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聚餐,热气腾腾又热闹非凡的火锅是大家的首选。但是,常常一餐下来,小肚子也鼓了不少,还有可能引发口腔溃疡等问题。 看涯叔教你吃火锅的机智方式,让你不仅离长胖远一步,还离健康进一步! 1.锅底选择:麻辣锅底油脂高,清汤锅底最健康,汤底虽美,也不能贪杯哦。 清汤火锅汤底就是白水,里面加一点葱、姜、海米、香料,不加油脂,这样的汤底热量较低;加上番茄香菇等料后,一样鲜美;家常自制汤底还可以选择羊肉或鸡肉清汤。而现在人们常吃的麻辣锅底味道虽然好,但里面的油脂含量非常高,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如果大家喜欢吃辣,不妨在调料中加少许辣椒油,既能吃到辣,也不会摄入过多的脂肪。 此外,涮煮过肉类的火锅汤中有很多嘌呤和脂肪,即便是用清水涮锅,在煮过一些肉后,也会有相当一部分脂肪溶到汤里;涮过蔬菜的汤中还会有亚硝酸盐、草酸等成分,影响健康。 2.蘸料选择:麻酱比香油热量低 火锅蘸料的主料通常是香油或麻酱。香油属于纯脂肪,热量较高。麻酱比香油热量低一些,做蘸料时还会加水稀释,而且芝麻酱富含钙、钾、镁等矿物质,从营养角度看比香油调料好一些。但无论哪种酱料,都不宜吃得过多,蘸一点点,起到提味的作用就可以了。 3.主料选择:涮煮土豆山药当主食 蔬菜在其中应该占“大头”,种类和数量都可以多些,最好能兼顾各种蔬菜。绿叶菜包括菠菜、油菜、豌豆苗、油麦菜、茼蒿、莴笋叶、生菜等;浅色蔬菜包括大白菜、冬瓜、白萝卜、笋片等。蘑菇营养丰富,也要来点。 肥牛和肥羊等肉类食物脂肪含量较高,肥胖以及血脂高的人群最好少吃,可选用瘦牛肉片、鸡肉片、鱼虾等脂肪含量相对较低的肉类来替代。 另外还可以将红薯、山药、土豆、芋头等薯类食物涮了之后当主食吃。同时薯类食物含有淀粉,与肉类同涮,可防止肉中的脂肪代谢不完全产生废物。 豆腐、豆腐皮、冻豆腐等豆制品也非常适合涮煮,但要注意,油豆泡、油炸过的腐竹脂肪含量较高,应尽量少吃或干脆放弃不选。 4.饮料选择:茶水代替碳酸饮料,米粥牛奶保护肠胃 吃火锅时尽量选择茶水来代替饮料,以利尿酸的排出,也可以喝牛奶、米粥来保护肠胃。 其他健康小提示! 1.不能太烫 涮煮的食物不要刚从滚烫的汤中夹出来就直接吃,需要控一控,凉一下再吃。 一般来说,口腔、食道和胃黏膜只能耐受50℃的温度,而火锅浓汤的温度可高达120℃,如果捞出来很快就放进嘴里的话,很容易烫伤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黏膜,若遇烟酒,不洁净的食物或麻辣的刺激,容易引发炎症、溃疡。因此涮煮的食物不要刚从滚烫的汤中夹出来就吃,需要控一控,凉一下再吃。 2.不能不熟 一些人为了追求味道鲜嫩,将肉片、海鲜等涮一下就吃。有些肉片表面看似熟了,但褶皱处仍是生的。而切得厚的肉片外熟内不熟,残留的有害微生物可能更多。 食物没熟透就吃下去,这样除了会造成消化不良外,潜藏于食物中的细菌、寄生虫卵还会随食物吞入人的胃肠,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肉是宁可煮老了,也不能吃半生不熟的。 3.寒凉有道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分,食物也有寒、热、温、凉之说。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体质,热则寒之,寒则热之。 如果四肢容易冰冷、免疫力差、消化差、易腹泻、水肿、夜间多尿、女性周期容易推迟而且天数多、有血块,那多半是寒性体质,可以选择羊肉、菠萝、辣椒等热性食物;或鸡肉、鹅肉、黄鳝、海参、鲫鱼等温性食物。 如果形体消瘦,容易激动,小便短少或黄,大便干燥或便秘,喜欢冷饮,那这样多半是热性体质,常吃热性食物容易上火,出现口舌生疮、喉咙干痛等症状。可以多吃蔬菜海产,如番茄、黄瓜、莴笋、苦瓜、海带、紫菜等。肉类食品中,鸭肉、兔肉属于凉性,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领一袋暖暖的小米粥回家;觉得有用的话,别忘了收藏并分享给周围的小伙伴! 长按下方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天涯涯叔农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