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要服老,不要认老

 仙人掌艾灸养生 2015-02-23

人要服老,不要认老

 

两千五百多年。孔子就是把《易经》整理出来,叫《十翼》(也称《易传》),这是孔子一生最大的贡献。

1、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总结了自己的一生的状态: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孔子一生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四十岁以前,一个是五十岁以后。所以孔子讲了一句话,说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搞不清楚自己是干吗的,大概这一辈子也就算了。一个人四十岁以下,让他上达很难,只能叫他下学。四十岁以上的人才有办法上达。上达什么?上达天命。孔子最后综合成一句话,六个字,叫做 尽人事,听天命”,(尽,尽心诚意;人事,人在一生中所碰到的各种事情,包括 “事君”、“待人”、“接物”等。尽人事,就是说要尽心诚意地对待一个人一生中所碰到的每一件事情。 知天命,意指天命可畏,非敬不可,不可逆天行事。)五十岁以前要 “尽人事”,排除万难,不管别人说会不会成功,应该做的,你就全力去做。可是到了五十岁以后,有这个成功的命,自然会成功,没有的话,不强求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就是“三十而立”的成果。一个人到三十岁,跟所有人来往都有了基本的原则,不乱来,朋友才会乐意跟你交往才会一有时间就大老远地来看你。这个原则是什么?就是要将心比心,站在朋友的立场来想事情,不能只顾自己,不想别人

3、“四十而不惑”的成果是什么?是“人不知而不愠”。“愠”就是小小的生气因为你对自己的原则已经不惑了,可是别人会惑,人家会说: “你干吗这样子?”遇见这种情况,你一点都不必生气,因为别人没有办法了解你,你生气做什么?

4、“五十而知天命”对应的为“发愤忘食”。人不能小时候就发愤忘食因为那时候志向没有定下来,原则没有定下来,更因为那时也没明白自己这辈子是来干什么的。只有当你知道这一辈子要做什么的时候,才可以发愤忘食地全心全意去做。这个时候不能再计较了,更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

5、“六十而耳顺”即“乐以忘忧”,把所有的忧愁都当做乐趣来看:这件事对别人算是忧愁,但是对我就是乐趣,因为这是我要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命。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当中,还有忧,还有惧,还有虑,还有很多阻碍,就是表示自己还没有发愤忘食,还没有全力以赴。

6、“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用一句话来表述,“不知老之将至”。孔子从来不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因为他根本没有年纪大的观念。人要服老,不要认老。

生理年龄是谁都逃不过的,但是精神、心理的那种状态每个人都不一样,才能永远保持年轻。(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