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羊年话羊 看那些文物和绘画中的“喜羊羊”

 月是故乡明548 2015-02-21
四羊铜尊,此器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
四羊铜尊,此器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

在古字中“羊”和“阳”是相通的。因此,三只羊画在一起,仰望太阳的图案就表示“三阳开泰”。在《辞源》中“羊”的注解③通“阳”。三阳开泰含意:冬去春来、阴消阳长,万物新生之始。

“羊”在古代与“祥”相通,“祥”也可写作“吉羊”,表示吉祥之意,羊是“祥瑞”的象征。古人年初在门上悬羊头,交往中送羊,以羊作聘礼,都是取其吉祥之意。

喜迎乙未羊年,在此编发一批文物绘画中的“喜羊羊”,为大家呈上新春的祝福。

商代晚期青铜羊首提梁卣。
商代晚期青铜羊首提梁卣。

古玩中的三阳开泰

  古玩中的三阳开泰

  羊是一种哺乳动物,也是早期人类驯养的重要家畜,古时称为六畜之一。由于它与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东汉许慎《说文》云:“羊,祥也。”古文中,“羊”字与“祥”字是相通的,寄托着人们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在商品交换初期,羊充当过最早的一般等价物,成为财富的象征;甲骨文中的“美”,是头顶大角的羊形象,“羊大”为“美”;羊与“阳”谐音,中国传统中“三阳开泰”,象征生机勃发,好运接踵而来,把行业中的领军者叫做“领头羊”,将柔润、细腻、白嫩比喻为“白如羊脂”,用“五羊衔谷”寓意人间的丰收与富庶。

羊灯

  羊灯


  人类将美好的希望熔铸在艺术品里的创作活动几乎与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步发展,这些充满了美感的艺术精品在中国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羊在古代生活和宗教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也被倾注在人们的创作之中,使羊成为古代青铜器、玉器、陶瓷等艺术品的重要题材。时值羊年之际,不妨在古玩中把玩欣赏“羊”文化,别有一番情趣与韵味。

  双羊尊。青铜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双羊尊是商代晚期的容酒器(图一),它是古代青铜艺术最杰岀的珍品之一,这件双羊尊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此器高45厘米,筒形口,双样尊由两只背部相连的羊组成。羊尊的两只羊各探向一方,羊角弯曲,羊背相连托起尊筒,四只羊腿被巧妙地用作支撑。柔和素雅的铜绿、奇特优美的造型、纷繁瑰丽的纹饰和厚重拙朴的质感,赋予了稀世珍宝双羊尊无穷的艺术魅力。

羊形铜件

  羊形铜件


  这件器物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  铜羊灯。这件西汉铜羊灯(图二),通高11.8厘米,宽14.5厘米。铜羊灯雕作立角羊形,身体浑圆,四肢直立,昂首凝目,憨态可掬。羊背设计成可活动的灯盘,羊的腹腔用以储存灯油。中国古代“羊”与“祥”通用,以羊形作灯象征吉祥。此器物造型生动精巧,形象逼真,融实用与观赏于一体,不愧为灯中杰作。作品体现出羊所具有的温顺可爱、朴实善良、坚韧奉献的性格特征。

  玉卧羊形砚滴。砚滴为我国古代文房不可缺少的辅助用具之一,主要用于盛磨砚的水滴,故又称“水滴”。这件汉代玉卧羊形砚滴(图三),长7厘米,高5.6厘米,口径1.6厘米。此羊形砚滴青玉质,通身有褐色沁斑,头部尤为严重,被沁蚀成深褐色。羊为立体圆雕,呈跪卧式,昂首挺胸,二圆目平视前方。面部呈三角形,双角回卷,贴于头部两侧。身躯丰满,四肢屈于腹下。胸前、眼下部、面颊及腿弯处皆饰阴刻线,线条细短,排列整齐。玉羊背部有一圆形凹洞,洞上置双兽形圆柱纽盖,显示岀器物高雅的气质,小巧别致的造型。小小砚滴,隐含着深邃的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让人感受到一缕涓滴遗香的翰墨气息。

  西晋青釉羊。青釉是我国瓷器最早的颜色釉,出现于南方。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而是具有黄、绿、青等几种颜色,但多少总能泛出青绿色。这件西晋青釉羊(图四),高13.5厘米,长15.0厘米,宽11厘米。羊呈卧伏状,昂首张口,体态肥硕。背部饰对称的线条纹。两肋刻划羽翼。该器釉色青绿,晶莹润泽,器物完美,是晋代青釉器代表作品。其器顶开有一孔,应是香插之类的日用品。

绵羊雕

  绵羊雕


  青釉褐斑羊头壶。这件东晋青釉褐斑羊头壶(图五),高23.8厘米,口径10.8厘米,底径10.8厘米。壶口浅盘式,细颈,球形腹,平底。肩部一侧置羊头形流,相对一侧置曲柄,另外两侧各置一横系。通体施青绿色釉,底部无釉。在壶口沿、羊头及系上均涂点褐斑。肩部暗划弦纹2道。此壶的精彩之处在于羊头形壶流,羊口微张,颌下一绺胡须,双目外凸,双角向后弯曲,双眼涂点褐彩,颇具神韵。

  白陶卧羊。这件唐代白陶卧羊(图六),高8厘米,长15.4厘米。卧羊头大,颈粗,眼圆睁,双角在头两侧卷曲,角上雕出较细密的线状年轮纹,颈部雕有较密集的点线状纹饰。羊身体各部位骨肌清晰,四肢匍匐呈卧姿。作品巧妙地采用局部点线纹饰来表现整体浓密的羊毛,颇具立体效果。继汉代之后,厚葬之风在唐代再度兴起。这一时期的随葬品陶羊较以前体态更为饱满健壮,肌肉感较强,造型亦较准确,整个作品趋向于写实。

  黑陶卧羊。这件元代黑陶卧羊(图七),高11厘米,陶胎黑色,羊跪卧,头部朝前,有神的双目遥望远方,犄角弯曲紧贴头部两侧,颈部刻着两圈细线而显得十分茁壮,羊体态丰硕,四腿弯曲跪于一椭圆形的矮座上。器物神形兼备,静中欲动,使人不禁想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阴山之下,“风吹草低见牛羊”迷人的草原风情。

  嘉靖青花三羊纹碗。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此碗为明代嘉靖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宫廷用瓷器(图八),高10.5厘米,口径16.3厘米,足径5.5厘米。碗呈仰钟式,内外均为青花装饰。碗心绘麒麟,辅以松、石、花草。碗内近口沿处绘锦纹。外壁绘神态各异的三羊,一羊正面伫立,一羊侧面作行走状,一羊回首观望。三羊间衬以松、竹、梅及杨柳、芭蕉。外底署青花“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双圈。此碗其胎薄釉润,轻盈透亮,线条圆润。所绘三羊图案为吉祥图案,寓意“三羊开泰”,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的享受。

  黄玉三羊尊。这件清代黄玉三羊尊(图九),高14.2厘米,口径7.6厘米,底径6.8厘米。此器黄玉质,局部有褐色浸痕。圆形口外侈,颈部有环状凸棱,腹部凸雕三羊首,三羊前足形成器足,足下衬一圆托。此器玲珑剔透,造型别致,莹润可爱。三羊组合的艺术造型和纹饰图案在清代非常盛行,除玉器外,陶瓷、绘画中也往往以“三阳开泰”为题作为岁首称颂之辞,但黄玉雕三羊尊这样的器物颇为少见,弥显珍贵。

  一件件器物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蕴含着吉祥、圆满和幸福绵长的寓意,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美好的祈盼……

 
西晋青瓷羊。
西晋青瓷羊。
“羊”在中国古代文字中与“祥”相通。上博的羊文物主要集中在青铜器、玉器和陶瓷三大类。不同时期的古人,根据材质和对文化理解的不同,创造出了形态各异的与羊有关的器物饰品。
 
甘肃马家源出土战国《金羊》。
甘肃马家源出土战国《金羊》。
文博专家透露,古人最初在青铜器所做羊纹饰,可能并无后来所谓的“吉祥”概念,而与权力、等级等含义更为相关。在西周的列鼎制度中,天子宴飨时用九鼎,第一鼎为牛肉,以下为羊、猪、鱼等;诸侯用七鼎,第一鼎为羊肉,以下为猪、鱼等;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随着身份的降低,其使用的数量和食用的种类递减,而到了百姓就只能食鱼肉了,故称为“鱼肉百姓”。而到了汉代,羊出现了“吉祥”的寓意,其证据是汉代的青铜盆等器物上同时有“大吉祥”字样和羊的纹饰。
江苏南京出土东晋《青瓷羊》。
江苏南京出土东晋《青瓷羊》。
上博收藏的最典型的具有羊造型的青铜器,是商晚期的四羊首瓿。这件高38.8厘米,重14.24千克的圆形盛酒器,口沿外折,短颈,广肩,圈足较高,足上有四个大方孔。肩上设四个大卷角羊首,立体高耸,颇具气势,羊首左右配有弯角长嘴龙,角部均有鳞纹。羊首间饰棱脊状立鸟。腹部上沿饰相间的火纹与“亚”形纹。圈足下沿饰外卷角兽面纹,躯体向两侧展开,以雷纹饰地。全器铜质矿化,表面光泽翠绿,精美而神秘。
 
河北博物院藏西汉《铜羊尊灯》。
河北博物院藏西汉《铜羊尊灯》。
这件文物的羊首直接覆盖在肩部纹饰之上,专家由此推断羊首是以分瓣法制成,即先铸成瓿的主体,在肩部留有孔道,后在孔道搭陶范铸成羊首。该铸造技艺在当时算是很高的水平。不过,以往火纹与“亚”形纹相间的构图仅在商代早中期殷墟以外出土的青铜器中有发现,该青铜器的铸造地域仍是谜团。

图②为汉代琉璃母子羊

  图②为汉代琉璃母子羊

  汉代羊有了吉祥的含意

  比青铜器历史更久远的玉器中是否也有羊的踪迹呢?请到上博的玉器陈列馆去看看。玉器陈列馆美玉纷呈,从远古至明清绵延不断。然而玉羊却很少见,只见到一件清乾隆年间的青玉三羊开泰摆件。两只小羊卧于老羊前,亲亲密密,耳鬓厮磨。其玉质温润纯美,雕工传神精美,无与伦比。上博玉器专家张蔚说,商代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羊头状佩饰是考古发现最早的玉羊。春秋战国期间很少见玉羊,到汉代就多些了,多为圆雕,器型也比较大,属于摆设类器物,如水盂、水注等。这时候“羊”已有吉祥的含义了。唐宋之后,玉羊渐多,因为玉器从本来由贵族专用变得世俗化了,生活题材的作品就多了起来,如写实的动植物,不仅有羊,马、牛、鹿、狮等都有。唐宋的玉羊往往较小,用作坠饰,挂在身上或扇子、帐子以及刀、剑等上面。明清开始出现“三阳开泰”寓意的工艺品,玉器也是如此。据说,泰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最吉祥的,它三阴居上,三阳生于下,阴消阳长,冬去春来,有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意,也是对吉利祥瑞、诸事顺遂的称颂。

 
湖北天门石河出土新石器时期《陶羊》。
湖北天门石河出土新石器时期《陶羊》。
上海博物馆所藏羊题材的玉器多为清代三羊开泰一类。虽然以羊为题材的玉器上博并不多,但许多其他造型的玉器却也与“羊”有关,因为它们用的是最珍贵的玉材——和田羊脂白玉。其色泽犹如羊的脂肪,洁白柔嫩,凝光照人。
 
首都博物馆藏宋《白玉云纹羊佩》。
首都博物馆藏宋《白玉云纹羊佩》。
青瓷羊釉色葱翠肥润

  陶土做的羊,早在河姆渡文化遗址就有发现了。河南偃师二里头亦曾出土夏代的陶羊。汉代的陶羊就更多了,最典型的是汉惠帝安陵,竟出土陶羊125件。知道杨贵妃的便知道高力士,据说他的陵墓中也出土过陶羊9个。

  上海博物馆里也有一件陶瓷羊,十分精美,令人过目难忘。那是件东晋越窑的青瓷羊,丰胸肥臀,身材健美。其釉色葱翠肥润,代表了中国陶瓷从草莽期向经典期转化的风采。

图④为明嘉靖景德镇窑青花松竹梅三羊图碗 (图片由上博提供)

  图④为明嘉靖景德镇窑青花松竹梅三羊图碗 (图片由上博提供)

  到了明清,三羊开泰的概念开始在瓷器上流行。上博有一件明代嘉靖官窑青花三羊碗,极为精致。它敞口外撇,口内沿饰以锦纹,外画三羊,神态各异,一羊回首观望,一羊正面伫立,一羊侧面作行走状,正好寓意过去、现在、将来和三阳开泰。三羊之间衬以松、竹、梅及杨柳、芭蕉,其底色白釉肥润泛青,青花色泽浓艳而不晕散,为典型的嘉靖回青之作。清代有羊造型、图案的瓷器就更多了,雍正年间仿哥窑、汝窑等宋代名窑的瓷器中有羊首尊、羊耳尊等,都是很名贵的器物。

图①为清嘉庆景德镇窑粉彩开光三羊纹碗

  图①为清嘉庆景德镇窑粉彩开光三羊纹碗

  道光时期的粉彩器也有用三羊开泰入画的。上博陈列瓷器中有著名藏家胡惠春捐赠的道光景德镇粉彩三羊图碗一对,斗笠状的碗壁外工笔精绘一对大羊和一只小羊,并间以奇卉异草怪石。

 
三羊(玉雕)作品以新疆上等和田羊脂玉圆雕而成,三羊相依而卧,大羊口吐九朵祥云及阴阳鱼,是乾隆时期典型的吉祥玉雕佳品,现藏天津博物馆。
三羊(玉雕)作品以新疆上等和田羊脂玉圆雕而成,三羊相依而卧,大羊口吐九朵祥云及阴阳鱼,是乾隆时期典型的吉祥玉雕佳品
首都博物馆藏西汉《青铜羊首仗饰》。
首都博物馆藏西汉《青铜羊首仗饰》。
首都博物馆藏西汉《青铜羊首仗饰》。
首都博物馆藏西汉《青铜羊首仗饰》。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缂绣九羊启泰》。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缂绣九羊启泰》。
美国华盛顿弗瑞尔美术馆藏元赵孟頫《二羊图》。
美国华盛顿弗瑞尔美术馆藏元赵孟頫《二羊图》。 
唐 阎立本《职贡图》绢本设色 61.5×191.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  阎立本《职贡图》绢本设色  61.5×191.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 周昉《蛮夷职贡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 周昉《蛮夷职贡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佚名《初平牧羊图》 此图不知原载何册,也没有作者姓氏。但画法甚为高超,人物尤精。
宋 佚名《初平牧羊图》 此图不知原载何册,也没有作者姓氏。但画法甚为高超,人物尤精。
宋 陈居中 《四羊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 陈居中 《四羊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苏汉臣《开泰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苏汉臣《开泰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双羊图(国画) 元代 此图为一幅纨扇局部,工笔绢本设色。现藏四川博物院。
 双羊图(国画) 元代  此图为一幅纨扇局部,工笔绢本设色。现藏四川博物院。
陕西西安郭家滩史思礼墓出土唐《陶十二时俑之未羊》。
陕西西安郭家滩史思礼墓出土唐《陶十二时俑之未羊》。
明 朱瞻基《三阳开泰》纸本设色 211.6×142.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朱瞻基《三阳开泰》纸本设色 211.6×142.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郎世宁 《三阳开泰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郎世宁 《三阳开泰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四川东汉画像砖《市中卖酒画像拓本》。
四川东汉画像砖《市中卖酒画像拓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