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批 评】祝昌勋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优秀作品集评 ■朱以撒 杨吉平 上官甫贵

 观照斋 2015-02-13

 

 批 评 


祝昌勋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


优 秀 作 品 集 评





(局部)




 朱以撒点评: 

 

  祝昌勋此作(如图)以对联形式表现。对联讲究对称,由对称而产生均衡的美感。这件楷书让人联想到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是一件干净、安静之作,玉宇澄明、秋水长天。


  此作以气息胜。时下的作品都希望呈现出动感,不惟行草,楷隶篆亦如此,动多而静少,以为动,尤其是不加节制之大动最能引人注意。此时的创作观、观赏观如此,也就作品干净者少、安静者少。祝昌勋的楷书展示了我们不常见的一种气息,静穆、洁净之气息,常人难至。静穆、安和、儒雅、斯文这些气息是培养出来的,是缓慢渐进的,没有内在之净、之静,笔下想必也难有此。世上之作,如虞世南这般已无多,祝昌勋能承虞氏之余绪,且作品中有所传达,已是甚好。技法熟练固然重要,但技法保证了书写,却培养不出如此气息。比技法更高的是审美境界,它驱使技法追求的方向。很多作品是嘈杂的、庸俗的、粗糙的、丑陋的,审美理想是如此,并没有意识到有何不妥。祝昌勋走的审美之路正好相反,营构了一个洁净的世界。当然,我与他毫无交往,只是从作品本身来揣度,以为洁净令人品咂不已。这件作品用笔徐缓,不动声色且自然从容,笔下谈不上激情涌动,在温和的行笔中显出提炼和纯粹。有的人行笔动作很大,他则很小,纤罗不动、涟漪不起。没有明显的粗细之分快慢之别,甚至有些平分秋色,但味蕴其中,这就是本领了。苏东坡曾云:“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此作便是如此。宋人张戒认为:“若无意味,譬之山无烟云,春无草树,岂复可观。”楷书易有形无味,固须蕴味,透露出而动人。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无技巧就是最好的技巧,让人看不到你在弄技、炫技,静水深流,反而不易。


  此作结构平正,疏朗清畅,具有均衡、匀称、恰当的特点。以正为宗,不故作欹侧、颠仆或反比例,对称的结构方式,因此不奇不怪,守住常道。惟不同的是在平正中有迎送、伸缩、短长这些细微的调节,因此平正中有趣味。


  如此创作当如何再进展呢?如果只想往这条路上走,那就再求精深,再上境界。而另一条路则是拓宽路径广博吸取,由审美跨度小而跨度大,匠心熔铸,自开堂奥。当然,这个难度就大了,但是也更有希望在前。



 杨吉平点评: 


  与其他书体不同,楷书有大楷、中楷和小楷之分。这种分类法沿用了数千年而没有受到异议,说明了这种分类的科学性。事实上,楷书因字形的大小会出现不同的笔法特点和书写难度,大字有大字的字法,小字有小字的字法,体现在风格上便是小楷与大楷的大异其趣(中楷则一般被忽略,归到大楷系列)。大楷一般沿用唐楷的书写方法,小楷一般沿用魏晋小楷的书写方法,大楷与小楷几乎成为两种书写流派。大楷的结字基本方正,字形端庄大方,适合碑版、牌匾使用;小楷结字较扁,字形精密小巧,适合抄写文稿。这种分工延续的结果,往往是一位书法家而出现大楷、小楷风格不统一的情况,这种情况还比较普遍。这样,我们评判楷书也只能依据大楷、小楷各自的审美标准来进行。


  祝昌勋的楷书显然属于小楷系列,且是魏晋小楷系列。然其气息、笔法、字法均与魏晋小楷有相当大的距离。


  先说气息。魏晋小楷,由古隶演化而来,有简书之流畅,隶书之厚重,民间书法之质朴,文人书法之儒雅,一言以蔽之,古雅。而祝昌勋此作字字孤立,点画纤细单薄,纯是隋唐以下做派,专以精细为能事,些无自然质朴之气,内容为抄写现成长联,文气尽失。其中最大的不足便是古厚不足,气息浅近,内蕴不足故也。


  再说笔法。祝昌勋写字中规入矩,不能说他的笔法有问题,但其笔法确实不够高古。一是纯以楷书笔法为之,且多初唐楷书笔意,线条单薄,粗细平匀,缺乏变化,有硬笔书法之嫌。尤其是用笔的起伏变化几乎没有,这种写法的直接后果便是书作缺乏节奏变化,像一个呆若木鸡、面色苍白、一无表情的人,无论如何不能给人以生命力之美感。再一个是过分一律的墨色变化,究其根本,还是用笔问题。馆阁体讲究用墨的“乌、光、亮”,其前提便是用笔的停匀到位,不允许用笔的速度变化,其结果便是墨色的毫无变化及笔画的绝对光洁。这种墨色同样给人以缺乏生命力的感觉。毫无疑问,笔法过死是此件楷书作品的致命弱点。


   再说字法。祝昌勋楷书的结字同样可谓之中规入矩,其四平八稳、淡定平静一如其笔法,与其说超常稳定,不如说过分寡气。楷书虽然不如行草书那样容易表现激情,但没有激情,楷书同样不能打动欣赏者。从此件楷书的结字上,不难看出作者完全是在用一种“写字”的心态来写字的,而不是书法家应有的书写一己之情怀的意绪。这样的结果便是每个字都平稳平淡,每个字都平淡无奇,久看则索然乏味,了无情趣。


  从取法而言,祝昌勋师法魏晋,但精神则失。原因是取法乎下,没有直接学习钟、王,而是从唐楷、明人中寻问消息。比如笔画之间的断笔,在其作品中普遍运用,便是学习明人的后果。明人不能看到魏晋墨迹,纯从刻帖中摹习,将拓帖出现的墨迹掺进笔画致使出现断笔的现象误为魏晋笔法,以致出现断笔过多,影响气韵的现象。综上所言,可以断定,祝昌勋先生对写字与书法艺术的理解还有很大误差,误将写字当书法,从而停留在写字阶段而不自知,如不幡然悔悟,恐怕会出现南辕北辙的可怕后果,此作书者不可不知者也!



 上官甫贵点评: 


  祝昌勋此作师承明代王宠,显影了王宠楷书的某些特点,如:1、结字疏朗,点画舒展,笔势开张,欹正变化。2、某些字的结法左下收敛,右下舒展,构成一定的险势,同时获得一种空灵美和含蓄美。3、用笔干净利落,笔力劲健。


  结字疏朗是小楷结字的内在需要,但是,结字疏朗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结构松散。祝昌勋此作艺术效果似乎还不太理想,有以下几点:


  一、结体存在平正、平淡现象。以此书上联为例(从右至左):第1行第1列的“溯”字、第29列“纵”字、第36列“试”字;第2行第24列“洲”字、第27列“扪”字;第3行第2列“路”字;第4行第8列“朝”字;第5行第30列“观”字;第6行第2列“径”字、第32列“联”字等,这些字,上下左右四个角基本处在等高、等宽线上,致使过于平正。这种平正,我认为仍然是初级阶段的平正,而不是打破险绝之后实现质变的平正(下联也有许多类似情况)


  二、结体存在法度不严并时有松散现象。开篇第1行第1列的“溯”字,中间部首末横越占“氵”旁的位置,有种强行抢道插队之感,属于理法不通之弊。开篇第1行第3列的“迹”字,右边的“亦”左右两点,其长短辐度、外凸内凹孤度、上细下粗程度基本一致,且两点偏长。这种把短的呼应点拉长,又缺乏艺术美的情况还体现在上联的“襟”字和下联的“标、亲、骡、缥”等字上。第3行第9列的“神”字,笔画过于往上分布,致使上重下轻,下端空虚,此属法度不严。下联(从左至右)第4行第7列的“花”字、第5行第7列的“休”字等,都是法度不严造成的结构松散。


  三、结字存在“俗结”现象。上联第2行第26列“井”字,此字被写“俗”的原因:一是两横占位偏上且起笔用笔雷同,二是撇、竖占位不居中且撇、竖起笔用笔雷同。第4行第6列“乃”字,上面斜势的两撇与勾拿之身等斜向安排,字形过长。一般而言,“乃”字其势不可直长,长则变“俗”。下联第6行第17列“来”字,这个字被写“俗”的原因是:横也长、竖也长、捺也伸,按常理此字结法当是横短竖长捺伸。


  四、结字存在生硬别扭和“秀古”现象。此书上联第4行第10列“岳”字、下联第3行第16列“岂”字,这两个字部首“山”斜侧别扭,仿若一块铁皮焊接在上面,上斜下正,势不两立。下联第4行第4列“事”字结法,纯属“秀古”,上端的“口”完全往左移,逃离中间竖勾的穿过,结果形若残疾的独眼龙。还有上联第3行第3列的“隔”字右边起笔横上加一点,这种“秀古”现象,给人一种阴阳怪气的感觉。另下联“範”字用法值得商榷,“范贤”应是指历史人物“范长生”,用“范”更妥些。


  总之,整幅作品看上去,不管是整体结构还是单字结构,我个人认为都存在一些别扭、生硬、不自然、不和谐统一的现象,愚以为主要症结在于用笔雷同,笔法单调且无性情注入,字字各居其位,少有关照,致使字姿、笔势、神情不能凝聚在一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