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国的7个搞笑国君之三

 文化龙乡 2015-02-16

三、义薄云天卫公子
   
   不管宣公是不是长得像癞蛤蟆,十几年后,他和那位姑娘(宣姜)倒是生了两个儿子——姬寿和姬朔。国君的儿子一多,那争权夺利的事就不可避免了。宣姜自打生下了公子寿与公子朔之后,随着两个儿子年纪渐长,我相信她也会渐渐为儿子的将来考虑,因为卫国的世子是急子,她的两个儿子即使现在再怎么得卫宣公的宠爱,将来也是无法继承卫国,而将来一旦宣公薨,急子继位,那么她与两个儿子的将来会如何,估计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什么人的指点(很有可能是宣姜),才十几岁的姬朔开始天天在宣公面前说急子的坏话,每一次都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宣公对那位大儿子本来就有点心虚忌惮,这下又听说他的“恶行累累”,时间长了,便对急子讨厌起来。
    另一方面,公子朔拼命巴结御医,探得宣公有病,身体每况愈下,朝不保夕。便屡屡将话挑拨,诬陷说:“夷姜前日与儿相遇,指桑骂槐,说我是孽种,扬言来日要诛我母子。”
    宣姜知公子急子唯母命是从,且夷姜怀忿积深,诚惮宣公百年之后,难以安身立命,所以与公子朔合谋,每日于宣公面前,诬陷急子诸多不是。听多了,卫宣公的耳根子就软了,他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夷姜给臭骂一顿,责备他教子无方。 
  这一教训,夷姜的面子挂不住了,本来就对卫宣公独宠宣姜心中就有意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倒有三百六十四天住在新台,再加上现在又人在宫中坐,横祸天上来,莫名的被扣上了一顶教子无方的大帽子,一个快三十岁的世子还需要夷姜如何教?估计夷姜是被训得欲哭无泪,一下想不开,于是一根绳子挂到房梁上,做了屈死鬼。
夷姜薨了,她一死腾出了位子,成全了宣姜,宣姜终于不用等到卫宣公薨后才能成为卫国国君夫人了,如果当年她要是嫁给了急子,那么还得等到卫宣公薨后,急子顺利的继了位才能成为国君夫人。现在只动了动嘴,她就如愿取夷姜而代之了。
  然而乐归乐,她还是害怕,因为急子还是卫国的世子,因此只要卫宣公薨了,那么继位的还是急子,而这杀母之仇,急子会如何报呢?每次一想到这里,宣姜就坐立不安。公子朔也希望能取急子而代之,于是每天都和宣姜一起在卫宣公的耳边吹风,说急子自从母亲上吊后,就日日痛哭,卫宣公开头还对夷姜的死心中有愧,毕竟老话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怎么说夷姜也是当年他从老爸手中偷来的。因此,听到宣姜和公子朔说急子日日痛哭后,心中大慰,说这个孩子还是有孝心的,懂得为母亲伤心。
宣姜与公子朔一看不对,这枕边风怎么吹出了反面效果,于是私下一咬耳朵,立刻改了说辞,对卫宣公说急子是日日痛哭,在无人之时就指天发誓,说自己的母亲死于非命,是被宣姜害死的,日后要是继了位,一定拿宣姜与公子朔抵命。卫宣公的耳根架不住这二人的死命胡说,一回、二回、三回……终于让卫宣公相信急子就是一个孽子,要是不除了,说不定自己都会死在急子手上。
可是如何除了急子,这倒让卫宣公犯了难。毕竟自己夺媳在先,要是直接在殿上喝声把急子拖出去斩了,别人一定会说他做贼心虚。这在史书上写上一笔,也太不好听了。
  为了替卫宣公下定最后的决心,斩断其父子的最后一点情缘。宣姜与公子朔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
   
   阴谋:急子入宫探母,朔同公子寿于后庭角力,朔扑通倒地,惊叫疼痛难忍,恐腿骨断裂。伋不知就里,连忙背起朔送到内室。宣姜事先先藏在房中,脱了衣服,见急子近来便高声斥责世子无理,竟有侵犯之举。伋百口莫辨,惶惶告退。
   待宣公回来,母子跪地,凄凄怨怨求其做主。宣姜泪如雨下,呜呜咽咽地谤说:“急子好不知礼,假借探母之名,竟欲沾污妾身。亏得我儿抵死相救,乃得保全。”朔亦陪泪,谎称:“哥哥呼孩儿为儿子,还说:尔母原该妻我,卫公百年之后即当物归原主,你敢阻挠?”宣公见二人言之凿凿,若有其事。
   后来想想急子的为人,不会干出这等事来,于是就召来公子寿问问,寿说:“公子朔与儿戏耍角力,倒地受伤,世子背入内室,并无其他。”
   宣公不放心,又召宫人问询,有侍者说:“听到夫人的谩骂声,看到世子仓皇辞逃,也许有这种事。”宣公没有相信前者,而是采用了后边的证言,由是愈加厌恶世子。最后的决心终于下定:
   俗话说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就在卫宣公想加害急子,又苦于无处下手,正在左右为难时,一个机会摆到了他的面前。他的大舅哥,现任齐国国君齐襄公通知他,说想要一起出兵讨伐纪国(山东寿光)。要他派人到齐国去约定出兵日期。所以公子朔出主意说:“如果顾虑杀之无名,可假他人之手,暴死荒郊野外,不是可掩人耳目吗。”卫宣公一想,机会来了,可以派急子去齐国,然后让人假扮强盗在半路上把急子给杀了。这下子又可以给急子以一个因公牺牲的名义风光大葬,又可以堵住天下人之口。这可算是一箭双雕之计。宣公听从朔的话,与他母子商议,遣使急子往齐,授以白旄为节。公子朔又出主意说:“卫国去齐,必须走水路,船到了莘野(莘县地,属齐国领地,雷泽的东岸,濮阳为西岸),必然登陆,此处埋伏,料不设防。”宣公同意了朔的计谋,托公子朔安排取事。朔蓄养死士百人,令假扮盗贼,伏于莘野,认持白旄之人,群起而攻之,事成必有重赏。
   计划已定,即日就要实施。而宣姜毕竟是女人,喜欢感情用事。忽忆自己以前对急子的好感,加上又想起了狼口夺命之恩,胸中踌躇不忍,(前面讲到急子化妆到齐国认亲,而无意救了宣姜一次的事)
        乃召公子寿进宫,吐露实情,嘱咐密告急子,劝其投奔他国。
  公子寿赶往淇河,告以父亲之计,劝他赶快逃往他国,另作打算。
  但,急子却誓死不肯,伋说:“父欲子死,子就应当以死为孝,君要臣死,臣就应当以死为忠。”遂执使节——白旄,凛然登舟。寿苦劝不从,叹曰:“吾兄愚仁也!”又思兄长此行必然毙命,宣公的接班人就是自己,骨肉相残,弟弟夺哥哥的江山,必招国人愤恨,不如代兄赴死,留个万古扬名。
   乃同登舟船,请为饯别,叙旧有时,急子命解小艇,送公子寿返程。寿不忍别,垂泪进酒,暗投蒙药灌醉急子,然后夺其白旄,催舟人速行。
   到了第二天早上,姬寿抢在姬伋的前面,扛着他的使节——旄就登岸出发了。姬寿接近边界时,刺客很远就发现了使节——旄在迎风飘扬,猎猎作响,于是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活动。等到姬寿走到跟前,刺客便一跃而出,手起刀落砍下了姬寿的头。
  
  正当刺客迈着轻快的步伐往回走的时候,突然发现又有一个人气喘吁吁的跑来。他来到刺客的面前,坚定的说道:“你杀错人了,我才是真正你要杀的人!”原来急子见弟弟和使节——旄都不翼而飞,知道他肯定替自己去送死了,便一路追来了。刺客听了姬伋的话不由得心花怒放,心想反正宁可错杀一万,也不能漏网一人,何况这人还是自己送上门来了呢。他故伎重演,果断的手起刀落,把人头照单全收了。 
 姬伋、姬寿死于公元前701年。
   人们有感于这兄弟俩浓厚的亲情和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也在《诗经》中写了一首《二子同舟》来纪念他们。
 
《国风·邶风·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你俩乘船走了,船儿飘飘远去。多么思念你呵,心中恋意难除。  你俩乘船走了,船影渐远渐没。多么思念你呵,切莫遭遇灾祸!
    
   战国时期国人人格之伟大,让现在的人很难去理解,但我赞赏这种”傻”和“憨”。
   当姬伋知道父亲要对毫无过错的他赶尽杀绝的时候,他却心甘情愿地坐以待毙;尤其是他得知弟弟为救他而勇于牺牲自己的时候,竟然还是勇往直前的羊入虎口,
  
  宣公乃以子朔为太子。十九年,宣公卒,太子朔立,是为惠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