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记 | 西闪:当不读书的成都人走进方所

 真友书屋 2015-02-21


在广州方所里的人有着读者一贯的专注,而这里没有。多数人心不在焉,甚至不愿意用手拿起书。


刚回成都,耳朵里就被朋友们灌满了“方所”两个字。广州的方所我去过好几次,开业之初,它的名字也是经由朋友的口碑而来,让人难拒诱惑。我不喜欢那个地方,不过我明白,我的不喜全然因为自己主观的感受,于旁人没有任何可资的价值。

走进那身处繁华商厦的店面,总让我有一种恍惚。或许是照明设计的原因,也或许是太高太阔的尺度,方所的灯光不投向全局,也照不亮整个空间。明亮的是货架上精致的盆栽,高雅的服饰,以及书架上整齐的书籍。这些明亮的物品,形成了一种高亢的压力,不由分说地将读者推入那剩余的、大块却不值一提的幽暗之中。我甚至觉得在方所,明暗不是对比,而是一种秩序,两个等级。当然我看得出,它营造的这种氛围,并非仅仅通过空间照明这一项设计来达到的。

一度我将方所的设计理念与艺术展厅联系起来。为了更好地展示作品,艺术展厅的空间照明也需要特别的设计。例如将较强的光线留给作品,较暗的光线则留给观众。但是仔细一想,展厅设计与方所的区别还是挺大的。在展厅之中,观众固然不及作品明亮,但他们依然有充足的照明。接近自然光源的柔和光线,能使环境不至过于冷清、空旷,从而让观众将注意力集中于作品的欣赏。至少在我看来,方所的读者没有得到这样的待遇。

如果非要做比较,我觉得方所的气质类似博物馆,尤其与历史博物馆近似。为了营造神秘感、权威感,启发观众的敬畏心理,明暗的对比往往十分强烈。在那样的照明设计下,观众只允许保留一个轮廓,一个剪影。尽管没有这么极端,但是我认为方所的设计与之接近乃是无疑的——我那步入其中的恍惚,与走进古越王墓或王建墓的穿越感区别不大。

然而成都的方所与广州又有些不同。第一次去的时候,我被大门口一位漂亮的女士拦住了。原来那天是方所开业庆典,非请勿入。我看了看门口的位置,瞄了一眼门里的情形,更有古墓派的感觉:它在太古里的地下一层,电动扶梯下去,眼睛要适应那昏暗的光线需要好一阵。两天前我终于走进去了,结果发现这个方所与其说是古墓,不如说像教堂。不,是教堂与迪吧的结合体。

没有教堂的肃穆,也没有迪吧的喧闹,我说的当然还是空间照明。成都方所尺度更大空间更高,这可能对设计者来说是一个挑战。起码,要在气质上完全复制广州方所估计很难,大概也不是设计者的想法。走过大门那一小段黝暗的甬道,眼前那横亘在头顶的金属架梁反而显得不那么压抑。两侧像船舷似的夹层上,是一排排书架,其照明的亮度远超中央的空间,形成了与广州方所相仿的逼压合围之势。但那夹层上突然站出几个迪吧领舞的靓女,我也不会有丝毫的惊讶。难怪方所的老板表示,他希望以后有乐队到这个空间来表演,还有更多能持续到深夜的夜场活动。

一束斜光从右上方向左下方射来,将正对大门的整壁墙面划分成明暗两个三角,极像教堂玻璃窗的效果。再看空间里悉悉索索的人群,就觉得他们不可能在这个迪吧里起舞,而只是来这里寻求庇护的难民了。

可是再仔细一点观察,却又不像。在广州方所里的人有着读者一贯的专注,而这里没有。逡巡的人很多,但是很少有人认真看书。多数人心不在焉,甚至不愿意用手拿起书,而仅仅伸出食指与拇指,将台上的书随意捻开。这是典型的成都人,喜欢热闹,爱瞅稀奇,骨子里却慵懒散漫。

书与人究竟应该是怎样一个关系?令人不适的明暗让我的内心浮起一种近乎乡愁似的东西。在这团情愫中,我能忆起的、最具像的就是爷爷家的小阁楼。现在想来那根本不是阁楼,而是屋顶下的一个小夹层。我对明暗的体验,对书与人的看法,那里给了我最初的场所与最初的教育。五六岁的我,从阳光灿烂的屋顶花园翻进一个既不像窗也不是门的幽暗入口,在竹篾条编成的地板上往捆成摞的旧书堆爬去。那个场景,依然藏在我的记忆深处。与今日方所的明暗呈现根本对立——人在明处书在暗。那样的明亮意味着无知的童真,而那样的幽暗,则意味着甘美的禁忌,意味着独特的价值。尽管那些书如今看来都是垃圾:毛选、红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倡议书以及赤脚医生手册。

在我的印象里,书店和图书馆在明暗关系上也具备小阁楼一般的心理诱惑。每当我从明亮的大门迈入幽静的走廊,再进入光线柔和的图书馆内,我就有一种潜入者的欣快感——去过万圣书园的朋友一定也有同样的感觉。而这样的感觉,大概是方所最不想给予人的。就像他们的创始人说的那样,方所不仅是书店,还是一个剧场。将生活转换成表演,我相信方所的理念正在实现。只不过,就我的了解,成都人历来有自己的剧本,不大配合别人的导演。

春节后回广州,说不定哪天我还得去去方所。也就在近一两年,广州的实体书店出现了一股倒闭潮。文津阁关张,必得书店迁址,红枫叶老板去世,学而优也在调整经营。


将明暗关系做了彻底颠倒的方所,真是书店业的未来吗?




作者:西闪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独立作家,书评人。著有随笔集《思想光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