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有4000多年的历史,但“春节”这个词,却是袁世凯定的

 历史客栈 2020-11-04

在很多人印象里,春节这个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应该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事实确实是这样,早在4000多年前的大舜时代,就有在这一天庆祝的习俗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春节”这个名词,却只有100来年的历史,而且,这个词还是袁世凯定的。

这件事,还得从孙中山当上临时大总统说起。

当年,孙中山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当上临时大总统后,便通电告之各省,采取与西方一样的纪年方法,用阳历,并于1911年1月13日颁布了《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

不久以后,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成了临时大总统。上任时,袁世凯表示,肯定会遵循孙中山先前通电颁布的各项法令,包括用阳历纪年这个事。

大家都知道,过去中国的老百姓都用阴历,也就是传统的纪年方法,而颁布的新法令则是每年的阳历1月1日是新年,这样老百姓非常不适应。

按照这个纪年方法,大家过年就要在每年阳历的1月1日,这样一来,老百姓就不习惯了,毕竟几千年来,老百姓过的都是阴历年,也就是传统农历的新年。因此,袁世凯虽然规定1月1日这天过新年,但老百姓却不管,依然是在阴历新年的第一天过年。

袁世凯发现老百姓不买账,非常生气,便想了一个办法:规定阴历新年这一天,所有商铺、学校、饭馆都不能关门,违者罚款,而且,不允许老百姓有任何祭祀活动,也不能有烧纸钱的,只要抓住,谁都跑不了,都得受罚。一时间,把老百姓搞得怨声载道。

即便是这样,袁世凯也没有把老百姓过阴历新年的习惯改过来,更有趣的是,连袁世凯的家人都不过阳历新年,只过阴历新年。没办法,袁世凯也只好妥协。

后来,袁世凯责令内务府拟制了一个东西,把这些节日具体规范一下。

1914年,内务府呈文,大意是:“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袁世凯批示同意,但考虑各民族的习惯和当时的情况,他只把“春节”圈了一下。

从此,便以法令的形式明确阴历的1月1日定名为春节,每年过春节,全国都要放假一天。而阳历的1月1日,则定为元旦。

就这样,“春节”这个词就定下来了。

有趣的是,后来蒋介石又想把这个春节改过来,要求老百姓在每年阳历的第一天过年,可是又遭到了老百姓的强烈抵制,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这就是传统习俗的巨大力量,岂是你颁布个法令就能改过来的?

到了新中国建立后,为了跟世界同步,实行公元纪年法,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每年阳历的1月1日为元旦节,阴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并明确这两个节都是法定节日,都要放假。

历史客栈作者:荒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