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技法评注刘小晴著》摘抄

 率我真 2015-02-16

《中国书法技法评注刘小晴著》摘抄

 

楷书字体:古人书论。

按、注:刘小晴评注。

疑问、注释:我的疑问、注释。

 

0.人知兰亭韵致,取其映带,以为态度,不知态度者,书法之余也;骨格者,书法之祖也。未正骨格,先尚态度,几何不舍本而逐末耶?赵子固《论书》

注:尚—崇尚,喜好,追求。

几—差不多。

按:初学书法,当先求其骨力,以沉着为本,以理法为尚,以形质为先,在此基础上,方可论意趣,谈性情,求风度。凡诗、文、书、画与百工技艺之事,无一不本天赋,无一不从功夫技巧中来,若理法未明,功力不深,技巧不熟,而侈谈意境、风度,此犹隔靴搔痒、纸上谈兵,总是空中之幻境也。

 

1.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姚孟起《字学忆参》

按:汉隶有圆笔,也有方笔。无论方圆,都贵乎逆。逆则笔力劲健、浑厚饱满。收笔时宜收宜缩,收缩的目的在于蓄势。

 

2.“侧锋出笔”,此大缪。出锋者,末锐不收,褚云:透过纸背者也,侧则露锋在一面矣。冯班《钝吟书要》

按:露锋收笔,笔锋宜由中而出,出则暗收。尖锐饱满,如偏锋出,则露锋在一面矣。出锋时,锋宜由中而出,空中作收势,则劲力饱满。

疑问:A.刘小晴按语是什么意思?

      B.“末”锐,应该是“未”锐的笔误吧?按否定之否定规律,意思应该是“尖锐的锐利笔画也要收锋、不能随便的飘出去甩出去”?

 

3.若求古人笔法,须于下笔处求之。所有之法,全在下笔处,笔行后无法,无从用心用力也。陈斋《习字诀》

按:所有之法,全在下笔处,虽有过激之论,也足以说明发笔处是笔法的关键之处。学书者务必于此最深留意,否则下笔便错,宁望法之精到乎?

注释:簠[fǔ]:古代祭祀时盛稻粱的器具。

 

4.密谓际,子知之乎?曰:“岂不谓筑锋下笔,皆令宛成,不令其疏之谓乎?”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注:密,际—密,茂密。际,交接。

筑锋—筑,捣土也。比喻落笔直下如捣。

按:字贵茂密,然茂密非一笔环转、点画不分。茂密表现于点画交界处,宜笔笔断而后起。起时宜筑锋下笔,因势利导。写楷书要笔笔脱得开、粘得住,点画交界处,要露出一个三角形空隙,例“但”字。《中国书法技法评注 <wbr>刘小晴著》摘抄

 

5.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辨按尤当于起笔处,辨提尤当于止笔处。书家提、按二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须飞提,用笔轻处正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二病。刘熙载《书概》

按:用笔重处易臃肿,故宜实按而虚提。锋行画中,墨无旁瀋,则自无僵卧治病。用笔轻处易浮薄,故宜实提而虚按,沉着从容,擒纵得法,则可免漂浮之弊。

注释:瀋,shěn,汁,“沈”的通假字。

 

6.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蔡邕《九势》

按:“常”字最可玩味,指经常能保持在点画中线运行,并不是“永远”、“必定”的意思。

 

7.所谓中锋者谓运锋在笔画之中,平侧偃仰,惟意所使及其既定也,端若引绳,如此则笔锋不倚上下、不偏左右,乃能八面出锋,笔至八面出锋,斯无往不当矣。王澍《论书剩语》

注:端若引绳—端,正也。引,拉出。绳,墨线。比喻字的笔画端正如拉出的墨线一样笔直。

按:用笔虽然以中锋为主,但是笔笔中锋则无变化。欲求其变化,当能正用、侧用、中用、偏用、逆用、顺用,惟意所使,及其收笔时笔锋当收归画中、藏之于点画之内,乃能八面出锋。

 

8.藏锋之说,非笔如钝锥之谓,自来书家,从无不出锋者,古帖具在,可证也,只是处处留得笔住,不使直走。米老云:“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二语是书家无等等咒。梁同书《频罗庵论书》

注:钝锥—比喻点画起止之处纯圆而无变化。

直走—收笔时,控制不住而出现虚飘浮薄的用笔。

按:对藏锋的正确理解,不在于起止处圆盾如杵,试观古人墨迹,发笔逆入处微露锋芒,极有意致,而画之中截,丰润饱满。故藏锋之说,当指运笔时锋藏画中而。

注释:正解。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也符合唯物辩证法。另参见周汝昌老先生的《永字八法》。

A.如今,多少伶俐汉,死在了中锋用笔上——要么不知、要么知而不高度重视、要么高度重视而错用。理论上,中锋不难,但实际书写中,要保持中锋运笔绝非易事。“中锋用笔”是思想,也是技法,是形而上,也是形而下。

B.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不要看做中锋用笔,柳老人家他是从道学、伦理方面教育人的,不是说的技法,实际上,笔杆正、笔锋直,落纸即偏矣。我隐约感觉:中锋,是在起行收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调整出来的。

C.“笔笔中锋”,这是欺人之谈,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篆籀气不可谓不重,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它里面时带侧锋。

 

9.中锋之说云何?山舟曰:笔提得起自然中,亦未尝无兼用侧锋处,总为我一缕笔尖所使,虽不中亦中。梁同书《频罗庵论书》

注:山舟—梁同书的自称。梁同书,字元颖,号山舟。

按:发笔处要提得起,行笔处要提得起,收笔转折处也要提得起,能随倒随起,则锋自然中。所谓“提得起”者,当以笔心收归画中为度。提要提到恰到好处。古人作楷行,发笔处多兼用侧锋,亦欲取势,意在便捷,未几归于中。而用锋亦不过笔身三分之一处,近世有人作字,直喜将笔按至笔根处,则全不成书矣!

 

10.末笔必收到中锋。蒋骥《续书法论》

按:试观米芾行书,发笔处取侧势而锋芒外露,收笔处取中锋而圆润饱满。可见收笔时能将笔收到中锋乃是用笔之基本原则。如下图米芾行书

注释:一朋友从外地参加培训班回来,跟我说了一句话“不管什么情况下,收笔时一定要让笔锋垂直着离开纸面”。《中国书法技法评注 <wbr>刘小晴著》摘抄

 

11.有锋以耀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姜夔《续书谱》

按:凡善用露锋者字多精神,善藏锋者字多蕴藉,此多指发笔而言。收笔也有藏露,然皆当收归画中为度。

注释:汉代以前没有方笔,从隶书开始有了侧法。古文篆籀纯是用圆笔中锋,隶书则兼用侧锋。侧锋者,因势利导,点法直入,虽笔锋微倒,而书体自方矣(刘小晴语)

 

12.力圆则润,势疾则涩。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

按:能运中锋,笔势圆转,笔力遒劲,字自然润,非独用墨滋润也。点画宜涩,而势欲疾,点画爽健,字势飞动,乃为得法。

注释:按语中的“运中锋”,我的理解是行笔、运笔用中锋,也就是画之中段行中锋也。古人所谓的“逆入,涩行,紧收”是行笔要法。

笔之徐疾,当取决于锋之偏正:锋中、正时,用笔可爽利快捷,以势疾取涩;笔偏、未调整到中锋时,万万不可快,快则驰毫直过,墨不入纸,意思浅薄,遂造成浮滑的弊病。(这一段时刘小晴话语大意)

 

13.太缓者滞则无筋,太急者病则无骨,横毫侧管则纯慢而多肉,竖笔直锋则干枯而露骨。虞世南《笔髓论》

按:太缓则笔机凝滞,太急则点画浮薄,专用侧锋则肥纯,一味中锋则瘦瘠,此皆因笔不灵变所致。

 

14.起笔收笔宜涩,迟回不进,以成藏头护尾之势也。中间走笔宜疾,疾行而过,始见筋骨,而力在字中。丁文隽《论书》

按:起笔时要调整笔锋,收笔时要提顿,故宜迟回不进。中间走笔,必须锋中方可疾。笔要提得起、沉得住气,方可免空怯浮薄之弊。无论迟速,都当以法度完备为前提,离开法度而侈谈迟速,往往堕入魔道。

 

15.起笔为呼,承笔为应,或呼疾而应吃,或呼缓而应速。笪重光《书筏》

按:前笔收尾为呼,后笔起首为应,一呼一应,笔势自然连贯,亦宜有节奏方妙。余作行草,至墨枯时,也喜结束在字的中截,然后蘸墨,而不喜结束在一字的末笔,亦欲取势之自然耳。

注释:后半句“余作行草”真是告诉了我们一个如何生势的好技法,看看王铎的行草书也是如此蘸墨的。

 

16.侧笔取势,晋人不传之秘。倪苏门《书法论》

按:侧笔取势,其含义有二,在用笔上,点法起笔,以求便捷;在结构上,左右欹侧,上下俯仰,以冀得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