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2月13日赵无极出生
赵无极为宋朝皇族后裔,14岁时师从潘天寿,潘天寿先生总要他临摹“清代四王”那些古画,他不喜欢临摹,因为他认为中国绘画从16世纪起就已经失去了创造力,只剩抄袭和临摹。所以赵无极想方设法逃课,甚至有时从教室的窗子跳出去,还在潘天寿的考试上调皮地囫囵画个大墨团草草了事,气得老师要开除他,多亏了校长林风眠先生把他留下来。
也许是因为从小就开始学习书法,书造就了他和西方画家不同的视点,在绘画创作上,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的绘画空间,他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赵无极早期的作品主要以塞尚、马蒂斯、毕加索的作品为学习范本,进入了他的“ 具象”时期。他从塞尚、毕加索过渡到克利,此时我们已经无法直接从视觉形象来定义作品的内涵,当然内容还是很具象的,中西方的画法都掺杂其中。
赵无极一边画一边摸索自己的风格,他从那些大师尤其是克利的画中得到启示,由具象、半具象,到符号化与完全抽象的创作历程转变,同时将中国水墨的渲染方式及空间观念中探索绘画的新方式,将画以色彩和空间来分配,从此进入一个似无形又有形的抽象世界。并且在1958年之后,赵无极的作品不再有标题,他仅在画布背面注明创作日期。
这个时间段赵无极在国外已经小有名气了,他的好朋友贝聿铭在设计香山饭店的时候曾请他作画,贝聿铭称之为点睛之笔,但在开幕典礼上还有人说赵无极的画自己也会画,其实,别说那个年代的中国,就算现在也有很多人不懂他的画。
香山饭店的画没找到好看的图,放一些他的其他的画
赵无极在香山饭店被人各种看不起,遭到冷遇,让艺术圈的同志们不乐意了,你们压根不懂他的作品价值,他的画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一席之地而且他还加入了外国籍,这事儿已经算外事了。为了向他道歉,赵无极收到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发出的邀请,请他在中国美术馆和浙江美术学院办个人画展。1983年9月,赵无极旅法三十五年来第一次在自己祖国举办的画展。国人的不理解是肯定的,但随着时代发展吧,看得久了,似乎也就有那么一丢丢能看明白了。
当摆脱一切法则之后,画画就是一件挥洒自由的活动,赵无极以各种创新组合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感受,展现出一派浩瀚宇宙混沌初开美。
素材来源于网络
|
|
来自: 东方竹马 > 《书法国画篆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