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乱弹(九)袁崇焕真相考述之一:研究历史正确的方法

 昵称19615820 2015-02-14

历史乱弹(九)袁崇焕真相考述之一:研究历史正确的方法

(2013-06-27 15:37:08)
标签:

历史

杂谈

     袁崇焕是极富争议的一个人物,在传统的历史主流观里,他被塑造成一个正面人物,在明末边患肆虐的辽东,站在最前线英勇抗击后金,可为民族英雄、良臣名将。袁崇焕的结局也非常凄惨而富有戏剧性,这也是他备受同情的最大原因。那么对于这样的主流观点,在现在的网络时代却涌现出很多反对的声音,如今网上按照对袁崇焕的评价可以分为三类人:对袁崇焕推崇备至、认为其无愧于民族英雄的,是为袁粉;对袁崇焕彻底推倒重来,认定其为卖国汉奸的,是为袁黑;而介于两者中间的,认为袁崇焕并无卖国行径只是无能误事的,是为袁灰。
    本博主首先表明一下个人的观点,是袁灰但靠拢袁黑的那类。为什么这么说呢?的确,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袁崇焕卖国,但在我们阅读各种史料之后,难免会对袁的一系列行为产生深深的疑惑。有些人会认为我们无法回到过去,所谓史料都带有前人的主观判断,不足为信,有句俗话说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嘛。那么我们真的没有办法从现今残存的资料里去还原历史真相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对历史的研究,对真相的考证,有三个重要原则:
    一是首重第一手资料。什么叫第一手资料?比如奏折、圣旨、信件、账簿、起居注等记录时人真实言行的资料,这里面的东西做不得假。二手资料,也就是他人记录的历史,可信度就要大打折扣了,这里面毕竟有作者本身的局限性,甚至很多道听途说的都记录在案,根本不足为凭,对二手资料的可信度分辨也是相当不易的。
    二是从结果进行推导。这什么意思呢。用大白话说,就是不要只看一个人说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什么,造成什么结果。例如在袁崇焕的问题上,有两个非常典型的盲点,首先是袁崇焕取得的成绩,主流历史观灌输的是袁崇焕抗击后金取得了相当的战果,是后金最惧怕的人物,他死之后,大明再没有恢复元气。那么对于这样的说法,到底可不可信,我们就必须去研究一下,袁崇焕在位期间到底干了什么,对大明和后金分别造成什么后果。其次是袁崇焕擅杀毛文龙的问题,袁本人说了一大堆理由,那么这么多理由到底成不成立,是部分成立还是全部成立都必须一条一条的去证实,毛文龙之死又造成什么结果,这些都是必须考证的。
    三是诸多史料尤其是二手资料里,正面反面的观点都有,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去分辨真假对错?最好的方法是把正面的、反面的观点都摆出来,都研究一遍,用自己的大脑判断哪种更合理更可信,而不是凭主观感情臆断。
    以上三点,在后面对于袁崇焕真相的考述中将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也没有精力去做非常详实的资料搜集工作,后面仍然是以杂文形式随便说说,不妥之处,如果被真正的历史学者看到了,还请海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