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血病变的证候及临床主要表现

 tnj660630 2015-02-19
 气血病变有:气虚、气陷、气滞、气逆、血虚、血热、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虚失血、气随血脱等证。
  1、气虚证:指脏腑机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证见: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自汗,活动时诸证加剧,舌淡,脉虚无力。
  2、气陷证:为气虚证的一种,以气的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证见:头目昏花,少气倦怠,腹部坠胀,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丹苔白,脉弱。
  3、气滞证:指人体的某一部分或一脏器发生功能性障碍,气机壅滞的证候。其主证:闷胀,疼痛,又常有疼痛走窜的特点。
  4、气逆证:指气机升降失常,气上逆不顺,一般多指肺胃之气上逆,以及肝气上逆而言。①肺气上逆的主要特点:咳嗽喘息;①胃气上逆的特点:呃逆嗳气,恶心呕吐;①肝气上逆的特点:头痛,眩晕昏厥,呕血等。
  5、血虚证: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排散而瘀滞某处,或血液运行受阻而致瘀血停聚所出现的证候。血瘀证的临床表现,有较明显的几点特征:
   ①疼痛:多呈刺痛,痛有定处,经久不愈。
   ②肿块:局部青紫肿胀,或内脏形成积证等。
   ③出血:出血色泽多呈紫暗色,或成块状。
   ④全身血瘀证候:面目黧黑,舌色紫暗,或有瘀点,肌肤甲错,紫斑,丝状红缕(蜘蛛痣)等。
  6、血虚证:指阴血不足,不能滋养脏腑经脉而出项的证候。证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手足发麻,妇女行经量少,衍期或经闭,舌淡,脉细无力等。
  7、血热证:指血分有热,或热邪侵犯血分的证候。常见:心烦,或躁扰发狂,口干不欲饮,身热入夜尤甚,脉细数,舌红绛,或见各种出血证,妇女前期量多等。
  8、气滞血瘀证:指由于气滞而致血瘀的证候。常有胸胁胀满,走窜疼痛,性情急噪,并兼见痞块刺痛拒按,舌紫暗,或有瘀斑等。妇女还可见经闭,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乳房胀痛等。
  9、气血两虚证:指气虚和血虚同在。以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失眠,舌淡而瘦,脉细弱为主证。
  10、气虚失血证:指因气虚不能摄血而失血者。其中,因气虚下陷而下溢的,又称血随气陷,其主证是:出血的同时有气短,倦意乏力,面色苍白,脉软弱细微,舌淡等气虚的证候。
  11、气随血脱证:大量出血时,同时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甚至晕厥,脉细微,或芤(kou)等证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