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谁知道,这些玩意都哪去了?

 LuXin4164 2015-02-15
  • 有位网友写博客,问这些玩意都到哪里去了,觉得他问的玩意过去见过,现在见不到了,我给他博客留言说了以下的话,现在一并连他的博客也贴在下面,让大家回想一下,怀怀旧:


    天旋转,地旋变
    世事难料几十年
    合作化,归国营
    个体身份不在编
    如今超市满大街
    货郎也把货摊掀
    美国大片西洋景
    哪允洋片再出现

    有谁知道,这些玩意都哪去了?

      • 老些年前,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的卖货郎,胡同里肩着剃头挑子拨响钢叉的剃头匠,街角吱嘎吱嘎拉弓子的锔锅匠,店铺门前高声吆喝卖碗坨儿的店小二,市场上拉洋片儿唱小曲的艺人,那是我挥之不去的遥远而温馨的儿时记忆。

        现如今,旧景难觅。有谁知道,这些玩意儿都哪去了?

        【曲.南吕.四块玉】 旧景难觅

        一、卖货郎

        卖货郎,穿街巷,手鼓一摇不啷啷。
        嫂姑媪叟都围上。

        爷选筐,孩儿抢糖,娘买姜。

        注:蒯(音kuai),东北方言,挖舀的意思。

        二、剃头匠

        两个箱,挑肩上,水桶热来凳儿凉。

        铁叉拨得嗡嗡响。

        刀紧忙,头剃光,胰味儿香。

        注:香皂,旧称香胰子。

        三、锔锅匠

        弓子弯,旋飞钻,碎碗裂锅铆锔连。

        金刚钻儿真不善。

        天复天,年复年,人槁颜。

        注:早年,铁锅瓷碗坏了,百姓人家都不舍扔掉,锔锅匠便应运而生。匠人用竹制弓弦拉动钻头,在破损的铁锅或瓷碗上钻孔,再用铜锔子铆上。今已无迹。但修补文物还会用到此技。

        四、拉锯匠

        坑已挖,忙支架,我拽你推锯来拉。

        汗珠儿木屑纷纷下。

        嘎吱个嘎,日早斜,为养家。

        注:旧时,要锯破原木,需人工用大锯拉开,市面有专操此业的拉木匠人。作业时,先于地上掘一长方形深坑,以粗木横担其上。破木时,将原木滚至横木上,一匠在上,另人在坑下,上下拉动大锯,将原木破成各种型材,作业十分辛苦。

        五、卖碗坨儿

        星未落,开忙活,粳米碗坨上蒸锅。

        暄腾可口快买些个。

        长吆喝,钱两多,累毁了小二哥。

        注:碗坨,旧时家乡集市上常见的食品。以大米面为主料,发酵后揪成小团,用小碗使面团成型,上笼屉蒸熟 ,俗称碗坨儿,暄腾可口,非常好吃。

        六、拉洋片儿

        锣鼓喧,人呼喊,布挡木箱就拉洋片。

        睁只眼来又闭只眼。

        半角钱,瞧半天,美个颠。

        注:旧时,市场上有拉洋片儿的。艺人置一大木柜,将其间隔成一排小箱子,每个小箱子门有小圆孔,透过圆孔可看到里面一一翻转的画面。艺人敲锣打鼓,口唱小曲,招徕观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