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末严重饥荒引发起义不断,高产的玉米红薯为何无人问津?

 思明居士 2019-12-20

文/熊猫文史

1644年,李自成在京师建立了大顺王朝,宣告了大明王朝的落幕。李自成是一个农民起义军的领导者,那农民为何要跟随李自成去推翻明王朝呢?原因很简单——饿。据史料记载,李自成曾在河南开仓济民,当时据记载:

“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可以说是饥民造就了李自成的天下,而造成饥民的原因除了苛捐杂税等原因,其实与其农作物也有关系。

明末严重饥荒引发起义不断,高产的玉米红薯为何无人问津?

闯王李自成

提到农作物就要提到产量,当时的水稻小麦可不像现在的粮食一样高产,当时由于没有科技的支撑,农民的主食也就是水稻小麦等作物,即使精耕细作,但是产量却不是很理想。当时很多普通的佃农也就只有那么一亩三分地,由于低产量的农作物,使得许多百姓即使再辛勤劳作仍食不果腹。

那当时的大明没有高产的农作物吗?恰恰相反,早在明朝的万历、天启年间,原种植于美洲的红薯、玉米等农作物就已经传入中国,并已经普遍种植于广西云南等省份。并且由于其高产的特性,特别受当时民众的欢迎。明朝著名的科学家徐光启也特别喜欢,盛赞它“此物足以活人者多矣”。还曾用“甘薯十三胜”这种说法来进行大力推广。

明末严重饥荒引发起义不断,高产的玉米红薯为何无人问津?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

但是为什么大明王朝明明已经拥有了红薯玉米两大“神器”,但还是没能很好的推广实践,并且最终的结局还是灭亡呢?其实是有许多外部和内部的原因使得玉米和红薯没能拯救大明王朝的。

一、玉米红薯作为新的外来农作物,其口感没有受到吃惯大米面粉的中国普通百姓的欢迎

玉米和红薯虽是产量高,但口感并不是很好。在今天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两种农作物口感还不错,但是在当时,对于吃了上千年大米和面粉的老百姓来说,接受一个新来的物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米具有鲜香软糯的口感,但玉米红薯吃起来却不是特别好,特别是红薯偏酸的口感让民众不是很喜欢。讲究的百姓即使饿一点也不想委屈自己的味蕾。

不仅仅只是口感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健康的问题。红薯自身带有的一些缺陷使得不能过多的代替主食食用。《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有这样的评价红薯的句子:

“中满者不宜多食,能壅气。”

意思是胃酸多的人不适宜多吃红薯,不然会产生胀气,泛酸等不良反应。这种副作用更让农民不想种植这种农作物。

明末严重饥荒引发起义不断,高产的玉米红薯为何无人问津?

口感不好与产量很高就像是鱼和熊掌,想要得一必须要舍一。很显然,当时大多数的农民选择了自己吃惯了的口感好的大米和面粉,宁愿少吃一点也没有去选择红薯和玉米。

正是口感这一问题降低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种的人少了,传播速度自然也就慢了下去,使得大米和红薯未能很好的推广和传播出去。而比较戏剧性的是,在后来的朝代中,大多数人反而喜欢上了红薯玉米的口感,甚至有人直接把红薯当做主食来吃,但是这些都是时间的作用,在当时它们还只是作为一个新物种,不受普通老百姓欢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二、明末恰逢遇上了百年不遇的气候异常,危及农作物也危及农民,造成了传统小农的崩溃,使得作物推广严重受阻

如今的气候十分异常,普通民众都在担心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但那时候的大明王朝可不一样,当时的大明是全球变冷,变暖还能让农作物“将就”一下,可变冷就对农作物不大“友好”了。

地球的气候变化是有规律的。每一次的气候变化都会造成气候异常。我们现在正值全球气候的变暖时期,像是秦汉时期也是全球变暖使得更适合人们宜居,从而人口进一步增长,可大明就没那么幸运了,正好撞上了小冰河时期。

明末严重饥荒引发起义不断,高产的玉米红薯为何无人问津?

明末气候变化严重

现在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减少损失,在那个时候气候的变化对于脆弱的传统农业来说可以说是灭顶之灾,而且当时的时候还是气候变冷,农作物受热不足,造成了农作物生长不良,别说推广红薯玉米了,就连最基本的大米都种不下去了。

更为严重的是,明末崇祯年间好巧不巧,正好撞上了气候变化顶峰时期,也就是小冰河时期最为严重的时候,这种年头不仅仅只是气候变冷这么简单了,通常还会引起一系列的气候灾难。史料记载,那时的大明夏季时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冬季时气温奇寒无比。

这种生存条件,别说农作物了,人也遭受不住这种灾难。除了农业遭殃外,普通百姓也不好过,当时大部分百姓还穿不起棉衣,都穿的是粗布麻衣,甚至是衣不蔽体,也很容易在这种极端天气中活活冻死。据记载:

“大旱、大蝗、大饥、大乱,人相食。”

这便是当时明朝社会的的真实写照,如此巨大的天灾,造成了传统农业的崩溃,也不足为奇。

明末严重饥荒引发起义不断,高产的玉米红薯为何无人问津?

据史料记载,当时旱灾席卷全国各地,除了南方的广东福建云南影响不大,其他地方已经是哀鸿遍野,特别是北方的省份旱灾已经持续了好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地都没得种了,人都快饿死了,又有谁还会去推广红薯玉米?由此,气候也是造成红薯玉米没能拯救大明王朝的“罪魁祸首”之一。

三、明末政治的农民运动、敌对势力侵扰、国外势力侵略与骚扰,都使得政府忙于巩固政权,对于其推广农作物便只能有心而无力

气候是天灾,那么政治就完全是人祸了。

首先是内部问题,气候灾难造成的大量农民流离失所,但人总得吃饭,只好跟着当时大部分同样吃不起饭的百姓一条路——造反。农民越聚越多,造就了一支支规模庞大的农民军,其中,李自成领导的军队是其最大实力最强的一支,甚至能和中央军分庭抗礼。政府只得大量派兵镇压农民军,在这方面政府已经是焦头烂额了,更无暇顾及推广农作物这些事上。

俗话说祸不单行,在内忧的同时,北方的女真政权也在蠢蠢欲动,先是在后金时期打下了东北,后是在山海关外排兵布阵准备进关打下大明。大明政府又不得不调动大批军队征用大批男丁去守山海关。

明末严重饥荒引发起义不断,高产的玉米红薯为何无人问津?

又是农民造反,又是外敌虎视眈眈,到处都是战火连天。大明政府自保都来不及,连农民都打不过,更别说向农民推广农作物了。

再加上明朝政治内部十分腐败,政体僵化,在嘉靖年间的东西厂锦衣卫的滥杀无辜更是臭名昭著,皇帝又不体恤民情、大动土木、劳民伤财,百姓更是怨声载道,其本身的政权就很危险。

在对外方面,又有日本倭寇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葡萄牙荷兰殖民者的侵占,使得明朝在对外战争也吃尽了苦头。

明末严重饥荒引发起义不断,高产的玉米红薯为何无人问津?

明末抗击倭寇

明末政权便像是一个巨大的火药桶,问题一旦爆发便一发不可收拾,使得大明的国土千疮百孔到处都是敌人。政治上,大明已经岌岌可危了根本无心去推广。

综上,既有普通民众的主观感受引导,又有政治上的危机,也有外部气候的灾难。这些都是致使红薯玉米不能很好推广出去的原因。

外部内部,天灾人祸,都在侵扰着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它的破灭不是红薯和玉米就能解决的,这个国度本身就已经岌岌可危了,就像是一个生病的大树,只想着把树枝接到自己身上,却没有从根部改善,农业是表,人民是本,不体恤民情,不施行仁政,不去改革自身的原因,再来任何高产作物也拯救不了。大树已经病了,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又遇到了百年一遇的气候大灾难,像是一阵大风刮向了这棵大树,又给大明的灭亡补了一刀。

红薯和玉米也在之后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巨大的战略意义。

红薯和玉米的历史闪光点并未因为大明的倒下而黯然失色,大明传过来的红薯玉米没能给大明续命,反倒让后来居上的大清走上了辉煌。辛辛苦苦经过了四五百年的发展,大明的人口仍只保持着与大宋相持平的水平,大约都在一亿人口左右,但是大清却因为大力推广红薯玉米,关注民生,使得在两百年间,大清人口剧增到了四亿人,在这人口剧增的背后,便是红薯玉米的高产,使得农田养得起更多人。

原本可能让大明打个翻身仗的“宝物”,却成为了大清辉煌的“助攻神器”,实在是不由得让人感叹,像是大隋的三省六部在大堂发挥到了极致,郡县制的大秦让汉朝走向了辉煌。红薯和玉米不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农作物,它也更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物品,他的重要性不亚于政治制度的创新,可以说,这两种农作物的来临,中国的人口才开始实现真正的爆发式增长,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明史》

《清史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