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32)--少阴篇讲记(十)【药势】木通

 花开云舒馆 2015-02-16

木通「通」什么?

上礼拜上到当归四逆汤。木通这味药还没有讲,我们今天先把它结束一下。

它古时候叫通草,现在叫木通。

现在我们称为「通草」的,已经是别的药了,在古方的时代,被叫作「通脱木」。它的药性和灯心草有点像。

木通,我们讲粗略一点就好,大概知道一下就可以了。《神农本草经》中的「通草」,也就是今天的木通,在后代的各种方剂用得是蛮多的。可是,以仲景方来讲的话,除了当归四逆汤以外,没有其他方剂有再用它。

本来啊,教中药,教到木通,需要跟同学讲一下哪一种木通比较毒、哪一种吃多了会肾衰竭什么的。可是台湾禁得很彻底,你现在要买到毒的也买不到了。

既然想吃都吃不到了,又何必告诉你如何提防呢?就这样子就好,反正你买到的木通,基本上就是安全的。

 《神农本草经》:

通草中品:一名附支.味辛平.生山谷.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

它的药性呢,是比较偏寒的,所以,吃下去之后,对身体的作用,以结果论,是去掉「湿热」。

那去湿热,是怎么样的去法呢?

很多药草,都是取它的根,但木通这个植物,我们取是用它的茎。它这个茎里头好像有小管子似的,你从这一头吹气,另外一头会有气通出来。所以这个植物非常地「通」。

我们今天,如果先不讲仲景方里面木通的功能的话,这个非常「通」的植物呢,《医宗金鉴》有个方子还蛮有名的,就用一味木通,二两,煮水。治疗有发炎的那种风湿痹痛。就这样二两木通煮水喝下去,出一点汗──当然你可以加味啦:如果你痛的地方跑来跑去,就加羌活、防风啦;身体比较冷就加附子啦,那没有汗就加麻黄,加味加一点点就好了。──主要就靠这二两的木通,就可以把那个风湿给发出来。

而且木通把那个风湿发出来的时候,会证明到一件事情:

我们中国人对于这里那里的风湿痛,不是老说是「风」跟「湿」吗?

可是你把它放回西方医学的框架下,总是让人觉得很奇怪:西方医学会认为,那是发炎,关节炎之类的;你怎么知道一定是「湿」?

可是你用木通发这个病的时候,往往是:发得出来的,是从出汗而好;没有完全发出来的,就会变成「皮肤表面长出小水泡」。所以果然是发得出水的──套句我也不懂的话,说不定是电解质不平衡之类的──那个「水、湿气」是存在的。它在发的时候,出疹子这件事还蛮好玩的。

 如果是我们学仲景方的,这个一味木通汤,只是跟同学介绍一下它的药性,是能够把湿热发掉,也只是讲讲而已。以现在大家(包括我)的烂肾,二两木通吃了人还是会虚掉的。

导赤:从「君火」到「相火」

那么如果你要讲仲景方里头,用木通的效果的话,我想最代表木通的能耐,就是后代人给它的外号,叫作导赤。「导赤」这两个字是跟什么相对的啊?是跟「泻白」。

把红颜色地方的火,导下来,这是木通;把白颜色地方的火,泻掉,那是桑白皮。

也就是木通泻心火,桑白皮是泻肺火,一个导赤,一个泻白。

木通呢,在经方的世界最有意义的药性,就是把人体「无形的心」太过多的热,导到小肠去。而通常到了小肠之后,小肠就会把它透到膀胱里头,所以从膀胱尿出黄褐色的尿之后,那个火就泻掉了。所以它是一个非常代表性泻心火,让心火入小肠排出去的药。

当然,当归四逆汤并不是一帖泻火剂,学当归四逆汤,只要看它「从心通到小肠」的药性就可以了。

那,可能同学会想问啦:之前讲到泻心火,你也说了栀子、也说了黄连,甚至黄芩也是泻上焦火的药啊,这些我们过去学过的泻心火的药,跟木通泻心火,是如何地不同呢?

我想啊,如果以中药的搭配来讲的话,如果有人是「无形的心」太热,当然无形的心热,如果以今天西医观点来看,可能是说这个人「脑子烧坏」了。用温病的讲法,说不定是这个人得温病的时候,「温邪逆传心包」啦,心很热。

无形的心在热的时候,一般用药,会用黄连啦、犀牛角啦,来泻那个心火。可是你用黄连或者犀牛角,效果并不会很快,它「泻」起来的感觉,好像有一部分,是它的寒性可以跟那个火「寒热对消灭」,但是不能让那个火很快地退掉。但是,如果你用黄连跟犀牛角的时候,加一些木通,就整个火马上泻掉了。也就是木通是把那条「泻它的路」给制造出来。那相反地,黄连跟犀牛角这类泻心火的药,虽然能够去火,可是它们没有制造出「通路」。

所以,木通,最重要是这个「通」的药性,「泻」的药性只是顺便。所以用在当归四逆汤里头,说起来人也不会被木通寒到的。


那以一个泻火的角度,刚刚以心肺来讲的话,导赤是木通,泻白是桑白皮。那如果以心肾来讲的话,心里头的火,我们中医叫什么火?叫君火。那肾跟三焦的火呢?肾阳跟少阳的能量,中医叫作相火。

其实我个人一直觉得,命门火称之为「相火」有点太贬低它了,因为命门火的质,跟心火的质是同样的东西。但是命门火,的的确确是君火要转变成相火的一个枢纽,君火到了命门,再出来的时候,就变成相火了。

那君火跟相火,我们中医的象征物到底是什么呢?「六气」的「风暑湿燥寒火」,君火跟相火,一个是「暑」,一个是「火」──这样子比喻仍然不是很清楚。

我觉得,君火跟相火,中国有另外的象征物,会比较适当:

君火的象征物是「光」,相火的象征物是「热」。

而两者的差异在哪里呢?

我们心中之火,或者是我们肾气、命门火的一部分力道,它负责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东西啊?是我们有意识的自己的那个「意识心」,英文说的Consciousness。比如说,一个人君火很够,心光很够的,他可能写字就不容易写错字,听人讲话不会听错、误解,做事情都会很精确……这个是君火的力道,让这个人对自己一举一动、以及每个念头,都能够很有意识地去感知

而这些事情,跟身体的机能,似乎是没有很大的关系。可是呢,如果一个人的君火不够了,会怎么样啊?我们台湾人君火不够的人很多啊,「答非所问」的人一大堆。另外呢,我现在已经看到破记录的店员小姐了,在某家餐厅,她平均做一个动作会出两次错,算账会算错两次,端菜会端错两次,已经有那种君火快要熄灭的店员小姐了。

你说这是不是病啊?我说这是很严重的病,这是真正的少阴病。

君火没有了,是很可怕的哦!这种真正的少阴病,我想我们台湾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病,所以就互相包庇一下就算了,到最后就说「原谅就是爱」嘛。

这很惨哦,我们这些人,身为人类的最核心的能量,欠缺得很严重。像我们有些同学去香港吃过饭就知道,香港的侍应员比台湾店员聪明多少倍啊!这根本不能比的。

那么,等到君火到了小肠,入到命门,再让身体有热能去推动身体层面的能量、身体的运化的时候,那个能量才被叫作「相火」。象征物的部分我们先知道一下。

木通,就是一个泻君火的药,甚至你也可以说,木通是把君火转成相火的药。

一个人无形的心真的在上火的话,会是怎么样的感觉啊?那个人的身体感,有的时候是整个胸部甚至到腹部,都觉得闷热,里头隐隐作痛。你说这个人身体是哪里有病?那不一定是身体,那是灵魂能量的那颗心在上火。这个时候就可能要用木通来解决。

将来我们可能把防己跟木通再做一个对比,中医有一些说法,说防己比较泻到血分,木通比较泻到气分。来我们《伤寒杂病论》上到有防己的方子的时候,再来处理这个对比就好了。

至于《神农本草经》讲说「去恶虫」,其实身体里面长寄生虫,多少都要体质湿热嘛,所以还是有点用的。

那「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我想是因为它能让人的心比较定下来;心火能够退掉的话,人的心气就能够镇定。所以交心肾或是让人不忘这个效果,大概可以。

 这个药「通」的效果很好的,只是我们今天在《伤寒》方里头,不特别强调它这个药性,就知道一下就好了。

从前张仲景用木通将心火导入小肠,可是,到了这个时代,像今天四川火神派的卢火神啊,他需要用这个药性,已经不采用木通了。卢火神要把心火打下来的时候,用的是什么?「菖蒲」,他开药是开菖蒲。我觉得用菖蒲也是有意义的,菖蒲是能够把心火降下来的药。或许今天的人哦,在体质上又比从前的人更阳虚一点了,说不定用了木通,还是会觉得有一点没力没力的。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已经有人在临床上成功用菖蒲代替木通了,那我们也知道一下。菖蒲开在经方里头,效果也是很好的。

心阳下不来的人,手脚容易冷,经方常用的是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但是,我在冬天拿菖蒲一两片泡水喝,往往暖手脚的效果,比那些大热药的大锅汤还要好哦。

如果不是急的病,少量菖蒲慢慢吃,大陆也有连脑瘤都治好的例子。所谓的「把心阳通下来」,以另一个层面而言,也可以说是把「塞在脑中的什么什么」给溶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