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上究竟有没有书法家?

 汉青的马甲 2015-02-17

有个人叫陈逸飞,自称“视觉艺术工作者”(你看看人家,做人多低调)。比陈逸飞厉害的就是那个叫陈丹青的,一次记者问他,你到底是个作家还是画家,他回答说:“我也搞不清楚了”你看看,人家以退为进,把答案留给别人,真是高人!这等玄机不是文怀沙、余秋雨、范曾等“大师”们能理解得了的。书法家究竟如何界定呢?借助几种现象我们分析分析:

第一种现象:


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是不是书法家呢?从字面理解应当是,可是近年来。书法家协会通过增加多个展览不断招兵买马,收敛钱财,让我们身边突然增加了众多行迹可疑的书法家。物极必返,人数增多意味着品质下降。有人说,在中国书协里混子占了一大半,我觉得还应加上一句:主要混子都在主席和副主席和理事中产生。这样一来。好多钻研多年的书法家恍然大悟,原来想当书法名家不难,字写得差不多就行了,主要是要在中国书协里有个地位就大功告成。真是钻研不如钻营,钻营不如钻空。就象中国书协的一位副主席那样,后半路出家,几年就成了高僧,不但经常参加大展、到处题字,卖价也不低。这种人其实就是在钻空子。看来,对于文艺界的官僚来说,当书法家还真不难,真是:世上无难事,只要会钻营;别看学问浅,只需不要脸。没脸的人还能算书法家吗?

第二种现象:


领导退休了,容易成为书法家 这和他写得好不好关系不大,而和他在位时的职务有关,你是京官,就可以入国家级书协,掺和国家级大展,地方官就可以在地方任虚职,握实权,左右地方书坛。说他们是书法家连他们自己都不信,可他们愿意让别人这么说。记得前年秋天,一位文化部的退休领导把他写的《新三字经》拿出来,让那些小学生在寒风中光着手、穿着单衣抻着,在市委广场举行万名学生朗诵活动,一位据说是98岁的美髯公领诵,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江湖上的高人,姓文名怀沙,人颂外号国学大师。按部长这等阵容的创作听说,算是书法家了吗?

据报道:此高官手书的《新三字经》48米长卷还获得了“自著自书最长的书法长卷”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多家电视台直播了活动的盛况。这等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及文辞、书法有多少艺术价值且不论,但说此种张扬的作者算不算书法家呢?我想,自然科学研究可以量化,可以检测,而艺术创作却无法量化和检测,不能说谁写的长,谁写的大,谁就是大书法家了,就算你把首都机场包下来,写一个“屁”字,入了吉尼斯,那也只是个屁。

第三种现象:


练20年、30年的算吗?不一定,我曾接待过一位农村书法人,写用了好几个时间抄录了《毛选》五卷,要捐给毛主席纪念堂,并拿来一部分让我看。看后和他聊天时感到,无论从书法功夫和文化水平上看,他也算不上书法家。可我对他却产生几分敬意,几分怜惜。与上文书提到的那位部长大人想比,同样是写得不入流,可不同的是,这位农民起码是一个老实本分,没占用公共文化平台来张扬自己,误导民众的文化审美(当然了,他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他的执着与爱好,只是出于宗教式的情结——对伟大领袖的热爱。所以。此类人最有自知之明,他并不想以书法家之名欺世。

第四种现象:


核心期刊发过论文,出过专著,获得高级职称的算吗?这个也不好说,好多理论家都是文化研究者,自己根本不会用毛笔。我看过北京大学、中央美院等高校研究生班师生的书法,大都是粗通笔墨,少有人能进入创作阶段并达到艺术高度。所以,也不能以学历、职称来判断。

第五种现象:


上过中央电视台,当过演员、举办过个展、出过集子、上过拍卖会、被XXX艺术院收藏的能算吗?哈哈,这类作者中混子更多,没时间一一分析了。

这也不算,那也不算,让人们如认识书法家呢?来想去,我感觉人群中,只要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写上几个大字,就完全有机会被人称为书法家。所以,我得出一个大胆的结论:书法家就是会拿毛笔字的成年人。此言一出,立刻遭到众书家反对,从此我便停止了对书法家身份的追问。

  • 分享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