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下山東工廠員工﹕過完年我們就失業

 xcaq 2015-02-16

松下山東工廠員工﹕過完年我們就失業

2015-02-15 11:30 來源﹕華夏時報  我有話說
2015-02-15 11:30:45來源﹕華夏時報作者﹕責任編輯﹕戰釗

  在關閉了位於上海的等離子電視工廠兩年後﹐日本松下關閉了其在中國的最後一家彩電工廠──山東松下電子信息有限公司(下稱山東松下)。

  2月12日下午﹐《華夏時報》記者在位於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新濼大街的山東松下看到﹐這個已經在濟南運營了19年光陰的工廠已經看不到往常的忙碌﹐門口值班的人員無奈地對記者說﹕“過完年﹐我們300多員工就徹底失業了。”

  “從被稱為彩電市場常青樹的松下電視的退出可以看出﹐彩電市場格局已經徹底改變。”銳財經行業分析師劉江遠2月11日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運營19年後關閉

  “停產的消息是2月2日告訴我們的。”已經在山東松下工作了15年的張華(應被訪者要求使用化名)對本報記者說﹐“當時有點懵了﹐之前沒有得到一點消息。”在得到確切消息後的幾天﹐張華和他的同事們找出與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發現﹐他們的勞動合同到期日是今年3月。

  公開資料顯示﹐山東松下是日本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下稱日本松下)﹑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與濟南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創辦的中日合資企業﹐佔地面積為46480平方米﹐截至目前擁有300名左右的員工﹐主要從事于超薄型電視的生產與銷售工作。

  山東松下設立于1995年﹐于翌年1996年開始生產顯像管電視機﹐此後﹐在中國境內生產電視機長達19年。日本松下2月2日發佈的《關於山東松下電子信息有限公司事業終結的通知》中稱﹐已經于2015年1月30日終止該工廠的生產業務﹐同時將會進行企業清算手續。

  對於為何關閉山東松下﹐松下方面官方給出的解釋為﹐關閉工廠是為了謀求在超薄型電視方面更好的整體收益能力﹐提高影響力並擴大銷售。

  據本報記者瞭解﹐1987年日本松下在華設立了第一家合資工廠﹐開始在中國生產彩電產品。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也于1994年成立﹐並於2002年實現獨資﹐主要負責開展家電﹑系統﹑環境﹑元器件﹑醫療設備等商品的銷售和售後服務活動。

  在關閉山東松下之前的2013年1月初﹐松下位於上海的等離子電視工廠停產﹐隨後關閉﹐裁掉了員工。當時﹐松下將上海工廠的組裝設備集中到山東松下﹐期望能夠提高效率﹐增加效益。“2年前的精簡縮編﹐最終還是沒能挽救松下在華的電視生產業務。”劉江遠與本報記者聊起這件事情時唏噓不已。

  劉江遠告訴本報記者﹐松下在電視業務(包括面板)的虧損已有一段時間﹐2013年該板塊銷售額虧損達5000億日元左右﹐營業虧損465億日元。

  而另一個數據是﹐目前中國平板電視年產量達到20萬臺﹐已成為世界最大市場﹐其中松下份額不到2%。關停生產線可視為松下與家電行業全方位戰略的訣別。

  “海外投資者仍強烈認為我們是電視廠商﹐但本公司甚至已不再是家電企業。”日本松下表示﹐松下高層早就做出主動轉型計劃﹐從B2C向B2B拓展。其在中國的業務汽車電子﹑住宅解決方案﹑商務解決方案等不斷加強﹐而家電業務中的彩電和家用空調業務相應縮減。

  日系家電大潰退

  在當年CRT顯示器盛行的年代﹐松下電視絕對可以稱之為常青樹﹐不過現在格局變了﹐由於價格競爭殘酷﹐全球彩電市場變化﹐松下的堅守給公司帶來了連續2年的巨額虧損﹐不得不“斷臂求生”。在劉江遠看來﹕“松下在華停產液晶電視﹐祗是松下2013年底那場等離子徹底退場風暴的延續。”

  不祗是松下﹐日本其他電子巨頭在彩電業務上幾乎都呈收縮態勢。目前中國彩電市場﹐中國本土品牌佔了80%份額﹐韓系佔了約10%﹐日本品牌與二線品牌瓜分餘下10%的份額。2月12日﹐本報記者在濟南繁華商圈泉城路上的蘇寧電器﹑國美電器發現﹐這裡已經沒有了松下電視的專櫃。

  “儘管關閉了其在中國的最後一家生產工廠﹐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松下電視會全面退出中國市場。”劉江遠注意到﹐在後續方面﹐松下電視的運營還將繼續﹐只不過會採用委託第三方工廠的方式進行生產。

  本報記者登錄京東商城看到﹐目前依然有7款松下電視在售﹐在尺寸方面﹐從32英寸這樣的小尺寸至65英寸大屏都有覆蓋。不過很多型號的產品都是由TCL代工生產﹐這早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

  除了停止中國電視機自主化生產﹐日本松下還在研究出售位於北美墨西哥的一家彩電工廠﹐該工廠主要針對北美市場供應電視產品。

  家電網的消息稱﹐除了在華電視工廠停產外﹐松下在華其他家電的生產也在悄然調整中。因日元貶值加劇﹐日前媒體傳出﹐松下在中國工廠的幾乎全部立式(豎直型)洗衣機產能將回遷至日本袋井市﹐松下在華微波爐產品生產將逐漸回遷至日本神戶市﹐另有松下部分家用空調和滾筒洗衣機產能已經在實施回遷。

  “日資企業是全球家電產業振興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卻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家電消費國出現下滑﹐根源還在於其主導的硬件驅動模式已無法適應當前商業和消費環境。”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執行會長洪仕斌提醒﹐“對於正在謀求做強做大的中國家電企業來說﹐也是提前發出了預警信號。”

[責任編輯:戰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