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2)

 花漾物语 2015-02-23

习作2 

                                                首案编写:路 

                                                二度修改:张晋伟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阅读作文《拔河》及老师的批语,明确作文怎样做到言之有序,内容具体,重点突出。
   2、 能参照老师的修改意见,对作文《拔河》加以修改,誊在自己的作文本上。
   3、教会学生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三、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准备:一次拔河比赛的视频资料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渲染,明确要求:
  1.播放拔河场面,再现当时情景。
  学生就拔河的过程,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作概述。
  2.老师导入:有一位同学也参加了一次拔河比赛,并写了一篇文章,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来帮助他修改修改。
  3.老师板书课题,揭示本次习作要求。
二、初读内容,查找缺点。
 1.发练习纸,学生边朗读边找出这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2.学生联系自己的拔河体验,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在班上作汇报。
 3.指导学生读懂课本上老师的修改意见,比较老师批语和学生汇报之异同,进一步明确修改作文的具体要求。
  老师引导学生认识“眉批”和“总批”,及时小结:“眉批”一般用以指出作文中字、词、句、段方面的优缺点,写在该页侧的眉批栏中;“总批”一般用以指出思想内容、语言形式等整体方面的优缺点,写在文章的后面。“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一定要改掉拿到作文本只看等第,不看批语的坏习惯。
三、再读作文,明确改法。
 1.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本篇文章如何修改,可用钢笔在练习纸上作适当批注。
 2.引导学生讨论,同桌各抒己见,小组内组织交流。
  老师点拨:写好《拔河》这篇作文,除了注意写清拔河前、拔河中、拔河后的具体过程,还要注意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重点讨论第五自然段中场面描写的改法。
 3.师生共同小结:在这篇作文中要侧重写好第一次比赛的场面,不仅要写出场景气氛,还必须抓住典型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具体刻画,做到点面结合,文章才会生动、活泼、感人。

第二课时
一、学生修改,最后誊写。
  1.学生作文,力求做到成文迅速连贯,一气呵成。
  2.老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尽是避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3.教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受益。
  4.学生自查自改,最后誊写。
  附:课堂练习纸
  提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要学会修改文章。请你把这篇作文认真读几遍,参照书上老师给这位学生提出的意见加以修改(右侧可作适当批注,修改中添加的部分可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拔河

今天上午,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下午要举行拔河比赛。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我高兴得中午饭都没吃好。妈妈说:“你不好好吃饭,怎么有劲拔河呢?”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老师把班同学分为两队,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想试试自己的力气。
  一条大粗绳子压在操场当中的两条白线上,绳子中间扎着一块红布条儿。谁能把绳子当中的红布条儿拉过靠自己一头的白线,谁就赢了。
  “预备!”裁判员大喊一声。双方队员抓起了绳子。
  “嘟”哨声响了,比赛正式开始。我们双方互不相让,使尽了吃奶的力气向后拉。红布一会儿向我们这边移,一会儿又向对方一边移。拉拉队为我们加油。
  渐渐地,渐渐地,绳子向对方移动,我们怎么也拉不过来了,我们输了。
  交换场地再战。这次我们吸取了失败的教训,由汪强喊号子,经过几分钟的战斗,我们终于胜了。
  对方不服,要求再战。老师说:“这项运动,体力消耗很大,不能再战了,过几天你们再比吧。”

教学反思:

本篇习作存在问题表现在:

1.     重点不分明。

2.     过渡不自然。

重点强调:

1.     以植树为例,群体与个体描写相结合,个体描写可以写自己怎么干,别人怎么干,抓住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描写。

2.     路上走弯路是次要的,一笔带过。

3.     注意过渡句的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