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身体属于谁?

 mrsh 2015-02-21

《身体使用史》序

李银河


这本书辑录了十几年来《新周刊》有关身体这个话题的文章、采访录,从中可以看到中国这些年间在身体与性领域曲折前行的轨迹。


常有人问我:你认为中国目前的性现状处于哪个阶段?我的看法是:我们处于刚刚走出中世纪的阶段,处于西方性革命之前的阶段,我们的性现状,我们的许多法律、观念、习俗仍带有前现代的痕迹。


经过漫长的中世纪,西方从13世纪开始了启蒙运动,历经数百年的艰苦努力,无数文人学者哲学家艺术家用他们人文主义的思想、论著、小说、戏剧、绘画、雕塑,将西方社会从一个神权至上的阴郁社会,改造成一个人权至上(人本主义,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的社会。在性规范方面,也从反性禁欲,逐步地走向自由平等的性表达和性欲满足,整个社会的性氛围越来越宽松,越来越平和,正逐步走向每一个人的快乐最大化和压抑最小化。


中国性文化的发展轨迹却与西方相当不同。我把它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在古代,中国的性文化淳朴自然,以正面价值为主。福柯曾经把中国古代的性文化与古希腊罗马、古埃及、古日本并列,多有褒赏。从宋明理学开始,中国的性文化开始进入相当于西方中世纪的阶段,规则压抑严苛,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强调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最终把所有人的性活动压缩到婚姻之内以生育为目的的狭窄范围,不但失贞会导致肉体惩罚(《白鹿原》中所描绘的祠堂鞭笞),甚至会导致私刑处死(“浸猪笼”“沉塘”)。多数民众只是谨小慎微,终生绝不越雷池一步,活得相当压抑,不快乐。由于男女双重标准,这种压抑对女性尤其沉重,因为男人还可以有三妻四妾,可以购买性服务,女人却必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笑不露齿言不高声,把性欲压抑到最低限度,终生郁郁寡欢。



这种状况直到三十年前才刚刚开始改变,所以从整个社会的性氛围来看,我们才刚刚走出漫长的“中世纪”,有了一点现代社会的样子,但是前现代的痕迹还是相当浓重的。


从法律方面看,我们还在实行全世界绝无仅有的聚众淫乱法,动用刑罚惩罚三人以上的自愿性行为;我们还在实行全世界只有少数国家才有的淫秽品法,惩罚淫秽品的制作与传播;我们实行的是全世界最严苛的卖淫法。这些对人类自愿性活动的惩罚的法理背景不是别的,正是前现代的反性禁欲观念。


从观念方面看,很多人为人类性欲赋予负面的价值,认为它是低级下流肮脏堕落之事,只能严厉打击,深重压抑,不可自由宣泄。写性的小说,即使是再纯再美的纯文学,也被列为禁书,就像当年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那样;电影的审查尺度之严已经到了妨碍艺术家自由表达和创造美的程度。所有的电影人都在同声吁请的分级制还没有可以批准的迹象,同性婚姻等比较前卫一些的诉求的实现更是遥遥无期,介绍多边恋类新型人际关系的书籍被打入冷宫,无法与读者见面,被所有人视为匪夷所思。原因在于人们对人类性欲还是不能持平常心看待,更无法持正面看法。


从习俗方面看,虽然有变化,但是千百年来的习俗早已被社会心理内化,显得根深蒂固,每涉及一点变动,都引发社会阵痛,伤心动肝,伤筋动骨。也难怪,全世界罕有国家社会像中国这样由最高权力机构直接褒贬人的私人行为,如寡妇守寡、烈女自裁之类行为,入正史,树牌坊,其观念早已被植入社会心理深处,成为社会习俗。晚至1990年代,对农村妇女的社会调查显示,还有70%的妇女在“贞操与生命孰轻孰重”一问中选择“贞操重于生命”;某年有人大代表发表“贞操是女孩送给婆家的最好礼物”的言论,而当时婚前性行为比例早已从过去的近乎0飙升至71%;近年来,传播三从四德的女德馆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危言耸听,仿佛不回归传统女德,中华文化就要面临彻底的沉沦湮灭。


但是,中国正在汇入世界现代化的大潮,一场静悄悄的性革命已经启动。方向已定,前途光明。可以期待,中国人终将一扫中世纪的阴霾,走进现代社会的明媚阳光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