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十多张罕见1945年老上海彩色照片,惊艳问世

 达成书藏 2015-02-23

拍摄背景


1944年,艾伦.拉森随第35照相侦查中队从印度来到中国,他得知中队被派往第14航空队——由陈纳德将军领导的、赫赫有名的“飞虎队”(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简称AVG)


每一张图片都能点开放大。此外,摄影者提供了部分图片说明,为保证原汁原味,采用了直译。



(一)林森路重庆路路口


(二)新亚饭店下望四川路天潼路口


(三)跑马场上来场橄榄球比赛

南京西路黄陂北路东望,跑马厅围墙

赛马场附近建筑


(四)俱乐部中的洋人



(五)黄浦江江景

苏州河船上的娱乐活动——打麻将

苏州河对我们来说是一段非常特殊的经历。河道上的两侧排列了数百艘大大小小的船只,多数成了船夫的家。对往来黄浦江的船只来说,这里河道水域太狭窄了,不适合航行。


(六)外滩及周边

黄浦江上一直停泊着来自各国的船只,图片中停泊在江边的是美国太平洋舰队重型巡洋舰“圣保罗号”。

上海外滩,世界闻名,不仅因为它的名声还有它俯看水陆商贸活动的宏伟建筑物,对第14航空队的士兵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自从离开美国后,我们从没见过如此高 大的建筑。艾伦很幸运地从一栋大楼上拍到了外滩全景。1945年来,还可以看到一些大楼上飘扬着英国国旗。


水上商贩在向准备离开中国的美军士兵兜售商品。


(七) 南京路附近

南京路上上海红十字会


(八) 邮电大厦

我们沿着河道行走,对周围建筑内发生的一切(包括街边的理发师为顾客刚洗完头发)都感到十分好奇。当我们顺着河道走下去,一幢幢富丽堂皇的有钟楼的大厦赫然映入我们的眼帘。


(九) 四行仓库

投降后的日军在拆除街上的碉堡


(十)华懋公寓俯瞰,长乐路


(十一)华懋公寓北望,远处左边是泰兴大楼,右边重合的是同孚大楼和德义大楼


(十二) 提篮桥监狱

有一天,我们到了虹口区,诧异地看到了一座大型监狱(即提篮桥监狱),旁边是红砖建筑,类似仓库的房子。


(十三)南京路


(十四) 犹太儿童


(关于这些犹太孩子,拉森在回忆录中是这样记叙的)

我们忽然听到了孩子的声音,他们穿过红砖房旁边的空地向我们走来。他们和我们一样对彼此都充满好奇。他们不是中国孩子,似乎还能听懂一点我们说的话。通过对话,我们知道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人住在红砖房子里。我们访问了那里的几户人家,他们是从欧洲来上海躲避纳粹德国迫害的犹太人。日本人占领上海以后,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住所和产业,被监禁在虹口的仓房中生活,丧失了活动自由。而如今重获自由。拍下这些照片后不久,艾伦和伙伴们从上海起航,踏上了横跨太平洋的回乡之路。


(十五) 上海街头人物




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 中国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文/ 艾伦.拉森


90岁高龄时的艾伦.拉森先生

1945年的艾伦.拉森先生

陈纳德上校



  当年每一个在中国的美国飞行员,上衣里都有一份持有人的身份和工作记录。如果他碰上麻烦,那就指望认识字的中国人读懂以后来帮助他。通常情况下它非常有效。我还留着一份记录。有一件很有戏剧性的事,事件的主角正因为制服里有这个,所以被日军击落以后,成功得到了营救。

  戴维斯上校是一个飞行队长,驾驶P-40战斗机,就是机头画了鲨鱼嘴图案的那一种类型。那次他们正在执行任务,突然他的引擎被日本飞机击中了,他被迫跳伞逃生。他着陆后受了伤,侥幸躲过了日本兵。敌人离他只有几里远。他逃进一户农家,但那家没有人认识字,不晓得上面写了什么。他们再去找认字的人来读。飞行员后来回忆,不过15分钟,他就被抬出农家到了另一个地方,那里有中国军人。中国军人立刻动手帮忙,劳工也赶来,用一把椅子当担架抬到几里之外的另一所房子。在接下来的3周时间里,他就这么被抬来抬去,然后找医生医治,还见到了将军。最后,他们把他送回了美军基地。

  我来中国之前,对劳工的印象主要是通过阅读得来的,里面这些人面目可憎。后来才知道这种印象是不对的。我想把那些建造机场的劳工拍摄下来。他们搬运巨石,把大石头砸成小块。我发现这些人被叫作“苦力”。我希望能通过什么方法来弥补过去那些年里的错误认识。我一直认为他们是贫弱无力的一群人,但最后我却意识到,他们强大、能干,在艰难的条件下长时间地工作,还冒着生命危险。因为飞机降落时不时会滑出跑道,撞倒在一旁工作的他们。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学会了感激。那些人虽然没有当时美国那样的先进设备和资源,但是他们比我们更为勤奋,就是要让国家强大起来。

  得到战争结束的消息,我们放声大笑,有人朝天鸣枪,喜悦难以言表,因为部队可以送我们回家了。但我们没忘记回去做剩下的工作,以便离开中国的时候,事情能够变得井井有条,好让中国人也为我们感到骄傲。这就是我们走之前几个月时的心情。那是令人开心的一刻,还要感谢中国朋友自始至终对我们的支持,这是非常美妙的经历。

  60多年过去了,我经常翻看我拍的照片,也经常和人说起。我很留恋中国的食品,另一方面,中国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我和他们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我回美国继续大学学业的时候,特意选修中国历史和文化方面的课程,这样我就可以更好地认识当时的所见所闻。除此以外,我的邻居也对我那段经历很感兴趣。我做了一套幻灯片给不同的人看,讲述我在中国的事。无论是对于他们还是对我和我的家人,这点很重要。


(摘自《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



(图文均来自网络, 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本期责任编辑 : 沈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