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颠覆】当今最热专家凯文·凯利最新演讲精彩全记录(中)太有价值

 仁爱有为 2015-02-21

凯文·凯利最新上海演讲精彩实录(中):技术的颠覆带来我们什么机会?

 

12月5日,硅谷预言大师凯文·凯利走上颠覆式创新研习社的讲台,带来了长达8小时的精彩而纯粹的“失控”演讲,现场气氛空前热烈,而精彩的提问环节和吴伯凡,余晨与KK的三人对谈,更是将一整天的演讲推至沸点。


本公众号第一时间推出课程记录,分精彩对谈与课程实录(一)(二)(三),干货满满,不容错过。


文/凯文·凯利


我想跟大家讲一讲技术的颠覆,以及未来给我们带来的机会。


在这个地球上一个最新的技术,就是早在19世纪的帆船技术。这是2百年前当时颇为复杂的技术。这家公司被称之为当代的谷歌。因为可以让人们在不需要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就可以来到大洋的彼岸,当时他们认为这是最为复杂的工具。

同样在19世纪时候,出现了第一代的蒸汽机。当时的蒸汽机从而诞生了蒸汽船,当时认为船只规模小,从而造价非常昂贵,它的整个运行、航行过程也不可靠。


蒸汽船刚刚诞生的时候,全球的公司不以为然,认为这种蒸汽船不足以构成竞争,所以当时就忽略了这个蒸汽船。但是蒸汽船能够完成帆船所不能做到的一件事情:说跟帆船不一样,蒸汽船可以逆流而上。在蒸汽船诞生前,船只只能顺溜而行,但有了蒸汽船以后,会发现可以逆流而上。

在蒸汽船发明之前,我们只有帆船,而帆船的体积比较大,河道比较狭小,所以不可以逆流上。但有了蒸汽船以后,就可以逆流而上。每一年都可以看到蒸汽船的技术不断地改善,体积也越来越大,航行越来越远。但他们依然对蒸汽船技术不以为然。


大概花的40年左右时间,看到蒸汽船逐渐成为了整个船行业的主流,实际上看到现在的船舶公司,没有一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帆船的利用,当年垄断整个船舶行业的帆船公司,最后都消失了。

1946年时候,这个技术被称之为当代最为复杂的技术,这是大型的汽车。所有的人都想在底特律的这家公司工作,想复制他们的成功之道。这是当代最为复杂、先进的技术。


1946年日本人开始思考如何把无线电和自行车组装在一起。当时没有一家汽车公司真正地注意到他所做的事情。因为他们认为本田所做的发明微不足道,而且性能也不稳定,这样不能够远程行驶。

1963年我们看到底特律机车公司的技术略也所改善,他们所生产的凯迪拉克依然被认为是当代最复杂的技术,人们仍然想知道通用汽车的成功之道。都在想在通用汽车工作,通用汽车当时被认为是最先进的公司。


而也是在同一年,正式制造出来了第一辆汽车,可以看到当时的这辆车,有点像高尔夫打球时候坐的车,看起来就像个玩具一样。当时通用汽车,还有底特律的汽车,或者是其他汽车制造商不以为然的,因为他们认为本田车只不过把自行车进行了改造,变成了摩托车类似的车辆。把摩托车的发动机放到汽车而已。

到了90年代,我们看到凯迪拉克车略有所改善,他们的技术也略也所进步,但改变不是很大。其他的技术并没有很大的进展,但是我们看到本田,本田他们小的发动机做出了巨大的改变,而且通过不懈的努力,技术日渐完善,最终诞生了新一代的汽车,新一代的汽车虽然体积小,但却能够非常好地节省油量。


直到这时候,通用汽车和底特律的汽车产业才真正地把目光投到日本车上。所以在那个时代,我们看到通用汽车黯然失色,不得不宣布破产。而本田车一度在市场上崛起。

从中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行业的龙头老大对小企业发展往往不以为然,因为觉得这不是值得他们去重视的创新。


下面图是一个四色的印刷机,是杂志、书籍所用的打印技术。为什么这个点阵打印技术效果不好,人们还使用呢?是因为它可以一张张地打印,小量打印,而不需要打印上百万份的报纸,或杂志。


在这个点阵打印机刚刚出来的时候,所有打印行业的龙头企业认为这种点阵打印机质量很差,利用率很低,而且客户满意度也不高,所以他们认为不可能有一个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他们忽略这种技术。


但与此同时点阵打印技术不断进步,最终形成的喷墨的打印技术,而且打印质量得到了改善,甚至打印出来的效果可以跟照片媲美。像前面讲的当时出现的蒸汽船一样,在打印技术进步的时候,人们认为成本高昂,而且质量并不稳定,所以基本上会忽略这个技术,认为这个技术并不是很好。

我们看到随着时间推移,点阵的喷墨打印技术不断改进,这个图跟前面的图刚好颠倒过来。他们的打印技术和传统的四色网络打印机一样非常地快,而且成本一样非常低廉,甚至可以说更低,喷墨打印技术的效果更加好。


所以现在反而看到一些传统大的打印公司成为了过时的传统。这个过程当中可以看到同样的规律,就是在行业以外的创新颠覆了一个行业。像刚刚讲的例子当中,个人电脑伴随而来的打印技术颠覆了打印行业。

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IBM的例子。1980年的时候这台电脑号称最为先进、复杂的技术,而IBM也是最受公众关注的一家公司。在电脑行业里如果要和IBM竞争,难度非常高,有公司试图超过IBM,但都以失败告终。1980年的时候,有一个电脑爱好者他做了这样一台左下角的电脑,这个电脑当时的功能非常少,甚至只是闪几下光而已。把它命名为:个人电脑。

当时哈佛学生在宿舍里面对个人电脑编了程序,然后把程序输入到电脑当中,其实这个程序的功能并不强大,但可以实现个人电脑上的编程。这位学生就是比尔盖茨。通过持续改进,个人电脑日渐完善。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就看到了个人电脑,以及比尔盖茨创立的微软。

最终导致IBM丧失主导地位的并不是另外一家电脑公司,而是一家软件公司。所以微软的诞生成为了业内龙头,大家都在想在微软工作,都想模仿微软的模式,因为觉得微软是业内最为先进、复杂的。很多的公司都想开发出能够与微软的操作系统相媲美的软件,但大部分都失败了。

在我们看到了谷歌成为了技术行业最受尊重的一家公司,所有人都想在谷歌工作,他们认为谷歌所创造的技术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也有很多人希望打造出新的搜索引擎服务,来与谷歌进行竞争。但他们也失败了。


我不知道最终会有谁,或者是哪一家公司取代谷歌的龙头地位,但可以可以肯定的是不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谁会接替谷歌呢?我想可能会是一家卖书的网站,或者是一家制造手机的公司,或者是社交媒体公司,总之而言是来自于行业以外的,而非行业内的竞争对手。


这是一个文档分享的运用,认为在未来也也可能会取代谷歌,也我可能是中国三大巨头之一,但我相信肯定不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

接下来我们从另外的角度跟大家再讲一下这个故事。这个图示告诉我们颠覆性技术怎么样运用,上面粉红色的小圆圈,代表了蒸汽船、点阵打印、个人电脑、搜索引擎。

红色的线,代表了最低的客户满意度所需要的质量要求。可以看到颠覆性技术刚刚诞生的时候,它总是附在红色的线以下。也就是说一开始的颠覆性技术并不尽如人意,而且处在最低的客户满意度线下。

红色上方,绿色所代表的是业内比较成熟老牌企业,他们每年也会逐渐地去改善技术,但这个改善幅度并不是很大。现在看到的是线下的颠覆性技术,他们不断地完善,但并没有达到红线的水平。

通过不断地进,这个颠覆性技术最终达到一个客户能够满意的水平,而同时这些成熟的老牌公司只是一小步一小步地改变他们的进步和需求。


当这个颠覆性技术达到了红线水平时候,可以看到客户也到了一定的程度,公司本身除了发展以外,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他们可以有更大速度地改善规模。


到了红线之后,颠覆性技术会有一个猛增的趋势。到这时候这些老牌的成熟企业才开始看到这些颠覆性的技术,但已经太晚了。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老牌成熟企业日渐地逐渐吸收。

再以另外的方式跟大家讲述一下。生物学当中生物学家推出这样的图来描述物种的演变,他们叫适应性图,随着日渐的进化,会有适度的提高。


比如看到海洋里面的一些贝壳,他们的适应度会随着来演进、进化,从而达到完美的水平。不管是什么物种,都会花上几百万年的时间,慢慢地考察,最后达到适度最大化水平,跟环境完全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最高的环境适应度。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幅图,最上方,就是刚刚说的最高适度,最底点就是适度最低水平。最高适度是接近死亡的水平。跟我们的生命有机体一样,制造企业,以及其他类型的企业,他们也都在不断地寻求适应最大化,也就是说他们不遗余力地去改善他们的产品,直到这个产品成为最优秀的产品。认为这这是他们生吞的方式。

我们看一下当代的企业界,可以看到公司里面请的MBA毕业生,或是喜欢送学生去上各种各样的企业,他们都有这样的口号:追寻卓越。


他们不断地去推动员工,改进他们的系统,希望可以实现适度的最大化。比如是一家造打印机的公司,希望生产出全球最棒的打印机。或者跑鞋生产商不断地寻求他们技术的优化,希望能够生产出更优质的跑鞋,公司的上上下下,以及公司的董事长,他们都在不断地追求卓越。

这样的运作方式在过去时代应该说是可行的,因为过去环境变化并不是非常巨大,但现在我们面临的是全新的环境,而且面临的环境在日新月异,比如达到了顶峰,但在顶峰会发现一山更有一山高,周边会有着更多的资源。

比如你是做一家打印机的生产商,可能打印机在行业内首屈一指,但对文字处理工具,个人电脑上的文字处理软件来说,会发现他们所带来的机遇要大得多。

再比如一家做传真机的公司,整个公司都是传真机的服务,不断地去完善传真机的技术。但是更大的问题在于你周边的环境发生着改变,他们正在使用着电子邮件,而电子邮件所带来机会大山要比传真机大得多。

像刚刚所讲的传真机公司在面对电子邮件所带来的威胁时候,应该怎么做。我认为企业应该选择一条逆境的途径,也就是说面对电子邮件竞争的时候,这家公司应该选择颠覆自身,颠覆创新的技术,从而才能够达到更高峰,并找到更大的机遇。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帆船公司,如果说要抓住所带来的机遇,它选择的道路应该是放弃、寻求发展技术的卓越,而选择逆境,跨过死亡谷,只有这样才可以抓住最新技术带来的机会。

同样地,有的工作效率也很高,但如果要想抓住软件所带来的不同机会,他们就应该去尝试新的领域,不断地在试错当中学习,这就意味着他们在电脑制造方面可能就要牺牲他们的一些效率,牺牲一些追求,也就是说他们要先下才能上。

同样地,像微软作为一家操作系统公司,也应该选择放弃一部分的效率,放弃对卓越的追求,放弃他们所学到的一些东西,而去探索新的领域,追求新的经验。


也就是说要放弃他们的欲望,而改变发展的目标。但是要逆行,要放弃原来走的方向,而选择另外一个方向,这个过程应该说还是让人感到非常恐惧,因为你的死亡概率也是非常高的。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逆境而上,应该放弃原来走的方向,逆向而行,如果说公司追求原有领域的卓越,原有技术的改善,这时候就要瞄准方向。


当然这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产品质量恶化,缺乏相关的经验,而在逆境过程当中会犯很多的错误。要做到逆向而行,对于很多的公司而言挑战会非常巨大。

更糟糕的是,有的时候我们站在山头看到了往前进的方向,并且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同时看到远方要达到的目标,但是看起来很近,但其实中间距离很远,并且中间概要跨越死亡之谷,虽然看得到,但要选择下山,而且还要跨过这个死亡之谷,由此才能达到真正的目标。


对于整个大公司而言,这当中的困难非常大。虽然他们知道自己的方向,但要放弃原来做得很好的事情,要放弃原来的规律几乎不可能,因为他们要跨越死亡之谷的难度太大了。

所以我们认为创新发生领域的特点:质量低、风险高、利润率低、市场小,而且是未经验证的领域。就是蒸汽船、点阵打印机、软件、个人电脑,以及搜索引擎等技术起步的领域。在这样的环境下经营企业非常可怕。没有人会自愿地选择低质量、高风险、低利润率、小市场、未经验证的发展业务。

为什么会看到初创企业进入这些领域呢?因为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他们没有钱,没有资金去购买解决方案。而且这些初创公司没有过去成功的经营记录,无法有高利润率、大规模的市场,因此不得不蜷缩在低利润率、低规模的市场,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

凡是有比较良好商业敏锐度的人,他们都不会选择看似没有前景的领域发展。一个企业越成功,就越难在刚才说的一些领域来发展。如果说你是一家初创企业,没有其他的选择,而且也没有什么可失去的,或者是也没有过去成功的经验,那这可以成为你的起步之选。

我要讲的另外一点,如果是在某一个行业发展的话,要想找到未来的创新,我告诉你:未来创新往往发生在行业之外。

你这个行业内新的颠覆性创新技术,往往不是来源于行业本身,如果是汽车企业,发现汽车的颠覆性不是来自于传统的汽车制造商,而是来自于像谷歌所推动的无人驾驶车,或者是像特斯拉所推动的电动车。

酒店行业的话,它主要的颠覆性也不是来自于酒店的运营公司,而是来自于一家做网络运用的公司,其中汇集了各地愿意主动去住宿这些人的资源公司。


所以不管你是哪一个行业,交通运输,还是化工行业,行业内重大的颠覆性创新都将来自于行业以外。而且这些重大创新的发起者也不是这些大公司,而是来自于一些初创企业,因为初创企业没有其他的选择。

今天下午会跟大家讲述更多各个行业的重大边际性创新技术,这些技术都是来自于行业以外的创新。之所以要跟大家讲这些,是因为讲到边界的重要性。


这里我要重申一点,也是我们经常讲到所谓的创新情况。我们讲创新,而创新往往在经济上不怎么可行,伴随创新的往往是失败。创新不适合在低利润率的市场发展。

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们有钱,为什么投入已经能够做得非常卓越的事情,而我们面临的困境,就长期而言,如果现在不投资创新,不投入创新的话,以后在未来你的企业,你的行业就会被新的创新所颠覆。


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一方面创新不能带来经济利益,在经济上几乎不可行,但另一方面又需要投入经济资源。创新来源于初创企业,但发现创新过程当中很多初创企业没办法持续。

所以大部分创新企业会消亡,这是他们所经营领域的性质所决定,这一块领域分适度、很低,而大部分初创企业创新技术都会消亡。也正是在这样的领域当中,才会发现真正颠覆性创新的发生,颠覆性不会发生在大型的成功企业身上。

这种困境,或者是两难的境地都是要面临的,面临着种情况下该怎么做呢?应该要把握好两者的平衡,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做好平衡,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保持在这样一种永久的不均衡状态中。一方面不能永远地让自己处于一个均衡的状态。


怎么样掌握平衡?这是一门艺术,只有把握好了艺术,掌握好成功与创新的平衡点,这样才可以打造一个成功的初创企业。

创新和初创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感到非常恐惧,但同时创新和初创企业非常重要,因为它潜在的力量无限。

午餐过后会给大家介绍颠覆性的技术,无论在哪个行业,这个技术非常重要。



(来源:颠覆式创新研习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