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直门内大街的故事(23) 一.锰钢自行车 自行车铺挨着小人书店。门口有个铁链子拴着一个气筒子,开始免费,后来打一次气2分钱,打完气把钱扔门口就行了,没人看着。 那时的自行车三大名牌,飞鸽、永久、凤凰,三足鼎立,地位相当于90年代的捷达、富康、桑塔娜。自行车铺卖不卖车我不记得了,只知道在自行车铺补个车胎一毛钱。 一般修三道轴,我们马相18号的居民都自己干。二嘎子他爸是修理三轮车的,谁不会都问他。二嘎子好多心灵手巧都是他爸的遗传。 ![]() 后来文革了,我国从困难时期也走出来,好多家买自行车。这时就出现了锰钢车,属于豪车里的超级棒,耿贵全家就有一辆。 我一直认为耿贵全的“鸡脖子”这个外号是我从小学到中学所有同学中最响亮的外号。一是叫着好听,响亮,二是贴切,因为耿贵全瘦高的个子,细长的脖子还有点向前伸着,走起路来头向前一点一点的,得了颈椎病似的,那个形象与鸡脖子再符合不过了。 ![]() 耿贵全告诉我,锰钢车价钱170块钱,永久13型的,显著的特点是电镀的亮后衣架电镀后座弹簧。大链套皮闸,而不是涨闸,后面是电镀的单支子。与其它外形近似的自行车的根本区别是看前叉子,顶端钢管很细,形成一个细圆管,这个特点别的车没有。其它牌子的自行车,前叉子顶端一般的都是一个大粗的扁管。 后来又出了凤凰18型的,也是锰钢,价格可能比永久13型的还贵一点,一百八十多,但一直没有永久13型叫得响。红卫兵中的干部子弟都骑它,还把后衣架卸了。 ![]()
(未完待续)下一章
积水潭 |
|
来自: 老好人儿 > 《老北京胡同文化(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