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一行禅师的问答实录,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写就,涵盖家庭、婚姻、亲子关系、疾病与健康、生与死、心灵成长等方面的内容。一行禅师通过回答这些普通人提出的问题,帮助世人向内看,深入观察并深深地接触自己的内心,以培养开阔的心胸、接受的态度以及平稳沉静谛听的能力,从而得到自我观照、疗愈内心的力量。
书名:生活是最好的修行——来自心上的答案 作者:释一行 译者:颜和正
修行,从吃一口饭、吸一口气、走一步路开始
问:我很难放松自己。当我禅修时,我总是心神不宁,很难坐得住。我应该怎么做,才能不烦躁? 答:我们许多人都有很强的能量,推动我们向前行。这也是为何我们要提供大家静坐、行走、进食与呼吸的修行。但我们进食时,我们享受嘴里咀嚼的每一口食物。如果我们第一口能够成功,那么我们第二口、第三口就能跟着成功。修习吃饭禅有助于我们放松,修习行禅也有助于我们放松。如果你觉得无法放松,那就练习行禅,一步一脚地安步当车。如果你跨出的第一步,能让你感到坚定与休息,那么就再跨出另一步。如果你很烦躁且心神不宁,不知道该如何应付这种能量,你应该承认这个能量的存在,并称它为“不安”或“烦躁”。慢慢吸一口气,这么说:“我认识你,不安的能量。”利用吸气与吐气,你承认它并对它微笑。对这个修行要有信心。从吃一口饭、吸一口气、走一步路开始。不论你做什么事,也许是擦地或是走路,慢慢吸一口气并重新找回自由,回归到自我。如此你将不再是这股不安能量的受害者。 静默来自内心,而非不说话
问:我从早到晚都很忙碌,机会很少自处。我能在哪里找到时间与地点,可以安静地思考呢? 答:静默来自于你的内心,而非外面的世界。静默并非不说话或是不做事,静默指你的内心不受干扰,你的内心没有人在说话。如果你能真正安静下来,不论你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能享受这份静默。 有时候你认为你很安静,周遭环境也安静下来,但是你的脑中却一直在说话,这不是静默。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在你进行的所有活动中,都能找到静默。
让我们改变思维与观照的方式。我们必须了解,静默来自内心,而非不说话。坐下享用午餐,可能是你享受静默的机会,虽然他人会在一旁说话,但是你内心却可以是非常安静的。上千个比丘在佛陀身边,虽然他在比丘与比丘尼之间行走、坐下与吃饭,他总是安住静默中。佛陀很清楚地指出,想要独处,想要安静,并不表示你必须走入森林中。你能与僧伽同在,能去市场,但是你仍能享受静默与孤独。
独处不表示周遭空无一人。独处表示你稳定地安住当下,能够觉知此刻所发生的一切。你发挥正念,充分觉知你的每个感觉与认知。你觉知在僧伽中发生在你周边的一切,当你总是与自己在一起,你并未迷失自己。这就是佛陀对理想的孤独修行所下的定义:不沉溺于过去,也不被未来带走,永远安住当下,身心合一,觉知当下发生的事。这就是真正的孤独。
真实的本质让我们无畏无惧
问:我们如何深入观照对死亡的恐惧? 答:当我们深入观照恐惧时,我们会看到自己希望诸法恒常,害怕改变。我们的愤怒、恐惧与绝望,来自于自己错误的观念,来自于我们认知生活与死亡、来到人世与离开人世、生命诞生于陨落的观念。如果我们能够修行深入观照,我们会发现这些分别的观念并不会发生在现实中。我们能接触到自己真实的本质,我们能接触最终极的面向,这将会让我们无畏无惧。但我们相信无生与无死的洞见时,生活中的每个时刻都会变得很快乐。 想象一下在空中漂浮的云。浮云并不想要改变。它害怕死去,害怕自己不存在,这就是让浮云受苦的原因。但是如果这朵浮云深入观照,它将会发现它是不可能消失的。一朵云可以变成雨、雪或冰,但是要一朵云变得“不存在”,这是不可能的。当这云了解无死的本质时,它便不再恐惧。
它将会了解身为一朵漂浮在空中的云有多么美妙,而变成落到大地上的雨或雪,也同样美妙。因此,它不再是自己恐惧的受害者,因为它深入观照,进而接触到自己无死的本质。没有任何东西会死去。
你不可能从存在被删减到不存在的状态。生命是个改变的过程。生命不可能没有改变,只要你能用喜乐看待这件事,你将不再有恐惧。这就是深入观照的修行。
微笑面对梦中所见的一切
问:梦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是否应该针对梦说传达的信息,采取行动? 答:在佛家的教义中,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活在梦中。我们并未真正接触到实相。关于实相、关于我们自己与他人,还有我们内在与外在说认知的一切事物,我们都有一定的想法与观念。那就是个真实的梦。 正念与正定的修行,有助于我们更深入观照,对所有一切才会有正确的认知,包括我们的身体、感受、认知与认知的对象。活在正念中并深入观照,才是让我们能真正实现梦的唯一方法。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生活周遭人的一言一行,那些我们认为是真实的、不是梦境的东西,然后再看看在深夜梦境中人的言行举止。你将发现,不仅是梦境中的人,是你的心所构建出的产物,连那些坐在你前方、在你清醒时围绕在你身边的人,也一样是我们心的构建。
你的梦也是一个集体的创作,用的材料就是储藏在自己意识与集体意识里的东西。你梦中所见的人,来自于你的意识深处,而非外界。但这并非不是你自己个体的意识,因为你是由非你的元素说组成的。你的意识是由社会的意识所组成。所以,微笑面对你在梦中所见的一切,深入地观照你的梦,也许里面有要传达给你的信息。这个信息不是梦中人告诉你的东西,整个梦就是这个信息。那里面也许有很深切的想望,也许有些恐惧,也许在梦的底层,还有一些嗔恨。
承认你的梦并对它微笑,然后深入观照你的梦,这是非常有趣的。但是它们并不比你的白日梦来得重要。因为在你清醒时,实际上的所见所闻,很大程度来说,也是你心灵的创造物。你说认知是实相的东西,大多数都是你所创造出来的。
这就是为什么修行正念很重要,如此我们才能看见我们心灵作用的对象,因为深入观照的修行,能让我们看到我们的认知究竟是不是错误的。
我们许多人都是在做梦,而且活在颠倒梦想中。这就是为何我们需要从梦中醒来。这个教诲是教导我们觉醒。“佛陀”这个词表示觉醒。佛陀就是一个觉者,佛教就是在教我们如何觉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