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酒器 -- 尊』

 摄氏N度 2015-02-20

订阅了么?点击标题下‘琅沐创意年代’一键关注


『 古代酒器 -- 尊 』


尊,今作樽,是商周时代汉族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青铜器,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 ,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象形铜尊

象尊的纹饰也极为华美,通体遍布云雷纹,象鼻尖上饰一长喙猛禽,另有一虎伏于象鼻顶端拱曲处,虎尾搭在猛禽身上,虎口正咬住蟠伏在象鼻背侧的一条小龙,在象鼻的侧面另有龙垂附,象额有蟠龙一对,象耳正面饰云雷纹,背面雕凤鸟,象耳下有小龙,象身各处装饰有兽面、虎、龙、凤、鸟等图案,布局紧凑,组织和谐,巧夺天工。



免尊

在六月第一个吉日丁亥这一天,王在郑地,王到了宗庙的大厅。在册命典礼上,邢叔作免的佑者。王嘉奖免,命史官懋赐给免官服中的皮裙和麻带。任命免为司工。为了答谢和宣扬王的美意,做了这件尊。免将万年永宝用此彝器。



商代有原始青瓷尊,北朝青釉仰覆莲花尊形体高大精美,颇为富丽。


原始青瓷尊

商周时期出现的原始青瓷,基本上具备了瓷器所必须的条件。它与陶器相比,有了明显不同,它的烧成温度已达到了1200度左右,比通常的陶器更坚实。与瓷器相比,又在原料与烧成方面还存在某些原始性质。尚不能完全符合瓷器的标准,故称“原始青瓷”。也有人称它为“釉陶”或“高温釉陶”,又有人称之为“半陶半瓷”。



北朝青釉仰覆莲花尊

南北朝北朝北齐时期的文物,莲花尊的纹饰内容与佛教密切相关,用于随葬代表逝者的一种精神寄托。



宋以后瓷尊盛行,用于盛酒或做宫廷陈设用器;到了北宋中后期,尊的功用渐生变化,装饰的功能已超过实用,而自元以后基本上已无任何实用功能了。


汝窑三足尊

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特征明显,瓷器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汝窑香灰色胎,天青色釉,鱼鳞状开片,蟹爪纹,烧制方法是裹足烧。汝窑制作工艺精湛,对后世的陶瓷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出戟尊

尊的造型仿古代青铜器式样,喇叭形口,扁鼓形腹,圈足外撇。颈、腹、足之四面均塑贴条形方棱,俗称“出戟”。通体施月白色釉,釉内气泡密集,釉面有棕眼。器身边棱处因高温烧成时釉层熔融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映现出胎骨呈黄褐色。圈足内壁刻划数目字“六”。



觚形尊

在龙泉窑瓷器的烧籹历史中,仿上古青铜器器形的瓷觚很有特色。当然此时它已不再负担盛酒功能,而只是宋代人追思上古、寄托情怀的纯粹的工艺品。

南宋 官窑青釉觚形尊


双牺尊

明弘治朝尊式之一,器呈敛口、短颈、溜肩、腹下部斜收、平底,肩部置对称兽耳。清雍正、乾隆朝亦有烧制。


清代景德镇烧制了许多尊的变体,如观音尊,石榴尊,鱼篓尊,无档尊等,均是装饰陈列用瓷,或为皇宫之内的观赏器;


苹果尊

清代康熙朝独特器形之一,形似苹果而得名。器呈侈口、底内凹、无颈、圆腹,器口颈若果蒂下凹于圆腹之中。器体小巧玲珑,丰满圆润,常见品种有釉里红、天蓝釉等。



鱼篓尊

明代永乐景德镇窑烧制有青花鱼篓尊,清代雍正所仿竹编鱼篓尊,有各种单色釉,造型逼真。



石榴尊

清代雍正景德镇窑始烧,品种有青釉、窑变釉、茶叶末釉等。中国人视石榴为吉祥物,以为多子多福的象征。

故宫藏明洪武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石榴尊


太白尊

太白尊又称太白坛、鸡罩尊。清康熙官窑典型器物之一,因摹仿诗人、酒仙李太白的酒坛,故名。又因形似圈鸡用的罩,还有'鸡罩尊'之称。造型为小口微侈,短颈,溜肩,腹部渐阔呈半球形,浅圈足旋削得窄小整齐。腹部多浅刻团螭图案。后世仿品器形规格与真品相比非大即小,纹饰过于生硬。



马蹄尊

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流行的器式。其形有两种,高者为瓶,矮者为盂。高者长颈小口,平底微凹,肩宽直腹,形似马蹄而得名。



络子尊

又称“网络尊”,清雍正、乾隆朝流行纹饰之一。器呈撇口、短颈、圆腹、假圈足,腹部贴塑凸起的网络纹。以豆青釉品种最为常见。民国时期多有仿制。



萝卜尊

莱菔即萝卜,故又称“萝卜尊”。器呈侈口、细长颈下饰双弦纹、丰肩、长腹下敛、假圈足,足脊窄细若萝卜。

冬青釉暗花海水龙萝卜尊


观音尊

侈口,长颈,丰肩,腹下渐收,至底外撇,器形似观音手中所持瓶式,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有郎窑红、青花、五彩等。


青花松竹梅观音尊


牛头尊

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圈足,造型为口稍巨,直下至肩,无颈,腹较肩尤巨,至底稍杀,旁有两耳者居多,肩两侧有对称的蟠螭耳、戟耳或兽头耳,,形似牛头,故名。


注:图文取自于网络由琅沐整理编排,仅供学习与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搜索您想查看的内容?

在琅沐平台回复栏内输入要查找的相关内容,前面须加''字,如:搜中国 | 搜中国风 | 搜传统艺术 | 搜佛 | 搜禅 | 搜茶 | 搜壶 | 搜陶瓷 | 搜陶艺 | 搜陶艺家 | 搜侘寂 | 搜木 | 搜竹 | 搜铜 | 搜铁 | 搜混凝土 | 搜软木 | 搜艺术 | 搜色彩 | 搜画 | 搜油画 | 搜国画 | 搜水彩 | 搜雕塑 | 搜浮雕 | 搜木雕 | 搜手工 | 搜纸雕 |搜细节 | 搜材料 | 搜设计语言 | 搜3D打印 | 搜汽车 | 搜建筑 | 搜北欧 | 搜家居 | 搜榫卯 | 搜极简 | 搜设计 | 搜手绘 | 搜设计师 | 搜毕业设计 | 搜食物 | 搜创意 | 搜包装 | 搜平面 | 搜排版 | 搜广告 | 搜VI设计 | 搜logo | 搜简历 | 搜摄影 | 搜风景 | 搜时尚 | 搜服装 | 搜旗袍 | 搜美女 | 搜人体 | 搜模特 |搜珠宝 | 搜饰品 | 搜访谈 | 搜明星等等·······快来试试吧!


在回复栏里输入1-621,任意数字可查看往期内容。

延伸阅读,点击下边阅读原文可查看『 东方传统建筑 -- 塔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