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到底是否应改回叫“元旦”?

 广闻博识书斋 2015-02-18

本文作者 倪方六


2015年,阴历羊的春节到了。

“春节”这一称谓,原是在立春节气过的“岁节”,而非指现在正月初一过的“年节”。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说句不好听的话,过了几十年的年,我们过的都是“糊涂年”。这里的关系是这样的:民国初年,本为岁节的春节始被改到正月初一,成为“年节”,原本年节的“元旦”被挪到了阳历1月1日。

由此,产生了“元旦问题”、“春节问题”、“立春问题”等一系列传统节俗问题。中国两千年的传统节日文化被打乱,民俗与民俗、史书与史书,都因此无法“接轨”。到底是否应将“春节”改回,还给立春,“元旦”复归正月初一?中国民俗学界的争论刚过100年!这一“百年民俗”之争论,在中国史上是相当罕见的,何时能结束?


图: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吉祥如意》


“元旦问题”因中华民国改元而起


先谈“元旦问题”。所谓“元旦问题”,是元旦到底该放在哪一天的问题。

元旦,指年、月、日“三元”开始之日,历来指新年的第一天,即阴历正月初一,就是现在所说的春节。从汉武帝正式确立,到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中国人一直是按这个历法过年的。

“元旦问题”,原本不是问题,皆因中华民国改元而起。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推翻满清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后,决定废除旧制度,在纪年方面,就是废除“年号制”,推行“公元制”。公元制又称“阳历”、“西历”,与中国传统的“阴历”相对应。

于是,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国华民国正式建国次日,即发出《改历改元通电》:“各省都督鉴: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

阴历,又称夏历、农历,怎么又冒出一个“黄帝纪元”?这也是“革命”的需要。

所谓“黄帝纪元”,是以传说的中华人文始祖黄帝诞生年为元年的纪年方法,由反清人士刘师培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公1903年)在《国民日报》公开提出,反对年号制,“黄帝纪元”遂成了一种革命符号。

黄帝纪元是以公历为基础,推算出来的。传说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698年,用此年与1911年相加,正好是4609年 中华民国建国元年。黄帝纪元4609年是公元1912年,1月1日对应阴历,是清宣统三年十一月十三。

在孙中山这一通电后,中国流行两千多年的元旦,由阴历正月初一挪到了阳历1月1日,历史从此改变。


图:古代过年(《岁朝欢庆图》局部,清 姚文瀚绘)


史上“元旦”曾有五个不同日子

孙中山将元旦改定在阳历1月1日,在“新文化运动”大兴的20世纪初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况且,将“元旦”改换日子,在中国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先例,且不只一次。

据司马迁《史记》,将“元旦”定在阴历一月一日,就是汉武帝刘彻所为。在此之前,汉代一直沿用秦历,元旦设在阴历十月一日。元封六年(公元前104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编修《汉历》。

元封七年,《汉历》修成。这年五月,汉武帝改年号为“太初”,颁行《汉历》,后世因此将汉武帝的《汉历》称为《太初历》。

《太初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规定一年等于365.2502日。其重大改变,是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以元月为岁首,并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设“闰月”。

《太初历》以孟喜月(一月)为岁首元月,这与上古夏朝的历法是一致,故民间仍习惯认为是《夏历》。与《夏历》不同,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岁首元月,周朝的《周历》又提早一个月,以冬月(十一月)为岁首元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再提早一个月,以阳春月(十月)为岁首元月。

古人习惯以十二地支来命名十二个月份,十月为亥月、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元月为寅月,故史书上有“秦建亥”、“周建子”、“商建丑”、“夏建寅”的说法。

由此可见,包括目前有元旦在内,中国至少已有阴历十月初一、十一月初一、十二初一、一月一和阳历1月1日等五个不同的元旦日。

所以说,孙中山将元旦改为阳历1月1日未尝不可。但接下来出现的“春节问题”,把事情搞复杂了。


图:风俗画《鞭春牛》

“春节”因立春而产生的节日


“春节问题”,是春节到底该放在哪一天的问题。

“春节”,全名为“立春节”,就是因立春而产生的节日。立春乃“二十四节气”之首,“立”乃开始的意思,意思是从立春这天起,时序就进入春季了,故名。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古代中国人相当重视立春,在这一天会举行多种活动,逐渐形成了“春节”。

今天意思差不多的“岁”和“年”,在古代是有严格区别的:从冬至到冬至,或从立春到立春,共365日,称为“一岁”;从正月一日到正月一日,平年354日,闰年384日,谓之“一年”。

因为立春为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故古人视立春为“岁始”。这时的春节,也因此被称为“岁节”。而以一月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在一月一日过年的元旦,则被称为“年节”。

“立春”与“元旦”,在古代是两个相邻很近的节日,前后天数相差不多,但大都不在同一日,如最近的1992年,立春刚好在正月初一,两节重合,而下一个重合要到2038年才出现。

古人过“岁节”,往往比过“年节”的声势还大。在春节那天,从皇家到民间都要举行多种活动,皇帝会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郊祀“迎春”,以祈求丰收。唐诗人沈佺期《奉和立春游苑迎春》中所谓“东郊暂转迎春仗,上苑初飞行庆杯”,说的就是这种风俗。

古代春节的主题是“鞭打春牛”、祭祀春神“勾芒神”,以示春耕开始,有劝农之意。春节打春牛风俗汉代已有,王充《论衡》中已提到“立土牛”风俗,到唐宋就大为流行了,一直到明清。

但是这么热闹、重要的节日,却被首任民国大总统袁世凯改了,引发“春节问题”。


图:古代年画《月光》

岁节变年节带来“春节问题”



孙中山在将“元旦”调到阳历1月1日后,并没有动“春节”。因为春节的存在对农业生产相当重要,有标志性意义。但两年后,“春节”却被移走了,安在被孙中山挪走后、形成空白的阴历一月一日那天。

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民国三年(公元1924年)一月二十一日,时内务部总长朱启钤致时大总统袁世凯《定四季节假呈》,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 ”

袁世凯批准了此呈文。袁世凯这大笔一挥,“春节问题”就出现了。因为“春节”移植给以前的元旦,持续了两千多的立春节庆活动,也逐步消失,立春变身为普通的节气。

有人都怪袁世凯和朱启钤,把中国重要的“春节”搞乱。实际上袁世凯的初衷是想保留传统的节日风俗,为其当皇帝做铺垫。这在《定四季节假呈》中说的很清楚:“乘时布令,当循世界之大同,而通俗宜民,应从社会之习惯。”

那么,既然“应从社会之习惯”,袁世凯为何不把元旦恢复到阴历一月一日?因为袁世凯有顾忌。如果调回,无异于否定革命,势必遭革命党人抨击。所以作为内务部总长的朱启钤采取了“


折衷”的办法,既不得罪孙中山那边,又可平衡袁世凯心理 把“春节”安到正月初一。

袁世凯这种安排,实是有意让民间将春节当“年”过,暗与孙中山的元旦阳历年角力。事实上也是这样,新的春节安排大受到民间欢迎,颁行后民间很快流行起“过春节”。以前的“岁节”彻底变为“年节”,一直到现在。


图:古人过元旦


民国政府曾禁民间过春节

从孙中山改“元旦”,到袁世凯易“春节”,流行两千年多年的“年节文化”因此发生分裂,形成两个年:阳历年和阴历年。公职人员过元旦阳历年,老百姓过春节阴历年,出现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一从未有过的怪现象,官文化与俗文化势不两立 这里面是一种政治信仰和革命问题,实质是政治问题、政府公信力的问题。

为此,民国政府不只一次下令“禁过春节”,提倡过元旦节。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十二月八日,国民党中执委便提出了《中央对普用新历废除旧历协助办法》,“禁过旧年”,禁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等传统年俗活动。

但两千的节俗岂是一纸禁令可以改变的?1949年,取得政权的共产党干脆顺应民意,阳历年和阴历年都合法,以解决“元旦问题”和“春节问题”,但由此带来的“立春问题”并没有解决。

一是,古代立春的重农、劝农节气功能,因“春节”的转移而弱化;二因不再有“岁节”,给以岁纪年和干支历为基础的生肖文化制造混乱。

生肖文化是用12种动物代表出生年的一种民俗,古以春节为转换点,从立春那天起算新生肖。如2015年的阴历是乙未羊年,阳历2015年2月4日立春,对应阴历,为甲午马年腊月十六。虽然离羊年还有14天,但新出生孩子已属羊,而不属马。

现在仍以“春节”为生肖的转换点,但此春节已彼春节,老百姓一直“将错就错”,把正月初一看成是生肖的转换点。但历书上又“正确”地以立春来区别生肖,由此导致生肖轮换的混乱。

民国改元,乾坤挪移,给民俗带来了巨大冲击,它实际上割裂了中国传统节庆风俗,不利于民族文化的有序传承。因此,近百年来民俗学界“拨乱反正”的声音从未断过,希望元旦、春节复归原位,岁节、年节各行其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