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险经理】怎样看出财务报表中的“隐藏性负债”?

 昵称2E8X8 2015-02-23

引自银联信《风险经理实务研究每周要览》

长航油运成为中国A股市场上,首个退市的上市央企。在正式告别A股市场后,长航油运将奔赴三板交易市场。长航油运被曝拥有过百亿元的表外负债,将公司债务规模再度拉大。对于表外负债的问题,公司方面并未否认,可能表外实际欠债规模还不止于此。本期财务透视将分析如何看出财务报表中的“隐藏性负债”。

【银联信分析】

一、央企退市第一股:长油表外再曝负债超百亿

在2005年至2008年期间,长航油运租赁了20艘新造油轮,其中包括10艘海外租期的特大型油轮(VLCC),为此,长航油运向国内外19家银行组成的银团贷款1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0亿元),这部分负债并未纳入上市公司历年的资产负债表中,到目前为止,这笔贷款实际本息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针对负债,公司已开始计提。今年2月22日,长航油运发布公告称,公司召开的第七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10艘长期期租VLCC计提预计负债的议案》,即公司在2013年末对10艘长期期租VLCC计提预计负债约人民币21.03亿元。这部分资产属表外资产,由长江航运通过及南京油运在境外设立多个SPV(即特殊目的公司),以不可撤销条款订约,签订了长期期约,其运作方式被视为光租。通过经营性租赁的形式,实际上做融资性租赁。

对于表外负债的问题,公司方面并未否认,一接近中外运长航集团人士更是坦言,可能表外实际欠债规模还不止于此。而其运作的spv结构,则在业内被视为十分普遍。在国际上和国内都很通用,只是手法略有不同而已。

当下,特别是诸多红筹股会经常采用这种结构经营,属于公司正常经营范畴,不应将其与信披违规划等号。事实上,作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为规避同业竞争的风险,诸多公司会适当根据公司情况,在合法范围内运作一批不列入表内的资产,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竞争对手没法完全看穿自己的底牌。

二、怎样看出财务报表中的“隐藏性负债”?

“隐藏性负债”的理解可能就是存在潜亏。而潜亏一般来说是由于虚增资产和少计负债造成的,对于以清查潜亏作为审计目的的审计活动通常是用于收购的净资产审计或置出资产审计等。虚增资产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产本身不实,即真实性;而是资产价值不实,即准确性。我们就从资产负债表的顺序来说吧。

A、货币资金

从真实方面来说,现金账户和银行账户的真实性的确是有由银行或存放机构来保证。但其价值尤其是银行账户余额和企业账面金额往往是存在差异的,是要通过企业来进行银行账户的未达账项调整来确保准确性的。如果存在大额和长期的银行未达账项,则有可能存在余额不实的情况。如果该账户的未达账项占该账户余额较大的比重,那恐怕连真实性都要被怀疑。

B、短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从真实性来说,同样是由存放投资款的金融机构来确保真实性。但是如果没有这些金融机构提供的交易流水清单和资金流水清单,对投资项目的真实性仍然是无法确信的。很多生产型、制造业企业,通常进行金融投资只是为了对大额原材料的套期保值或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他们而言,对于金融投资他们没有专业的人员和控制风险的机构以及成熟合规的账务处理手段,在这个环节出问题,是很平常的事情。单单一项对金融企业很简单的公允价值计量,对很多制造业企业的财务人员都是需要请外援的,更何况是比这更需要复杂判断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的计提标准了。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及对于资产价值计量准确性的重要环节——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了。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资产减值准备都是保证财务谨慎性原则的最佳保证,却也是不少企业调整当期利润的得意手段。对于报表使用人来说,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是判断该财务报表真实性的重要标尺。但由于企业行业因素和运营周期不同,不同行业的减值准备的计提依据存在巨大差异。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C、其他应收款

对很多企业而言与经营业务无关的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实际是最能体现出财务报表是否存在潜亏的科目。因为大部分虚增资产的手段都集中在其他应收款,最常见的手法就是费用挂账。大部分在企业做过的同事都知道,企业非常惯用的手法就是以未收到发票为缘由,对于在当期已经形成费用的支出作为其他应收款核算。虚增债权又不提取相应的负债,以达到虚增资产的目的。

还有一种情况却不是企业刻意为之,而是没有办法。比如很多企业都对于销售人员定下回款奖励指标,有部分企业这方面做的比较严格。比如要求销售人员必须收回所有的货款,才能据此计算销售提成,否则哪怕有一家回款收不回来,销售员10家的销售业绩就都不给计算。在此情况下,销售人员只能增加销售借款的金额和延长归还的期限,以用于催收。而各级销售主管为了安抚员工,也只能对此睁一眼闭一眼。所以就造成大额员工借款年年累计,造成债权的虚增。

还有就是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计提政策的判断,很多企业把业务相关的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和与业务无关的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计提政策等同起来。但其实这是不合适的,对于其他应收款出现部分坏账甚至全额坏账的可能性要远高于应收账款,而且帐期也会相差很大。采用同样的计提政策,有可能会造成负债的少计。

D、存货

存货的真实性不盘点是看不出来的,虽然说盘点是最基本的审计手段,但往往正是由于最基本的都没做好就会出现重大的审计失误。比如前些日子的胜景河山就是,审计人员听企业的人说存货都放在防空洞里,怕危险就没敢下去亲自盘点,结果就出事情了。存货的跌价准备计提不足的事情则是因行业而异。我只提一个事情,就是退货!这是能够体现出企业是否存在少提负债的一个方面,是否做足了预计负债。

如果企业只是发生了零星的退货,那还好说一些,只需要查看这几次零星的退货所涉及的合同条款中对于赔偿的部分,企业是否根据这些赔偿条款做了预计负债。如果企业近几年连续发生退货,那就要根据历年赔偿的情况和当期销售量的占比,预提出每年的退货费用,并关注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是否发生了变化,以适当调高或调低该预计的比例。

E、长期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的资产项目真实性一般可以由被投资企业的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来确保,至于准确性则需要来计算企业在被投资单位的所占权益来确定。但如果只是参股,并且被投资单位不公开财务信息,则这部分投资的价值则无法保证准确性。无形资产的真实性比较好判断,看看专利说明书或者专利局发的证明文件就可以了。但不排除有专利虚评高对价值的影响还不是特别大,但是土地使用权虚评高,对企业的影响就非常大了。而且这个环节,主观因素太多,非常容易被人操控。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技术的更新是非常迅速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一旦被设定的过长,那么出现减值准备的可能性就在增大。

F、负债科目

其实在旧会计准则环境下,费用计提不足的判断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工作。因为旧准则要求所有涉及费用预提的项目都必须提足,就算你一分钱都不给职工买苹果,职工福利费也要按照14%的工资比例进行预提。但新准则下,费用都是按实际列支。所以关注重点就转移为与业务相关的费用是否被足额预提。比如,生产和制造业企业每年的装卸和运输费用都会很大,但是运输公司(尤其是快递公司)通常都是转过年来的4-5月份才和企业结上年的费用,在结费用之前这些人连回单都不会给企业。对于一些财务报表结账较早的企业来说,这部分费用就需要预提出来。销售提成也是如此。当然,如果在报告期发生了诉讼,相应的预计损失也要被预提出来。

综上所述,任何一样潜亏都是需要财务报表使用人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行业因素、经审计的财务报表附注、生产运营情况、外部机构的文件支持甚至原始单据才能够做出判断的。仅仅依据历年的财务报表数据,除非你对该公司所处的行业侵淫多年,深知其中利弊,单看费用占收入的比例变化就能察觉问题。那也仅仅是给你一个怀疑的思路,没有其他的条件,无法支持你的判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