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的高等教育问题研究

 你我同行66 2015-02-13

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的高等教育问题研究

我国“城镇化”概念,初见于辜胜阻发表于1991 年的《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1999 年中共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这是我国首次在最高官方文件中使用“城镇化”。城镇化的含义可以表述为: 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渐进的历史过程,其实质是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变的过程。作为历史过程的城镇化,包含城镇数量与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结构和功能的转变。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剩余是首要条件,工业化是根本前提,转移人口的数量决定了城镇规模,人的素质决定了城镇文明。城镇化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城镇化建设需要优势资源予以支撑,高等教育在各类优势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高素质人才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高等教育则是培养高素质劳动力的根本力量。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其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为加快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持续有力的支持。因此,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的高等教育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一、高等教育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1. 驱动人口流动,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集中,是城镇化的根本目标,高等教育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来自农村的受教育者,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渴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成长为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符合产业行业标准的高级专门人才。通过这条途径,既有利于受教育者获得高收入的就业岗位,也有利于获得城市户口。高收入的就业岗位能够直接体现出受教育者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城市户口能够实现一些现实的生活需求,如子女上学、办理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等。因此,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深入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农村受教育人口流动加速,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从相对欠发达地区集中到发达地区的人口越来越多。[1]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呈现出逐步向高学历发展的趋势,以江苏农民工为调查范围: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6. 7%,初中毕业的占 27.9% ,高中毕业的占 19. 8% ,获得中技中专学历的占 33%,获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 12. 6%。美国农业经济学家凯吉瑟的研究证明,乡村人口接受教育水平提高 10%,将增加 6% ~7%的农民迁出农业,从而实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力度便逐步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共识。高等教育可以实现培养农村人口成为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这部分受教育者回到农村又可以指导其他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工开展技术革新和农业劳作,从而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多,进而驱动农村人口继续向城镇迁移,也就实现了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循环过程。

2. 汇聚人力资源,提高人口素质。

优质的人力资源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是创造高素质劳动力的根本力量。人才的竞争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核心竞争,意味着参与城镇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条件,具体涉及到: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和整体作用的发挥等。[2]城镇化建设进程高度依赖于高等教育为其培养和输送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反之,城镇化建设也对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是对公民进行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场所,在其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汇聚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重要作用。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进入社会某一行业领域,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通过行业发展的自身作用进行二次融合,形成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高等教育实施人才培养,提供优质人力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人口素质的提高。[3]所谓人口素质,一般理解为人口群体在科学水平、文化水平、生理健康、心理状态、劳动技能和个体意识等方面的综合质量。人口素质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其包含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高的人,必然是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进而拥有较强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劳动者。受教育者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受教育者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具备相对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团队合作精神与协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对其他人群素质的提高,产生着越来越广泛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总之,高等教育质量影响着人力资源质量,人力资源质量影响着人口素质水平,进而影响着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教育实施人才培养在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推动科技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城镇化的主要标志,高等教育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它来源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高校的各种功能活动,如: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都是基于学科而展开的。高校可以通过学科整合建设,充分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学科优势,实现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引领地方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高校学科结构既是相互制约,又是相互促进的。第一,高校学科设置应当与区域产业布局相适应,学科结构调整应当与经济社会产业结构转变相适应。只有做到学科与产业实现合理对接,学科设置与产业布局相适应,高校才能提高自身科研水平,不断产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科研成果,从而逐步形成具有社会效益的学科特色和学术优势。只有做到学科结构调整与经济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高校才能吸引更多相关产业研究领域的的高层次人才,才能获得更多来源于产业、行业的办学资源,进而逐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社会知名度。第二,高校的学科建设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产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高校的学科结构决定了其院系划分、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方向和社会服务领域等,进而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不同方向、不同特点的人才、汇聚成各类适应行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的人力资源,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产业结构的改变。第三,高校科研不仅可以实现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而且还可以通过教育成果转化,实现加强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专业知识推广。在高校为产业调整升级提供支持的过程中,产业骨干和相关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工程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会有力促进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从而使得企业和高校实现合作共赢成为可能。

二、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状态。

1. 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历程。

对于我国城镇化的历程,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如: 叶嘉安等( 2006) 对我国城镇化历程进行了回顾,将建国以来城镇化发展进程划分为4 个主要波( 阶段) ; 蔡秀玲( 2011) 将建国以来城镇化发展进程按照宏观 2 阶段、中观 6 阶段和微观 8 阶段划分等。总的来看,相关研究对城镇化的历史分期取得一些基本的认同,同时在阶段划分数量、分界年份、阶段划分标准等方面又存在不同的认知与判断。笔者主张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1978—1995 年) : 城镇化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国际标准的 30%,并且城镇化年增长率只在 0. 2% ~ 0. 86% 之间,年平均增长率在0. 53%左右。第二阶段( 1996—2003 年) : 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根据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当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达到 30% 时,这个国家城镇化发展就处在加速发展时期,[4]从 1996 年开始我国的城镇化水平首次越过 30% 这个界限,而且在这个阶段我国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 1. 3%左右。第三阶段( 2004 年至今) : 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城镇化速度有所降低,从原来的 1. 44%降低为 1. 23%,甚至更低。

2. 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设市城市数量在 2010 年已经增加到 657 个,建制镇为 981个,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 1 个百分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格局。第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推进城镇化建设,将逐步实现城市的发展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布局整合集聚、行政资源集约高效,城乡和区域规划统一实施、基础设施同步建设、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对接配套等。有些面积相当,地缘相邻,产业均为商业、贸易、旅游、服务业的行政区域,[5]实施统一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减轻财政负担,减少人员开支,降低行政成本。

第二,城市综合实力继续增强。城市的空间布局更优化,通过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历史文化和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能够形成金融、科技、教育等多元化发展的新产业格局,加快人才、资金、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城区一体化建设。[6]第三,城市人口规模和区域进一步扩大。近年来,我国多城市相继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撤县设区,提档升级,统筹区域整体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旨在突破城镇化发展瓶颈,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以江苏为例,近年来多地刮起区划调整风潮,区划调整动作频频。2009 年,南通市将通州撤县设区纳入主城; 2010 年,徐州将铜山撤县设区; 2011 年,扬州将江都撤县设区; 2012 年,苏州市撤销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设立姑苏区,吴江撤市设区; 2013 年 1 月,泰州市下辖的姜堰撤市设区; 2013 年 2 月,南京行政区划调整获国务院、省政府批复同意,除了“四区合二”,同步调整的还有溧水、高淳撤县建区。至此,江苏省近 5 年以来,共有 6 个城市调整行政区划。行政区划的调整,意味着城市人口规模和区域进一步扩大,有利于拓展城市整体发展空间,增强中心区域辐射能力,有利于吸纳更多增长要素,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可以加强资源的整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发展质量。

三、国际经验的借鉴。

1.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与高等教育发展。

笔者将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与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结合在一起,进行了梳理( 见表 1) :

 

2.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新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早已步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信息化成为主旋律,世界城市化发展也相应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城市与乡村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环境相对和谐,城市发展迅速,综合功能日趋完善。在这一新的历史阶段中,城市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第一,动力机制改变。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兴起,改变了城市化的传统动力机制。信息技术、信息手段、信息水平成为直接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其中信息技术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发达国家城市均已开启信息化、数字化城市建设的进程。城市化进程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取代传统工业,服务业逐步成为新兴产业的支撑力量,城市也随之由产品制造中心向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商业商务中心转变。第二,城市形态变化。大城市、巨型城市区域和大城市群( 带) 逐步成为城市化最具活力的形态。国际大都市的地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进步倍加凸显,巨型城市区域成为正在逐渐形成的城市形态,城市群( 带) 发展迅猛。第三,城市化区域变大。逆城市化和郊区化趋势明显。所谓逆城市化是指大城市人口明显减少,中心城区的人口和产业向城市地区以外的中小城市迁移和扩散或者向城市边缘地区扩散,郊区化是指中心城市大量人口向郊区及更远的乡村地区迁移。由此引发的现象是更多的人口集居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带,导致城市化的区域不断扩大。第四,城市发展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城市功能得到强化,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人居环境得到美化,很多城市都有一整套更新发展战略。第五,城市特色显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世界城市之间联系日益紧密,导致国际分工细化,不同城市拥有了不同特色的优势产业,城市个性和城市特征越来越明显。第六,人与环境和谐。人们对于城市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步增强,城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居住区,逐步实现经济高效、居民满意、生态和谐,人与环境将进入共生、共享、共荣的良性发展状态。

3. 高等教育与城市化进程的互动机制。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建设在资本、教育、技术、人口素质等方面优于我国,高等教育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作用效果显著。研究表明,世界 182 个国家( 地区) 的人类发展指数与城市化率之间直接表现出正向关系。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成功经验,以及世界范围内各国争相步入城市化轨道的迹象说明: 人才资源特别是高素质高水准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最直接、最强劲有力的推动力量。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影响着一国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加强城市化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互动性是不能忽视的。从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城市化的进程与经济、社会、教育、基础建设等多方面发展是一致的。世界银行曾经就知识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做过专门的系统研究,经过对 100 多个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实绩取样分析后发现,以知识促进城市发展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城市化与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经济增长互促共进,以及知识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基本规律,反映出城市化进程与高等教育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依托的,高等教育对于城市化发展水平起到内在支撑作用。第一,经济越发达,人口越多,就会推动当地高等教育发展,高等院校数量、人才培养规模就会扩大,人才培养质量就会提升,高等教育就越发达; 高等教育越发达,则越有利于当地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从而驱动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有学者曾对美国 51 个州的高等院校数量、分布和各州的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地域面积、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作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各州高等院校数量与其经济发展状况、人口数量基本呈相互促进关系。[8]第二,社会经济越发展,城市化程度越高,城市化水平提升的要求就越高,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就越迫切; 高等教育越发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越大,城市化程度和城市化水平就越高。这种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经济与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以欧洲发达国家为代表。第三,城市化进程建立在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大量中高级技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在教育超前发展中求得城市化自身的发展。这种坚持教育超前发展,带动城市化发展的良性互动,以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国为代表。

四、我国高等教育在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1. 受高等教育的农村人口比例总体不高。

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人口素质还有待提高。一方面,与城镇人口相比,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调查显示,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7—8 年,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占 70% 以上,高中文化的大约占 16. 8%,比例不是很高。另一方面,从农业水平和技术情况来看,科技素质还不是很高。[9]据有关调查,一年之内接受过一次科技培训的农民不足三分之一,接受过三次以上技术培训的农民不足 3%,科技培训的覆盖面很小。另外,新生代农民工想要实现城镇化的成功转变,还受到个人素质不高、知识技能欠缺等因素的制约。农民工由农村居民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并融入城镇社会,在城镇立足,其自身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自我发展能力都是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文化素质高或者拥有相关职业技术的农民工,进城后容易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从而获得相对稳定的收入和保障,容易融入城镇社会,主要体现在: 树立城镇居民的观念,主动承担城镇居民的义务,得到城镇居民的认同等。[10]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是农民工总体文化素质与职业技术水平不够高,职业能力欠缺,容易造成他们在职业诉求、权益维护、心理调节和人际交往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

2. 高等教育规模与城镇化水平不匹配。

第一,综合经济指标在国内比较领先、转移人口数量比较多的省份,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却相对较低。以沿海省份广东、浙江、江苏、山东、辽宁作为一组研究对象,广东作为综合经济指标高,转移人口数量大的代表省份,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相较江苏、山东等省却是低的; 浙江省辖地级城市的综合经济指标和人口数量都高于辽宁省,但高等教育的规模却远远低于辽宁省。[11]因此,扩大高等教育整体规模,均衡全省高等教育资源对于广东和浙江两省来说是值得研究的。第二,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受到一定程度制约。如河南和四川两省的地级城市高等教育的规模虽然略高于浙江省,但综合经济指标远远低于浙江省,加上其城镇人口数量又远远高于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对于此类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客观上受到综合经济指标的影响的人口大省,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如何将人口数量大省转化为人力资源大省,在城镇化进程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培育优势学科,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3. 高等教育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作用效果有限。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商品和服务生产不断转变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商品和服务生产。[12]然而,由于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导致的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在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中,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的主要有以下两大因素: 第一,人才制约。重点发展产业所需人才大量缺乏,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结构水平偏低。据统计,目前我国 IC 设计人才短缺 25 万,电信专业人才短缺 50 多万,网络管理专业人才每年需要增加 14 万,其他如现代物流、保险业等现代服务业的高级专业人才供需缺口同样较大,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综合竞争力。第二,知识制约。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面临着核心技术知识的制约,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上面临着广大产业工人缺乏新技术知识的制约。因此,迫切需要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以扩大现代服务业各类人才的培养规模,解决现代服务业人才短缺问题。

五、对 策。

1. 高等教育发展应当多样化。

推动高等教育按照分层、分类进行人才培养,有利于驱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能够形成城镇化建设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首先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第一,办学模式多样化。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必然将产生一批包括城市圈、综合性功能和专业功能等分工定位的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必然要求区域高等教育进行体系创新、重构,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形成拥有少量综合性、以学术和科研为主导的大学、一大批教学科研并重的院校、大量以就业为主导的高职高专院校和社区学院的系统布局,实现院校结构重组。第二,办学风格多样化。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等学校明确办学定位,发挥传统优势,结合自身特点,打造校园文化,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品牌,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13]第三,办学层次结构多样化。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符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拔尖创新人才、高级专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第四,专业设置多样化。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视基础学科建设,将应用型学科作为主要发展对象,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积极发展经济建设急需专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第五,考虑到高等教育在各省发展不均衡,应统筹发展,整体提高。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鼓励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加大东部地区高校对西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力度。

2. 学科结构调整需要合理化。

学科发展与产业发展之间具有强烈的双向关联,高等教育的学科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可靠途径。因此,要结合产业结构需求,合理调整高校的学科结构,并作用于产业发展。第一,重视学科发展与区域产业相结合。要积极发展与高校所处地域、行业产业发展相对应的学科,加强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开放合作,实现学科与产业双向整合、协同发展,建立起完善的产学研合作体系,通过校企合作新模式,不断强化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第二,重视建立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应当善于突破学科专业的壁垒,将主干学科和主要学科基础相近的专业进行合理合并,以便有利于整合资源; 跨学科设置交叉学科专业,设置新兴学科专业应有利于整合学科资源,是优化学科结构的有益途径。第三,重视打造优势学科、特色学科。要培育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的学科群,对传统学科专业要善于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新的技术装备和实验手段进行改造; 发挥市场主导的调节机制的作用,大力扶持新型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充分发挥边缘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发展优势,不断开拓学科新的专业生长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新老学科的整合与新老专业的优化。第四,重视处理好地、产、学、研在学科结构建设中的逻辑关系。结合高校办学自主权,政府侧重于加强宏观管理,减少教育资源浪费; 产业、行业侧重于参与高校学科质量的评估保障,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监督体系和保障体系等,有效增强高校学科设置的合理性和灵活性,有针对性地促进高校学科发展; 高校侧重于充分运用办学自主权,自主创新,确保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总之,高校学科结构建设应符合我国产业结构,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以及社会需求,主动进行调整、优化,进而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以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为导向,为经济社会服务。

3. 人才培养过程必须科学化。

人才素质与水平是城镇化的重要条件,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是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按照城市文明的要求,大力加强高校人才培养。第一,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但是创新型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不突破这一瓶颈制约,就难以在自主创新中有所突破,难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14]因此,必须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理念,突出实践性和创新性。第二,确立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标准相较于教育目标,更加微观,主要包括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通用标准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各种类型人才养的基本质量要求; 行业专业标准是在通用标准的指导下,规定行业领域内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要针对行业需求,结合专业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准确定位和细化人才培养方向,使得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第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目前比较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有: 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终生学习型人才培养模式等。[15]第四,丰富人才培养途径。改革创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突出学生自主实践创新,强调校企深度合作,切实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及专业知识、技能和水平。[16]第五,实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①“为什么评价”:评估本身不是目的,它的着眼点在于通过评估改善教学质量,实现人才的质量保障。②“谁评价”: 要组织高校、企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育的质量评价。③“评价什么”: 重点评价教育的理念、制度、目标、计划、过程、方法、教材、学生参与实践教育的质量效果等。④“怎么评价”: 可以通过组织听课评教、现场操作检查、问卷调查、学生评教等形式实施质量评价,注重过程评价。⑤“评价后怎么做”: 建立评价信息反馈机制,通过质量评价,完善教学方案,纠偏教学过程,提高培养质量。

4. 高等教育管理重在系统化。

教育质量是上述三项改革效果的直接体现。因此,开展系统化的教育质量管理十分重要。第一,从管理的时间维度看,应强调全程管理。从新生入学教育,到在校学习期间的各种学习、训练、实践等,最后到毕业教育,都应该进行系统管理,做到全程育人不断线。第二,从管理的内容维度看,应强调全面管理。从教职员工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及从学生的德、智、体等全方位进行管理,贯彻执行各种制度,使教学质量的监督有可靠保障,做到全员管理不缺位。第三,从管理的方法维度看,应强调质量管理的方法多样化。实施战略化管理,用规划的手段,项目的形式统筹各项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结合实际制定质量保障具体措施,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做到全面管理求创新。

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的高等教育问题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