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台》走马汤

 学中医书馆 2015-02-14
《外台》走马汤
    (又名:张仲景飞尸走马汤)
    (方组、临床参考用量)杏仁2枚  巴豆2枚(去皮心,熬)
    上2味,以绵缠粉碎,加热汤20ral,捻取白汁,饮之当下。
    (功效]开肺利气,温通泻下。
    (主治)中恶,心腹胀疼,大便不通;寒疝腹痛;积寒腹痛,
便秘,脉弦紧或沉弦。    、

    (临证加减}
    1.因暴食冷物,突然脘腹胀痛,痛甚拒按而不发热,甚者
肢厥面青,舌滑不渴,确属胃肠寒积者。若去杏仁,加干姜益其
温,加大黄益其泻,又反佐巴豆之毒性,使巴豆攻而不过,即
《金匮.杂疗方》中之“备急丸”也。
    2.飞尸鬼击的证治:飞尸主要表现“心腹刺痛,气息喘急
胀满,上冲心胸”。因其发病,“若飞走急疾,故谓飞尸”。鬼击,
也是急性病,“得之无渐,卒著”以“如人以刀茅刺状,胸腹内
绞急切痛”为主证,两者都是感受秽浊之气而成。因此也都可以
用走马汤攻下秽浊。
    3.飞尸鬼击的辨略:巢氏病源谓中恶飞尸鬼击皆以忽然心
腹绞痛为主,然卒疝也,同样是急性发作腹痛之一证候,但鬼击
必须有吐血鼻血之症.飞尸则以气息喘急为主证。二者皆有心腹
刺痛。而卒疝之剧痛,则见于脐腹,三者之病均不离开胃肠,所
以用巴豆迅速通利,杏仁宣肺润肠,都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但须
注意以寒性实性为主,故凡卒然心腹胀痛属实之证,如干霍乱
(绞肠痧)急性寒疝之类病证,俱宜以本方迅速通利之品来治疗。
盖取其能调整肠胃间因于气寒而功能紊乱的现象,亦即通则不痛
的意见。[金匮要略译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
    4.巴豆霜胶囊治疗肠梗阻:将巴豆霜胶囊(每粒胶囊150
~300mg),成人每次用工一2粒,4,JL酌减。[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通讯,1974,(1):34]
    5.巴豆为主治疗胆道蛔虫症:用巴豆仁切碎置胶囊内,每
次服lOOmg,t]~JL酌减,每3—4小时用药一次,致畅泻为度,
每24小时不超过400mg。获满意疗效。并认为其机制可能与巴
豆能使胆总管括约肌松弛,促进胆汁排泄,有利于解除胆道梗阻
有关。[新医药学杂志,1977,《2,;183
    6.巴豆十四枚,龙胆草一两,半夏一两,土瓜子一两,桂
枝一斤半。上五味,合捣碎,以两布囊贮,蒸热,更番以熨之;

亦可煮饮,少少服之。治卒有物在皮中如虾蟆,宿昔下人腹中,
如杯不动摇,掣痛不可堪,过数日即杀人。此本在杂治,病名曰
阴尸,得者多死,名阴尸方.[肘后方]
    7.若惟腹大动摇水声,皮肤黑,名曰水虫。治之方:巴豆
九十枚,去心皮,熬令黄;杏仁十六枚,去皮尖,熬令黄。上二
味捣相和,服如小豆一枚,以水下为度。勿饮酒佳。忌猪肉、芦
笋,名水虫方。[肘后方]
    8.治一切赤白泄痢,腹痛,里急后重者。即本方二味等份,
同烧存性,研泥溶蜡,和丸梧子大,每服一二丸,煎大黄汤,间
日一服,名杏仁丸.
《外台》走马汤,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

  杏仁二枚,巴豆二枚(去皮心,熬)

  上二味,以绵缠槌令碎,热汤二合,捻取白汁饮之,当下。老小量之。通治飞尸。鬼
击。病。

  [词语注解) ①走马:走马二字形容药效之捷速。

  ②中恶:病名,见《肘后方》。证见突然扑倒,精神昏乱,颜面发黑,心腹痛,胀满,
大便不通等。俗称绞肠乌痧。与<<诸病源候论》所述的干霍乱病情相似。

  ⑧飞尸:病名,见《肘后方》。其病发作迅捷突然,证见心腹刺痛,气息喘急,胀满,
上冲心胸。

  ④鬼击:病名,见《肘后方》。突然被不正之气所袭,证见胸胁腹内绞急切痛,或兼
见吐血、衄血、下血。如脐腹绞痛,上冲,t-胸胀闷的,则称寒疝。

  (经义阐释] 本方所治为腹痛便秘之急者。中恶、飞尸、鬼击均为感受臭秽恶毒之
气,邪从口鼻而直人心胸,致使肠胃气机壅塞,寒实内结,气机受阻,发病急而疼痛剧,
故治疗当以峻药开闭通塞,破积攻坚。如犯寒而发之寒疝,阴寒闭塞于内,阳气不行而
见腹痛,便秘时,亦可用本方以救一时之急。

  (方药评析] 本方所以名走马汤,因其见效迅速。方中以峻烈温通的巴豆为主药,破
坚攻积,开通闭塞。杏仁之苦温为辅助,宣利肺与大肠之气机,使移毒从下而泄。二药
相合,可泻下胃肠中的沉寒痼结,又可通行壅塞之腑气,以治疗感受秽浊寒邪,腑气闭
塞不通所致的腹痛胀满和便秘等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