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国、加拿大、瑞典等国家的研究表明,因为全球气候变化,会改变海水酸碱度,水产品的口感可能会变得不好,比如虾会变酸。而事实上,气候改变的老味道还远不止是虾,IPCC认为全球食物体系在气候变化面前都不能“独善其身”,专家甚至在研究全球食物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十大指标”。 有人说,苹果、草莓、蔬菜、猪牛肉味道都和记忆中不同……是味蕾太挑,还是真和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系? 》》》老味道正悄悄流失 市民感受:看起来很美,吃起来不香 70多岁的马奶奶喜欢喝米粥,她说:“以前熬米粥的时候,满屋子都能闻到大米的清香味道,而现在米粥端在面前,米香味就是淡淡的。 刘女士则遗憾地表示:“大概有将近10多年了,没有吃到小时候西红柿的味道了,菜场里买来的西红柿看起来红艳艳的,非常貌美,但是吃起来怎么感觉木木的,切起来硬硬的,没有酸味,也没有甜味,感觉总像是催熟的。有超过九成的市民都感觉与二三十年前相比,很多东西的口味变了,很难形容,但就是觉的和以前比,有点不对劲。 》》》气候变暖“挑战”味蕾 水果:甜得单一,颜色也会变 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以日本的富士为例,长野县从1970年至2010年气温上升了1.3摄氏度,青森县从1975年至2010年气温上升了1.2摄氏度。在这段气温升高的时期,两地“富士”苹果酸性成分含量平均减少15%,糖分则平均增加了5%,而且也不像以前那么爽脆。其实不仅仅是苹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增甜是不少品种水果普遍存在的趋势,比如梨、西瓜等等。 西红柿:高温、光照会影响口感 对于西红柿口感不足的呼声,近年来的确也有不少。全球气候变化会影响西红柿的口感,比如,天气变暖了,病虫害增多,可能会影响品质,口感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对西红柿来说,光照和温度是很重要的气象条件,作为喜光和喜温的植物,如果寡照和阴雨的条件,西红柿口感肯定会受到影响。 鱼虾:变暖影响水体PH值,口感会变酸 英国、加拿大、瑞典等国家的研究人员研究称,随着海水吸收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海水的酸度会上升,也将水产品的味道改变了,以北极甜虾为例PH值为8时得到最美味评价最多,而pH为7.5的水中饲养的虾,得到“最难吃”的比例则更高。 南京水产科学研究所的周国平表示,如果气候变暖,对于人工养殖水产品,比如南美白对虾、鲈鱼等品种,会让适合养殖的时间变长,产量变高。 但周国平认为,南京气候变化不足以改变虾的口味,因为几十年的气候波动对于水产品来说还是可以适应的,另外,现实水产品养殖水体PH值是有非常成熟的技术可以控制的,如果PH值过酸或者过碱,那么虾就会死亡。 大米:温室气候体影响营养成分 南京土壤所的专家曾模拟在二氧化碳增高的未来气候中种植大米,结果发现温室气候的增高,会让大米从播种到成熟的周期变短,产量会提高,相应的某些营养成分也会改变,口味或许会有不同。 江苏农科院的水稻种植专家王长林也表示,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大米中的蛋白质,甚至是直链淀粉含量,这都会影响大米口感。 》》》好口味要靠好品种专家正在好口感上下功夫 而要让食物口味抵御“气候改变”,还得靠品种选育。 食物口感好坏,品种选育是第一重要的,道理很简单,好品种本身就有好口感的“遗传”基因,比如大米的口感和直链淀粉含量有密切关系,如果这个指标控制在10%至15%之间,那么大米口感就会糯软,有弹性,煮出来的米饭也有光泽度,冷的时候饭粒也是软软的不会变硬。对于公众对于西红柿口味的批评意见,其实专家也早就已经有所行动,希望能够通过不断驯化、选育出更适合目前气候条件、储运方式、口感也更好的西红柿,而下一步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大番茄的口感指标。 是什么改变了我们喜爱的食物味道? 苹果气候变暖影响酸糖比 长野县从1970年至2010年气温上升了1.3摄氏度,青森县从1975年至2010年气温上升了1.2摄氏度。在这段气温升高的时期,两地“富士”苹果酸性成分含量平均减少15%,糖分则平均增加了5%,而且也不像以前那么爽脆。 鱼虾PH值改变口感变酸 随着海水吸收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海水的酸度会上升,也将水产品的味道改变了,以北极甜虾为例PH值为8时得到最美味评价最多,而pH为7.5的水中饲养的虾,得到“最难吃”的比例则更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