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物小白散 【原文】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贝母三分 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七,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说明】 此乃峻方,用时务求辩证准确。 【作者】张仲景 【出自】《伤寒》 【经典回顾】 1、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白散。陷胸汤不可服。(伤寒论) 【用法】 1、如果病人吃了巴豆后肚子痛,重用芍药三两,这时候不要用三钱,用三两,单味的芍药去熬汤吃,就能把巴豆的毒解掉。 【剂量】 1、桔梗用三分,张仲景前面的剂量用「两」,在这里用「分」,巴豆用一分或两颗就够了; 2、比例为3、3、1; 3、巴豆是神农本草中最热的药,比硫黄还热,攻坚用的;但是如果西医处理过的就不能用,因为会产生盲点。体格壮大的,可以3、4颗; 4、桔梗和贝母同量,桔梗去肺里的寒痰,贝母去喉咙的痰。 【组成】 贝母 桔梗 巴豆 【时机】 1、只要是寒实结胸,没有热证,就可以用。 2、脉证、舌证:脉当沉微或沉迟,舌当白滑。张仲景说过舌白滑病极难治,就是「脏结」。 3、三味都是白色的,但都很强。 【禁忌】 1、如果病人被西医处理过,就尽量不用巴豆,因为诊断上容易有盲点; 2、病人一定有便秘才可以用。 【应用集锦】 1、此方不仅治「肺痈」,就是肺里面化脓疡,且治「痈疽」,看不到的脓肿、肿块、硬块、胃酸; 2、胃里面化脓长瘤。及胸膈中有顽痰。胸背牵痛者。又咳家胶痰缠扰,咽喉不利,气息有臭者,皆有效。 3、就是结得很盛的时候可以用,但是要确定是寒实,才可以用。 4、「卒中风」,「马脾风」,痰潮息迫,牙关紧闭,药汁不入者,取少许吹鼻中,则吐痰涎而咽喉立适。突然中风的时候,痰会上来很多。 5、陆渊雷谓:“结胸之名,所包甚广,胸部以上闭塞疼痛者皆是。”其证“不必无热,亦不必大便不通。”但见喘鸣气促,痰若拽锯,鼻翼肢冷,皆可使用。 6、(1)太阳结胸因热入,硬满而痛为有形,故大陷胸汤下之。太阳表热未除,而反下之,热邪与寒水相结,成热实结胸。 (2)阳明结胸因寒塞,硬满不痛为无形,故瓜蒂散吐之。 (3)太阴结胸:太阴腹满时痛,而反下之,寒邪与寒药相结,成寒实结胸,三物小白散。 7、寒痰、寒湿的位置: (1)寒湿在肌肉骨节间:附子汤。 (2)寒湿引起的下痢,甘草干姜汤。 (3)寒痰在肺:三物小白散(陷胸汤用于热实结胸)。 8、肺痈病证方治表
9、肺痈病附方表
【比较集锦】 1、(1)结胸证,身无大热,口不燥渴,则为无热实证,乃寒实也,与三物小白散。然此证脉必当沉紧。若脉沉迟或证见三阴,则又非寒实结胸可比,当以枳实理中汤治之矣(枳术汤)。 (2)王肯堂曰:热实结胸,及寒实结胸,『活人书』不拘寒热,但用陷胸汤,不差者用枳实理中丸,即应手而愈。 2、(1)下焦寒实:大黄附子细辛汤; (2)中焦寒实:甘草干姜汤; (3)上焦寒实:三物小白散 【名家论述】 1、三物小白散《伤寒笔记》(倪海厦) 实代表有物,有东西在里面,实分成寒热,热的症状很简单,病人会渴会烦燥,脉会数,舌苔会很黄:如果是寒也是有东西在里面,这时候不能开大小陷胸汤,因为陷胸汤是对热实结胸,陷胸汤里面都是比较寒凉的药,如果寒实再用陷胸汤,寒会实得更紧,这时候要靠「三物小白散」;为什么叫三物小白散?就是说用的剂量很少,一点点而已。 巴豆在中药里面是很毒的药,有人吃巴豆吃得「肝肠寸断」,肠子都断掉了,所以要小心用,对证就没关系,一般来说,如果病人被西医处理过,就尽量不用巴豆,因为诊断上容易有盲点;桔梗用三分,张仲景前面的剂量用「两」,在这里用「分」,巴豆用一分或两颗就够了,巴豆像黑豆、豆豉大小,外面还有一层壳,吃的时候还要把壳拿掉,巴豆仁两片剥开,心要去掉,放在热锅上面,一烧就焦了就变成黑豆,很油,放在砵上一磨就变成巴豆霜,枯梗、贝母等量,中药里面的枯梗用在两个地方,一是排脓,一是去寒痰,所以桔梗甘草汤又名排脓汤,因为桔梗去痰的力量很强:贝母也是攻坚去痰降逆的药,贝母可以通利喉结,不管是甲状腺肿瘤、鼻咽癌、淋巴腺肿瘤、扁桃腺肿瘤,只要是喉咙这一段有硬块,只有两味药在用,就是桔梗和连翘,连翘又名连壳,桔梗、连翘等量,还有巴豆。 为仆么叫寒实结胸?为什么用这么强的药?有一个人阳明热很渴,先喝很多冰的东西,吃完后肚子饿了,又吃了很多不消化的东四,就堵到了,堵到后,口还是渴,又喝水,水一喝就把肠里面的东西往下走,就堵到大肠里去了,然后中间空出来了,又饿了又吃,吃了又堵到了,结果从食道到大肠满满的都是食物,这就是寒实结胸,病人的症状是昏迷的,他呼吸很均匀很正常,气息很微弱,西医找不到原因,其实是吃撑到了,这时候要问他的亲人他昨晚吃了什么东西?确定是肠胃堵到了 ,再看舌头,舌苔是白的,因为肠胃都不蠕动了。因为食物太多了,蠕动的力量都没有了,这时候要靠三物小白散,这巴豆很热,巴豆一吃下去,从食道到大肠一路清出来,出来的东西还有排列顺序,如果临床上病人没办法吃下去的话,可以从鼻子喷进去。 经方里面最重的药是巴豆,张仲景只用在这几个地方(巴豆都是磨成粉在用的) (1)巴豆、桔梗等量同用,巴豆一颗或两颗,专门使毒化成脓,有的时候身体里面的结毒、硬块、痞块在身体里面很深的地方,发不出来,要让它化成脓排出来:例如肺中的脓疡属寒实者。 (2)巴豆和贝母同用,专门去喉咙、咽喉之堵塞,癌症到末期的时候,东四都没有办法吞下去,这通关利结的力量很强。轻症用半夏苦酒汤、严重的用硝石,或用经方中的巴豆和贝母。但是如果是西医开刀或化疗过的病人,再肿起来的,用了就效果不好。 (3)巴豆、杏仁同用,叫「走马汤」,也是用在心胸的结毒,有的时候癌症到末期,梗在肺的地方,食道里而都长满癌,东西吞不下去了,巴豆和杏仁同用的时候是生用,后面介绍泻心汤的时候再说明生用的功能,把巴豆和杏仁磨碎,巴豆二粒和杏仁五六粒,杏仁可以多一点,用棉布包起来,用热水泡着,一拧汁就出来了,这汁就可以了,食道癌、胃癌到后期无法吞东西,巴豆杏仁一下去,堵到的癌细胞都可以被打开一条通道。 (4)巴豆和大黄、干姜并用,专门用在下腹结痛,目前用在大肠癌的就是这味方剂,大肠癌到后期都不大便,癌细胞长满了,西医可能做个人工肛门,巴豆一下去可以打个洞,用这药要有「必死的决心」,这是很危险的时候用。 (5)巴豆和炮附子、吴茱萸同用,专门治心胸寒痰,胃里面冰凉的,病人的陈述说胃里面有冰块在里面,可是摸他的皮肤是烫的,检杳胃的形状又很好,胃里面被寒气、白津液塞得满满的,没有办法吃东四,也不口渴,因为白津在里面。 (6)巴豆与芫花同用,能去大腹积水与痞块积聚。两颗巴豆与配上1/3钱芫花做成药丸。 用到巴豆,必须病人没有被西医处理过,而且病人家属相信中医;否则如果救不回来,病人家属忘了重病难治,会以为是病人是吃药死的。 「陷胸汤」万不可服,以「寒实结胸」,为寒饮凝痰,结于胸中,如与「黄连」、「半夏」、「栝蒌」之三物苦寒剂,益使其坚凝不得化也。「白散」为「巴豆」,「枯梗」、「贝母」,药为三味而色白,所服极少,称之为三物小白散亦合。 本条之脉证、舌证:脉当沉微或沉迟,舌当白滑。张仲景说过舌白滑病极难治,就是「脏结」。 巴豆十四个黄连七寸去皮用右捣细,津唾成膏,填入脐中,以艾火灸其上,腹中有声,其病去矣。不拘壮数,病去为度。也就是将巴豆和黄连作成饼放在肚脐上面灸,也可以去掉,但是力量没有吞服的强。 白饮就是米汤,三味药加起来半汤匙,差不多桔梗3:巴豆1:贝母3,瘦人还要减半,强人多些。病在上隔必吐,病在隔下必利。不利再吃热稀饭就好了,不要再吃药,如果利不止,吃冷稀饭、冷豆浆就好了,或是黄连也可以。如果起鸡皮疙瘩,不要用水喷他,休息就好了。如果吃了巴豆肚子痛,重用白芍三两,不是三钱,是三两,单味的芍药去熬汤吃,就能把巴豆的毒解掉。 |
|
来自: 仲景中医交流 > 《伤寒经方(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