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卫东书法艺术

 老樟xy67896789 2015-02-15
转益多师 水到渠成
记书法家高卫东及其书法艺术
栏目:京华之星
作者:寇芸生  来源:中国艺术报

    高卫东, 1963年出生于北京,现为北京书协理事、香港有线电视台中国书画家栏目组艺术顾问、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华书画协会理事、北京北海诗书画院副院长、青岛金石书画院艺术顾问、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民革北京中山书画社社员。 

隶书中堂

行书横幅

  初识卫东是在全国政协礼堂的一次笔会上。笔会开始前,他坐在一个角落里,安静地看着手中的报纸,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但笔会开始以后,他奋笔疾书,或行或草或楷或隶,俊逸雄秀,洒脱自如。书写内容全是应主办单位临时出题所撰,博得了在场人员的一致好评。我突然有一种想了解这个人的冲动,询问后知道,他是北京书协的理事,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逐渐熟识。

  徜徉碑帖  追逐羲献

  “文革”末期,一个偶然的机会,高卫东在父亲的引荐下,见到了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虽然只和启先生聊过几回天,虽然没有得到笔墨上的教诲,但先生对书法精辟的阐述却让书法在他的心底扎下了根。一本《颜勤礼碑》一临就是八年。1983年在著名书法家王之鏻先生的书法班里,卫东见到了王羲之“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的书法作品,顿时为书圣精妙的笔法所折服,立志书追羲献。众所周知,颜楷和王行不是一条书路,颜的逆入平出和魏晋以来王的新行书起笔方法不一致,由颜入王不是直通车,这样他自己选择了由欧楷入王的一条路。虽然阅读了相关专业书报进行了印证,为了不出现问题,他又致信向著名书法家李铎先生求教。在得到专家的首肯后,他毅然开始了新的学习。反复临摹《九成宫》 《化度寺》 《虞恭公》后,他开始了追逐羲献的脚步。圣教序的骨法用笔、传本墨迹的挥洒变化、兰亭序的俊美飘逸、十七帖的古朴纵横成了他手摹心追的目标,二十余年的时光在追羲逐献中度过,同时他也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奠定了俊逸雄秀的书风,也就有了后来我在笔会上初识他的那一幕。

  转益多师  水到渠成

  任何艺术的发展都有其高峰期,诗到唐、词到宋、曲至元,书法也无例外,楷到晋唐、行到晋宋、草自汉唐已经到达了书体的艺术高峰。虽然后人手摹心追,临池不缀,但时代变化和发展规律也造就了无法改变的事实,即过了高峰期的书法艺术自然处于波谷,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创新尤为可贵。对于创新,每一个书家都有自己的认识。高卫东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逐渐产生了对书法创新的鲜明认识:每一个人学习传统书法时,必要临习,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学习的重点,手法都不尽相同,临习不同的字帖每个人会临出不同的面目,转移多师,在不同阶段留下不同的痕迹,逐渐形成自己的面目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为此,他在学习王羲之书法的基础上,开拓自己的视野,加大临习量, 《书谱》《怀素自叙帖》 《曹全碑》 《散氏盘》诸帖均有涉猎,同时加强理论学习,熟读《历代书法论文选》 《说文解字》等,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他的书法初具特色。

  传播书艺  服务社会

  有人认为一个艺术家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艺术价值、商业价值、社会价值。高卫东却认为,一个艺术家的价值体现为艺术价值基础上的社会价值。在电脑日益普及,书写逐渐远离人们工作生活的今天,普及书法艺术是每一位书法工作者的使命。于是,他身体力行,利用业余时间在铁道部老年大学、北影影视学校、中国花鸟画研修院义务教学,更是牺牲节假日在北京振兴学校、北京东白塔小学等学校免费辅导中小学生的书法学习。他相信经过中国书法人的共同努力,中国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一定会在经济空前繁荣的神州大地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新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