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说中国清代交通史

 雪峰读书 2015-02-17

[转载]图说中国清代交通史

      英国人Isabella Lucy Bird(1831-1904),50岁时嫁给Dr. John Bishop(-1886),因此改以毕晓普夫人(Mrs. Bishop)称呼。她出版过旅游摄影集《长江流域及其他》,《韩国和她的邻里》等书十余册。 毕晓普夫人晚年在受访时,曾就前述二书中有关中国的图片,所做的一番解说,而被集结为《中国图像》一书。1900年出版。作者希望透过一些真实的小人物,和他们周围的环境和习惯,能让增加对中国人(大清国)的了解。
       作者在序言中写道︰在成书之际,中国被西方媒体描绘成是一群残酷的野蛮人。而毕晓普夫人则说,当你认识他们,他们是一群值得爱的人。虽然由于清国人根深柢固地仇恨外国人,让她也经历了两次的暴力攻击,但是她仍用开放的心胸,形成这种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虽然达不到那个境界,但是我们可以不去接受那些邪恶的报导,不去拒绝听取一些美好的报导。中国的问题还会继续一段时间,人民的未来也是不可知的,但她也有可能成为所有其他国家的恐怖点。

 

 

[转载]图说中国清代交通史

北京,紫禁城的皇家入口

       这个主题相当引人兴趣,因为皇室成员始终保持神秘。上图系站在紫禁城的墙上拍摄,望过去的建筑群只有皇室与伺候皇家的人员才能居住在内。图中央屋顶为黄色瓷砖的建物,应该是皇帝的住所,是否属实则不得而知。出入宫殿的第一道入口为图左下方的大清门。

 

 

[转载]图说中国清代交通史

英国公使馆(British Legation)的入口。

       英国公使馆位于北京东交民巷,原为皇室成员淳亲王府(淳亲王为康熙帝第七子允佑)。图为第一道院子的入口处。使馆内有多座建筑群,各有院落与建筑,精雕细琢。该建物群在义和团进攻东交民巷时,沦为战场,损毁严重。当时义和团要杀光所有外国人、外国公使,也包括当时英国驻大清国公使陆军上校窦纳乐爵士(Sir Claude Macdonald)。

 

 

[转载]图说中国清代交通史

学生口译学院(College Of the Student Interpreters)的入口。

      学生口译员是招收年轻的英国人就学,并准备投身领事工作。18岁,必须通过入学考试。他们会收到一个在中国某地领事馆的职位通知。所有派驻中国的领事均来自这所学院。学院座落在英国公使馆区内部。公使馆位于上图中的右侧。

 

 

[转载]图说中国清代交通史

英国公使馆的官式马车

       在中国,几乎从来没有马车用的马路,实质上也没有马车交通网。公使馆只能利用牲畜来拉车,如上图,简陋,没有弹簧。

 

 

[转载]图说中国清代交通史

伟大的官马大路(Imperial Stone Road),从北京到成都的四川官路,属于西路之一。

      完成于一千年前的国家级官道,当时必然是工程浩大。路面的铺设粗石板,长约八英尺,或路面宽度的一半,两旁种植松柏。但是,就像许多中国事物一样,长年疏于维护,路面的石板很多都不见了,不过官方仍会关切——每年会派特定的官员作检查、点数,并加上官章。很多树木都已经死了,但也有很多存活下来的,在路旁茁壮成长。

 

 

[转载]图说中国清代交通史

骡车

       这是满洲的一个典型的货车。行李被安置在骡车的尾部。骡车的构造与使馆使用的官式马车很类似,都完全没有弹簧。在这样一个没有道路的国家,使用这样的运输工具而不骨折,唯一可能的预防措施,就是在车子的内部、底部、顶部和两侧都要铺上厚厚的垫子。毕晓普夫人在一次只有三英哩的旅程中,不幸头撞到车顶,头破,手臂骨折,因为在车顶没有加上衬垫。

 

 

[转载]图说中国清代交通史

满族家庭的旅行。

       虽然乘车有可能会导致身体受伤、危及生命,但是在满州,骡车还是到达外地最时髦的方式。较穷困的人家则是骑在驴上,把财物(含小娃娃)吊挂在两侧,如上图所示。

 

 

[转载]图说中国清代交通史

轿夫与轿子

       这个国家几乎没有道路,没有我们所熟悉的那种道路。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要耕种,农民对于要让出田地一两尺宽作为道路,会心怀不满。因此,大部分的载客方式都是利用椅子和轿子。一旦狭路相逢,两方的轿夫会提早高声吆喝,希望对方回头或让路。真正碰面时,就要有一方下车,或是被推挤到旁边的泥泞地。如果有一方是外国人,那么他一定会要下到泥泞地。
       轿夫都有耐心,耐劳苦,在困难的道路上满脸泥巴和雨水时依旧尽责,不抱怨。他们运送一名乘客,一天脚程能有20至25英哩远。当乘客是一名女性时,窗帘会牢牢地关闭。因为开窗出行,有可能会危及她的生命。上轿和下轿都有很多相关礼仪,聪明的旅客不会忽视的。上图为一个女性乘坐的椅轿。

 

[转载]图说中国清代交通史

一名初抵满洲某酒店的旅客

      运载旅客的行李,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方式。有时它被放在酒店中央,和旅客自行携带的椅子一样地被对待。更多的时候,行李是被放在酒店两侧,由苦力来挑运。苦力要不断地变换肩膀,减轻沉重的负担。长期的负重,让苦力双肩的肌肉成瘤轻易可见。上图为随毕晓普夫人历经一天旅程的行李。

 

[转载]图说中国清代交通史

货车

       两名苦力,利用上图这些棒棍来运送重物,重量可达200磅,一天行程可达20至25英哩。抬椅子的轿夫也在队伍中,行程也能多达25英里,但是轿夫的负担比较轻。

 

 

[转载]图说中国清代交通史

运送油、酒的方式

       在枝条编制的筐篓,内衬韧性很强的油纸,这种装液体的容器十分普及。油是从各种“油籽”榨得,油纸则是浸泡竹子取得。在筐篓下方有一个长形的圆柱体,那是苦力的钱包,存放他的“现金”(官订的铜板硬币),九磅重的铜板约与英币一先令等值。

 

 

[转载]图说中国清代交通史

成都平原上的独轮车

      成都平原面积2500平方英哩,人口400万,也许是世界上土地最肥沃、耕种得最好的地方。两千余年前(B.C.250),李冰父子设计并建造了最完善的灌溉系统,被亲切地称为中国数一数二的君子。土地上农作物,可以一年收成四次。在这种产量和人口数之下,交通流量也就很大,而主要靠独轮车。它的构造简单,把轮子放在中心,两侧和后面有平台,可以置物或载人。一人可以轻松地手推自已体重500倍的货物。成都平原上的窄路都可看到这些独轮车的踪影,有时还可以看到除了后面有人在推车,前面还有一个人在拉车。

 

 

[转载]图说中国清代交通史

中国北方的独轮车

       这是大清国普遍使用的另一种形式的载货车。他比成都平原的独轮车还大,但是二者构造原理相同,一个人可以手推高达半吨重的货物。这种车辆在各地的狭窄路径小径也很好用。

 

 

[转载]图说中国清代交通史

长江上的小型船屋

      如果中国不能以其道路自夸,它还是可以用水道,河流和运河构成的水路网络而自得。这个国家如此之大,旅客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必须花上很多时间,搭船时就需要备有起居设施。它很简陋。上图显示一艘可以雇用作旅行的的小船样本。船顶上的席子,到了晚上会用来铺在各个空旷处。而在白天,那里摆满船桨。到晚上,才铺上船家自己的棉袄、棉被,睡在那里。
       在中国没有什么隐私,也都十分好奇。在船屋上,虽然你已经租用了这艘船,但没有哪一部分是属于你的,船夫可以自由进出你的船舱,无视你的存在。毕晓普夫人是在客舱前挂上一幅竹帘,阻隔窥探的视线,她希望他们尊重她的独处时光,不要来打扰。

 

 

[转载]图说中国清代交通史

中国中部看到的一艘一英尺长的船只

      用脚踩桨,而不是用手划桨。船的两侧有精致的漆木雕刻,船顶有席子遮阳避雨,和其他水面上的船只形式相同。

 

 

[转载]图说中国清代交通史

长江上的急流

       江上的急流,引发出一个“纤夫”的职业,就是负责把要逆水上行的船只,拖过急流的危险水域。这些“纤夫”尽可能地住在靠近江边。上图中左边就有好些纤夫的小屋,小到有点看不清楚,四百名左右的纤夫正在拖着小船缓缓前进。
       在长江每一个急流的上下游都可以看到一艘货多艘红色救生艇,活动迅速,克尽其职,由当时著名的善会(Benevolent Guilds)出资维护,同时也为陷入困境的船夫提供协助。船只在经过此急流经常出事,而红色救生艇也救过好些遇难的外国人。

 

 

[转载]图说中国清代交通史

岷江上,行驶于急流间的船只

       岷江,也称为府江,是长江上游西方的支流,但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河流(上游有著名的都江堰)。上图的四面船帆中,最低的一面是竹制的,晚上可保护船夫和他的家人。船的特点在于船头高,避免在急流中撞击岩石。

 

 

[转载]图说中国清代交通史

万县,部分的帆船和江船

       上图显示出长江的巨大交通量。船只沿岸紧密排列,绵延两英哩长,也是万县贸易和繁荣的一个证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