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理学(32)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学习笔记)

 龘龘清欢 2015-02-16

第三十二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考什么?

内分泌系统药物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糖皮质激素类药

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的体内过程特点、药理作用、主要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其禁忌证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类


  【体内过程特点】
  口服或注射都可吸收。氢化可的松入血约90%与血浆蛋白结合,其中80%与皮质激素结合球蛋白(CBG)特异性结合,10%与白蛋白结合。CBG主要在肝脏合成。肝病时CBG合成减少,肾脏疾病时则因蛋白质从尿中排出,都使CBG水平降低,游离型药物则增加。故肝、肾疾病时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可增强,较易发生不良反应。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物大部分从尿排出。根据生物半衰期的长短,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类。

分 类

药 物

血浆半衰期

生物半衰期

短 效

氢化可的松

90min

812h

中 效

泼尼松

34h

1236h

长 效

地塞米松

5h

3672h

  【药理作用】口诀:55多和2少,神经兴奋骨疏松。
    1.抗炎作用
  (1凡炎皆抗:抑制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过敏性、机械性、化学性)炎症。
  (2
对炎症不同阶段均有抑制作用
  炎症早期:
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从而改善炎症的红、肿、热、痛等症状;
  炎症后期: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粘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

  (3抗炎实质:抗炎不抗菌,抗炎不抗因,治标不治本
  激素的抗炎是老百姓穿着石棉衣站着火里得瑟——不怕火烧,但不救火、也不灭火
  
只是提高了机体对炎症的反应性,但同时降低了机体的防御机能。
  2.
免疫抑制作用(抗免疫)——口诀:小细大体。
  小剂量:抑制细胞免疫;
  大剂量:抑制体液免疫。抑制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减少抗体生成,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后引起的有害物质的释放。
  3.
抗毒作用
  能对抗细菌内毒素对机体的刺激性反应,减轻细胞损伤,缓解毒血症症状
  
抗毒机制是能抑制NO合酶,降低NO水平
  注意:
不是中和、也不是破坏细菌内毒素。
  4.抗休克 适用于各种严重休克,尤其是中毒性休克。
  5.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兴奋剂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能影响情绪、行为,出现欣快、失眠、激动,甚至精神失常等。大剂量有时可致儿童惊厥或癫痫样发作。
  6.退热作用
抑制体温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稳定溶酶体膜,使内源性致热原释放减少,使升高的体温下降。
  7.对血液成分的影响——五多二少
  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中性粒细胞数目增多(但却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游走、消化、吞噬等功能)。使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
  8.对骨骼的影响 可出现骨质疏松。
  【临床应用】
  1.替代疗法
  急性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和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的补充。
应选用氢化可的松。

  2.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过敏性疾病
  (1)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风湿热、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SLE、重症肌无力、皮肌炎、硬皮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肾病综合征等。
  (2)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后产生的排异反应。
  (3)过敏性疾病 如荨麻疹、花粉症、血清病、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鼻炎、严重输血反应、过敏性皮炎、过敏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休克等,用糖皮质激素可
迅速缓解症状
  (4)支气管哮喘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主要抗炎药物,并作为一线药物使用。常规选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制剂如二丙酸倍氯米松等,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具有用量小、作用快、直接作用于局部抗炎、全身不良反应小的优点。
  3.严重感染
  利用糖皮质激素的
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主要用于中毒性感染伴休克者,如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重症伤寒、暴发性流行性脑炎、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及败血症等。
  注意:激素用于严重感染时,
必须和有效而足量的抗菌药物合用!【为什么?】
  答:激素无抗菌作用,又可降低机体防御功能,故必须联合抗菌素,以免感染灶扩散。
  此外,激素可
防止某些炎症后遗症,如结核性脑膜炎、脑炎、心包炎、风湿性心瓣膜炎、损伤性关节炎、睾丸炎以及烧伤后疤痕挛缩等,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防止后遗症发生。对虹膜炎、角膜炎、视网膜炎和视神经炎等非特异性炎症,应用后也可迅速缓解症状,防止角膜混浊和疤痕粘连的发生。

  4.抗休克 适用于各种休克。

 

使用激素时的注意点

A感染中毒性休克

须与抗生素合用。
要大剂量、早用药、短时间内突击使用糖皮质激素,产生效果时即可停用

B过敏性休克

首选与肾上腺素合用

C心源性休克

结合病因治疗

D低血容量性休克

先补足液体、电解质或血液

  5.肾脏疾病
  (1)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如
泼尼松可作为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改善肾小球通透性,减少尿蛋白滤出及利尿作用有关。
  (2)急性肾炎:大剂量甲泼尼龙静脉给药,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急性肾炎的预后。
  6.血液系统疾病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性紫癜等。
  7.脑水肿和急性脊髓损伤
  
【不良反应】危险的灵药(重点是危险,不良反应多且严重。
  1.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脂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表现为
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皮肤及皮下组织变薄、痤疮、多毛、低血钾、高血压、骨质疏松和糖尿等。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出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腹大如球、四肢细小如柴。从正面看看不到耳朵,从侧面看看不到鼻子尖。
  
2.诱发或加重感染
  因糖皮质激素抑制机体防御机能,可诱发感染或使体内潜在感染灶扩散。
  
3.消化系统并发症
  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导致消化道出血或穿孔。少数病人可诱发脂肪肝、胰腺炎。
  4.运动系统并发症
  引起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迟等,严重者可致自发性骨折。
  5.其他 
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亦可诱发或加重精神失常,有精神病或癫痫病史者禁用或慎用。
  【停药反应】
  
1.医源性皮质功能不全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前叶分泌促皮质激素(ACTH),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和机能不全。停药后,垂体ACTH的功能一般需35个月才能恢复,肾上腺皮质对ACTH的反应恢复约需69个月。在撤药过程中或停药后一段时间内,如遇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情况,有些病人可发生肾上腺危象,表现乏力、恶心、呕吐、低血压甚至休克等症状,需及时给予足量糖皮质激素抢救。
    2.反跳现象 因病人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了依赖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可导致
原有病症复发或加重。
  【禁忌证】
  严重精神病、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病毒及真菌感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创伤或手术恢复期、骨质疏松、骨折者;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及妊娠初期和产褥期。
  
注意!没有绝对禁忌症和适应症,当适应证和禁忌证并存时,应全面分析,权衡利弊,慎重决定。一般说,病情危急的适应证,虽有禁忌证存在,仍不得不用,待危急情况过去后,尽早停药或减量。对慢性疾病,尤其需要大量激素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第二节 盐皮质激素(略)

 

第三节 促皮质激素和皮质激素抑制药(略)



  【实战演习】
  最佳选择题
  1.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
  A.各种休克
  B.严重精神病
  C.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D.病毒感染
  E.严重高血压、糖尿病

    『正确答案』A
  配伍选择题
  [2-5]
  A.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
  B.早期、大剂量、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C.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合用
  D.抗结核病药与糖皮质激素合用
  E.糖皮质激素与肾上腺素合用
  2.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采用

   『正确答案』A
  3.感染性中毒休克采用

  『正确答案』B
  4.严重感染采用

  『正确答案』C
  5.过敏性休克采用

   『正确答案』E
  多项选择题
  6.糖皮质激素禁忌证有
  A.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B.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C.骨质疏松
  D.重症肌无力
  E.癫痫

   『正确答案』AC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