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缸材料
当初的美丽设想 这个水陆缸放在北京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宣传教育教室(之所以先说一句这个,是对单位允许我在本职工作之外做些新尝试表示一下感谢)。最初的设想是,通过这样的一个有着复杂雨林生态系统环境的缸,让前来参观的人尤其是小朋友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最主要的还是保护生态环境这样的理念。 这个缸的设置满足了我对于动物植物及它们之间奇妙关系的好奇心,同时我也希望将这个缸带给我的感悟运用到野生动物救护中去,让被救护的动物拥有更好的福利。 制作过程
在需要做背景的面用玻璃胶沾满塑料泡沫板,事先把塑料泡沫板用丙烯颜料涂色,要不以布置好后也会很容易看到背景白色的泡沫板。
设计好沉木的位置,并用发泡胶固定,发泡胶也要用丙烯颜料上色,再用松鳞铺满背景板,用玻璃胶固定,排列组合重叠错落就自由发挥了。选择松鳞和沉木的组合一方面是希望背景看起来自然,更主要是这样的背景有足够的空间、缝隙,水分与透气俱佳,非常适合附生植物、雨林植物。 上面这些步骤的完成是历史性的,因为这之后它终于是个生态缸的模样了。在缸底用沉木和大号的卵石围出了个水潭,陆地的部分下层先是小号卵石和泡沫块做疏水层,免得土层太湿不透气导致植物难以生存。上面铺一层薄过滤棉然后是一层火山岩,火山岩的放置是我个人的小巧思,总觉得火山岩能给植物提供一些微量元素,调节缸内水流ph值,火山岩多孔的结构也会成为一些细菌的乐园。 再往上还是一层薄过滤棉,上面是厚一些的仙土层(这一层一层的,不是千层底也不是千层饼),仙土的好我认为应该像范冰冰的美丽妇孺皆知,颗粒的,不易碎,吸水好透气佳,据说还营养丰富,不过脱色是个事!!但是人家便宜嘛,脱就脱吧,不差钱的水草泥是更好选择。 之后在我的木材厂挑了根说的过去的树枝(感谢我的木材厂,我对它有特殊感情)然后就成了下面这个样子,植物就是初期先试一试水的,但其实也是之后一段时间我的主力军了。水循环放在后面单独说吧。
上面这张照片距今有一年半了,当时多水还是那么的清澈,我不禁要抒情 那时的天是那么蓝,我的笑容那么灿烂,送别的歌声还在耳边,我想回到那一天。 至此这个水陆缸算是成型了,如果人们认为大功告成就错了,其实这才是刚刚开始走上不归路…… 我也曾经历过的美好
兰花们开的美艳,但这些只不过都是回忆了,现在缸里的兰花已经不多了,这让我对兰花有了更多的认识,也需要更多的学习,我意识到我当时的水陆缸中当时种兰花的位置不适合兰花。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于这个生态缸也有了更多认识,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生态缸的水系统是有生命的系统,它一直在生长,这点是我认为最美妙的。 说说水的循环 运转很简单,水潭后面藏着个水管连接到过滤桶上,抽出来的水经过过滤桶的滤材们之后通过缸壁上端的数个排水口排出,顺着背景板留下,湿润了背景板上沉木、松鳞、苔藓和植物之后流到土层中最后渗回水潭中。值得一提的是过滤桶通过定时器控制工作时间,白天频率会低些,晚上会高些,为的是迎合植物的生活习性。
这就是那水潭,水的颜色酷到不行,我都快看不见里面的鱼了。
过滤桶和定时器,我十分悔恨没有擦干净再拍照。
过滤桶中的滤材就是常用的陶瓷环、生化球。水体小,植物多,水质不是太令人担心。水的颜色还真是令人头疼,松鳞、沉木、水苔、仙土、泥炭都是脱色高手,水我换了一年多了,颜色还是那么深,其实最初也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在过滤桶中有放活性碳,后来发现相比我这缸里的“污染源”,活性炭的吸附力简直就弱爆了,故此放弃。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对于这个水潭的颜色简直就是着迷的不行,在我对自然界肤浅的认识中以及看过的一些帖子中的印证,这个小水潭的颜色正是我所追求的环境中小水坑的颜色,对此我心满意足。 生态缸的照片
是时候展望未来了 这个水陆缸从2011年底开始设想,一点点做下来,终于在2012年春的时候有了初步的框架。之后陆续往里面添加植物,不断试水,调整水循环等等,其中数度遭遇意外和变故,例如照明设备不够强,灯架不美观,出水口位置需要调,植物不能适应环境等,就连过滤桶的转子还添乱的坏过一个。经历好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我最初的热情被无数次蹂躏之后,现在整个水陆缸的系统终于算是稳定下来,植物们也开始稳步的繁茂起来。遇到困难时,我沮丧万分,认定自己失败了,但坚持过后想想这些事情也还不是太糟糕,我为自己鼓掌,我想,有这些经历才让我积累到这么多的经验,有这么深的体会。
回归正题,现在缸中植物中的先锋们例如绿萝、藤三七、吊兰之类的已经开始向缸外延伸,水陆缸范围内的叶子剪的剪,落的落,这符合我的设想—将来会让更“雨林”气息的植物充斥缸内,现在缸中已经有一些小的壁榕,球兰,眼树莲等的植物开始慢慢生长,那些绿萝们有了新的任务,我希望我的水陆缸能变成整个宣教室的生命发动机,变成生命的来源,也许有朝一日绿萝们会爬上墙壁,藤三漆覆盖窗台,银帘屛的气根从屋顶垂下?设想那般美妙,不知能否成真。 以上这些絮絮叨叨,啰啰嗦嗦是我对我这个生态缸的理解与感悟,感谢诸位耐心看完,上面所提及都是我一些不成熟的见解,期待大家提出意见,希望能与更多人交流和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