为了尽快得到秦地六百里,又派勇士至齐,辱骂齐宣王,楚、齐交恶。

张仪成功破坏了楚、齐之盟,于是假装伤愈,带领景翠上朝,假意劝说秦惠王割地六里给楚,否认原先承诺过割地六百里。

景翠返楚复命,楚怀王始知受骗(事详《楚世家》、《屈原列传》)。

 

36战国策·西周策》八:

楚(怀王)请道于二周之间,以临韩、魏。(东)周(昭文)君患之。

苏秦谓(东)周(昭文)君曰:“除道属之于河,韩、魏必恶之。秦恐楚之取九鼎也必救韩魏而攻楚。楚不能守方城之外,安能道二周之间?若四国弗恶,君虽不欲与也,楚必将自取之矣。”

37、《战国策·东周策》八:

楚攻(韩国)雍氏,(东)周(借粮给)秦、韩。楚(怀)王怒(东)周,(东)周之君患之。

[苏秦]为(东)周谓楚王曰:“以王之强,而怒(东)周。(东)周恐,必以国合于所与粟之国,则是劲王之敌也。故王不如速解(东)周恐,彼前得罪,而后得解,必厚事王矣。”

——二策均言楚将景翠首围韩国雍氏。事在楚怀王十七年、韩宣王二十一年、秦惠王更元十三年,即周赧王三年、西周惠公五十五年、东周昭文君四十八年(前312);张仪欺楚之次年。二策首段为一事之异文,二策次段前后相连,均为苏秦的最早史料。《西周策》八“苏秦谓周君”,可证《东周策》八原文“为周谓楚王”前必有“苏秦”;刘向误信《史记》苏秦讹史而删,却漏删《西周策》八。旧多误信《史记》苏秦讹史,遂《西周策》八为伪托。《西周策》八,应编入《东周策》八之前,因为周赧王、九鼎此时不在西周国,而在东周国,苏秦又是东周国人。

楚围雍氏,共计两次:一楚怀王十七年、韩宣王二十一年、周赧王三年(前312),《秦本纪》秦惠王更元十三年“楚围雍氏”记之《西周策》八、《东周策》八“楚攻雍氏”言之,《竹书纪年》亦曰:“楚景翠围雍氏。韩宣王卒(312),秦助韩共败楚屈丐。”二是楚怀王二十九年、韩襄王十二年、周赧王十五年(前300),《韩世家》韩襄王十二年“楚围雍氏”记之,《西周策》四“雍氏之役”、《韩策二》一“楚围雍氏五月”言之(详下史料5758)。《秦本纪》、《韩世家》各失记一次,《楚世家》失记两次。《周本纪》周赧王八年(307)误记“楚围雍氏”(内容同于《西周策》四),《甘茂列传》误记秦昭王立年(前307)“楚怀王以兵围韩雍氏”。旧多各凭误据,各有误从。

去年(前313)秦相张仪欺骗楚怀王,今年(前312)楚怀王大怒伐秦,爆发了首次秦、楚大战。

楚怀王派出两路楚军:屈丐率领楚军主力伐秦之商於(去年张仪佯许之地),景翠率领楚军一支伐韩之雍氏(因为韩、秦此时连横结盟)。与此同时,赵军伐魏北疆,齐、宋联军伐魏煮枣(因为魏、秦此时连横结盟),越军则救魏。

秦惠王采纳张仪之策,派出三路秦军:张仪死党、魏人魏章率领秦军主力,在秦地迎击屈丐;甘茂率领秦西路军,伐楚地汉中;樗里疾率领秦东路军,先救韩地雍氏,后救魏地煮枣。

秦、楚首次争霸大战,最终扩大为秦、魏、韩、越、燕五国,与楚、赵、齐、宋四国之九国混战(详见拙著《庄子传》五十八章)

二周均未卷入今年天下大战。东周昭文君交结张仪而亲秦,于是借粮给救韩之秦军,触怒了楚怀王,因而忧虑楚军一旦攻取雍氏,可能进入东周夺取九鼎。

苏秦(约前350-前284)此时约三十九岁,居于洛阳乡下,闻讯进城,游说昭文君,借其忧虑,而下说辞,乃谓“齐、秦恐楚之取九鼎”(实非今年天下大战之主因),预判秦军“必救韩、魏而攻楚,楚不能守方城之外”,所以无须忧虑楚军攻取雍氏并入周夺鼎。

昭文君仍然忧虑,于是派遣苏秦使楚求情。

苏秦一到楚国,预判已被证实:魏章所率秦军主力,大败攻至秦地丹阳的楚军主力,杀死屈丐。甘茂所率秦西路军,伐楚汉中,取地六百里。樗里疾所率秦东路军,救韩雍氏,击败景翠(稍后又救魏煮枣,击败齐、宋)。

楚怀王无暇继续伐韩,遑论伐东周,而是怒于未得商於之地六百里,反失汉中之地六百里,又发倾国之兵亲征秦国,攻至紧邻秦都咸阳的蓝田而惨败。首次秦、楚大战,以楚国大败告终。秦国从此取代楚国,跃居天下最强。

此时苏秦尚未返回东周,仍在楚国,于是又拜见也向楚怀王预判伐秦必败的陈轸,引为同道,进献挫败张仪之策。陈轸不予理睬。[22]

 

38《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者,东周(国)洛阳人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苏代)弟(苏厉)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

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

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求说周(显)[]王。

(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按:文中二“显”,均当作“赧”。)

——事在周赧王四年、西周武公元年、东周昭文君四十九年(前311);秦、楚大战次年。《史记》苏秦讹史,误前苏秦之事三十年,因而误“赧”为“显”。其实苏秦在周显王、周慎靓王时尚未出道,周赧王初年才出道。

苏秦去年(前312先游说东周昭文君而使楚,后游说楚国谋臣陈轸而失败,大困而归,回到洛阳乡下,遭到兄嫂、弟媳嘲笑,因为其兄苏代、其弟苏厉均已仕齐而得富贵(《史记》误以苏秦为长兄,苏代为二弟)。于是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读书一年,今年(前311又从乡下进城,游说周赧王。

所谓周赧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可能与苏秦的洛阳乡下口音有关。异地口音,难辨城乡;本地口音,易辨城乡。所以天下布衣常常游仕异邦,因为“外来和尚好念经”。

 

39战国策·东周策》五:

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

苏子谓东周(昭文)君曰:“臣请使西周下水,可乎?”

乃往见西周之君(武公)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若是,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

西周君曰:“善。”遂下水。

苏子亦得两国之金也。(按:东周三苏,仅苏秦世称“苏子”,苏代、苏厉则否。)

——事在周赧王四年、西周武公元年、东周昭文君四十九年(前311);紧接上文的同年之事。《周本纪》未言此事;刘向误将此策编于《东周策》三“东周与西周战”、《东周策》四“东周与西周争”之后。旧或误据《史记》苏秦讹史,而误视此策为伪托;又或误据《东周策》误序,而误系于周赧王八年(前307)。交战之后的龃龉不易调解,交战之前的龃龉容易调解,此时苏秦人微言轻,竟能调解成功,已证事在二周交战之前。况且此事之后,苏秦离周仕齐。

“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是史载首次二周龃龉。据此推定西周惠公死于去年(前312),在位五十五年(前366-前312)。其子西周武公去年继位服丧,今年(前311)即位除丧,始计元年。

二周分立以后,一直不睦。西周惠公可能先是顾念幼弟东周惠公是父君西周威公之爱子,尚存手足之情;后来侄子东周昭文君继位,又碍于周显王寄居东周国所以一直没对东周国发难。均符合其谥号“惠”。

西周武公为太子之时,可能不满父君西周惠公对东周国忍让,因而即位以后,立刻挑衅堂弟昭文君,利用天下大旱,洛水流量变小,在上游截断洛水。后来又征伐东周,助韩、魏击秦(详下)。均符合其谥号“武”。

二周首次发生龃龉。东周国人苏秦闻讯进城,先游说周赧王而失败,再游说昭文君而为其出使西周国,小试牛刀,调解成功,兼得二周之金。但他胸怀大志,不愿求仕弱小而且内耗的二周,也不愿西行求仕暴秦,去年又已南行求仕强楚受挫,于是追随其兄苏代、其弟苏厉,东行往仕强齐。

张仪、苏秦相差三十岁,既非同辈,更非同师鬼谷子的师兄弟,但是均曾交接东周国昭文君。昭文君为求“安周”而遍礼天下游士,魏人张仪、楚人景翠年长而名重天下,又有杜赫力荐,因而礼遇较重,本国人苏秦年轻而声名未著,又无他人力荐,因而礼遇较轻。

 

40、《战国策·魏策四》二十:

周最善齐,翟强善楚。二子者,欲伤张仪于魏(襄王)。

张子闻之,因使其人为见者啬夫。

间见者,因无敢伤张子。

——事在秦武王元年、魏襄王九年、楚怀王十九年、齐宣王十年,即周赧王五年、西周武公二年、东周昭文君五十年(前310);上文之次年,张仪罢免秦相归魏之后。旧多不明张仪、周最、翟强史事,或误视此策为伪托,或误系此策于张仪相魏惠王时

前年(前312秦、楚大战,去年(前311)秦惠王死(前337-前311在位),其子秦武王继位。今年(310)年初秦武王即位,立刻罢免张仪,驱逐归魏。不久魏相田需死去,以前均曾相魏的魏人张仪、魏人公孙衍、齐人孟尝君,于是各自图谋复任魏相。

“周最善齐”敌秦(此前亲秦敌齐,乃是无奈之伪装,见上史料35),“翟强善楚”敌秦,都不希望亲秦而敌齐、楚的张仪复任魏相,二人都打算向魏襄王进言,中伤张仪。二人敌视张仪虽同,主张却异:周最希望魏襄王按照齐国意愿,让齐相孟尝君兼任魏相;翟强希望魏襄王按照楚国意愿,让太子魏政自任魏相。

张仪既是魏人,又曾相魏,在魏颇有党羽。得闻此讯,于是安插亲信担任见者啬夫,阻止了周最、翟强等敌秦者向魏襄王中伤自己。

齐宣王于是派遣苏代出使楚、魏。苏代先至楚,向楚相昭探明楚国意愿;再使魏,说服魏襄王,让太子魏政自任魏相。[23]

张仪谋复魏相失败,今年(310)五月死于魏国[24]。秦军长期不伐二周的历史,也就此告终。

本节所录周赧王从东周国迁至西周国之前的二周史料二十六条(1540),涉及东周国(含周王)的多达二十一条,因为周王寄居的东周国是天下中枢;涉及西周国的仅有四条(32343540),兼及二周的仅有一条(39。其中三条(263236)涉及秦、齐、魏、楚等列强觊觎九鼎。而周赧王从寄居东周国变成寄居西周国,根源仍是九鼎。

 

[13]《六国表集解》引《竹书纪年》,原作:“东周惠公杰薨。”杨宽曰:“杰为昭文君名。疑当作‘东周惠公薨,子杰立’。”今从。

[14]《周本纪正义》“(东周惠公)子武公,为秦所灭”,年、国皆误。东周昭文君元年为周显王十年(前359),一百多年后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灭东周,是为年误。东周国无武公,西周国有武公,是为国误。

[15]《韩世家》韩昭侯元年误后四年,在位年数误少四年。详上[9]

[16]《秦本纪》:“秦惠王十三年(前325)四月戊午,秦君为王,韩亦为王。”《韩世家索隐》引《竹书纪年》:“韩威侯八年(前325)五月,梁惠王会威侯于巫沙,十月郑宣王朝梁。”《秦本纪》“韩亦为王”为补注今年稍后之事,非同时称王。《竹书纪年》“韩威侯”、“郑宣王”为同一人,五月在巫沙称王,比秦称王晚一个月。

[17]《鲁世家》:“鲁景公二十九年卒(当作二十三年,前323),子叔立,是为平公。是时六国皆称王。”《鲁世家》少鲁恭公六年,多景公六年。

[18]《韩策三》六:“东孟之会,聂政、阳坚刺相兼君(前374。许异蹴哀侯(当作懿侯)而殪之,立以为郑君。韩氏之众无不听令者,则许异为之先也。是故哀侯(当作懿侯)为君,而许异终身相焉。”

[19]误者所据,乃是《水经·河水注》引《竹书纪年》:“梁惠王十三年(前357),郑(昭)厘侯使许息来致地:平丘、户牖、首垣诸邑。及郑驰地,我取枳道与郑鹿。”韩昭侯十二年(前351)申不害相韩之前,许异为相,故命同宗许息“致地”(献地,非易地)。

[20]旧多不明魏襄王翌年(前318)改元、齐宣王当年(前319改元,误以为齐威王死于前一年(前320,误前一年),魏惠王死于后一年(前319,不误),因而难明史事因果。

[21]二策景翠之“翠”,旧皆讹为“鲤”。“景鲤”并非“景翠”(又作景缺、景快),有二证。其一,景翠为武将,景鲤为文臣。《楚世家》“楚王弗听(陈轸),因使一将军西受封地”,明言随张仪归秦取地者为将军。《魏世家》作“使人随张仪”,《屈原列传》作“使使如秦受地”,盖司马迁亦疑至秦取地者非景鲤而含糊之。其二,景翠仕于楚威王、楚怀王,死于楚怀王二十九年(300),详下[35]。景鲤仕于楚怀王、楚顷襄王。

[22]《战国纵横家书》二二“苏秦谓陈轸章”:“齐、宋攻魏,楚围雍氏,秦败屈丐。苏秦谓陈轸曰……。”事在楚怀王十七年(前312)秦、楚大战下半年。

[23]《魏策二》十三:“田需死。(楚相)昭鱼谓(齐使)苏代曰:‘田需死,吾恐张仪、薛公(孟尝君田文)、犀首(公孙衍)之有一人相魏者。’代曰:‘然则相者以谁,而君便之也?’昭鱼曰:‘吾欲太子之自相也。’代曰:‘请为君北见梁王,必相之矣。’昭鱼曰:‘奈何?’代曰:‘君其为梁王,代请说君。’昭鱼曰:‘奈何?’对曰:‘代也从楚来,昭鱼甚忧。代曰:“君何忧?”曰:“田需死,吾恐张仪、薛公、犀首有一人相魏者。”代曰:“勿忧也。梁王长主也,必不相张仪。张仪相魏,必右秦而左魏。薛公相魏,必右齐而左魏。犀首相魏,必右韩而左魏。梁王长主也,必不使相也。”王曰:“然则寡人孰相?”代曰:“莫如太子之自相。是三人皆以太子为非固相也,皆将务以其国事魏,而欲丞相之玺。以魏之强,而持三万乘之国辅之,魏必安矣。故曰:不如太子之自相也。”’遂北见梁王,以此语告之,太子果自相。”

[24]《六国表》秦武王元年(前310):“张仪﹑魏章皆死于魏。”《韩世家索隐》、《张仪列传索隐》均引《竹书纪年》:“(张仪以)今王(魏襄王)九年(前310)五月卒。”《秦本纪》“秦武王二年(前309),张仪死于魏”,《魏世家》“魏襄王十年(前309),张仪死”,均误后一年。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