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困生的心理剖析及转化

 梦想教育 2015-02-14
     1、意志品质差。
    大量的实践表明:动机、认识、兴趣、学习热情、学习能力、注意稳定性、情绪稳定性、好胜心与学生成绩有密切的关系。在这些方面,学困生的表现不尽如意。主要表现为:缺乏自主精神,常常被动学习,缺少自强精神,学习的动力不足;缺乏自学能力,即使想学,也不会学;缺乏自治能力,自己管不了自己,自由涣散;适应环境的能力差,不能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特别是进入新的学校,面对陌生的环境,找不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应有位置;缺乏爱心、同情心,比较自私。
    2、知识水平差。
    任何人头脑中的知识都是以一种逐渐积累的方式学得的。千里之行,靠的是“积跬步”,学困生就是因为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出现漏洞,就对后来的学习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学习上的障碍。
    3、学习策略差。
    学困生不能或不善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估和诊断,不能对学习现状进行记录,不能进行自我监控,不能及时纠正学习思想和改进学习方法,学习缺乏明确的目的,没有可行的学习计划。
    二、转化的措施
    1、进行心理辅导
    保持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以德育人,学困生转化的关键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除了在平时的各个教学环节中进行渗透外,学校还可以适当开设抗挫能力等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向学生传授、普及心理辅导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心理行为。
    2、帮助学生正确归因
    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消极被动,没有兴趣,原因之一就是对历次失败进行了错误的归因。他们往往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于自己运气不好,能力不济,智力低下等,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丧失学习信心。正确的归因就是使学困生将失败的原因归于努力与否,从失望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学习的信心。
    3、进行策略训练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它有四个方面的特征:①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一般来说,学习者采用学习策略都是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学习时,学习者先要分析学习任务和自己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些条件,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②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所谓策略,实际上是从效果和效率的角度而言的。例如,记忆运算定律,如果一遍又一遍地集中朗读,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最终也能记住,但是,保持时间不会太长,记忆也不会很牢靠,相反,如果采用分散复习的方法,记忆的效果和效率一下子会得到很大的的提高。③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它规定学习时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用什么方式做、做到什么程度等诸方面的问题。④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严格说来,所有学习活动的计划都是不相同的,每一次学习都有相应的计划。但相对而言,对于同一种类型的学习,存在着基本相同的计划,这些基本相同的计划就是我们常见的一些学习策略,如阅读策略等。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规则系统或技能构成,是学习技巧或学习技能的组合。
    学习策略不是先天性的,是可以训练的。策略训练的过程就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思路对比是策略训练的有效方法,即在传授新的思维技巧之前,先让学困生自发地完成某项学习任务,然后体验和口头表达出自己用的是什么方法,最后由“优生”或老师讲出自己的思路。学困生通过对比,自觉的改进自己的方法。在策略训练中,要注意两个问题;(1)要给学生大量可以供提取或选用的方法,以便学生克服定势思维;(2)训练学生知道如何明确目标,知道需要学什么。
    4、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如果我们只从学习和守纪来衡量和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是不公允的,也是不客观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用一分为二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习上暂时有困难和行为上的表现不好的学生,变过去的“暴风骤雨”为“和风细雨”,变直接了当的批评为侧面提出希望,对其给予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就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求知欲。让他们抬起头来正视困难,鼓起勇气克服困难,就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学困生要多作鼓励性的评价,在他们稍有进步时给予较多的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使他们认识到只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完全能学好任何一门学科,能成为一个好学生。从而调动其内在的积极因素,挖掘他们内在的潜力。
    5、开展合作性学习
    合作学习对学困生的发展大有裨益。在合作学习中,学困生能在优生的帮助下完成作业,在这一过程中,学困生能逐步弥补知识的缺陷,逐步摸索和掌握优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逐步培养起刻苦钻研的精神,逐步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兴趣,逐步养成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相互讨论问题,相互鼓励学习;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手中排座位的“权力”,让优生与学困生相邻或同桌,让他们朝夕相处,以好带差;也可以鼓励优生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选择学困生作为帮扶对象。
    6、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曾被人认为不值得一爱的孩子身上确实存在着可爱的因素,存在着可喜的苗头。”教师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主导者,要用心去主动接近学生,与学生积极沟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一旦感受到老师的真情,对老师有了信任感,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道出个中症结,与老师密切配合。比如某学生,是一个被公认的刺头,到了我班以后,我便如此感化他。他对我说:“老师,我不会给你惹麻烦了。”看到他那无可奈何的样子,我怪难过地对他说:“你要尽量学点东西,以后会有奔头的。”后来,他终于坐下来,认认真真地学习......我想,这种感化法总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平时不做工作,天天盼着不出问题,等出了问题再设法敷衍一下强得多了。
    7、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
    转学困生工作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重复、快反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有让他们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在作业设计上,为他们设计一些“跳一跳,能吃到果子”的题目;在作业批改上,尽量做到面批,当面订正;在科目检测上,应大胆改革,按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尽量缩小优差生的分数差,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在活动中,要尽量发现学生“有出息”的地方,努力寻找其“闪光点”,给表扬肯定,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如某同学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自己十分苦恼,整天忧于前途无望、找不到出路,但通过一次书法比赛,他突然发现,一轮红日正从自己的胸中冉冉升起。从此,他积极、乐观、既努力补习文化,又潜心练习书法,由被人蔑视而变为被人称道,这不正是妙用竞赛法所结出的硕果吗?
    8、注重情感教育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赏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精神力量;相反,一个轻蔑的目光,一个冷漠的目光,会给学生带来压抑和挫伤。情感在转差工作中的力量不容忽视。每一个学困生因优等生给自己精神上的压抑,为寻求一种对等的平衡,为体现自己在集体中存在的价值,更强烈要求教师的关心和注意,更强烈地要求展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困生身上都会有闪光之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长处,以此作为他们转化的突破口,打开他们学习动力的闸门,让他们知道老师并没有遗忘他们,老师时刻都在关心他们并期待他们的又一次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