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遂汤对缺血性中风瘀血阻络证神经功能的影响的论文---中医学论文

 负鹏载舟 2015-02-17
治遂汤对缺血性中风瘀血阻络证神经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治遂汤 神经功能 血流变


【摘要】  目的:观察治遂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0例)应用治遂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同时检测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且能有效改善血流变学的相关指标。结论:治遂汤能提高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而且还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对中风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治遂汤 神经功能 血流变


 中风的初发病率为(141~219)/10万;其1/3~1/2死于初发病年。再发中风的危险因素每年为8%~12%[1]。50%~70%存活患者中遗留运动、感觉、记忆甚至思维等各方面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探讨中风的有效治法成为临床医生当务之急。于凯成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治遂汤,在临床应用缺血性中风中经络瘀血阻络证过程中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中医诊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瘀血阻络证的相关标准;西医诊断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相关标准;均发病在1周内,并经头颅ct确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WWW.11665.CO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程度、ct扫描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治疗方法:对照组依据病情分别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控血压,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控制血糖及心律失常,防治并发症,溶栓(6小时内)、降纤、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治疗。合并糖尿病、感染等并发症者,分别给予降糖、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治遂汤,药物组成:土虫10g,桑枝20g,桃仁10g,皂刺6g,赤芍10g,蜈蚣2条,钩藤3g,半夏10g,橘红10g,茯苓15g,牛膝15g,水蛭5g,1剂/日。水煎取汁400ml,分2~3次口服或鼻饲。高热烦躁者加水牛角、羚羊角、石膏;呕血便血者加大黄炭;呃逆者加柿蒂、代赭石;痰多合并肺部感染者加瓜萎壳、鱼腥草、杏仁、竹沥。两组疗程均为4周。


  疗效评定标准:按照1987年长春全国中医急症研讨会制订的《中风病诊疗规范》[2]疗效评定标准计分评定。满分28分,治疗前最高分不超过18分。①基本治愈:积分24分以上者。②显效:积分增加超过10分者。③有效:积分超过4分者。④无效:积分增加不足4分。⑤恶化:病情加重,积分减少,或死亡者。


  统计学方法:数据以x±s表示,采用ridit分析和t检验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表2 两组总疗效比较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见表3。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讨 论


  缺血性中风属于西医的脑梗死范畴,是一种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其病机是在气血阴阳亏虚的基础上,风、火、痰、瘀共同作用于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于脑,脑脉痹阻而产生的。《医宗必读·真中风》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瘀血在本病发生前后,虽产生途径不同,却是不断累加,并在病情发生、


  发展中起着阻滞经络、闭阻脑窍、演变它证等重要病理作用。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液不行,病情日重,因而必行活血化瘀法。有研究显示[3],中风证候中血瘀证发生率最高,为67.5%。


  本观察显示,在缓解临床症状、恢复神经功能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研究证实,血液黏度增高常可导致循环减慢,氧的运输量减少,使局部处于低氧状态,局部组织的缺氧又可造成红细胞刚性增加,变形能力变差,从而导致红细胞聚集增加,这正是血瘀证产生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4~5]。治疗组改善血流变优于对照组,说明本方对脑梗死的治疗有一定临床价值。然而,活血化瘀之品性多破泄,逐瘀过猛,易伤正气,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其适应证,达到祛瘀而不伤正,活血祛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楠,闫咏梅.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2):9-10.

  2 陈贵廷,薛赛琴.最新国内外诊疗标准[s].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658.

  3 梁伟雄,温泽淮,欧爱华,等.中风病急性期中医症候多元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5(4):293-297.

  4 秦任甲.血液流变学及其医学应用[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3.

  5 赵宁侠,郭瑞林,任秦有,等.艾灸三阴交穴对健康人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影响[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6(4):31-3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