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蒲辅周医案腺病毒肺炎+热闭包络+温邪入营+温邪郁闭+湿温+风温犯肺

 连元康lian 2015-02-15

蒲辅周医案 当代 · 蒲辅周

热病伤阴(腺病毒肺炎)(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117人已访问

       吴XX,男,1岁,因高烧咳嗽而喘已六天,于1960年4月20日住某医院。
       住院检查摘要:入院治疗一周后,热退,喘不止,历三周之久肺实化不消散,细小水泡音甚多,三周后又有不规则发烧,右背叩诊浊音,血化验:白细胞总数12,600/立方毫米,中性41%,淋巴59%。诊断:腺病毒肺炎。
       病程与治疗:从入院一直用抗菌素,体温退而复起,咳嗽痰多,喘憋而烦,于5月20日请蒲老会诊:其脉右数急无力,左弦数有力,舌正红无苔,发热有汗,呛咳有痰,喘而气憋,心烦腹满,此热久伤阴,肺气已虚,痰热互结,治宜益气生津,清热化痰之法。
       处方:
       西洋参一钱 沙参二钱 麦冬钱半 五味子三十粒 川贝一钱 蛤壳二钱 枇杷叶二钱 呵子一枚 天竺黄一钱
       服后热稍减,原方加知母五分,茅根二钱,再服二剂。
       高热已退,心烦喘憋消失,咳嗽仍有痰,脉缓无力,舌淡无苔,遂用六君子汤加味肺脾双调,服两剂肺叩浊及水泡音亦消失,停药观察四天,食欲增进,一切正常,痊愈出院。
       按:热病已久,肺气已虚,津液被劫,故右脉数急无力,左脉反弦数有力,肝风有欲动之象。急用生脉益气生津,肺金得养,肝木自平,蛤壳、竺黄坠痰兼能养阴镇逆,呵子助五味以摄肺气,二十余日迁延不愈之证,应手而效



热闭包络(腺病毒肺炎)(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91人已访问

       张XX,女,1岁半,因高烧喘急五天于1960年6月13日住某医院。
       入院检查摘要:肺部叩诊有浊音,听诊有水泡音,并有大片实化。血化验:白细胞总数6,250/立方毫米,中性44%,淋巴56%,肝大2.5公分,体重7.6公斤。急性病容。
       病程与治疗:入院后曾用清热寒凉之剂治疗。于6月15日请蒲老会诊,患儿已呈深度昏迷状态,面色黯黄,痰壅咽间,咳嗽无力,高度喘急,并见下颌颤动及抬肩呼吸,四肢发凉,体温反降为37.8℃,而脉速达200次/分,呼吸72次/分。唇焦、舌干、齿躁,舌质绛,苔老黄无津,脉细数无力,据此乃热厥,邪入包络闭证,肺之化源欲竭之象,虚实互见,治宜祛邪扶正并用,清热开窍,益气生津,并紧密配合西医抢救措施。
       处方:
       西洋参二钱 安宫牛黄散一钱 先将西洋参煎水,分五次将牛黄散送下,两小时一服。
       抢救措施有:
       1.随时吸出稠痰,硬如烂肉球;
       2.持续给氧气吸入;
       3.静脉点滴血浆与毒毛旋花子K,并且在点滴器中段的小壶内加入1毫升(0.25克)洛贝林;
       4.鼻饲,每日三次米汤或水,每二~三小时,徐徐灌入中药;
       5.肌注冬眠灵2号合剂。
       中药服半剂后,而患儿之反应性加大,渐见咳痰松活,皮肤转红润,手心潮汗,体温再度升高,达41℃。辅以热水擦浴,使全身微汗徐出。至次日原方再服一剂,患儿之神识渐清,病情遂趋稳定。
       6月17日复诊:体温已近正常,喘减,神清,仍有咳痰,舌色正苔减少,脉右滑左数,此热闭已开,正气渐复,余邪未净,治以养阴清热。
       处方:
       玉竹二钱 麦冬一钱五分 天冬二钱 玄参二钱 细生地二钱 石斛二钱 稻芽三钱 荷叶一钱 服一剂,次日以原方加减,续进一剂。
       6月20日三诊:除尚有咳嗽及散在性肺部水泡音存在外,余证悉除,脉亦缓和,遂改用保和丸加减调和肺胃,兼化湿痰,以善其后,越五日痊愈出院。
       按:本例是中西医结合抢救的。中药方面用西洋参水,送安宫牛黄散,即本吴鞠通所谓“邪陷脉虚,人参汤下安宫牛黄丸”之义。当时患儿热闭包络,昏迷痰阻,乃邪盛之象;脉细数无力为虚,体温反降亦正虚之征,故治疗方法,扶正祛邪均为当务之急。若不祛邪,则邪愈炽而正愈衰;若不扶正,则正无力而邪益张。经用牛黄散开其热闭;西洋参益气生津,不待尽剂,而皮肤红润,体温反升,此时不可以体温之升高而生疑惑,乃是正邪相争的剧烈表现,若邪胜正负则厥更深,此正胜邪负之际,不能妄用强制退热之法,只是以热水擦浴,促进皮肤血液循环,而闭开汗出,热亦随之自然下降。我们初步认为,体温之升降,为正邪胜负之争,若以高热而强制退之,可能导致正负而邪胜,邪内闭而正气外脱,不可不深思之。



温邪入营(腺病毒肺炎)(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102人已访问

       唐XX,男,2岁,因发热而喘已十天,于1959年3月25日住某医院。
       住院检查摘要:咽培养,大肠杆菌,血化验:白细胞总数7,000/立方毫米,中性75%,淋巴25%,体温39.4℃,肺部叩诊浊音及听诊有水泡音,临床诊断:腺病毒肺炎。
       病程与治疗:发病已十天,曾用青、链霉素,会诊时,发热无汗,时而烦躁,嗜睡,微咳,呼吸微,腹不满,下利清绿色,四肢厥冷,齿干舌绛,苔老黄,中心黑,脉沉,此温邪内陷入营,正气已虚,已现厥逆,急防发痉,治宜甘凉养阴、辛凉泄热,虚实兼顾,以冀透营转气。
       处方:
       玉竹三钱 麦冬一钱五分 银花二钱 竹叶二钱 郁金一钱五分 石菖蒲一钱 生玳瑁(先煎)三钱 天竺黄二钱 香豉三钱
       服二剂,微汗热退,已不烦躁,仍嗜睡,四肢厥回,舌由绛转红,黑苔已退,舌根苔黄,脉略缓,继宜养阴清热利痰。
       处方:
       玉竹三钱 麦冬一钱五分 石斛三钱 蛤壳二钱 天竺黄二钱 石菖蒲一钱 川郁金一钱五分 化橘红一钱 谷麦芽各二钱 再服二剂,肺部实化阴影吸收,叩诊听诊无异常,诸证皆平,原方去天竺黄,续进一剂而愈。
       按:舌绛,苔老黄,齿干,思睡,是温邪入营之候,四肢厥冷烦躁,是欲有风动作痉之征,故用玉竹、麦冬甘凉以扶正养阴,银翘竹叶辛凉以透邪清热,菖蒲、郁金开窍辟恶,玳瑁、竺黄解毒涤痰,妙在豆豉具挥发郁热之能,作透营转气之枢。不用清营者,以其邪初入营,犹可透之转气。或问:前例昏迷抽风,何以认为温邪郁闭,邪伤气分?此例嗜睡肢厥,何以认为温邪入营?盖气与营界限虽明,然亦不易分清。前例虽有昏迷抽风之症,但未出三日,舌质红而不绛,其苔尚白,其脉浮数,故为风温犯肺,卫气郁闭,治以解表开闭,而神清风息;后者虽未见抽风之候,但已有嗜睡肢厥,其舌已绛,其齿干,其脉沉细,病已十日,故知温邪入营,因尚未作痉,治以透营转气,而热退厥回。故辨证必须全面分析,不可拘泥于神昏抽风一个症候。表闭可以导致神昏抽风,入营亦可不发神昏抽风,全在脉证互参,细心体会。


温邪郁闭(腺病毒肺炎)(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88人已访问

       闻XX,男,3个月,因高烧无汗而喘已五天,于1960年4月27日住某医院。
       住院检查摘要:肺部叩诊有浊音,听诊有水泡音。血化验:白细胞总数14,100/立方毫米,中性46%,淋巴54%,体温40℃以上,肝脏肿大,呈堵塞性呼吸,二度缺氧,神识昏迷,时而抽风。
       病程与治疗:曾予冬眠合剂、冰袋、氧气吸入等治疗。29日请蒲老会诊,患儿仍高烧不退,灼热无汗,喘急气促,胸高膈扇,昏迷抽风,唇绀面赤,舌红苔白,脉浮数,此由风温犯肺,卫气郁闭,未出三日急宜解表,宜凉解之剂以解表开闭,并结合毛地黄化,补充血浆、输液及氧气吸入等措施。
       处方:
       麻黄五分 杏仁一钱 生石膏三钱 甘草五分 前胡五分 桔梗五分 僵蚕一钱 牛蒡子一钱 竹叶一钱 葱白二寸 速服二剂。
       复诊:患儿虽然仍高烧昏迷,喘急、气促,但周身皮肤微润,抽风减少,舌仍红,苔转微黄,脉尚浮数,用原方减去桔梗、葱白,加钩藤一钱以熄风,莱菔子一钱,炒苏子八分以降气,进一剂。
       三诊:热渐降,喘渐平,神识昏迷亦渐清醒,已不抽风,唯咳嗽痰多,舌红减,苔亦稍退,脉不浮而数,由表邪已解,肺闭已开,但痰尚甚,继以泄热降气化痰之剂。
       处方:
       桑皮一钱五分 杏仁一钱 炒苏子八分 前胡八分 莱菔子一钱 厚朴五分 化橘红五分 茯苓一钱 甘草三分 苇根三钱 二剂。
       四诊:患儿热已退清,喘亦不作,神清面荣,诸证基本解除,唯余轻度咳嗽,乃以调和肺胃之品二剂,调理而愈。
       按:高烧抽风,昏迷喘促,是小儿肺炎的严重证候。初起虽用冬眠合剂和冰袋镇静退热,而诸证未见好转。究其病机,全由表邪郁闭,卫气不通,肺气不开,以致神昏,并非病邪已犯心营,故用麻杏石甘汤加味直解其表,宣肺开闭,连进三剂始获表解闭开。凡六淫外邪,表闭证多见此候,若不详审,误作邪入心营,进清营、清宫者有之,进牛黄、至宝者有之,则诛伐无过,徒伤正气,表闭终不解除,而成内闭之危,临床者宜慎思之。此案于会诊时,因患儿高烧喘急,昏迷抽风,曾结合西医紧急处理(输液,输氧,药物洋地黄等),为中医治疗创造有利条件。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在处理危重病症方面的特殊重要性。


湿温(腺病毒肺炎)(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102人已访问

       张XX,男,1岁半,1964年5月3日初诊。
       4月24日发热,咳嗽气急,体温39~40℃,住某医院确诊为腺病毒肺炎。用多种西药治疗未效,病情缠绵,其母心情焦急异常,经同道介绍前来求治。患儿迄今发热未退,烦躁多哭,烦躁时头额有汗,咳嗽尚甚,咳声不畅,不思食,不饮水,且拒食饮,大便溏软,腹不胀满,小便黄,脉沉滑,面黄,舌质淡,苔白黄腻带秽,因湿热郁闭,肺气不宣,治宜宣肺卫,化痰湿。
       处方:
       连皮茯苓二钱 法半夏二钱 杏仁(去皮)一钱五分 苡仁四钱 冬瓜仁二钱 白蔻(打)八分 芦根三钱 桑皮一钱五分 麦芽(炒)一钱五分 竹茹一钱 象贝一钱 枇杷叶(炙)二钱 慢火煎三十分钟,取三十毫升,每次服两匙,两剂。
       1964年5月5日再诊:服上药两剂后,周身 潮汗出,即思乳食,今日体温已平,烦躁亦除,精神活跃,面色转红润,唯咳嗽较频,食欲渐增,大便每日一行,挟有少量粘物,脉沉滑微数,舌正红,秽腻苔已退,郁闭已开,湿痰未净,宗前法加减。
       处方:
       连皮茯苓二钱 法半夏一钱 橘红一钱 杏仁一钱五分 苡仁四钱 冬瓜仁二钱 象贝一钱 桑皮一钱五分 竹茹一钱 麦芽一钱五分 芦根三钱 枇杷叶(炙)二钱 两剂而愈。
       按:患儿确诊为腺病毒肺炎,起病高烧、咳嗽气急,用多种西药,体温稍降,而胸透阴影不吸收,咳嗽仍频,烦躁多哭,哭时仅头额有汗,便溏腹软,小便黄,脉沉滑,舌质淡,苔黄腻带秽,据病情显为外感湿邪所致。辨证求因,春末多雨,气候偏湿,感受湿邪,清阳郁闭,卫失疏泄,肺失清肃,痰湿内聚,以致热不得越,所以立法宣通肺卫,通阳利湿,非风寒故不用发表之品,服后上焦得通,胃气即和,遍身 汗出,而体温恢复正常,但仍咳嗽较频,此为郁闭已开,湿痰外出之象,故因势利导,再予疏利痰湿,调理肺胃,两剂而获痊愈。

风温犯肺(腺病毒肺炎)(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96人已访问

       张XX,男,2岁,1959年3月10日因发热三天住某医院。
       住院检查摘要:血化验:白细胞总数27,400/立方毫米,中性76%,淋巴24%,体温39.9℃,听诊两肺水泡音。诊断:腺病毒肺炎。
       病程与治疗:住院后,曾用青、链、合霉素等抗菌素药物治疗。会诊时,仍高烧无汗,神昏嗜睡,咳嗽微喘,口渴,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数,乃风温上受,肺气郁闭,宜辛凉轻剂,宣肺透卫,方用桑菊饮加味。
       处方:
       桑叶一钱 菊花二钱 连翘一钱五分 杏仁一钱五分 桔梗五分 甘草五分 牛蒡子一钱五分 薄荷八分 苇根五钱 竹叶二钱 葱白三寸 共进两剂。
       药后得微汗,身热略降,咳嗽有痰,舌质正红,苔薄黄,脉滑数,表闭已开,余热未彻,宜予清疏利痰之剂。
       处方:
       苏叶一钱 前胡一钱 桔梗八分 桑皮一钱 黄芩八分 天花粉二钱 竹叶一钱五分 橘红一钱 枇杷叶二钱 再服一剂。
       微汗续出而身热已退,亦不神昏嗜睡,咳嗽不显,唯大便两日未行,舌红减退,苔黄微腻,脉沉数,乃表解里未和之候,宜原方去苏叶加枳实一钱,莱菔子一钱,麦芽二钱。
       服后体温正常,咳嗽已止,仍未大便,舌中心有腻苔未退,脉滑数,乃肺胃未和,拟调和肺胃,利湿消滞。
       处方:
       冬瓜仁四钱 杏仁二钱 苡仁四钱 苇根五钱 炒枳实一钱五分 莱菔子一钱五分 麦芽二钱 焦山楂二钱 建曲二钱
       服二剂而诸证愁平,食、眠、二便俱正常,停药食养痊愈出院。
       按:叶天士谓“风温上受,首先犯肺”,故以桑菊清轻辛凉之剂,宣肺以散上受之风,透卫以清在表之热。二剂即得微汗,再剂即身热已退,慎勿见其为腺病毒肺炎,初起即投以苦寒重剂,药过病所,失去清轻透达之机,则反伤正阳,易使轻者重,重者危,因思吴鞠通所谓:“治上焦如羽”,实为临床经验之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