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RBIT项目结果在京首发

 ereader 2015-02-23

  中国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起,北京大学医学部乔治健康研究所实施,赛诺菲提供支持的ORBIT研究日前在北京正式发布研究结果。ORBIT研究历时四年,入组了近2万例患者,其结果肯定了基础胰岛素在临床治疗上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也揭示了基础胰岛素在临床应用方面的诸多挑战。

  ORBIT研究全称“基础胰岛素治疗的观察登记性研究”(Observational Registry for Basal Insulin Treatment),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基础胰岛素研究项目之一,旨在评估基础胰岛素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情况——经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自2011年启动以来,共入选全国209家医院近2万例患者,通过三次随访调查,完整、全面勾勒出中国糖尿病患者在基础胰岛素使用方面的特点,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数据基础。

  ORBIT研究显示,目前超过八成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选择长效基础胰岛素,七成患者选择甘精胰岛素。起始基础胰岛素6个月后, 40%的患者血糖水平能够达标;并且,基础胰岛素的安全性也得到再次验证,未发现与基础胰岛素明确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患者的体重和严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频率均与基线保持相同水平。

  ORBIT项目总负责人,北大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纪立农教授在解读研究结果时指出,基础胰岛素起始较晚、剂量调整不充分等因素,依然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达标情况。例如,55.9%的研究人群起始使用基础胰岛素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已大于9%。“意味着这些患者在患病早期并未意识到基础胰岛素的优势,未及时采取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纪立农教授指出,“实际上,很多研究已表明,确诊2年内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达标率最高,确诊5年以上才开始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达标率最低”,ORBIT研究显示,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在起始胰岛素治疗时其平均病程已达6.4年。

  除了起始使用过晚,ORBIT研究结果也展示了中国患者在对基础胰岛素进行剂量调整时存在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超过40%)在三个月中未调整过剂量。尽管有60%的患者进行过基础胰岛素剂量调整,但遗憾的是,许多患者使用剂量仍然不足,导致近60%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不达标,仅有15.9%的患者能将空腹血糖水平控制在6mmol/L以下。

  纪立农教授称,“希望ORBIT研究结果的公布,能为未来更好地使用基础胰岛素、更合理科学地进行血糖控制管理提供更有力的循证医学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